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州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qū)耿車中心小學 江蘇 宿遷 223800)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大致有兩個模式,第一是以說教式為主,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重點講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實踐機會少、實踐時間短;第二個模式則是以散養(yǎng)式為主,教師以簡單的熱身活動作為開場,然后再進行簡短的課程教學,在課程教學后不再進行其他的集體活動直接解散學生,讓學生自由活動直至課程結束。出現這兩種教學模式的原因是體育教師教學觀念不正確,體育教師教學素養(yǎng)及教學質量低下導致。因此,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發(fā)揮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
首先,體育教師應當利用課余的時間,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參觀并學習其他院校教師的優(yōu)秀經驗,或者是學校定期運用體育課程研討、培訓學習等形式不斷豐富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其次,體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擯棄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觀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積極的運動氛圍,增強學生在教學中的實踐次數,以此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最后,體育教師應當在每次教學結束后對本次課程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環(huán)節(jié)認真反思,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不斷調整課堂教學內容。
教學設計是以課程標準為背景,以教學對象特點為主要依據,將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步驟進行提前預設,以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始教學活動前一定要對本次教學內容和學生所需要達到的目標提前進行規(guī)劃,運用創(chuàng)新性思維,站在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角度對課程內容及方法進行設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依據教學設計實施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一定要靈活多變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根據當下學生的表現以及所產生的問題及時分析,優(yōu)化教學內容,切忌生搬硬套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應當認真分析、研究教學大綱的內容,并以教學大綱為依據設計教學目標;其次,教師可以結合當下班級內學生的行為特點及學習需求撰寫教學計劃;第三教師可以適當的參考教輔資料,根據教輔資料上所出示的課后小任務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最后在教學設計重要加入多元化的評價標準。
例如,前滾翻技巧的學習。前滾翻技巧是小學三四年級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前教師首先要提前撰寫教學設計。撰寫教學設計第一步就是目標的設計,目標的設計教師可以從認知、情感、技能三方面進行預設,如將“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前滾翻時要團緊身體的技術要點”作為認知目標;將“通過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及合作精神”作為情感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前滾翻的正確技術動作”作為技能目標。在預設好教學目標后就是設計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可以運用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如設計闖關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設計多個關卡或者是矮一點的山洞讓學生運用前滾翻動作完成闖關。在教學設計的最后教師要制定本次課程的教學評價指標,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地評價,以此來加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小學生的思維非常的靈活跳躍,對于新鮮的事物擁有十足的好奇心。為了能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的實踐欲望,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依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運用游戲的形式調動起學生學習自主性。
例如,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始前的熱身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體育教師會采用讓學生圍著操場跑步的形式進行熱身,學生往往會對于這種方式產生濃厚的疲憊感以及排斥感。因此,教師可以在熱身環(huán)節(jié)中加入游戲的形式,在跑步的過程中加入不同的口令,可以是教師發(fā)出的口令,也可以由領跑同學發(fā)出口號,其他學生根據不同的口令變換跑步姿勢,這樣的方式不盡能夠達到熱身的效果,還能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在高年級“籃球傳球和接球動作技巧”教學時,教師先通過示范正確的動作,讓學生掌握到動作要領,然后加入傳球接球比賽的競技類游戲,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劃分進行接球、傳球比賽。教師在競賽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的動作是否規(guī)范,有無錯處,在比賽結束后進行統(tǒng)一的講解與糾正。
在進行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貫徹落實新課改要求的各種指導思想。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進行改良優(yōu)化,為小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體育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對學習體育的興趣和信心,全面提高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參與度。簡言之,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積極運用以下幾種新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第一,游戲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廣受學生歡迎,同時教學效果較好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進行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必須要緊緊抓住小學生喜愛玩游戲的心理特點,合理的對體育游戲進行設計,進行游戲教學。比如,在組織隊伍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利用聽數報團或者是反做動作等體育游戲,讓學生能夠完成體育教學的準備活動。在游戲的進行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愉快且活躍的氛圍中活動身體,為接下來的體育課堂做好積極的準備。又比如在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兩人爭球,傳球比快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即感受到籃球帶來的快樂。同時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籃球教學中去鍛煉身體。第二,小組合作學習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必須要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讓每個小組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球類進行練習,然后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面前表演自己小組的球技。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
當前,各小學普遍存在沒有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這一問題,沒有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導致學生在學習后不能查缺補漏,針對自己薄弱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加強,進而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更好地發(fā)展。評價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僅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具體情況,還能使學生了解到自己薄弱的地方。教師在評價時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對其進行引導,運用積極向上的方式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進行了“立定跳遠”教學后,教師可以將跳遠的米數以及跳遠時動作的規(guī)范程度作為學生的評價指標,如果發(fā)現手臂姿勢擺動不正確的學生,要及時地加以糾正,避免錯誤地姿勢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而針對姿勢正確并跳得遠的學生,要采用語言表揚地形式鼓勵學生。
受制于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學校對于體育教學重視度偏低,這也就導致體育教師在選拔的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很多體育教師其實并不具備專業(yè)的體育教學水平,有的學校甚至還出現其他學科老師擔任體育教師的情況。體育教師隊伍素質極差。同時,其他學科的老師也經常搶課,甚至鬧出了體育教師常年多病的笑話。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因為老師的不專業(yè),將直接導致體育教學的目標嚴重偏離。體育課完全發(fā)揮不出應有的教育價值和實際意義。因此,隨著體育教學改革和教學創(chuàng)新的要求之下,學校方面必須要增加對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在體育老師的選拔過程中,加強要求嚴格的對體育老師的從業(yè)資質進行審查,盡可能的選擇具有高教育水平的專業(yè)體育教師。如果條件允許,學校還可以和一些體育高校建立合作機制,引入先進的青年人才。青年體育教師往往更有活力,同時思維上也更靈活,能夠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改良升級。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保證學校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性,同時還有效促進了體育高校學生的實習就業(yè)。對高校及小學雙方都有著一定的好處。體育教師隊伍的專業(yè)性建設,有利于體育教學的規(guī)范化,同時也為體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體育教學設施的不完善也是影響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改革的推進速度。學校必須要高度重視體育教學的基礎設施建設。首先,學校的操場是開展體育教學的主要場所,因此小學必須要加強對學校操場的建設。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操場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體育器材的采購方面也要進一步加強,努力保證足球場地和籃球架等基本活動設施的實際建設。同時,還應該增加足球和籃球等器材的購置,確保學生在體育課的過程中能夠擁有足夠多的活動器材。最后,加強體育教學器材管理制度的完善。很多學校擁有鉛球,壘球和標槍等體育教學器材,但是學校因為害怕教學事故的出現,限制學生在體育課上使用。這也極大的制約體育教學的作用和效果發(fā)揮。為了防止這樣現象的出現,學校必須要對器材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通過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規(guī)范學生的教材使用行為或者結合學生年級的不同進行科學的使用控制,保障體育器材的科學使用,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新課改條件下體育教學的實踐意義。
近年來,我國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國的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人們也漸漸走入了信息化的時代??梢哉f,信息技術以及滲透進人們的學習,生活乃至工作中。是我們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影響下,進行體育教學活動也必須要進行信息化改良。多媒體技術、微課、網絡教學平臺已經成為教育改良的絕佳方式,為現代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就小學體育而言,目前信息技術的應用上面相對較低,不少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是一門戶外學科。因此不適合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實際上,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小學教師必須要找準切入點,將信息技術融入到體育教學過程中。
以短跑教學為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通常采用示范的方式來對學生傳授各種短跑動作,并讓學生在教學完成之后積極模仿。而對于一些難以展示的技巧,就只能通過語言講授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難以理解,而且即便教師進行身體示范,也不能讓學生獲得全部的教學信息。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播放詳細的教學視頻,讓學生觀看更加規(guī)范,更加標準的示范動作。同時,針對一些重難點問題,還可以進行慢放處理,在此過程中教師配上自己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短跑運動過程中的各個細節(jié),比如起跑的時候蹬地跑步的過程中控制呼吸等等,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短跑的知識,運動能力自然也會逐步提高。
隨著新課改的推廣及深化,學生的個性被老師更加重視。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上的差異性。傳統(tǒng)的小學體育教學標準較為刻板,通常以固定標準來分別要求男女生。未能充分考慮到學生身體的實際情況,運動能力等等。這也就導致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因為達不到標準而產生自卑感,對體育運動失去信心、而身體素質較高的同學則能夠較容易地達到教學要求,從而失去學習專業(yè)運動知識的動力。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要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的核心理念。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實行更高效率,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對于部分體質較弱的學生教師進行定制化的教學,在教學計劃上,要稍微的緩和一下,運動的強度不宜太大。教學的重點放在基礎性的訓練上面。如果學生盡力了,卻沒有達標,教師也不能批評學生要積極的鼓勵學生。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積極鍛煉合理飲食,進一步加強身體素質。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強體質,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習慣。而身體素質較好的同學,應當適當提高訓練標準,以滿足學生鍛煉身體的需求,將教學的重點放在體育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上面。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技能,擁有更加專業(yè)的體育運動能力。
體育課程是實施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多方面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重視體育教學,運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不斷優(yōu)化加強體育教學研究,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及綜合素質等多方面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