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新墩鎮(zhèn)中心學校 孟子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已經到來,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在改變著教育教學的方式。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靈活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革新傳統(tǒng)地理教學思路,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吸引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開創(chuàng)地理教學新局面。本文立足實際,分析“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初中地理教學的策略,旨在促進初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初中地理教學要與時俱進,積極探索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融合渠道,聚焦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營造具有濃郁學習氛圍的地理課堂,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教學的特色。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提出: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著眼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地理教師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應用還不熟練,沒有發(fā)揮出最大的教學效果,要引起重視。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必須要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系統(tǒng)規(guī)劃地理課程,根據(jù)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設計教學內容,為地理課程改革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以前,地理一直處于弱勢學科,初中生學習地理的目標不明確,興趣也不濃,在課堂上比較隨意,不會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得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地理教師對教學失去信心。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網(wǎng)絡資源和網(wǎng)絡平臺的應用給初中生學習地理帶來了動力,學生不再死記硬背教材,而是通過微課視頻、多媒體大屏幕、電子白板、學習軟件等多樣化的渠道進行學習,讓很多對地理不感興趣的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地理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學生能自主探究地理知識,形成比學趕超的好學風。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而言,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構建初中地理智慧課堂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有助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發(fā)展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信息化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也成為一種新的教育趨勢,比如智慧教室、錄播系統(tǒng)、視頻交互中心等等,都成為初中生成長路上的好幫手。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來組建學習共同體,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優(yōu)質教育資源共享,夯實初中地理教學基礎。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也增強了教學的節(jié)奏和樂趣,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讀書會、校園網(wǎng)絡等功能,給初中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有效培養(yǎng),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教師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能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彌補教材中的不足,為拓展教學提供了可靠支持。相較于單一化的線下教學而言,線上教學模式可以真正提高教學工作靈活性,消除時間和空間因素對教學的限制,更快地達成初中地理教學目標。
在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上,地理教師機械地講述著地理理論知識,學生被動聽課,師生互動較少,很多學生都無法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使地理教學陷入僵局,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明顯不足。在新時期,“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一局面,初中地理教師運用新媒體技術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互動更加頻繁,搭建了師生交流的平臺。地理教師還可以通過教學系統(tǒng)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跟蹤,改變傳統(tǒng)評價方式,給予學生針對性和科學性的評價,促進學生持續(xù)進步。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依托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教師也能通過社交平臺更加快速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學習情況,在教學方法和策略調整中更具針對性。
在當前的初中地理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照本宣科,缺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必要的知識拓展,將學生的頭腦禁錮在課本和做題上,造成初中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同時,在教學手段上,很多地理教師習慣于“黑板+粉筆”的方法,對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利用不足,在課堂上仍以口頭講授為主,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視聽疲勞,對學生難以產生持久的吸引力,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感受不到地理學習的新鮮感,對獨立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為初中地理教學帶來了先進的教學手段,但是受到教學觀念和專業(yè)素質的影響,很多地理教師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中存在不合理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為了追求課堂教學形式,過分注重多媒體課件教學,將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課件制作上,在教學課件中加入了大量的裝飾性圖片和音頻、特效,從形式上看是很新穎,但課件制作得過于花哨,很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與教學無關的內容上,影響學生的聽課效果。還有些教師制作的課件不結合教學實際,導致課件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況相脫離,難以滿足學習需求。
從現(xiàn)階段的地理學習來看,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方式仍是以課堂為主,地理教師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完全按照預設的方案進行教學,不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機會,也不拓展地理知識內容,忽視了學生的感受。有些初中地理教師認為學生只要將課本知識掌握了,在考試時可以靈活應對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因而對新媒體等現(xiàn)代化的學習渠道缺乏關注和了解,造成地理教學脫離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學生的學習渠道受到極大的限制,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由于初中生沒有課前預習地理的習慣,他們在課堂上跟不上地理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容易出現(xiàn)厭學現(xiàn)象。即使有些學生進行了預習,也只是隨意地翻看地理教材,缺乏條理性和客觀性。為了改善初中生的學習現(xiàn)狀,初中地理教師要積極采用微課程的教學方式,讓初中生一邊觀看微課視頻,一邊學習預習方法,達到最佳的預習效果,感受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和意義。初中地理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入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細化,激發(fā)初中生的預習興趣,促進初中生了解新知,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初中生要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及時記錄下來,課堂上地理教師把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進行主題式的講解,消除學習困難,從而深刻理解所學知識點。初中地理教師還要給學生發(fā)放學習任務單,學生要將微課中的重點內容整理到學習任務單上,并且完成進階練習,使學生明確學習思路。初中地理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建微課學習平臺,將地理教學資源和微視頻等上傳到平臺上,學生自主選擇需要的學習資料,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學習平臺的作用,這樣在課堂上才可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微課視頻的質量是決定學生預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也應該積極學習微課制作的相關技術和方法,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課程內容,不斷提高微課教學水平。做好教材資源和網(wǎng)絡資源的有效整合,突破教材單元之間的限制,實現(xiàn)地理知識的融會貫通,有助于幫助學生在預習中更清晰地了解知識脈絡,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保障微課的趣味性,多采用圖片和動畫短片等,激發(fā)學生自主預習的興趣,使其在快樂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在地理課堂上,初中地理教師要富有激情,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活躍地理探究性學習的課堂氣氛。初中生也要充滿激情,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地理,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初中地理教師要善于運用新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現(xiàn)千姿百態(tài)的地理現(xiàn)象,改變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錯誤觀念,全面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素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還不成熟,遇到復雜的地圖不能快速理解,這時地理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給學生做出三維立體化的展示,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思考,從而對地圖有更清晰的認知。新媒體的崛起給初中地理教學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空間,刺激了初中生的視覺和聽覺等多重感官,給地理課堂帶來新的面貌。當給學生講解地理概念的時候,由于概念比較枯燥,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煩,此時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展示思維導圖,將概念進行分解,便于學生積累更多的地理知識,讓學生輕松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初中地理教師還可以從網(wǎng)絡上搜集優(yōu)質課件,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給初中生提供更加專業(yè)和詳細的地理資源,形成師生互動的學習模式。同時,還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構建課堂情境,在情境當中引入學生身邊的事物,消除地理學習中的陌生感,使學生更快速地理解所學知識,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抽象化的知識內容可以通過生動的畫面呈現(xiàn)出來,幫助學生降低理解的難度,在課堂中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
地理課堂結束后,學生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和鞏固,這樣才能加深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將地理知識靈活的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經驗。但是實際上,學生在課后不去復習地理,而且也不及時地與教師交流學習感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初中地理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利用微信群聊的方式搭建師生交流的平臺,便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推動地理信息教學的發(fā)展。在微信群里,初中地理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討論,還可以向教師求助,以這種新穎的方式激起初中生的學習欲望。師生可以利用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互動,消除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利于教師挖掘學生的潛力,對學生的情況有深入的掌握。初中地理教師還可以在微信群里進行隨機提問,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通過“微信+微課”的組合,實現(xiàn)了移動電子設備學習,推動翻轉課堂的實施。教師應該主動增進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溝通,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督促孩子在線上學習時保持高度專注度。利用微信群,學生能將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教師,避免問題積累而影響學生的自信心。
初中生對電子白板并不陌生,他們在小學的時候就接觸過,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實際操作電子白板,沒有獲得有效的學習體驗。因此,在實現(xiàn)地理教育信息化和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初中地理教師要加強對電子白板的重視,指導學生運用電子白板完成課堂練習,既發(fā)散學生的地理思維,又推動地理課堂的發(fā)展,使初中生體會地理知識的精彩和奇妙。初中地理教師為學生設計層次性和趣味性的地理練習題,學生自主操作電子白板進行訓練,通過圈劃、拖拽、聚焦、計時等多種方式,使地理課堂趣味橫生、活力十足,初中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地理練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電子白板技術讓學生與教師實現(xiàn)實時的在線交流,學生借助電子白板模擬地理現(xiàn)象,將漫長的地理過程縮短至幾分鐘,使初中生直觀、生動地認識地殼的運動、海陸的變遷等,初中地理教師還要深入挖掘電子白板內置的學科資源,并且通過評價系統(tǒng)對學生的練習進行評分,教師按照系統(tǒng)給出的評分再做出進一步的課堂評價,使地理學習更有方向性。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初中地理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上,還要及時開辟地理第二課堂,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質。初中地理教師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微信公眾號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整理和歸納地理知識的效率,滿足學生對現(xiàn)代化技術的應用需求,促使地理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首先,初中地理教師要給學生推薦優(yōu)質的地理微信公眾號,讓學生每天利用課余時間瀏覽學習,開闊初中生的視野,接觸到很多地理課堂沒有的知識,有利于激發(fā)初中生的學習斗志。其次,初中地理教師要與學生一起組建地理微信公眾號,這不僅是地理課堂教學的延伸,更是鍛煉學生能力的最佳渠道。初中地理教師要堅持更新公眾號內容,向學生推送有價值的地理學習資源,并且做好專題式的地理知識推送,使其成為學校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不斷豐富資源庫,在地理教學中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后,初中生在瀏覽公眾號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可以及時地通過留言的方式進行提問,地理教師再后臺上做出準確的回復,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值得注意的是,初中地理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樹立良好的手機使用觀念,強化自制力。
總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學在“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有更大的發(fā)展?jié)摿Γ踔械乩斫處煈搫?chuàng)新教學策略,積極引入新思想和新技術,激發(fā)初中生的參與熱情,把地理課堂打造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促使學生終身學習。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題,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不斷提高“互聯(lián)網(wǎng)+”應用能力,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