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英 葛子剛
(1.合肥市第八中學 2.合肥市第八中學蜀山分校 安徽合肥 230001)
原電池知識在高中化學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教材必修二中,單液鋅銅原電池選擇稀硫酸為電解質溶液,實驗預期現象是鋅片與銅片插入稀硫酸時,鋅片上有氣泡,銅片上無氣泡產生;當導線將鋅片和銅片相連后,銅片上有氣泡,電流計指針偏轉。而實際情況是導線相連后,鋅片和銅片上都有氣泡產生。這種現象容易引起學生對原電池原理的誤解,不利于教學演示。而在新教材選擇性必修一中,雙液鋅銅原電池的鋅片放在硫酸鋅溶液中組成鋅半電池,銅片放在硫酸銅溶液中組成銅半電池,通過鹽橋溝通內電路和平衡電荷,并在電路中串聯一個電流表。
教材中并沒有具體解釋單液原電池為什么效率不高,電流為什么會快速衰減,而改進后加了鹽橋的雙液原電池與單液原電池相比有何優(yōu)缺點,膜電池的研發(fā)來自什么樣的靈感。筆者想通過鋅和硫酸銅的置換這一個反應,將單液原電池、雙液原電池以及膜電池聯系起來,帶領學生沿著科學家的足跡,共同探究從單液原電池到雙液原電池再到膜電池的原電池發(fā)展歷程。
傳統原電池實驗一般采用靈敏電流計讓學生觀察電流,但有以下缺點:(1)單液原電池實驗,電流示數大,易超量程,學生只能定性觀察而不能定量分析;(2)雙液原電池因加入鹽橋,內阻變大,導致電路電流大大減小,必須將靈敏電流計進行換擋處理才觀察到指針偏轉,這給學生造成很多疑問和不解。
筆者首先將用音樂片替換傳統原電池實驗中的靈敏電流計。音樂片在通電時會播放音樂,且電流大小的改變可以明顯影響聲音的大小,這樣學生就可以通過直觀的聽覺來感知電流大小和是否衰減,從而解決了靈敏電流計量程問題;然后通過討論鹽橋改進方案引出小風扇微型膜電池實驗;并且借助電流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等數字化實驗器材記錄實驗數據以及曲線,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數據及曲線的變化趨勢,進一步探究不同構造原電池的優(yōu)缺點,促進學生由定性到定量、由碎片到模型認知思維轉變。
(一)實驗儀器:溫度傳感器、電流傳感器、數據采集器、電腦、鋅片、銅片、音樂片、鱷魚夾、原電池盒、鹽橋、濾紙、培養(yǎng)皿、導線、小風扇、鐵架臺等。
(二)實驗試劑:ZnSO4溶液、CuSO4溶液、KCl溶液
(三)實驗步驟:
實驗1:單液原電池
將正極銅片先放入CuSO4溶液,將音樂片/電流傳感器等儀器接入電路,最后放負極鋅片,觀察音樂片發(fā)出的聲音大小和變化特點,同時采集數據。
現象:音樂片一開始發(fā)出的聲音很大,后逐漸減小直至聽不見;鋅片表面附著紅色的銅;傳感器檢測出溶液溫度上升,同時電流衰減明顯(如圖1)。
圖1 單液原電池數字化實驗圖像
實驗2:雙液原電池
銅片放入CuSO4溶液中,鋅片放入ZnSO4溶液,將音樂片/電流傳感器等儀器接入電路,溫度傳感器放在鋅半電池中,不能碰到電極,也不能觸碰原電池盒底部,最后加鹽橋,點擊數據采集。
現象:音樂片發(fā)出的聲音穩(wěn)定,但音量較小;鋅片表面無明顯現象;傳感器檢測出溫度和電流都很穩(wěn)定,但電流很小。
圖2 雙液原電池數字化實驗圖像
實驗3:小風扇膜電池實驗
在培養(yǎng)皿底部墊一張用KCl溶液潤濕的濾紙充當鹽橋,鋅片表面與銅片表面各裹一張KCl溶液潤濕的濾紙,平行放入培養(yǎng)皿中,將小風扇、電流傳感器等儀器正確安裝。
現象:改進后的微型雙液原電池產生的電流能帶動小風扇,并且兩層濾紙做鹽橋比單層濾紙傳感器檢測出電流大,小風扇轉得也更快。
圖3 小風扇膜電池數字化實驗圖像
單液原電池中鋅片與CuSO4溶液直接反應并放熱,導致溶液溫度升高;溶液中銅離子濃度減小,鋅片表面附著了一層銅而導致反應接觸面減小,這些是導致單液原電池電流衰減的重要原因。電流在衰減過程中出現波動的原因,是鋅片上附著的銅隨著反應的進行而掉落,致使反應接觸面變大。從整體看,單液原電池電流易衰減且能效不高。
而雙液原電池中,由于加入鹽橋,電流和溫度基本穩(wěn)定,這說明雙液原電池中鋅片與CuSO4溶液沒有直接接觸反應放熱,但因為鹽橋電阻過大,雙液原電池電流很小,所以不太實用。
根據電阻相關知識可知,縮短鹽橋長度、增大鹽橋橫截面積,可以增大電流。實驗3用濾紙做鹽橋,通過實驗可以看出:單層濾紙做鹽橋電流比瓊脂鹽橋電流大些,兩層濾紙做鹽橋電流比單層更大。
1.本節(jié)課展示了原電池的發(fā)展過程,體現出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經歷探究原電池如何提供穩(wěn)定持續(xù)電流的過程,了解科學探究的步驟,體現出實驗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現出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平等和諧、積極踴躍的學習氛圍,體現出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2.傳統實驗與數字化實驗相結合,化定性為定量,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借助溫度和電流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實驗過程中溫度和電流的變化并繪制曲線,靈敏度高,實驗結果更有說服力;通過宏觀、微觀、符號、曲線四重表征,幫助學生理解原電池工作原理,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開闊學生視野。
3.原電池膜實驗的微型化改進,既方便學生分組實驗,又節(jié)約藥品,符合綠色化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