在小學寫作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循序漸進,結合不同的寫作要求,開展細致的寫作分類。在實踐教學中,微格習作具有明顯的操作優(yōu)勢,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有效地結合這一策略,開展寫作訓練活動,提升小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小學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做好任務的分解,結合少則得、多則惑的教育心理學,有效降低實際的寫作難度,實施較為科學合理的教學,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把讀寫結合落實到位,同時結合微格習作,有效訓練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把教育理念與實踐操作進行有機整合,力求探索出一條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道路,促進小學習作教學不斷進步。
一、結合寫作技巧,促進學生寫作技能提升
小學微格習作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理念,主要是結合寫作任務的有效分解,促使學生的寫作任務得到有效的細化,從而減輕學生的寫作壓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獲得較大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切實結合教學實踐,有效探究具體的操作辦法,促進小學微格習作教學的有效開展,對小學生實施有效的指導策略,促進小學中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在進行微格寫作教學的時候,教師也要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細致地進行寫作基本技能的培訓,有效引領學生梳理寫作技巧,制訂詳細的訓練目標,切實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有效開展實際教學,并且結合具體的學段特點,梳理小學每個年級的寫作方法,制訂出有效的訓練目標和計劃。在四年級的習作練習中有“介紹一個好地方”的習作要求,教師就要結合這一單元的文章特點,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這一單元都是景物描寫,教師就要讓學生掌握景物描寫的特點,學會掌握觀察順序、修辭運用、寓情于景的寫作技巧,之后開展有效的寫作訓練,確保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提高[1]。
二、分解寫作難度,有針對性地逐一突破
在進行寫作訓練時,教師還要結合微格寫作技巧,有效分解寫作難度,對各種類型的文章進行逐一突破,促進學生技能的提升,切實學會圍繞中心詞或中心句寫一段話,之后進行有效的拓展,形成一篇豐富的文章。還要結合仿寫、續(xù)寫活動,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拓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在三年級的寫作訓練中,讀后感是一種較為實用的寫作題材,教師要讓學生有目的性地去讀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有效剝離出自己的認知和感受,然后與自身生活實際結合,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就要結合中心梳理、自身實踐、改變方向這一實際的閉環(huán)進行操作,確保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實際效果,最終形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切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三、開展有效分類,形成不同體裁的寫作技巧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還要對寫作題材進行有效的分類,對不同的文章進行分門別類的指導,促進學生綜合寫作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年級的寫作要求都是有梯度的,要結合這些梯度練習進行有效的文章分類,寫作是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小學教師要做好學生的基本水平訓練工作,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能力,確保學生寫作能力的精準提升和有效突破[2]。
例如,三年級的作文要求學生描寫一件事,教師就要有效分解任務,結合微格寫作的操作特點,引導學生先學會有順序地寫一次活動,之后結合事件的不斷展開,有效進行寫作的切入,這就會形成固有的寫作流程,對于不同文章都能夠掌握技巧,有效寫作。在引導小學生開展寫作練習的時候,一定要緊緊圍繞單元話題,有序地展開系統(tǒng)的學習和積累,提升自身的積累和創(chuàng)造能力,絕對不能把寫作孤立化,必須做到單元內容協(xié)同配合,才能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不斷提升。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結合單元文章的學習,促進學生積累基本語言材料,結合基礎知識的學習以及微格寫作訓練的實踐辦法,為最終的寫作輸出設計一條完美的路徑,促進寫作能力不斷形成與升華。
參考文獻:
[1]李鳳.小學中年級開展“微格”寫段訓練的實踐研究[J].學苑教育,2021(10):61-62.
[2]萬艷.小學中年級“微習作”訓練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7(2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