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美
(天津市民族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天津 300400)
舉辦新疆中職班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自2011年在我國東部省市的優(yōu)質中職學校開辦新疆中職班以來,承辦學校時刻謹記辦班的初心和使命,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研究探索適合新疆中職班學生的教育管理方法,注重工作實效,構建了新疆中職班學生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體系。
很多人認為,思政課強調政治性,只有在大學階段才適合開設思政課。中職階段,學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適合開設基礎的、德育與法治類的課程。過去,中小學把政治課統(tǒng)稱為德育課。從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分析,由于年齡階段不同,各年齡段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也不同,所以思想教育的側重點也不同。一般地,小學階段側重思想品德課、中學階段側重思想政治課、大學階段側重思想政治理論課。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理念,是對新時代學校思政課建設的一次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是新時代推進思政課建設的根本遵循,對落實教育的根本任務,實現(xiàn)“五育”并舉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為國家建設與發(fā)展后繼有人指明了方向。
在中職學校各項工作中,德育處于首要地位,在德智體美勞“五育”中德育為首,加強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中職學校首先要做好的工作。要保證教學質量、保證人才培養(yǎng)質量,必須首先抓好德育工作,一是營造良好的校園秩序,二是引導學生有明確的目標方向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有學習的動力。德育工作既具有顯性特征,又具有隱形作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叭庇?,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德育工作是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下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提升,富于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3·18講話”中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課程和任何課堂都無法替代的?!傲⒌聵淙恕本褪菑摹傲⒌隆钡健皹淙恕钡囊粋€育人過程,從培養(yǎng)一個人有良好的道德開始,使之成為有公德的人、有大德的人,發(fā)展成為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有作為、能擔當的人。思政德育一體化施教,可以從形式和內容上培育新疆中職生的政治認同、法治意識、健全人格、道德情操和正確的價值取向。
新疆中職班的學生來自新疆各地州,包括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10個民族,年齡在16-18歲,他們第一次來到大城市,進入陌生的環(huán)境,最需要關心關愛,與此同時,也最需要正確的教育引導。在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學生們普通話水平差距較大,文化課基礎參差不齊,生活習慣、家庭背景各有差異,思想尚不成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比較膚淺、不夠清晰,對這些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構建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體系,學校從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道德操守、遵紀守法、奉獻社會到“五個認同”,從思政課主渠道育人到課程思政有效融入,從強化普通話訓練到能夠熟練演講宣講,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與新疆中職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高度匹配,是教育學生愛黨愛國、聽黨話、跟黨走、敢于擔當盡責的必然要求,在學生心智逐漸成熟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充分的“營養(yǎng)”,有利于促進新疆學生健康成長、成熟、成才。
思政課教師、德育工作者在引導學生起步走穩(wěn)人生路的工作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構建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體系,在文化引領、活動搭建、親身參與、法治教育、課堂教學、課程思政、思政課程等方面通過有聲和無聲的教育引導,讓學生心中有德、心中有國、心中有人民。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是基礎牢、內涵深、見成效的育人模式,使思政引領與德育教育成為內容豐富、有血有肉的教育形式,這無疑對思政教師、思政工作者、德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育人質量,必須提升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核心素養(yǎng),學生在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均能感受到濃濃的育人氛圍,潤物無聲。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是形式和內容相融相通的教育體系,加強對新疆中職班學生進行思政德育一體化教育是為黨育人的需要。
學校思政與德育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者同向同行,相互貫通。因此,構建思政德育一體化的育人體系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學校構建了“三線五級”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體系。
學校構建了“黨總支—黨支部—團委(學生會)—團支部—學生”黨團線,黨建引領,思想育人。新疆中職班學生思想逐漸成熟,但他們缺乏對中國共產黨的深入了解,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和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知之甚少,思想空虛,對共青團的認識也很膚淺,很多學生不是共青團員,學校以“一校三課”(“青年黨?!薄八颊n”“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課”)為主要路徑,加強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青年黨校強化對學生的“四史”學習教育,開展學習“四史”系列活動,如讀書演講活動,舉辦故事會、合唱節(jié),觀看紅色電影、撰寫學習心得等,通過學習,加深對“四史”的了解,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為了國家振興、人民幸福做出的偉大貢獻,黨總支書記為學生們上團課,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技能,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青年,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傳承紅色基因。形成黨總支書記帶頭講黨課、每學期校長講開學第一課的固定模式,學校實行“黨員包班”制度,每個班級都有1-2名黨員作為班級固定對接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為班級學生講黨課,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匯報開展工作情況。在黨總支的領導下,學校團委開展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結合新疆中職班學生特點,組織普通話演講比賽、志愿者服務活動,團支部學習宣講活動等,使團員青年在活動中受教育,團支部書記帶領普通同學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團組織積極吸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加入團組織,引導思想進步的學生遞交入黨申請書。
學校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筑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黨組織書記宣講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舉辦“手拉手結對子”活動,每位新疆學生都有一位老師與之結親戚、本地學生與之交朋友,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行各民族學生混班教學、混合住宿、共同就餐,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學習、生活、實踐的各個細節(ji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各民族緊緊凝聚在一起。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師生團聚,營造家的氛圍,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遠離家鄉(xiāng)的新疆學生同樣享受家的溫馨。學校開展“黨旗在我心中 國旗在我心中”“兩旗教育”活動,以歌唱祖國、歌唱中國共產黨的系列活動感悟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激發(fā)學生愛黨愛國、立志報國。學校組織新疆學生登長城、到天安門廣場參加升旗活動,感受偉大祖國的強盛和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通過講新疆的發(fā)展變化,講在學校的親身感受,領悟中國共產黨為了讓新疆人民過上好日子實行的好政策。每年暑假,學校布置講好學校故事、講好身邊好人故事、了解家鄉(xiāng)變化、撰寫心得體會的作業(yè)。返校后,開展“我說家鄉(xiāng)美”等活動,學生們在“聽、說、看、寫、講”中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感受黨和國家對新疆人民的關懷。學生們把黨的關懷和學校師生的關愛帶到新疆,感染著家鄉(xiāng)人民。
學校構建了“教學副校長—教務處—教研組長(專業(yè)組長)—教師—學生”教學線,全程育人。學校組建一支優(yōu)秀的思政教師團隊。學校黨總支書記掛帥,與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德育主任、中層干部、優(yōu)秀骨干教師和專職思政課教師組成思政教師團隊,落實“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的要求。課堂上,教師結合科技興國、航天強國、抗擊疫情、抗洪救災、脫貧攻堅等等同學們深有體會的案例,闡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取得偉大勝利,生動的案例故事配以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技術手段,讓思政課更生動、更有吸引力、更有說服力。學校還定期邀請先進人物、領導干部進校園講思政課,學生們深受啟發(fā)教育,受益匪淺。
中職階段課程豐富,如何發(fā)揮每門課程的育人功能,是教師必須深入思考的內容。每一位教師都承擔著育人的職責和使命,每門課程都蘊含著思政元素,需要教師們去挖掘。課程思政的基礎在于課程,教師在教給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挖掘知識內部的邏輯結構、應用價值、思想觀念、品德教育元素等。將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與課程知識結合起來、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喜歡聽、有感覺、能互動,學生既學習了知識又受到了教育,這就是課程思政的魅力所在。課程思政構建了全課程育人的大環(huán)境,每門課程充分發(fā)揮育人功能,形成課程思政與思政課共同育人的協(xié)同效應。
教學副校長牽頭,教務處、專業(yè)組、學科組、全體教師承擔著課程思政的建設任務。將勞模精神、工匠精神、職業(yè)精神巧妙地融入課堂教學中,“育能”的同時“育人”。形成“門門課程有思政,人人課堂講育人”的課堂生態(tài)?!皟烧n融通”是實現(xiàn)思政德育一體化的重要形式?!皟烧n”指普通課堂和實踐課堂,實踐課堂是普通課堂的拓展和延伸,是進行德育實踐和思政教育的重要載體。豐富的社團活動,促進了各民族學生之間交往交流交融。合唱團凝聚力量、唱響主旋律,無人機、機器人社團啟迪學生智慧,激發(fā)學生櫛風沐雨、奮力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的理性求實精神,葫蘆烙畫、書法、京劇等社團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堅定文化自信,體育社團的各種球類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藝術社團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德育實踐活動、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是拓展課程思政內容、加強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和路徑。
學校構建了“德育副校長—德育處(新疆部)—年級主任—班主任—學生”德育線,全員、全方位育人。學校的普通課堂固然是育人的主渠道,然而學校課堂之外的社會課堂,更是育人的大課堂,是對學校普通課堂的有效補充,發(fā)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社會公共資源使育人空間得到拓展延伸,使學生們身臨其境,直觀性更強。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保存了很多歷史名人古跡。新疆學生要充分了解第二故鄉(xiāng)的歷史,如參觀大沽口炮臺遺址,了解大沽口炮臺的歷史,它是重要的歷史遺跡,記錄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爭史,讓人們牢記“勿忘國恥”“落后挨打”的道理。學生們參觀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緬懷銘記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和高尚品德。在平津戰(zhàn)役紀念館,了解平津戰(zhàn)役的歷史,學生們更加深刻理解今天的安寧和幸福是無數革命英烈用他們的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同學們在登高英雄楊連弟的雕塑前,學習英雄事跡,深深感受英雄“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登高精神。在安幸生烈士故居,同學們仔細聽、認真看,看到革命先輩懷著遠大理想,放棄優(yōu)越生活,積極投身革命的壯舉等等。紅色研學活動使學生們走進社會大課堂,了解歷史、學習名人、感悟哲理、激發(fā)斗志。
堅持全方位育人,讓一切資源為育人所用。突出職教特點,注重“校企協(xié)同、德技并修”,校企共同育人。企業(yè)既是學生實習實踐的場所,也是校企合作育人的基地,企業(yè)師傅在傳授技術技能的同時,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培養(yǎng)職業(yè)精神、勞動精神,學校教師與企業(yè)師傅構成育人共同體。學校作為育人主陣地(主體),積極與企業(yè)、家長溝通協(xié)調,建立學校與企業(yè)對接的交流機制,將學校的普通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緊密對接,形成育人合力,課程思政實踐教學成為校企合作的亮點。同時注重隱性課程的作用。學校內有很多隱形課程,還要不斷開發(fā)隱性課程資源,收集匯總提煉隱形教育內容,充分體現(xiàn)隱性教育內容在立德樹人中的功能,協(xié)調學校各方力量,包括校長、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外包服務人員等形成教育共同體,努力營造隱性教育內容潛在的正面教育引導示范效應。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有育人職責,要時刻保持律己、盡責、積極的狀態(tài)。學校儀式是營造活動育人氛圍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中職學校德育實施的重要渠道。學校儀式(如升旗儀式、組建國旗班、表彰會等)通過在場者的親身體驗、參與互動,感受在場氛圍,使學生生成正確的價值觀,在進行學生主體教育的過程中,形成良性感知教育互動模式。當今,信息化、科技化高度發(fā)展,學生們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便利,同時,也要教育學生認識新媒體新技術帶來的弊端,例如,手機已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物品,影響著一代人。教師要協(xié)調線上線下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引導學生如何辨別信息、篩選有益信息,宣傳正面聲音,傳遞正能量,怎樣讓有益的信息為我所用,成為信息的主人,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媒體信息素養(yǎng),同時也實現(xiàn)育人的目的。
思政教育與德育教育是不可分離的育人路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由之路。舉辦新疆中職班是黨中央交給辦班學校的重任,是關系新疆發(fā)展穩(wěn)定的大事,作為承擔這一重任的學校,我們必須要把學生教育好,培養(yǎng)好,擔當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大任,以思政德育一體化育人體系,推動新疆中職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