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望
(武漢音樂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視唱練耳不僅是音樂理論與實踐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也是音樂藝術與美學研究中比較重要的內容。視唱練耳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分辨與模唱音色、音長、音高與音準,培養(yǎng)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旋律與節(jié)奏的能力,使學生在即興演唱中更好展現(xiàn)各個音樂組織的形態(tài)。
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視唱練耳可以幫助教師精準考查學生對節(jié)奏、旋律、音色、音高與音準等要素的掌握情況,使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表演、音樂欣賞以及音樂結構把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音響具有轉瞬即逝的特點,在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視唱練耳能幫助學生快速辨別節(jié)奏、旋律、和弦、音符與音程,使教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與心理素質。
在音樂理論與音樂研究中,視唱練耳主要具有單音、音程唱名聽辨,和弦唱名聽辨或者音色模唱,節(jié)奏、旋律模唱,以及視唱四個結構綱要。在視唱練耳中,單音唱名屬于基礎性的入門學習內容,聽唱的范圍為小字組、小字一組到小字二組中白鍵與黑鍵的單音,它要求學生在聽一次之后就迅速唱出該音的音名,并不給學生思考和反應的時間,主要考查學生對音符準確、敏銳的直覺反應能力,強化學生的絕對音高感。音樂的絕對音高感是指,在沒有任何其他音高參考的情況下,可以識別任何實際音高的能力,即學生可以對音高的具體音名與唱名進行判斷并唱出,也可以稱為固定音高能力。在視唱練耳中,為了考驗學生的聽辨技巧,必須重視學生的絕對音高感的培養(yǎng)。
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絕對音高感是極其重要的能力,是學生經(jīng)過長期音樂聽唱訓練以及在各種音樂實踐活動中潛移默化形成的一種能力。當學生具有絕對音高感之后,在聽音響時無需提取信息,也不需要利用記憶機制,就能十分自然地對聽到的固定音名進行正確反應。相關研究充分表明,如果學生接觸音樂教育比較早,學生的固定音域會更寬廣,音程數(shù)量與跳進會更多,也更加的強烈、穩(wěn)定。因此,學生的單音白健的聽辨能力會被絕對音高能力影響,尤其是在聽辨白健與黑鍵混合音時,學生需要在絕對音高的基礎上綜合運用音色感、音高位置感與音長距離感。
在視唱練耳中,音程聽辨也屬于極其重要的內容,節(jié)奏模仿、旋律模唱、即興視唱都屬于音程聽辨。音程聽辨主要包含二度到八度音程的聽辨,它要求學生在聆聽兩次以內就迅速唱出此音的音名。和弦聽辨是指聽辨與模唱各種三和弦與七和弦的原位、轉位和弦。節(jié)奏模仿主要是對學生精準掌握節(jié)奏的能力與快速反應能力進行訓練,通常4 小節(jié)就包含學生所學過的所有基本節(jié)奏型,確保學生在兩遍以內就可以對節(jié)奏模型進行口頭重復或者書寫。旋律模唱訓練是對學生感受旋律的能力進行訓練,也是4 小節(jié),兩遍以內學生就可以對聽到的旋律片段進行口頭重復或者書寫,有助于學生把握音樂旋律的整體性。即興視唱則要求學生即興視唱16 到20 小節(jié)的旋律,對學生的節(jié)奏把握、音準把握與情感表現(xiàn)等能力進行綜合訓練。
音樂聲音轉瞬即逝,而視唱練耳要求精準學習、現(xiàn)場作答,視唱能力考察現(xiàn)場時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要求與限制,使心理素質逐漸成為學生參與視唱練耳訓練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在參加視唱練耳考試時,因為參與考試人數(shù)較多,考場氛圍十分緊張,學生在考試中需要承受比較大的心理壓力,這使視唱練耳對學生的心理辨析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如果學生在視唱練耳中沒有調適好自己的心理情況,會嚴重影響自己學習視唱練耳的效果。為確保學生在參與視唱練耳時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在視唱練耳中學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開展心理辨析。
第一,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心境。雖然在視唱練耳中學生有緊張情緒能充分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對學習訓練產(chǎn)生積極影響,但是,學生如果過度緊張,會對學習效果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學生在參與視唱練耳的學習訓練活動時,必須快速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讓自己保持穩(wěn)定的心理狀況,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在感知音響時,學生必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學生沒有把握好第一個音,極有可能會影響到后面的音響判斷,因此,學生需要保持沉穩(wěn)、安靜的心態(tài),并集中精神,才能夠收獲良好的視唱練耳效果。音響中存在許多細微的差別,如果連續(xù)發(fā)出不協(xié)調音響,會對學生的聽辨能力造成較大影響,極其容易導致學生發(fā)生失誤。
第二,學生需要保持自信與大膽。在進行視唱練耳時,學生必須自信而且堅定,并大膽地嘗試,如果學生存在擔心、遲疑的心態(tài),往往會失去最佳機會。通常情況下,學生的自信堅定態(tài)度表現(xiàn)為在音響出現(xiàn)的一瞬間所作的判斷,而且,視唱練耳具有特殊性,學生根本沒有任何思考與選擇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學生這時候的判斷都是對音響的第一感覺,是對音符的直覺反應。學生的自信大膽體首先現(xiàn)在節(jié)奏、旋律的模唱上。學生只有自信大膽,才能對模唱的內容進行精準把握,如果學生存在害怕心理、不敢開口等負面心態(tài),就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為容納更多信息,學生只有始終保持自信、堅定,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視唱的演唱態(tài)度也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自信與大膽。學生只有大聲、自信地唱出旋律,才能使旋律具有飽滿的情感與韻味。在學生視唱練耳的學習過程中,自信大膽的心態(tài)極其重要,它可以在氣勢與聲勢上使學生充滿自信,更加利于學生視唱練耳訓練的順利進行,達到較好的視唱練耳效果。
聽覺分析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一個孤立的零件,例如一個音程、一個音,或者一個節(jié)奏組合,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一個樂句,或者一段旋律中所包含的音的流動、旋律手法與拍子,使學生能夠通過聽覺分析對各種現(xiàn)實音響進行鑒別,并理解音樂作品。在視唱練耳訓練中,聽覺分析有特定的專業(yè)技能訓練,這些訓練不僅可以在專業(yè)技能訓練與音樂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應用和練習,也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認識與剖析音樂作品進行。在聽覺分析過程中,專門的技能訓練屬于極其重要的內容,必須嚴格有序地進行,但是,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結合視唱與聽寫,在音樂中融入獨立的基礎練習,讓學生進行檢驗,然后再將其與實際音樂作品相結合,這樣的做法有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與感悟。內心聽覺與音樂記憶在上述練習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訓練由局部到完整、由淺入深,以及難度逐漸加大,學生的聽覺能力及音樂記憶能力會得到強化與提升。聽覺分析有大量豐富的內容,在視唱練耳訓練極其重要,教師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不管是視唱訓練還是聽寫訓練,都有大量綜合性練習,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必須緊密地將聽寫與和聲、樂理、聽覺基礎訓練結合在一起,使它們通過相互溝通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確保訓練達到預期目標。視唱主要是將樂語變?yōu)橛新?,聽寫則是將有聲的音響轉變?yōu)闃纷V,視唱與聽寫相比較,視唱具有實物,屬于有形的,而聽寫所聽到的聲音是無形的,根本無法對其進行研究,但聽寫會將其變?yōu)橛行蔚模ǔG闆r下,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視唱。音樂主要由音高與節(jié)奏兩大要素構成,節(jié)奏作為旋律的骨干,可以將流動性的節(jié)奏與音樂節(jié)拍組織到一起,使其成為完整的旋律。節(jié)奏訓練在視唱練耳訓練中極其重要,其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建立正確的節(jié)奏概念,并形成敏銳的節(jié)奏反應,而且,節(jié)奏感的建立與音高感的建立同樣重要,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由淺入深地開展節(jié)奏訓練。
記憶訓練在視唱練耳中不僅是一種訓練藝術,也使訓練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例如,教師在訓練作曲專業(yè)的學生時,為確保學生具有敏銳的音樂感覺,教師可以利用記憶訓練的形式對學生的思路與音樂思維進行培養(yǎng),強化學生的組織概括能力,使學生有機結合理論知識與聽覺、視覺,并要求學生通過視唱與聽寫訓練,在腦海中儲存更多的節(jié)奏素材與旋律素材。對于演奏專業(yè)的學生,教師應該著重對學生的音樂靈敏度、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嚴格準確的音高感、和聲感等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記憶。對于師范專業(yè)的學生,教師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打好基本功,明確各項學習的目的與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奠定學生日后訓練的基礎。在培養(yǎng)聲樂專業(yè)的學生時,教師要以發(fā)展學生聽覺能力為核心,提高學生的視唱能力和音樂表現(xiàn)力。
“旋律聽寫”是一種音樂感知力訓練,可以對學生的節(jié)奏感、調性感、音高感、讀譜、寫譜等能力進行綜合培養(yǎng)。傳統(tǒng)的旋律聽寫訓練只是將刺激——反應作為音樂感知的基本單位,重視通過特定的刺激來激發(fā)學生的特定反應。在這樣的訓練模式之下,教師應該在分析學生的反應之后,對特定的刺激進行設計,才能確保訓練達到目的,同時,使學生通過練習形成習慣。同時,教師也可以編創(chuàng)適合學生彈奏的旋律,在學生彈奏3 到5 遍之后,要求學生對所彈奏的旋律進行背唱或者默寫。如果學生彈奏3 遍以下就能對旋律進行正確背唱,說明刺激過于簡單,根本無法對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進行強化;如果彈奏5 遍以上學生仍然無法對旋律進行正確記憶或者背唱,則說明刺激的難度過高,學生根本無法對其形成有效反應。因此,教師首先要根據(jù)節(jié)拍、節(jié)奏與調性,將復雜的音樂旋律劃分為細小的訓練單位,再按照學科的邏輯順序對其進行分類編排,然后通過刺激——反應——強化的模式,強化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總而言之,在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屬于一種基礎訓練,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向學生傳授基礎音樂知識,組織學生開展技能訓練,并將技能訓練與音樂作品的學習結合在一起。教師在對學生的聽覺能力與視唱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必須重視視唱練耳中的聽唱訓練與記憶訓練,使之成為學生的本能反應,并應用在自己的專業(yè)學習、表演與創(chuàng)作過程中。同時,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進行強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