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莉 高玉林
(遼寧開放大學,遼寧沈陽 110034)
編輯工作始于選題策劃。選題策劃的過程通常如下:首先,采集選題信息;其次,篩選、加工選題信息;再次,按社會和讀者的需求,結合本單位出版方向,提出具體的選題設想;最后,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方面開展集體論證,決定選題是否列入出版計劃[1]。
選題策劃是出版物投入生產前的藍圖。這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涉及很多內容,需要編輯用心考慮。因此,編輯一定要認真而慎重地對待選題策劃工作。
對于一本學報來說,選題策劃是非常必要的。學報稿件不可能完全依靠自然來稿,那樣會讓學報的內容顯得無序和原生態(tài),稿件質量也會缺乏保證。規(guī)范的選題策劃工作,可以提升學報稿件質量,提升高校學報的學術水平,凸顯學報的學術特色。
一本學報通常由涵蓋多方面內容的不同欄目組成。構成欄目的具體要素,如文章內容、作者選擇、版式安排等,都需要學報編輯根據學報的宗旨和定位進行詳細的策劃,使之既體現(xiàn)編輯的思想,又兼顧讀者的需求,從而增強學報的學術水平和閱讀競爭力[2]。這是狹義的學報選題策劃,它主要從學報的欄目策劃入手,側重于欄目內容的探討。而有了好的選題,一本學報往往就成功了一半。盡快地選準適合學報的題目或項目,是做好學報工作的前提條件。因此,選題策劃能力是高校學報編輯人員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政治素質是高校學報編輯選題策劃能力的首要方面。學報編輯部要采取措施,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努力提升學報編輯的政治素質。通過讀書、看報、APP 平臺等形式加強學習,確保編輯政治素質高,理想信念堅定,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唯有如此,才能貫徹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保持馬克思主義在學報意識形態(tài)中的指導地位。
在選題策劃工作中,學報編輯部應充分發(fā)揮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以編輯中的共產黨員為骨干,堅持每周開展集體學習,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群眾加強學習,提高政治修養(yǎng),共同努力工作。黨支部還應加強黨員發(fā)展工作,如果所有編輯均為共產黨員,那么編輯部整體政治素質必然有極大的飛躍,選題策劃工作就有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出版業(yè)是真正需要與時俱進的行業(yè),觀念與時俱進是選題策劃者的基本素質。
1.創(chuàng)新的觀念。因循守舊、思想僵化的人,是不能從事選題策劃工作的。觀念與時俱進既是創(chuàng)新的突出表現(xiàn),又是創(chuàng)新的先決條件。學報編輯從事選題策劃工作,要準確把握時代特征,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和實踐前沿,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開拓進取,在大膽探索中繼承發(fā)展。選題策劃要站在新時代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問題,不斷開發(fā)新的課題,挖掘有新時代特色的題材,這樣的選題策劃才符合新時代的需要,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贏得市場的認可。
2.包容的心態(tài)。選題策劃人必須擁有開放的心態(tài)和寬廣的胸懷,勇于接納新事物。對于新理論、新觀點、新題材、新體例、新風格、新版式、新工藝、新作者等一切新的選題內容和形式,都應持歡迎的態(tài)度,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勇于發(fā)現(xiàn)和扶持新人新作,摒棄文人相輕的毛病,不被傳統(tǒng)和習慣束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策劃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選題,提升高校學報的影響力。
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是選題策劃人重要的職業(yè)素質。選題策劃的關鍵是思維,思維的關鍵是創(chuàng)造性。有無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多強,是衡量選題策劃人水平的重要標準。
高校學報編輯部要創(chuàng)新編輯培養(yǎng)模式,強化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使編輯成為富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選題策劃人。在策劃選題時,首先做到“人無我有”,然后做到“人有我優(yōu)”或“人有我新”,接下來又能做到“人優(yōu)我轉”。如此策劃的高校學報,會永遠成為競爭的贏家。
較強的法律修養(yǎng)是學報編輯必備的基本素質。一個合格的編輯,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知識,才能使自己的策劃工作合乎法律規(guī)定。選題策劃必須遵守法律法規(guī),不得含有國家依法禁止出版的內容;不得含有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wěn)定的內容;不得含有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教唆犯罪的內容;不得含有侮辱或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內容;不得含有危害社會公德或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內容[4]。編輯部要充分認識到法律法規(guī)在選題策劃中的指導和規(guī)范作用,把對編輯的法律法規(guī)培訓提升到和編輯業(yè)務能力培訓同等的高度,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支持和鼓勵學報編輯學習法律法規(guī)知識。在業(yè)務培訓中,要有意識地增加出版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內容。認真學習《圖書、期刊、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重大選題備案辦法》,在策劃工作中遵照執(zhí)行。
學報編輯首先要成為一名雜家,這是提升選題策劃能力的基礎。這個“雜”,不是雜亂,而是博雜。學報編輯要多學科、寬領域地廣泛涉獵,積累豐厚的知識,拓寬學術視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如此才能隨時將自身所學升華為策劃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呂叔湘先生在晚年曾回憶道:“由于大學里是這樣學習的,我就什么都知道一點,變成一個雜家?!薄坝悬c雜家的底子,在專門研究某一門的時候,眼界就比較開闊,思想就比較活躍,不為無益?!盵5]
學報編輯還要力爭在自己負責策劃的領域內成為專家,這是對學報編輯的更高要求,是成為優(yōu)秀編輯、優(yōu)秀選題策劃人必須具備的條件。編輯部要為編輯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使編輯多了解自己業(yè)務領域的前沿知識,掌握專業(yè)知識和行業(yè)發(fā)展情況,在自己的業(yè)務領域內有一定專長,成為專家,開展選題策劃工作就會得心應手。
1.提高感知和捕捉信息的能力。學報編輯必須時刻保持對信息的敏感性,才能做好選題策劃工作。形象地說,編輯身上應帶著一架永不收攏的“天線”,隨時準備捕捉每一條涌來的信息。對信息的敏感稍有懈怠,就可能出現(xiàn)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問題。編輯要增強自己的事業(yè)心和責任心,把自己的職業(yè)當成使命,經常關心自己的工作,經常提醒自己做好工作,如此才會感知、捕捉到有效選題信息。
2.提高利用和開發(fā)信息的能力。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大數(shù)據時代,每天都要面對多元復雜的海量信息。高校學報編輯要努力練就一雙慧眼,辨識信息的真?zhèn)危烟摷俚?、無用的淘汰掉,把有價值的保留下來。判明信息的直接性或間接性,根據不同的類型和自己的需要,對保留下來的信息進行分類整理,使之條理化、有序化、科學化,更好地為選題策劃服務。
選題策劃人必須具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這主要表現(xiàn)在作者組織工作、讀者組織工作及人際交往中。
學報編輯應能熟練地掌握各種溝通技巧和禮儀,適當?shù)夭捎眯藕㈦娫?、傳真、電子郵件、QQ、微信等各種手段,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就選題策劃展開溝通。如果作者同意,編輯可以選擇適當?shù)臅r機登門拜訪,或誠意邀請作者來編輯部,就選題事宜進行面談。當雙方直接接觸的時候,編輯就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個人魅力,具體、深入地交談,甚至和作者成為朋友,這對今后的選題策劃工作會有極大的幫助。
除了編輯個人努力加強人際交往外,編輯部可以通過組織編輯沙龍、作者沙龍、讀者座談會等聯(lián)誼活動,為學報編輯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做好策劃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
選題策劃是高校學報編輯與出版工作之“本”。高校學報編輯部要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加強學習培訓、互動交流,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學報編輯選題策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