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雍明遠《今朝心悅獨吹茄》為例"/>
張德明,呂 睿
(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四川綿陽 621010)
綿陽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文學之鄉(xiāng)。這里產(chǎn)生了“詩仙”李白、“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等,也留下過“詩圣”杜甫的傳世名作,以現(xiàn)當代文學“蜀中五老”之一的沙汀為代表,更是產(chǎn)生了一大批的作家和詩人。新時期以來,綿陽的文學創(chuàng)作實力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有目共睹的。極其有趣的是,綿陽的文學影響與綿陽的經(jīng)濟影響驚人的一致。在討論綿陽文學的平均成績時,詩歌,自然是排在其中的極其重要的話題。綿陽的詩、詞寫作(包括縣、市、區(qū))在整個綿陽當代文學份額中幾乎占據(jù)了半壁江山,從國家級會員的人數(shù)、作品的數(shù)量、作品與其他文體寫作的全國影響等幾個重要指標來考察,這樣的描述一點也不夸張,綿陽曾數(shù)次吸引了全國詩歌界的目光,而這種影響是歷史性的。進入21世紀以來,綿陽的詩、詞創(chuàng)作人才輩出,整體上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發(fā)展態(tài)勢。特別在古體詩詞寫作方面更是異軍突起,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的寫作隊伍,產(chǎn)生了一些風格突出、功底扎實、勤奮敏銳、思想深刻的優(yōu)秀詩人。雍明遠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人物。
雍明遠當過兵,做過公務員,辦過實業(yè),現(xiàn)為綿陽市詩詞楹聯(lián)協(xié)會主席、四川省楹聯(lián)協(xié)會副會長、科技城在線站長、總編?;蛟S是這些身份的需要以及對中國古體詩詞寫作的熱愛與自覺,雍明遠把自己文學創(chuàng)作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古體詩詞上,十數(shù)年如一日,成就卓越,令人肅然。古體詩詞是中國文學最古老且獨具魅力的部分之一,弘揚傳統(tǒng)文學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傳承,要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賦予詩詞這種古老的文學形式以新的情感、新的體驗、新的內容、新的形式、新的發(fā)現(xiàn);要堅持在傳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讓詩詞這種古老的文學形式煥發(fā)出嶄新的魅力。對此,雍明遠具有十分清晰的認知。他知道當年先鋒文學對大眾文學轉型的一個不期然的結果就是在無意中改變了大眾的文學視野。一旦先鋒文學的鋒芒在熱鬧之后無奈消褪,有些早已因熟視無睹被漠然置之但更具有傳統(tǒng)意味的東西勢必會無可替代地重新出現(xiàn)在讀者的日常視域中。這是雍明遠得意并值得稱道的文學眼界。這種眼界是需要經(jīng)驗積淀和智慧歷練的。所以,我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雍明遠的古體詩詞寫作時,就會自然產(chǎn)生一種似曾相識的親近感和叛逆創(chuàng)新的獨有情致。
從新時期之初至20世紀末的一段時間里,當代古體詩詞創(chuàng)作在眾多優(yōu)秀詩人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培育下曾經(jīng)凝聚起了一代人美妙的閱讀記憶,那種審美的喜悅是跨時代的,甚至是顛覆性的。新世紀以來的中國古體詩詞雖然也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重要的詩人和值得關注的文體現(xiàn)象,但不可否認,商業(yè)規(guī)則在改變社會生活秩序的同時,也改變著驚慌失措、隨波逐流的人們的價值判斷,當下的詩詞現(xiàn)場無可爭議地存在著一種曖昧隔膜、似是而非、混亂復雜甚至自欺欺人的狀態(tài)。就古體詩詞而論,在回眸和響應傳統(tǒng)方面有很多寫作的確做得挺好,但在關注現(xiàn)實、反映時代內在氣質上它們丟失了本有的信心和自覺,在對未來的展望方面卻又顯得迫在眉睫。文學需要古體詩詞能夠友好、親熱地寫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無限可能性和恰如其分的莊嚴感?!霸姼枋钦J識世界和表達情感的一種獨特的方式。詩歌是詩人在他的文辭里表現(xiàn)出來的歷史意識和民族意識。時代出詩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民族,都會產(chǎn)生出許多以詩歌形式表現(xiàn)自己民族意識的歌者?!盵1]雍明遠的文學方向和創(chuàng)作努力正好暗合了時代的文學需要,適逢其時,當然這也是因為他機緣的選擇和堅持。
當下的中國詩歌寫作迫切需要一種精神價值的持續(xù)提升,在商業(yè)化、世俗化的現(xiàn)實語境中,有的詩人已不再是日常生活的代言人,他們癡迷于情意綿綿的非對抗性表達,沉醉于高檔會所與度假村之間,傾情享受著物質時代形成的各種利好。很多詩歌要么呈莫測高深之態(tài),顯示一副與歷史對話的虛假深邃,要么欲語還休,故示微茫,以泄心中翩翩矯情。但其實,他們都掙脫不了故弄玄虛之嫌。雍明遠的古體詩詞寫作概無驚人之舉,本份扎實,摒棄虛夸的高遠,卻在無意中實現(xiàn)了一種超越,這也正是他古體詩詞自成一家的魅力所在。
為表達的方便和敘述的單一,筆者選擇雍明遠的詩詞集《今朝心悅獨吹茄》①為例進行相對集中的閱讀解析。
《今朝心悅獨吹茄》共收錄雍明遠2017至2018兩年的255首作品。本詩詞集最大的特色是風格突出、題材廣泛,集人生友情、親情回眸、游歷感懷、世事體悟、生存思考于一體,既是詩人人生過往與思想生活的文學記錄,也是他這么些年文學涵養(yǎng),尤其是古詩詞創(chuàng)作水平得到較大提升的一個明證。雍明遠這幾年連續(xù)出版了幾部詩詞集,這種執(zhí)著是需要心力和毅力的。他目前為止所從事的職業(yè),似乎都與古體詩詞沒有關系,卻出人意料地在那片圣潔之地結出碩果,一本又一本的高品位之作,如此洋洋大觀,收放灑脫,足見他是詩詞真心人;余光中當年左手寫詩,右手寫散文,雍明遠雖無余氏顯赫之成就,但他今天在兩種角色中轉換——創(chuàng)作與研究,庶幾類似;對繁忙的雍明遠而言,寫詩填詞,是業(yè)余中的業(yè)余,然而,他視詩詞為神圣精神家園和生命意義的寄托方式,嚴肅而有尊嚴的寫作,恒久的堅持和驕人的實績,是不太多見的。從總體上來說,《今朝心悅獨吹茄》里輯錄的作品都是雍明遠在現(xiàn)實中尋找的詩題,把自身感受升華為詩,表現(xiàn)了生命意識和語言意識的雙重自覺。不管是率性游歷的觸景表達還是特殊時間節(jié)點的詩意詠唱;不管是對親情的醇厚表白還是友朋間的酬唱懷古,在日?;氖录畜w現(xiàn)了很好的藝術情致,研習傳統(tǒng),借鑒古典,從浩瀚博大的經(jīng)典詩詞藝術寶庫中吸收養(yǎng)分,為我所用。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出生于綿陽且大多數(shù)時間生活、工作皆在綿陽的雍明遠盡管生活經(jīng)歷非常豐富,足跡遍布祖國各地,但落腳點始終在這里。一個從綿陽走出來的詩人,他對自己的故鄉(xiāng)有無法割舍的深厚感情,他深深熱愛著這一片沃土,為之感動、為之祈禱、為之頌贊、為之傾情、為之自豪。這里的一草一木,一蟲一魚,一山一水,古代的軼事與當今的繁榮,在他眼里都那么百態(tài)千姿、個性鮮明。綿陽的大地山水既是生養(yǎng)雍明遠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園,也是他無以復制的寫作領地,并由綿陽推及祖國的萬千美景。在《今朝心悅獨吹茄》里,讀者也可以看到,綿陽及其周邊地區(qū)猶如一眼泉水充沛的深井,給了雍明遠綿延不斷的創(chuàng)作滋潤,他從中找到了古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噴薄口,并一發(fā)不可收,為此,他充滿了無限的感激。“江河九曲過綿州/瀲滟微波競自由/街舞大媽穿北岸/賣花少女下西樓/一輪夕照盈盈水/幾縷輕煙淡淡愁/漫漫紅塵催鬢白/青春逝去不回頭”(《冬游綿州感懷》)。詩人以深婉細膩的筆觸,向讀者展示了一個令人感概萬千的現(xiàn)代都市的真實生活側面,歷史的船頭和現(xiàn)代的腳步巧妙穿插勾連,幾個零散孤立的景致意象似乎沒什么關聯(lián),雍明遠慧眼獨具,捕捉到了特殊的意味——一種飽經(jīng)世事的個體所體察的某種不可言說的象征意味。這是一種淡淡喜悅之中夾雜的淡淡憂郁,是人生在既漫長又短暫的生命之旅中無法回避的難為狀態(tài),它倒逼著人們對生存節(jié)奏的陡然打量。雍明遠沒說,但讀者瀏覽之余,自當悠然會意。
從一定意義而言,古今中外故鄉(xiāng)書寫的傳統(tǒng)雖然博大而深厚,然而隨時都有陷入模式化、概念化、經(jīng)驗化泥沼的危險,且不乏先例。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用新的經(jīng)驗、語言、感覺以沖破習見的模式?!督癯膼偑毚登选分阅軌蛞鹱x者關注,筆者以為與它的陌生化處理有著重要關系。雍明遠以極富變化性和跳躍性的筆調與近乎原生態(tài)的語言進行著古體詩詞寫作的高維度探索,他對大地、自然、人生、生命等諸多形而上的東西有著既平民化又典雅性的通透理解,既不重復自己又不重復他人。因此,在調動個體經(jīng)驗方面,他便有著特殊的優(yōu)勢,他妥帖地將這些經(jīng)驗運用在對自然、人情、風物和生活狀態(tài)的描繪之中,使《今朝心悅獨吹茄》具有一種獨特的生動感、親近感與人情味?!傲肚屣L忘酒茶/江堤十里浴青紗/悠閑即訪三江柳/乘興還追六岸霞/紫燕橫空街絮朵/白鷗依水戲荷花/人間自有瑤池地/西蜀綿州是我家”(《醉三江——和孫興偉〈漫游三江濕地公園〉》)。“青紗”“江柳”“煙霞”“白鷗”等等意象,華貴、高潔、素樸、靈性,視力所及乃是作品的引子,詩人要表達的是一種溫情款款的故土尊嚴與自豪。這是另一種狀態(tài)的深刻。詩人著力于藝術技巧和思想深度的打造,詞風純正。今天的詩詞界已經(jīng)很少見到的,是雍明遠與古體詩詞本質相一致的日常生活與寫作方式,這是讓人非常認可的?!白蛞股n云漫玉宮/三江六岸雨紗朦/青山水繞鶯啼絕/綠堤花開影色朧/數(shù)載青蘆狂浪駐/一坡秀竹淡煙中/驅車凝韻思情墨/嶺壑泗濱意難窮”(《雨照綿州》)。整首詞寫得情意綿綿,充滿柔情,西蜀江南躍然紙上,令人浮想聯(lián)翩,詩人把溫暖而動容的情感傳達得內斂客觀卻異常悠遠,節(jié)制而智慧,讀來令人淚眼婆娑。詩人對詩詞創(chuàng)作和文本之外的時尚風氣保持了足夠的距離和警惕,更多的是參悟寫詞,屬意于作品藝術自身品位的經(jīng)營和提高。這種方式和態(tài)度也許使詩人沒有即刻大紅大紫的轟動性榮光,但卻沉潛了一種成熟的藝術風度。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學,綿陽歷史悠久,文風繁盛,其深厚的文學土壤養(yǎng)育了從古至今的許多文人墨客?!督癯膼偑毚登选穼释辆d陽書寫的篇幅約占全書一半,前后一貫,深深印證了雍明遠骨子里的“綿陽情結”。他筆下的綿陽大地,煥發(fā)出了千姿百態(tài)的色彩,也被他賦予了無窮的歷史滄桑和令人激動的時代變遷,對綿陽持之以恒的關注、思考、描摹,形成了他古體詩詞創(chuàng)作極其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學是一個城市的精神坐標,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城市的靈魂與內涵,雍明遠的詩詞寫作無疑是一種有益的工作。
親情是人間最圣潔、最美好、最甜蜜、最溫暖、最動人也最樸素的感情,也是人與人之間血脈相連的關系,沒有其他任何情感可以超越這種與生俱來的、偉大平凡的柔情與牽掛。親情沒有友情的豪氣干云和愛情的轟轟烈烈,但它的無華純真,足以感化世間所有戾氣與躁動?!督癯膼偑毚登选防镪P于親情的文字書寫,溫和謙卑,深情畢現(xiàn)。歲月在雍明遠心底留下深深刻痕,無論時間多么凌亂持久,都注定會觸發(fā)他情感的漣漪。他用這些作品書寫自己偉大而平凡的母親、父親,把自己的血淚文字獻給自己最可敬的親人,實際也是把它們獻給了天下父母。作品表現(xiàn)了親人生活的自然、自在、自由、自為及無怨無艾的平和真相,寫得非常感人。平實而瑣碎的生活觀照中,昭示著一種親情彌漫、愛意綿綿的甜美幸福氣息。真實的生活總有艱辛無奈,凡人俗世難免嘈雜坎坷,但當我們邂逅親情的時候,心中便會燃起一團火,再繁難的日子和再紛擾的人生也都會變得可以承受,雍明遠的柔腸柔心,恰似一輪和煦春光,普照眾心。
“很多人是‘用筆寫作’,而好的詩人我一直認為是‘用生命寫作’的?!盵2]作為一個有特殊敏感氣質的詩人,雍明遠擅于運用童年視角對自己父母進行概略端詳,用深沉的文字喚回遠去的記憶?!鞍Q山邊翠柳楊/魏劉河畔痛思娘/相夫勞力不言苦/教子操心未覺忙/粗布舊衣逢日著/青湯菜飯每餐嘗/娘親重疾仙游去/惹我傷悲欲斷腸?!?《母親節(jié)一憶母親》)作品熱情深刻地謳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創(chuàng)造者——母親的偉大、樸素、無私以及生命沿襲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這既是一幅詩人生命的流程圖,也是母親人生歷史的微縮,真實而客觀。在作品中,“母親”已經(jīng)從一個具象成為了一種意象符號,既是對作品中“母親”式女人的集合,也涵蓋了本作品對普通人寫作的愛戴、緬懷、尊重?!坝炙祭夏竷刃乃?艱苦持家不畏難/嶺上拾薪烹飯菜/門旁引線補衣冠/風霜有跡皮膚裂/歲月留痕小腳殘/日照蒼山田中立/只為兒女少饑寒?!?《母親節(jié)二憶母親》)詞作刻寫母親含辛茹苦、艱難持家的偉大無聲以及頑強的生命意志和家庭意志,作品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揭示了“母親”不僅是生命的傳承主體,也是美的主體。生命意義的延續(xù)應該最受禮贊,對母親由衷的尊敬與感恩,也表明了詩人對生命的終極崇拜和熱愛?!凹氂昝擅蓳踹h途/青山云厚隱墳孤/夢中常樂雙親笑/醒后含悲獨自嗚/數(shù)載為兒心血累/八旬護子手紋粗/如今父母青山伴/思念紅塵淚已枯?!?《“三八”節(jié)思母》)作者將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深重遺憾用飽蘸淚水的詩意描摹成獨特而又公認的歷史畫面,其間有詩人自己的生命記憶,但更多的是詩人自己對生活歷史恣意馳騁的精神力量。這種人人都經(jīng)歷過的曠世情感,在父母離世后不斷刺激著雍明遠的神經(jīng),引燃了他寫作的強盛欲望,這是一種寬闊的詩意,它來自于雍明遠生活中詩性的飽滿和充盈,它對雍明遠而言是刻骨銘心的,具有更為悠長的意味,深遠復深重。
雍明遠對親情話題的書寫呈現(xiàn)出一種可喜的古體詩詞狀態(tài),那就是他對題材的有效把握,對自己熟知題材的得心應手。這正好印證了“現(xiàn)實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依據(jù),沒有生活依據(jù)的文學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文學畢竟是虛構的領域,它與生活的關系也不完全是鏡像關系”[3]。雍明遠把那些從容來去的生生死死、生命的喜悅和哀哭,鐫刻在不朽的人類記憶中。雍明遠溫婉地與母親、大地、挽歌和淚水對話,形成了一種迷人的身份重塑。
《今朝心悅獨吹茄》里有相當篇幅是對友朋間交往酬唱的書寫。所謂美而為美,斯美矣!友情,萬般的美好,總讓人回憶著它的甜蜜,雍明遠在寫這類文字時不像有的作家那樣總是將友朋之情寫得像回憶錄,搜腸刮肚地往彼此祖墳上刨,寫出來的東西令人背寒;或者像用人考察,來往明細清楚而刻板。雍明遠寫朋友情、戰(zhàn)友情總是讓人想起張愛玲的“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八個字。雍明遠理性地對友情進行合理化建構,并在建構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分寸拿捏適當?shù)慕鈽?,他很清醒地挑明了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背景下人情寡淡的事實,但也沒有忘記不失時機地透露出冷漠社會中人心深處不曾泯滅的溫情。“日月不停旋/似水華年去/戰(zhàn)友分開相見難/各赴紅塵路/數(shù)載杳無音/許是繁忙誤/電訊昌明網(wǎng)聚時/再憶當年趣?!?《卜算子·53師炮團戰(zhàn)友重聚》)詞作把純真的戰(zhàn)友情寫得質樸清新,不浮不躁。昔日的戰(zhàn)友各自經(jīng)過了歲月的洗禮和生活的摔打,然而再次聚首,那些平時不能向他人袒露的情緒卻十分自然地展現(xiàn)在最親愛的朋友們面前,彼此盡情展示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或許當年他們彼此都看到過對方最狼狽不堪和傻乎乎的模樣,這一份秘密在這些過來人的眼里是那么的幸福和彌足珍貴?!把┯蚋咴R革裝/保家衛(wèi)國守邊防/那時玉面羞脂粉/今日青絲染白霜/感慨韶光東逝水/莫論成敗訴衷腸/綿州相見同圓夢/共舉金樽意韻長?!?《戰(zhàn)友相聚綿陽》)當年熾熱的軍旅生涯,苦樂與共的崢嶸歲月,凝結了情深義重的戰(zhàn)友之情。年輪轉換,歲月悠悠,憶往昔,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重要的人生階段雖然短暫,卻在這群鐵血男兒的人生歷程中寫下了濃重的一筆。當年這群血氣方剛的有志青年把最有朝氣活力的青春獻給了軍營,部隊也把人生最大的財富饋贈給了他們。讀這首詞,讀者獲得的是滿滿的感動和神圣。
“……缺乏一種明顯的創(chuàng)新氣象與強勁的力量感……理想主義精神的日益萎鈍,導致詩人們太局限于一己之私,境界狹窄,在平淡無奇的詞語堆砌中,僅僅滿足于小情小調的抒發(fā),無法深入抵達精警智慧的思想福地?!盵4]一度,有的文學表達出現(xiàn)了一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它們有意無意地暴露著那些不平和的、有怨氣的甚至帶惡意的精神疾患,缺乏幽默和智慧,缺乏溫度和濕度,缺乏寬容與平和,也缺乏干凈、清爽的審美支撐。于是,閱讀表現(xiàn)出了一種緊張、沉悶、陰冷、幽暗甚至嗜仇的狀況,但是在雍明遠的作品里卻很好地呈現(xiàn)出一種有力的反撥,體現(xiàn)了他對待生活快樂和健康的態(tài)度,這是一種難得的聰明、寬厚態(tài)度,也是一種澄明的生存狀態(tài)。說到底,這其實是一種本質意義上的善良。“一城燈火雨連天/似有蛙聲起稻田/暮笛清音懷舊意/柔琴古韻唱新篇/綠榕嫵媚行人醉/岸柳嬌姿路客憐/月亮彎棚文友匯/激情一夜樂無眠?!?《昨夜朋友相聚遇雨》)作品顯示了可信、可靠的正能量,給閱讀本身帶來的是最溫柔的撫慰。我們普遍缺乏友善而健全的人生態(tài)度,到處可能都存在著生活沖突,雍明遠不是不知道生活中那些瑕疵、殘缺甚至畸形,他用智慧的方式化解,創(chuàng)造一種和諧的人生狀態(tài),這是一種別有意義的善舉。
當然,《今朝心悅獨吹茄》書寫的內容遠不止上述提到的幾方面。雍明遠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出了大眾生態(tài)與詩人情懷的理想融合,他在作品中實現(xiàn)了價值觀與古體詩詞寫作的巧妙互滲,表達準確而無可爭辯。整個作品顯示了語言和意境的魅力,顯示了人生的感悟和對世事的詠懷。這是值得敬重的文學行為。雍明遠已經(jīng)有了很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他執(zhí)著專一,收獲頗豐,而且,舊詞牌主要的種類,他也多有涉及。古體詞的寫作或許正好符合他謹嚴規(guī)正的生活習性與行事風格。他以這種不太為大眾喜愛的文本形式繼續(xù)著他的文字之旅,這種堅持更是值得欽佩的。當然,筆者也覺得,當雍明遠的創(chuàng)造到達了一定高度和階段以后,應該有更高的自我要求和標準。換句話說,以本書而言,就選輯而論,是可以挑選得更加精致些的,在字句的錘煉上也還有提升空間。古體詩詞是一種古老而嚴苛的藝術,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雍明遠會走得更遠、更好。
注釋:
① 雍明遠.《今朝心悅獨吹茄》,北方文藝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