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靚(廣西興安界首骨傷醫(yī)院,廣西 桂林 541306)
骨折病人由于長期臥床靜養(yǎng),會導致身體血液循環(huán)不暢,非常容易誘發(fā)血栓,嚴重影響著病患的身體健康,對心理傷害也較大。血栓的發(fā)病反復且不能根治,因此,對于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預防血栓非常關鍵,本研究所有病患均為我院骨科2018-2021年診治的96例需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發(fā)現(xiàn)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預防血栓的效果較好,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患均為我院骨科2018-2021年診治的96例需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納入標準:①行骨折手術治療后需長期臥床靜養(yǎng);②所有病患都是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1];排除標準:①使用過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者;②對藥物過敏者;③認知障礙者[2]。觀察組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35-88歲,平均為(65.75±3.36)歲。參照組中男26例,女22例;年齡36-87歲,平均為(64.98±3.18)歲。兩組病患的基本臨床資料無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研究。
1.2 方法 所有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為了更好地預防血栓的形成,參照組給予低分子量肝素鈉注射液,給藥途徑為腹壁皮下注射,每次2500U,一天一次,一個療程為5天[3]。觀察組給予利伐沙班片,口服10mg/次,每日1次[4]。所有病患聯(lián)合護理干預:①環(huán)境護理: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由于長期在病房養(yǎng)病,很容易產(chǎn)生煩躁、厭煩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為了給病患營造一個舒適的養(yǎng)病環(huán)境,需要每日對病房進行消毒處理,讓病房保持干凈整潔;此外,可以將病房布置得更加舒心,多用暖色布置,給病患一種心理上的撫慰,調(diào)節(jié)其情緒。②心理護理:積極與病患進行心理溝通,了解病患的擔憂和煩惱,及時予以引導,幫助病患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多與病患探討其感興趣的話題,聽取病患的需求并合理滿足,懂得傾聽和引導,幫助病患建立治愈的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③皮膚清潔:骨折病患由于長期臥床養(yǎng)病,其身體長期與被褥摩擦很容易滋生細菌,也容易造成壓瘡,因此,要保持病患皮膚的干爽,這樣才能讓病患身心舒適,要每日為病患進行皮膚清潔,讓身體處于干爽舒適狀態(tài),避免由于個人衛(wèi)生造成感染等問題;④翻身護理:骨折病患長期臥床不能采用一個姿勢,很容易對被壓的肌肉造成壓力過大,產(chǎn)生褥瘡、壓瘡和血栓等情況,因此,護理人員要定時進行翻身護理,一般2h更換一次體位,每日幫助病患多次變換體位,采用不同的體位可以有效預防壓瘡、血栓的發(fā)生;⑤飲食干預:長期臥床的病患由于不運動,造成消化系統(tǒng)能力不夠,因此,病患的飲食結(jié)構要多元化,需要調(diào)整其飲食結(jié)構,注意營養(yǎng)搭配,增加膳食纖維、奶制品和蛋白質(zhì)的攝入,保證營養(yǎng)供給,滿足身體所需后,不要過多進食;此外,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本來病患的身體就會因為心情而影響內(nèi)分泌,刺激性食物容易造成上火,引起身體炎癥反應,對恢復造成干擾;⑥運動干預: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雖然身體條件受限,但必要的運動干預可以有效幫助病患預防肌肉萎縮和血栓的發(fā)生,因此,護理人員要督促病患進行肢體關節(jié)鍛煉,運動從最開始被動練習開始,做些簡單的關節(jié)屈伸練習,練習時長要得到有效控制,從最開始的10-15分鐘/次,3-5次/日,逐步延長鍛煉的時長;而且,練習動作從剛開始的被動屈伸和抬高患肢,到后來的主動功能鍛煉,循序漸進地開展康復鍛煉,提升患肢的功能恢復,促進身體的有效康復[5]。
1.3 觀察指標 ①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皮下淤斑、血腫和血栓發(fā)生情況);②護理前后兩組病患的SAS和SDS評分;③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④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惡心、貧血、出血等)。
1.4 評價標準 ①焦慮和抑郁評價: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均包括20個項目,前者50分為分界值,后者53分為臨界值,分值越高病患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6];②滿意度評價標準:采用滿意度調(diào)查表,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85分,十分滿意66-84分,不滿意≤65分[7]。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患者的基本資料和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組間計量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用(±s)和率(%)表示,用t和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對比分析 觀察組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4.17%(2/48)比參照組的14.58%(7/48)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對比[n(%)]
2.2 兩組的SAS、SDS評分對比分析 護理前兩組病患的SAS和SDS評分基本無差異(P>0.05);護理后SAS和SDS評分均比護理前低,且觀察組評分均比參照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SAS、SDS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的SAS、SDS評分對比(±s,分)
注:與護理前相比,aP<0.05,與參照組相比,bP<0.05。
組別 n SAS評分 SDS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8 49.51±3.84 29.43±2.52ab 52.44±3.66 36.11±2.49ab參照組 48 48.76±3.17 34.16±2.81a 53.17±3.49 42.76±2.38a t 1.034 5.246 1.120 5.845 P>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病患的滿意度95.83%(46/48)比參照組的83.33%(40/48)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2.4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分析 觀察組病患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17%(2/48)比參照組的16.67%(8/48)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n(%)]
隨著各種意外事故的頻發(fā),骨折后的病患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術后需要長期臥床來康復,但長期不活動使得血液循環(huán)不暢,病患不僅要忍耐術后肢體疼痛和腫脹,還要面臨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8]。一旦出現(xiàn)血栓,其反復發(fā)作、難以治愈,直接影響著病患的正常生活,讓其更加焦躁不安。因此,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預防血栓形成非常重要,臨床常見是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鈉治療,其具有抗凝血酶Ⅲ(ATⅢ)依賴性抗Xa因子活性,能刺激內(nèi)皮細胞釋放組織因子凝血途徑抑制物和纖溶酶原活化物,從而產(chǎn)生抗栓的作用,但其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容易造成病患皮下血腫,增加出血的發(fā)生率[9]。利伐沙班片是一種高選擇性口服藥物,通過直接抑制因子Xa可以中斷凝血瀑布的內(nèi)源性和外源性途徑,抑制凝血酶的產(chǎn)生和血栓形成[10]。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口服利伐沙班片藥物,要根據(jù)病患的情況,注意及時增減藥量,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風險。一般進行口服,藥物劑量10mg可與食物同服,也可以單獨服用,但藥物劑量達到15mg或20mg片劑時一定要與食物同服,避免藥物引起胃部不適。
此外,對于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不僅需要藥物進行治療,還需要必要的護理干預,本研究的所有病患均給予護理干預,包括環(huán)境護理、心理護理、皮膚清潔、翻身護理、飲食干預及運動干預等,環(huán)境護理是為病患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皮膚清潔是讓病患感受身體的舒適和干爽,心理護理是讓病患保持愉悅的心情,促進其積極配合治療,翻身護理是為了變換病患的體位,避免壓瘡、褥瘡和血栓的發(fā)生,飲食干預是保證營養(yǎng)供給,運動干預是通過有效的患肢鍛煉,促進病患更好地恢復。通過多方面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幫助病患建立康復的信心,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更好地配合治療干預。
本研究所有病患均為我院骨科2018-2021年診治的96例需長期臥床的骨折病患,對比低分子量肝素鈉或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的療效。從研究結(jié)果來看:觀察組下肢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4.17%比參照組的14.58%低,表明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血栓的發(fā)生率。此外,護理前兩組病患的SAS和SDS評分基本無差異;護理后SAS和SDS評分均比護理前低,且觀察組評分均比參照組更低,表明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病患的焦躁情緒,讓其保持較好的心情積極治療。此外,觀察組病患的滿意度95.83%比參照組的83.33%高,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17%比參照組的16.67%低,表明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的滿意度高、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效果更好,因此,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應用利伐沙班片聯(lián)合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預防血栓形成,緩解病患焦躁的情緒,滿意度高、不良反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