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樊
(遵義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 貴州遵義 563006)
在當前的高職院校建設過程中,圖書館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改革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呈現出了許多新的變化和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必須及時轉變思想觀念,結合時代發(fā)展現狀對讀者服務工作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通過更加新穎和高效的服務形式來助力圖書館服務質量的不斷提升,同時為我國高職院校以及職業(yè)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
傳統(tǒng)服務和創(chuàng)新服務協同發(fā)展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的特點。所謂的傳統(tǒng)服務,主要指的是院校內的科研人員、教師以及學生可以對圖書館內的書籍進行借閱,也可以在圖書館內進行閱讀和資料查詢;而創(chuàng)新服務則依托于蓬勃發(fā)展的互聯網信息技術,通過網絡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讓讀者能夠足不出戶地進行資料查詢和閱讀學習?,F階段,針對具有不同需求的讀者,高職院校圖書館能夠為其提供差異性的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互聯網技術,許多高職院校能夠為讀者提供知識下載服務,甚至還有部分高職院校為讀者建立了相應的自媒體學習室,這能夠滿足讀者更高層次的學習需求,體現出了高職院校在讀者服務方面的創(chuàng)新。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提供讀者服務時,必須牢牢把握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讀者的需求為其提供良好的服務,這也體現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主動性與務實性相結合的特點。事實上,許多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在進行創(chuàng)建和服務過程中,都綜合融入了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所開設的專業(yè)以及學生的學習層次,對相應的文獻和書籍進行了分類以及整理,這能夠大大地提升讀者尤其是學生查閱資料時的高效性。除此之外,部分高職院校還針對一些特殊專業(yè)設置了相應的服務人員,這部分服務人員只服務于特定專業(yè)的師生,這極大地提升了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專業(yè)性。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大眾化服務,主要指的是服務于院校內的教師和學生,為其提供專業(y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所需的書籍以及資料;而所謂的個性化服務,主要指的是服務于院校內的教師和科研人員,為其高層次特殊性的科研以及學習需求進行服務。大眾化服務和個性化服務并進的特點,能夠使得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質量更加良好,對于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進行圖書館讀者服務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部分高職院校沒有提高對于圖書館發(fā)展的重視程度。具體來說,高職院校教學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能夠做到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形成是尤為必要的。在此教學目標的引導下,學校必須投入相應的政策和資金來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對于實踐教學的側重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對圖書館關注度的降低,這就影響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高質量發(fā)展。
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服務人員缺乏專業(yè)性人才,大多數的服務人員都是從其他部門轉崗人員或者是由學生兼職擔任。這部分服務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服務質量不高,無法滿足高職院校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同時,高職院校也沒有重視對圖書館服務人員的培訓工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圖書館服務人員專業(yè)技能的提高。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下,將新興的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的圖書館服務相融合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的大勢所趨。通過這種模式,讀者能夠高效地獲取目標和收集資料,圖書館也能實現對傳統(tǒng)服務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然而調查顯示,當前許多高職院校并未做好圖書館的信息化改革工作,大多數讀者在查閱資料時,往往還需要采取線下的方式,這就造成部分讀者難以有效地獲取到目標資料和書籍。除此之外,盡管部分高職院校已經建立起了圖書館信息化服務平臺,但是一些教師和學生對于該平臺的應用程度不夠,同樣無法有效地獲取到網絡資源。針對這一問題,圖書館工作人員需要強化對教師和學生的培訓及指導工作,通過正確的引導來提高服務質量。然而,一些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人員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了較低的業(yè)務水平,其本身就沒有掌握較高的信息技術以及專業(yè)技能,不能很好地應用網絡服務平臺,無法為師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服務,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高職院校圖書館整體服務質量的有效提高。
在高職院校信息化圖書館建設過程中,文獻信息資源是網絡數據平臺建設的關鍵。一般來說,對于高職院校信息化圖書館信息資源的要求是,院校內的學生必須平均每人具備50 本以上的書籍,同時這一數量必須保證每年具有2 本及以上的增幅。不過,調查顯示,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圖書館并未實現這一目標。這主要是由于許多高職院??墒褂玫馁Y金較少,投入到信息化圖書館建設工作當中的資金有限。除此之外,在我國職業(yè)教育日漸發(fā)展的當下,許多高職院校的招生數量在不斷增加,院校所開設的課程也逐步多樣化,這些都給高職院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更新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同時,一些院校的圖書館服務水平較低,由于信息資源數量較少,因此可能會出現拒借的情況,這就給校內師生借閱需求的滿足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群體為校內師生,服務的空間為圖書館內部,具體的服務內容為提供書籍和資料的借閱、指導教師和學生的資料借閱過程等。然而,部分高職院校在服務觀念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過于重視書籍和資料的儲藏過程,沒有有效地利用好相關資料的潛在價值。這實際上體現出了圖書館服務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欠缺以及思想觀念上的落后,導致其服務與師生的文獻需求無法實現有效對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高職院校師生的正常教學和學習工作。
事實上,除了高職院校圖書館自身在服務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之外,讀者在借閱書籍或資料過程中同樣也存在相應的問題。具體來說,部分教師或學生受到傳統(tǒng)學習理念、信息基礎不夠扎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對于圖書館信息化系統(tǒng)的使用能力不足,同時部分讀者沒有做到正確與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人員的高效溝通和互動,這些都給圖書館服務工作質量的改進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改進自身服務工作、提升服務質量的過程中,首先要對自身的服務理念進行革新。唯有如此,相關管理人員與服務人員方能在正確服務理念的指導下,對服務模式和技術進行改變,從而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做出有力保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圖書館的管理人員需要充分意識到自身的職責所在,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同時提高對于信息化技術的重視程度,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實現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工作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人員必須從宏觀視角意識到其對于職業(yè)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充分調研和掌握讀者的學習需求,并且以此為基礎完善圖書館基礎職能建設,從而能夠更好地為全校師生和科研人員的正常工作助力。
盡管信息化技術在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調查顯示現階段我國許多高職院校并沒有足夠重視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對于信息化技術的使用力度不夠,相關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也未取得突破。基于此,高職院校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提升現代化信息基礎設施的整體建設力度。具體來說,高職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強化無線局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無線局域網絡可以覆蓋至高職院校內各個角落,以此來確保師生能夠在校內做到足不出戶就可查閱圖書館文獻,打破圖書館服務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這有助于圖書館讀者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第二,高職院校需要與圖書館管理部門進行合作,充分利用起微信公眾號、抖音、新浪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及時發(fā)布一些圖書館藏書和開閉館信息,同時也可以讓讀者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座位預約,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到圖書館的信息變化。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圖書館的讀者服務質量,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約圖書館的運營管理成本。第三,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圖書館發(fā)展和建設工作,給予其一定資金和政策上的傾斜,切實保障圖書館各項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不會受到資金問題的制約。第四,高職院校需要重視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專業(yè)人才隊伍的建設,通過高標準人才引進以及定期培訓和考核等過程提升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并且通過提高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整體待遇來提升其工作熱情與積極性。
隨著職業(yè)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教育體系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職院校圖書館在職能和地位上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具體來說,圖書館已經由傳統(tǒng)圖書借閱職能部門發(fā)展成高職院校信息化改革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這個過程中,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人員的職能也更為復雜和系統(tǒng),其日常工作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圖書館乃至高職院校整體信息化建設步伐的推進。因此,在這一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必須全面總結自身發(fā)展歷程,結合院校的實際狀況,加大信息技術在圖書館改革過程中的力度,進而為其整體服務質量的提高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具體來說,高職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第一,將信息化技術與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進行有機融合。如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文獻資料的借閱,讓學生能夠借助智能化的操作系統(tǒng)來進行借書和還書,這有助于降低圖書館服務人員的整體工作量,使其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讀者服務當中。第二,高職院校需要加大如ERP 等圖書館內部專業(yè)化系統(tǒng)的建設力度,以此來實現對圖書館內部管理人員的高效管理。第三,高職院校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設一個智能化的多媒體閱覽室,讓學生能夠以此為基礎實現圖書查詢、問題咨詢等過程,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系統(tǒng)性和高效性。
實際上,在信息化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下,圖書館職能和服務轉變的關鍵是構建一個專業(yè)化和系統(tǒng)性的信息共享資源平臺,也即網絡圖書館建設。借助該平臺,讀者能夠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實時查閱,提高對于院校圖書館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程度。同時,信息共享資源平臺的建設還有助于圖書館服務人員工作量的降低,減輕高職院校在圖書館日常維護和運營方面的成本,這對于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長遠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結合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實際狀況,在網絡信息資源平臺建設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高職院??梢酝髽I(yè)進行深度合作,共同實現對信息共享資源平臺的開發(fā)和維護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滿足該平臺在建設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企業(yè)也可以借助該平臺實現相關資料和文獻的查閱,指導其生產工作,實現雙贏。其次,高職院校需要同政府有關部門協調,避免在建設網絡平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版權糾紛,并且實現對現有網絡資源的保護。最后,高職院校需要強化同其他學校及學術網站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實現網絡資源共通共享,切實為高職院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提升打下一個堅實而有力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相關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必須及時轉變服務理念,切實意識到自身職能對于高職院校長效發(fā)展的重大作用,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和服務形式,嚴格要求服務質量與工作人員整體素質。唯有如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方可為教師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以及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