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馨,馬明艷,張林峰,陳 祚,陳雪蓮,鄭聰毅,周好奇,陳 露,曹 雪,胡繼宏,王增武
腦血管病是導致我國人口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據《中國衛(wèi)生健康統(tǒng)計年鑒2019》[1],2018 年,中國城市居民腦血管病死亡率為128.88/10 萬,農村為160.19/10 萬。隨著經濟和社會現(xiàn)代化的快速發(fā)展,國民生活方式發(fā)生巨大轉變,腦卒中等慢性病患病人數持續(xù)增加[2]。國內外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與腦卒中發(fā)生發(fā)展具有一定的相關性[3-7],但也有研究表明兩者無關[8-9],尚存有爭議。眾所周知,高血壓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發(fā)生與死亡的重要危險因素[10],控制高血壓已被“健康中國2030”視為重要任務[11]。目前關于LDL-C 水平與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關系的研究較少,故本研究以≥35 歲高血壓人群為研究對象,分析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狀況的關系,為制定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防控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中國重要心血管病患病率調查及關鍵技術研究”項目在全國31 個省以行政區(qū)劃為基礎,兼顧城鄉(xiāng)及經濟發(fā)展水平,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抽取調查對象。該部分樣本量為35 000 人,考慮到調查中的不應答情況,實際抽取56 000 人,參加調查的人數為48 201 人,應答率為86.1%。其中高血壓人群17 736 人,剔除<35 歲152 人、血標本損壞300 人、主要分析變量數據不完整2 239 人,本研究最終納入分析的研究對象共15 045 人。該項目通過了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調查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研究選取≥35 歲高血壓人群15 045 例的基線資料,主要分析高血壓人群LDL-C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狀況的影響,屬于橫斷面研究。問卷調查由調查員通過面對面詢問收集,內容包括:①一般情況,如性別、年齡、地區(qū)分布等基本信息;②相關疾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信息;③吸煙、飲酒等生活行為。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體重體脂測量儀歐姆龍V-BODY)、上臂血壓(電子血壓計歐姆龍HBP-1300)等。實驗室檢測包括血糖、血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LDL-C)等。
實驗室檢測:采集空腹12 h 血標本,所有標本均由統(tǒng)一的實驗室進行化驗檢測,并定期進行實驗室質控。所有生化檢查采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AU400 自動生化分析儀和試劑,血清葡萄糖采用己糖激酶法進行測定,LDL-C 采用直接法進行測定。本研究將LDL-C 水平按照第5、27.5、50、72.5、95 百分位劃分為6 個等級。
1.3 診斷標準 高血壓診斷標準:依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規(guī)定,高血壓定義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 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或病人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血壓雖然低于140/90 mmHg,仍應診斷為高血壓[12]。腦卒中診斷標準:①具有提示為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內出血或腦缺血性壞死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如既往病史,區(qū)/縣級以上醫(yī)院診斷;頭痛、肢體活動障礙、言語不利、意識喪失等癥狀;CT、磁共振成像(MRI)檢查。②不包括一過性腦缺血、腦腫瘤或腦轉移腫瘤以及因外傷造成的繼發(fā)性腦卒中[13]。
1.4 相關定義 吸煙者定義為最近30 d 內吸過煙[14];飲酒定義為近1 個月內每周至少喝1 次酒[15];糖尿病定義為空腹血糖≥7.0 mmol/L[16];心血管病家族史包括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卒中等家族史。
1.5 質量控制 所有參加現(xiàn)場調查的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各調查點統(tǒng)一配備符合國際標準的電子血壓計(歐姆龍HBP-1300)和合格的汞柱式血壓計。實驗室檢驗:①對參與血標本采集、分離、貯存、運送的人員進行嚴格培訓考核;②所有標本均運送到國家項目辦公室,到指定的標準化實驗室進行檢測;③血脂、血糖及其他檢測指標的測定需通過相關主管部門的質量監(jiān)督認證。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二分類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狀況的關系,進行亞組分析時其余各個特征分別作為調整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研究對象基本特征 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62.05±12.30)歲,女性占53.14%。男性的吸煙率、飲酒率及舒張壓均高于女性,而女性的年齡、收縮壓及具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男性(P<0.05)。不同性別高血壓人群在地區(qū)分布、有無糖尿病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及性別差異
2.2 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的關系本組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率為4.29%(645/15 045)。模型一調整性別和年齡因素,結果顯示,以LDL-C 水平1.62~2.37 mmol/L 為參照,LDL-C<1.62 mmol/L 時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風險較高[OR=1.63,95%CI(1.13,2.37)],其他水平的影響不顯著。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吸煙、飲酒、收縮壓、舒張壓、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因素,模型三調整所有因素,均得到LDL-C 水平<1.62 mmol/L、2.85~3.35 mmol/L 時,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患病風險較高(P<0.05)。詳見表2。
表2 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發(fā)病的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OR(95%CI)]
2.3 不同特征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的關系 不同特征高血壓人群調整其他所有變量后分析顯示,以LDL-C 水平1.62~2.37 mmol/L 為參照,LDL-C<1.62 mmol/L 時東部地區(qū)、不吸煙、不飲酒的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風險較高;同時,男性、無糖尿病、無心血管病家族史的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風險也 較 高,且P均<0.0 5。相 比LDL-C 水 平1.6 2 ~2.37 mmol/L,≥65 歲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分別為2.85~3.35 mmol/L[OR=1.37,95%CI(1.01,1.87)]、3.36~4.35 mmol/L[OR=1.44,95%CI(1.06,1.96)]時,腦卒中患病風險較高;中部地區(qū)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2.85 mmol/L 時,腦卒中患病風險均較高,且P均<0.05。詳見表3。
表3 不同特征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的關系[OR(95%CI)]
2.4 不同血壓水平及控制狀況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的關系 不同血壓水平及控制狀況高血壓人群調整其他所有變量后分析顯示,以LDL-C 水平1.62~2.37 mmol/L 為參照,LDL-C<1.62 mmol/L時,舒張壓<90 mmHg[OR=1.72,95%CI(1.13,2.61)]、血壓已控制[OR=1.95,95%CI(1.10,3.45)]的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風險較高;收縮壓≥140 mmHg 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為2.85~3.35 mmol/L 時,腦卒中患病風險較高[OR=1.42,95%CI(1.05,1.93)]。詳見表4。
表4 不同血壓水平及控制狀況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的關系[OR(95%CI)]
近年來,我國腦卒中患病率逐年增長,我國≥40歲人群腦卒中標化患病率從2012 年的1.89%上升到2018 年的2.32%[17]。本研究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率為4.29%,而且以LDL-C 水平1.62~2.37 mmol/L為參照,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患病風險呈“J”形關系。
目前關于LDL-C 水平與腦卒中風險相關性的研究大多在一般人群中開展,且對于腦卒中低風險時LDL-C 水平的界定不盡相同。例如,劉首峰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LDL-C<2.49 mmol/L 不僅是腦出血血腫擴大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該水平病人預后較差;一項前瞻性研究發(fā)現(xiàn),出血性腦卒中與LDL-C<1.8 mmol/L 呈負相關,當LDL-C≥1.8 mmol/L 時這種相關性不顯著,且提出維持LDL-C 水平1.8~2.6 mmol/L 可能是預防腦出血的最佳方法[3];另一項對35~60 歲成年人隨訪20 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LDL-C<1.8 mmol/L 組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率高于LDL-C 水平1.8~2.6 mmol/L 組[19]。Hosomi 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當LDL-C 水平2.1~2.6 mmol/L時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fā)生的綜合風險降低。而一項病例對照研究[21]和Meta 分析[22-23]均提出,LDL-C水平可能與出血性腦卒中風險呈負相關。但也有一些研究得到不同結論,如Lee 等[8-9]研究提出,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與LDL-C 水平本身無關;楊繼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高水平LDL-C可增加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發(fā)病風險。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以LDL-C 水平1.62~2.37 mmol/L為參照,當LDL-C 水平低于或高于這一切點時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患病風險較高;而且亞組分析調整其他所有變量后結果提示,分別在男性、東部地區(qū)、不吸煙、不飲酒、無糖尿病、無心血管病家族史、舒張壓<90 mmHg、血壓已控制的高血壓人群中也得到相同結論。這提示高血壓人群應定期監(jiān)測自身LDL-C 水平,在降血脂的同時避免使LDL-C 水平過低,盡量維持在一定范圍內,謹防腦卒中患病的可能性。另外,LDL-C 水平為2.85~4.35 mmol/L 的≥65 歲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風險較高,提示≥65 歲高血壓人群應該積極改善高水平的LDL-C,有降低腦卒中患病的可能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于LDL-C 水平1.62 ~2.37 mmol/L,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或血壓控制不良時,無論LDL-C 水平高或者低,高血壓人群腦卒中患病風險均較高;對于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或血壓控制良好時,如果LDL-C 水平低于此切點,腦卒中患病風險也會增高。這仍警示高血壓人群在控制血壓水平時,也要兼顧LDL-C 水平的調整。
目前,對于低水平LDL-C 引起腦卒中風險增加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出血性腦卒中的病理生理學表現(xiàn)主要為小動脈瘤變性壞死、中層平滑肌丟失,微動脈瘤形成,繼而破裂出血,而適量的LDL-C 可使血管內膜保持完整性[25],低水平LDL-C 可能降低了對腦血管的保護能力,從而使腦卒中患病風險增加。
本研究的優(yōu)勢在于采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調查對象,使樣本更具較好的代表性。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屬于橫斷面研究,不能揭示高血壓人群LDL-C 水平與腦卒中患病之間的因果關聯(lián);其次,該調查并未區(qū)分腦卒中類型,不能更好地區(qū)分各類型與LDL-C 水平之間的關系;對于LDL-C濃度測定未考慮用藥情況,只考慮其目前血清水平。今后將進一步開展相關的前瞻性研究,從而更加深入地探討兩者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表明,LDL-C 水平影響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患病風險,高血壓人群腦卒中的高患病風險與較低LDL-C 水平有關,提示高血壓人群應該隨時關注自身LDL-C 水平,并合理調整,以降低腦卒中的患病風險。該研究結果對于LDL-C 水平目標范圍的確定有重要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