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莉,邵宏濤,任曉紅,劉力瀾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慢性炎性疾病,目前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我國40歲以上居民COPD患病率高達8.20%,并且有逐年升高趨勢[1]。目前肺功能檢測是公認確診COPD的必要條件,也是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的依據(jù)?,F(xiàn)有篩查COPD患者的指標主要是支氣管舒張后第1秒用力呼氣末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70%[2-3]。但是常規(guī)肺功能儀因其操作相對復雜、設備笨重、不可移動、檢查費用高等原因無法用于社區(qū)大量體檢[4]。近年來國內外相關研究聚焦于通過便攜式COPD-6肺量計進行COPD篩查和管理[5-6]。但其與常規(guī)肺功能儀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尚缺乏相關數(shù)據(jù)支持。
本研究使用便攜式COPD-6肺量計對社區(qū)60歲以上且具有COPD高危因素的人群進行肺功能檢查,分析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FEV1/第6秒用力呼氣末容積(FEV6)比值(FEV1/FEV6)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中FEV1/FVC的一致性,進而探討FEV1/FEV6能否替代FEV1/FVC作為初篩COPD的依據(jù),并確定最佳截斷值,以期對社區(qū)篩查COPD患者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市江寧區(qū)東山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進行免費體檢的60歲及以上且具有COPD高危因素人群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神志清楚,能配合肺功能測定;(2)包括以下COPD高危因素之一:吸煙史(不論目前戒煙與否),有慢性咳嗽、咳痰、氣喘癥狀,有粉塵等職業(yè)接觸史,有COPD、哮喘家族史;(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障礙無法配合檢查者;(2)近期接受過胸部或腹部手術者;(3)1個月內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等病史者;(4)已確診為COPD、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間質性肺病等慢性肺病的患者。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核(倫理編號:2017LW-05)。
1.2 研究方法
1.2.1 收集研究對象一般資料 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吸煙史及吸煙指數(shù)、其他高危因素(慢性咳嗽、咳痰、氣喘癥狀,COPD、哮喘家族史,職業(yè)接觸史)等。
1.2.2 COPD初篩 使用Vitalograph 4000型便攜式COPD-6肺量計(英國Vitalograph公司)測定肺功能。研究對象需聽從操作員指令完成肺功能檢查,囑研究對象坐位,含咬口器,不漏氣,平靜呼吸2~3次后以最大呼吸能力進行呼吸檢測,要求研究對象吹滿6 s。記錄FEV1、第1秒用力呼氣末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prep)、FEV6、第6秒用力呼氣末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EV6%prep)、FEV1/FEV6。
1.2.3 對比測試 以FEV1/FEV6<80%為COPD初篩陽性[7],研究對象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400 μg 15 min后進行常規(guī)肺功能〔日本歐姆龍HI-101肺功能儀(廠家:歐姆龍株式會社)〕復測。質量控制參考《肺功能檢查指南(第一部分)概述及一般要求》[7]。囑研究對象取立位,夾鼻夾,含咬口器,不漏氣,指導研究對象以最大吸氣到肺總量(TLC)位后用最快的速度盡最大努力呼氣到殘氣量(RV)位,保持勻速快速持續(xù)呼盡。記錄FEV1、FEV1%prep、FVC、FVC占預計值百分比(FVC%prep)、FEV1/FVC。重復性標準:測試過程中要求研究對象至少測試3次,取最好一次數(shù)據(jù)作為最終數(shù)據(jù)。隨后再次使用便攜式COPD-6肺量計測定,記錄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EV1%prep、FEV6、FEV6%prep、FEV1/FEV6。
1.3 分級標準 根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OLD)指南[2]中肺功能分級標準,即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的研究對象為COPD患者,并依據(jù)FEV1%pred進行肺功能分級,GOLD l級(輕度):FEV1%pred≥80%,GOLD 2級(中度):50%≤FEV1%pred<80%,GOLD 3級(重度):30%≤FEV1%pred<50%,GOLD 4級(極重度):FEV1%pred<3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以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為診斷持續(xù)氣流受限的金標準,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以約登指數(shù)(靈敏度和特異度之和減1)最大為標準確定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FEV1/FEV6最佳截斷值,采用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評價便攜式COPD-6肺量計診斷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共有382例研究對象進行便攜式COPD-6肺量計篩查,其中97例COPD初篩陽性,以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為持續(xù)氣流受限診斷標準,共檢出COPD患者75例,男64例、女11例,平均年齡(68.9±6.4)歲,檢出率為19.6%(75/382)。COPD患者中有吸煙史者占比為74.7%(56/75),其中以重度吸煙(吸煙指數(shù)≥400年支)占比最高,為52.0%(39/75)。COPD患者中有慢性咳嗽、咳痰、氣喘癥狀的患者占比為37.3%(28/75),有COPD、哮喘家族史的患者占比為16.0%(12/75),有職業(yè)接觸史的患者占比為8.0%(6/75)。以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中FEV1%pred進一步分級,檢出GOLD 2級占比最高,為56.0%(42/75),詳見表1。
表1 總體研究對象及COPD患者一般資料情況〔n(%)〕Table 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all subjects and COPD patients
2.2 COPD初篩陽性患者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及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pred分析 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pre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971,P=0.703);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pred分別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pred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2.352、-1.429,P=0.396、0.058)。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pred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pred呈正相關(r=0.969,P<0.05)。見表2、圖1。
表2 便攜式COPD-6肺量計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COPD初篩陽性者FEV1%pred、FEV6%pred、FVC6%pred及其比值情況(±s,n=97)Table 2 Routin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Piko-6 portable device tested positive for FEV1%pred,F(xiàn)EV6%pred,F(xiàn)VC6%pred and their ratios before and after bronchodilation
表2 便攜式COPD-6肺量計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COPD初篩陽性者FEV1%pred、FEV6%pred、FVC6%pred及其比值情況(±s,n=97)Table 2 Routine pulmonary function and Piko-6 portable device tested positive for FEV1%pred,F(xiàn)EV6%pred,F(xiàn)VC6%pred and their ratios before and after bronchodilation
注:a表示 FEV6%pred,b表示 FVC%pred,c表示 FEV1/FEV6,d表示FEV1/FVC;FEV1%pred=第1秒用力呼氣末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xiàn)EV6%pred=第6秒用力呼氣末容積占預計值百分比,F(xiàn)VC%pred=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百分比
組別 FEV1%pred(%)FEV6%pred或FVC%pred(%)FEV1/FEV6或FEV1/FVC支氣管舒張前便攜式COPD-6肺量計 55.9±17.7 67.0±18.2a 62.6±12.4c支氣管舒張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 58.3±17.3 68.9±17.5a 63.6±11.7c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 62.6±18.6 76.7±16.8b 60.4±13.4d
圖1 初篩陽性患者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pred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pred相關性分析Figur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Piko-6 portable device testing FEV1%pred and routine pulmonary function testing FEV1%pred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initial screening after bronchodilation
2.3 COPD初篩陽性患者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6%pred與FVC%pred分析 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6%pred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VC%pred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70,P=0.005)。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6%pred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VC%pred呈正相關(r=0.653,P<0. 05)。見表2、圖2。
圖2 初篩陽性患者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6%pred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VC%pred相關性分析Figur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EV6%pred detected by Piko-6 portable device and routine lung function test FVC%pred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initial screening after bronchodilation
2.4 COPD初篩陽性患者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FVC與FEV1/ FEV6分析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FEV6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FV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735,P=0.084)。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FEV6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FVC呈正相關(r=0.871,P<0. 05)。見表2、圖3。
圖3 初篩陽性患者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檢測FEV1/FEV6與常規(guī)肺功能檢測FEV1/FVC相關性分析Figur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FEV1/FEV6 and routine lung function testing by Piko-6 portable device after bronchod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itive initial screening
2.5 FEV1/FEV6的最佳截斷值及篩檢效能評價 將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VC<70% 作為金標準,繪制FEV1/FEV6的ROC曲線,ROC曲線下面積為0.876。以約登指數(shù)最大確定FEV1/FEV6的最佳截斷值,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當FEV1/FEV6截斷值為71%時,約登指數(shù)最大為57.9%,靈敏度為80.0%,特異度為77.9%,陽性預測值為90.6%,陰性預測值為48.5%,見圖4A;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當FEV1/FEV6截斷值為75%時,約登指數(shù)最大為75.5%,靈敏度為80.0%,特異度為95.5%,陽性預測值為98.4%,陰性預測值為58.3%,見圖4B。
圖4 便攜式COPD-6肺量計篩查COPD的ROC曲線Figure 4 ROC curve of COPD screened by Piko-6 portable device
對COPD患者早期診斷、規(guī)范治療是減少致殘、致死及改善預后的重要因素。對任何有呼吸困難、慢性咳嗽或咳痰,和/ 或有吸煙、職業(yè)性、環(huán)境有害物質暴露等危險因素者均應該考慮COPD的可能,需進一步行肺功能檢查[8]。煙草暴露是明確的COPD危險因素,在國內一項納入475例吸煙者的COPD篩查中,明確診斷為COPD的患者共13例,而肺功能符合FEV1/FVC<70%者為33例,接近2/3的患者被漏診[6]。本研究進行肺功能篩查的體檢人群為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確診的75例COPD患者中有吸煙史者56例,其中28例已出現(xiàn)慢性呼吸道癥狀,但均未主動就診,漏診率高達14.7%。因此,普及肺功能檢查對于提高COPD的篩查陽性率有重要幫助,也符合GOLD指南中不推薦在所有人群中進行肺功能檢查的原則[2]。
FEV1/FVC作為持續(xù)氣流受限的診斷標準,因其實用性及可靠性而被臨床廣泛應用。但在操作中為了獲得FVC,要求被檢查者呼氣至容積-時間曲線上出現(xiàn)呼氣平臺并持續(xù)1s以上,在被檢查者有嚴重氣道阻塞的情況下,要達到規(guī)范的容量平臺需要更長時間,因而老年人難以配合完成。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當FEV1/FVC<50%時,99%的FVC在6.64 s獲得,而FEV6只需要用力呼氣維持時間達到6 s即可,縮短了被檢查者的呼氣時間,使之相對容易配合[9]。在一篇納入11篇研究的31 333例患者的Meta分析中,發(fā)現(xiàn)FEV1/FEV6診斷COPD的靈敏度為0.89,特異度為0.98,F(xiàn)EV1/FEV6是一個良好的用于診斷氣道阻塞的指標[10]。
FEV1/FEV6診斷氣流阻塞的截斷值報道不一,有些數(shù)據(jù)是根據(jù)正常人群下限(LLN)界定,這取決于年齡、性別、身高、種族等多種因素,目前只有美國[11]和歐洲65~85歲人群[12]有大樣本數(shù)據(jù)支持。大多數(shù)研究是與FEV1/FVC<70%這一金標準對比計算得出的最佳截斷值,有 0.73[13]、0.75[14-16]、0.78[17],且絕大多數(shù)研究針對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的患者。在基層社區(qū)醫(yī)院進行高危人群篩查時,如果均使用支氣管舒張劑會造成資源浪費,且老年人群多次進行肺功能檢查可能會導致后期數(shù)據(jù)偏差過大。DICKENS等[18]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社區(qū)醫(yī)院對未診斷的有慢性呼吸道癥狀的人群使用便攜式COPD-6肺量計進行COPD篩查不受支氣管舒張劑影響,且使用LLN并不能獲益。本研究中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便攜式COPD-6肺量計測得的FEV1%pred相關系數(shù)為0.969,具有正相關性;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兩種不同方法檢測的FEV1%pred也有正相關性。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前后FEV1/FEV6截斷值有所不同(使用前為71%,使用后為75%),初篩截斷值低的原因可能在于FEV1在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增加較FEV6明顯。因本研究最終診斷的COPD患者中GOLD 1級及GOLD 4級占比少,無法進行分層分析,但兩種方法診斷COPD的靈敏度均為80.0%,且陽性預測值相當(90.6% vs 98.4%),這種在高危人群先使用便攜式COPD-6肺量儀進行初篩再對COPD初篩陽性人群進一步行常規(guī)肺功能檢查的可靠性與國外研究結論類似[19]。
國內有研究發(fā)現(xiàn)FEV1/FEV6對于COPD的診斷效能取決于其對輕、中度COPD的診斷效能[20]。在本研究中若以使用支氣管舒張劑后FEV1/FEV6<70%為金標準,僅58例(77.3%)診斷為COPD,假陰性率達22.8%。對假陰性患者肺功能資料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GOLD 1級4例,GOLD 2級12例,GOLD 3級僅1例,因此,根據(jù)ROC曲線提高FEV1/FEV6截斷值更有利于篩選出輕、中度COPD患者。
綜上所述,便攜式COPD-6肺量計適合在社區(qū)醫(yī)院對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群開展COPD篩查,不再局限于只受過專業(yè)訓練的呼吸科醫(yī)生,而且不使用支氣管舒張劑也可篩選出COPD可疑陽性患者。除了作為篩查工具,本研究發(fā)現(xiàn)便攜式COPD-6肺量計和常規(guī)肺功能儀測定的FEV1呈正相關關系,提示可以把便攜式COPD-6肺量計作為判斷COPD嚴重程度和用藥后隨訪的工具。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樣本量有限,故尚需多中心、大樣本臨床研究證實。
作者貢獻:邵宏濤進行文章的構思與設計;邵宏濤、任曉紅進行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徐云莉、劉力瀾進行數(shù)據(jù)收集;徐云莉、劉力瀾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任曉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徐云莉撰寫論文;邵宏濤進行結果的分析與解釋、論文的修訂,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