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希宏
一
一片樹葉掉下來,一陣秋雨灑下來。我們會一眼望見,秋天來了。秋天正一路從莫干山路趕來,由北向南潛入杭城。
猶如為賦新詞強說愁,秋風秋雨愁煞人。在四季分明的祖國,秋天,如同江南一樣,如同微醺一樣,人們對其偏愛有加。金秋十月,也浸透在為數(shù)眾多的文字與藝術(shù)作品中,似乎是唯有秋天更容易讓人感懷。對于杭州,又要比別處多一份少有的妙哉。因為秋天到來,滿城桂花也跟著快來了。踮起腳尖等待第一朵桂花,畢竟不是誰都能想象的。
不過對于金秋,緊要的事,確實讓四處流金的,其實莫過于稻子熟了,大地一片金黃。
我們知道,綠色植物的葉子里,包括水稻,含有許多種天然色素,比如綠色的葉綠素、黃色的葉黃素、橙黃色的胡蘿卜素和五彩的花青素等。在陽光照射下,葉綠素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供給植物生長需要。春夏季陽光和水分充足,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旺盛,葉綠素也活躍努力,就把其他色素的顏色蓋住了,所以總是滿眼綠色。
而到了秋天,一方面,許多植物的果實已經(jīng)飽滿,葉綠素的光合使命完成,開始退出舞臺;另一方面,秋天氣溫降低,為了與低溫干旱作抗爭,葉綠素不斷被消耗。這個時候,葉黃素、胡蘿卜素得以顯山露水,綠葉漸漸變得金黃,稻谷粒因內(nèi)容物充實而金黃剔透。與有些樹葉變黃掉落不同,水稻的葉片是與莖稈與稻谷粒緊緊依偎,不會掉落,所以金黃漸漸掛滿了萬千枝頭。
至于霜葉紅于二月花,那是部分富含花青素的特別品種,特別的植物組織,在陽光照射下不斷積累轉(zhuǎn)化,在不同的酸堿度土壤中,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比如在水稻中,就有紅米紫米黑米等,還有紫葉稻黃葉稻白葉稻等。
可以試想一下,為什么偏偏叫作金秋。而不是紅秋白秋呢。
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保īz唐﹞李紳《憫農(nóng)》)
中國已經(jīng)栽培水稻幾千年了,換句話說,水稻經(jīng)歷過的金秋,也有幾千個了。是不是比你見多識廣一點?所以希望你能尊重水稻前輩,也懂得珍惜一日三餐的米飯。
特別是當你懂得種稻的諸多艱辛不易,幾千年來,先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養(yǎng)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勞動傳統(tǒng)。光說十月獲稻這事,“獲稻畢工隨曬谷,直須晴到入倉時?!保īz宋﹞范成大《秋日田園雜興》)就得有收割、打稻、晾曬、揚凈、貯藏等等工序。
我想智慧勤勞的先人們,也知道怎么提高收獲產(chǎn)量,知道去選擇好的谷子。去粗存精,去浮存實。收獲之后,不停地把希望留給下一年。這也是現(xiàn)代水稻育種與栽培科學的雛形。
秋天來了,稻浪翻滾。當你行駛在高速公路,或者坐在高鐵上往外看,廣袤的稻田,像一塊塊金色的地毯,鋪滿大地。青黃之間,已有農(nóng)人開始收獲。你會看到從北到南,大量的稻田,已經(jīng)實現(xiàn)機械收割。少量還保持傳統(tǒng)鐮刀收割方式。
禾到大暑日夜黃,粒粒珍珠著斗量。金秋是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農(nóng)民最忙的時候。雖說谷賤傷農(nóng)經(jīng)常出現(xiàn),但豐收無疑是快樂的。我曾在大量的表示豐收的媒體照片里,看到黝黑的農(nóng)民高高舉著稻穗,喜形于色。我也希望,全社會能夠更加關(guān)注喜形于色背后的艱辛。
頗為幸運的是,2018年開始,國家第一次專門為農(nóng)民設(shè)立了農(nóng)民豐收節(jié)。每年的農(nóng)歷秋分(今年公歷9月23日),從此,億萬黝黑了幾千年的農(nóng)民,有了一起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
三
金秋里,我也經(jīng)常下到稻田,看禾選種。在種植的上萬份育種材料中,不停觀察與評判。我會記下這個水稻壯如小豬,那個水稻禾顏悅色。在一個有鳥窩的水稻面前,我記載如下:“環(huán)境友好之稻?!蔽乙嘤拈L粳,豐在品質(zhì),收在產(chǎn)量。而且,顏值要高。我想培育的長粳,如果種在農(nóng)民田里,他們會說這個非常好種。
我的朋友來看我。他們驚訝于我一副農(nóng)夫樣子,不過也對那希望的田野充滿了好奇。他們一個個徜徉在綠油的稻田中間,感受高高低低、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層次感。猶如心中的詩句,如校園里的孩子,如當日報紙的墨香。有我的不同稻子當背景,他們樂于在稻田擺擺姿勢。我的志華老師,還問我你怎么那么黑。我說沒有很黑,只有更黑,然后指指我烏黑發(fā)亮的脖后,我說那里與陽光接觸最多,確實有點慘不忍睹。我明明一個做水稻的,皮膚卻是麥子色。
金秋里,我也到外地去看人家的水稻。有一天在安徽,看完人家的優(yōu)勢品種之后,突然看見一個老朋友,一個我二十年前參與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現(xiàn)在依然廣泛地種植在沿淮河區(qū)域,又作為新品種的對比標桿。而且聽當?shù)氐耐薪榻B,多年以來,竟然非常適合直播,適合輕簡栽培,性價比高,不免心生感慨。這個當時科研與企業(yè)合作育種的典范,雖然有點披頭散發(fā),但其適應性還真不是一般。種植二十年了,依然一臉金燦。夕陽之下告別,稻粒越發(fā)晶瑩透亮,一片通紅。你收獲了我的水稻,我亦是收獲良多。
那粒種子里頭,也有我曾經(jīng)澆灌的汗水。所以主觀一看,竟平添了秋色三分。
“嶺阪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保īz宋﹞范成大《驂鸞錄》)
我國南方多丘陵山地,山區(qū)的農(nóng)人為了討口飯吃,充分利用了山勢地理,如火如荼開墾,躡手躡腳耕耘?!皩由街畮p,茍可置人力,未有尋丈之地不丘而為田?!保īz清﹞ 徐松《宋會要輯稿·瑞異二》)千百年來智慧的農(nóng)人開墾了為數(shù)眾多的大小梯田,艱難地種植一點糧食。
稻田棋局方,梯山種禾黍。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梯田,不知是經(jīng)歷了多少刀耕火種,才長成今天的俏模樣。以前,梯田也稱為靠天田,山田,巖田,雷鳴田。說的是有些山區(qū)的小梯田畢竟缺水灌溉,有沒有收獲基本靠天,唯有仰一聲春雷。
除了種植收獲,梯田也成為一道大地的藝術(shù)杰作,被人們稱為地球上最美的曲線。著名的印尼巴厘島上德格拉朗梯田,菲律賓伊夫高省的巴那威梯田,還有我國云南的元陽哈尼梯田,都因其獨特的農(nóng)耕文化,獨到的灌溉系統(tǒng),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田高下百階,悉是溝塍阡陌。梯田、樹林、村寨、水系,構(gòu)筑了一個良好的梯田生態(tài)系統(tǒng)。梯田農(nóng)業(yè),是人類利用自然又尊重自然的一種典范。以水田盛住了水,以樹林穩(wěn)住了土,利用了水土又防止水土流失,堪稱是云與水的一次攜手創(chuàng)作。
哈尼梯田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層層疊疊的田有上千層,垂直高度二三公里,綿延數(shù)十公里,堪稱是稻的天堂。附近的農(nóng)人都在現(xiàn)場銷售梯田稻米,一種叫作月亮谷的紅米,游客也都愿意帶回一點嘗嘗。廣西龍勝的龍脊梯田,一樣規(guī)?;趾?,每塊稻田又是小巧玲瓏,當?shù)厝朔Q為“青蛙一跳三塊田”。湖南新化縣紫鵲界梯田,婀娜多姿,山有多高,田有多高,天然自流灌溉系統(tǒng)令人嘆為觀止。貴州黔東南州月亮山腹地的加榜梯田,吊腳樓散落其中,如夜空星星點點。福建尤溪的聯(lián)合梯田,在高速公路修筑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樣蔚為壯觀,拾級而上,仿佛可以走到藍天深處。
梯田逶迤起伏,四時變幻無窮。春來水滿田疇,如串串銀鏈山間掛;夏至嘉禾吐翠,似排排綠浪從天泄;金秋稻穗沉沉,像座座金塔頂玉宇;隆冬雪兆豐年,若環(huán)環(huán)白玉砌云端。被如此稱頌的正是浙江云和梯田。春水、夏浪、秋梯、冬玉,還有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仿佛就道出了尋常梯田的非凡田園風光。
稻子種在梯田,好像稻子們正在爬山。梯田位在山腰,有一定的海拔。海拔的變化意味著晝夜溫差的增加,猶如在南方營造了一個“小東北”,通常也能產(chǎn)出相對優(yōu)質(zhì)的大米。最近去了仙居楊峰山梯田,村支書告訴我,爬山的水稻的米質(zhì),就明顯好于山腳平地的。
我大概是極喜歡梯田的。到了梯田可以發(fā)呆幾個小時。我在印尼爪哇島上的梯田勞動,一塊塊小小的梯田,漸漸栽滿了稻苗,感覺瞬間綠了一方。我看到田塍上有叮叮咚咚最小的瀑布,落差一米。山是眉峰聚,云也喜繞膝。在梯田上望山,看到云霧喜歡來纏繞,時來風送,瞬息之間都是變幻無窮。我也喜歡在附近的山里發(fā)現(xiàn)許多小小的梯田。小小梯田,幾丟稻仙。我以為稻子長在這樣的山田里好愉快。
我更喜歡的梯田,是路轉(zhuǎn)溪頭忽見,哪怕只有幾個臺階,甚至都滿格不了拍照的框。但是同樣有其階梯韻,可以讓你拾級而上,可以讓你緩緩歸來。
梯田順山勢而修筑,多為月牙形。如魚鱗,如欹尾,如梯子,如詩行。梯田經(jīng)常躲在月亮山里,種著月亮谷。梯田里月亮最多。
在山與山的中間,在一條小溪與另一條小溪中間,隱逸著一彎稻田。那么金黃純正,惹人歡喜。
稻子棵棵長得精神。我與志華、華誠穿行田埂中間,與稻草人打過招呼,與一對螞蚱不期而遇,與許多慕名前來的“城會玩”們點頭問好。幾個小朋友在稻田迷宮里蹦蹦跳跳,這邊嗅嗅那邊聞聞,我想今天他們的晚飯應該會吃得很香吧。志華還有點激動地行了個大禮,一屁股摔在稻田,體育老師果然是有天賦。我順手剝了幾粒稻米,扔到嘴里嚼一嚼,香味一會就縈繞出來。我說這是一種香粳。他們就學我,剝了稻殼吃生米。
禾子在那邊布置稻田音樂會現(xiàn)場,我們幾個就有時間蹲在稻叢里。談論農(nóng)耕,談論父親的水稻田,談論稻田文化,稻田民宿,稻田的價值?;蛘叨自谀抢锸裁匆膊徽f,呆呆地待在稻子里。稻田之上,稗子也星漢燦爛,若出其中??磥碇魅艘彩巧钪O生態(tài)種植之道。
這一彎稻田,在一路美景的210省道旁。210省道桐廬到浦江段,是在山谷中間穿行,兩邊煙霞與白鷺齊飛。來的路上志華就詩興發(fā)作,說計劃不如煙花,煙花不如云花花。說前面有一朵白云停在那里等我們。被他說得都有隨時想下去玩一把的沖動。沿途的地名也好聽,蟹坑、關(guān)里、石舍、楓葉村、野馬嶺。都想銜著一枚楓葉關(guān)進蟹坑里,慢、漫、曼地大吃一頓。這不,真就看到一臺小車卡在一處小坑里了。如同走路看美女撞樹,我們猜想他們是被沿路的風景迷住了。這么說會不會有點幸災樂禍。
岜農(nóng)在稻田里唱歌了。岜農(nóng)唱瓦依那(壯語意思為稻花飄香的田野),唱回家種田,唱哪個螺螄不沾泥。我想他是沾了很多泥的。那么干凈的聲音,干凈的壯族漢子,響亮在山谷中間,來來回回。他把稻田唱活了。我的淀粉心,也都覺得要融化了。我也隨著歌聲胡謅,我說,當一片天空,遇到另一片天空,空空啊,如也;你在哪里,你在一根蔥里。因為我那時剛好想到另外兩位喜歡稻田的兄弟,空空和蔥蔥。
一邊山水清音,一邊纖云弄稻。一百來號人就坐在稻田邊上,共享這稻田盛宴。還有美味的烤羊,浦江的特產(chǎn)米粉皮。稻田音樂會結(jié)束的時候,還有拖拽著孩子來的,想來看個究竟。看田埂泥濘,問有沒有鞋套。我說不用,直接去沾沾泥巴吧。赤腳更好。
我有時真想說岜農(nóng)是個孩子。后來在稻田邊篝火晚會上,我終于說了。我說,岜農(nóng),你這個山谷里的孩子。岜農(nóng)哈哈大笑,我們碰杯。岜農(nóng)與華誠同齡,都是小我6歲。他與華誠的經(jīng)歷也相似,城里生活夠了,回到農(nóng)村種田,種種田,唱唱歌。華誠說我們都是同稻中人。岜農(nóng)說他有一口小池塘,養(yǎng)的魚吃不完。我想,我什么時候可以去幫他吃掉一點。
篝火晚會有點黑黢黢啊,都看不清一圈圍了多少個秋意斑斕的好朋友們,也看不清飯盆里裝的什么菜。有時吃到嘴里才知道,是辣椒一塊。不過也足夠照亮了夜晚的水稻。那么顆粒分明,在燈光下熠熠生輝。酒足飯飽,岜農(nóng)又捧著吉他圍著篝火一圈圈唱歌了。
岜農(nóng)還唱,青蛙不會忘記,大雁也不會忘記。
又一個季節(jié)過去了。慢步走在田間,大部分的稻子已經(jīng)成熟收割,土地重新裸露,也要休息過冬了。輕風吹過,不時還聞到稻茬上依然青草的氣息。不遠處還有人在割稻子,打稻打稻,嘭嘭哌哌,聲在山南應在山北。陽光下稻粒如水銀瀉地,很快脫落。它們聚攏相見在谷桶里。
其實這個稻子在流火的七月已經(jīng)收過一次了,這回收的是第二次種,俗稱翻秋,又叫雙季稻。七月收的稻,種子干燥了馬上又種下去。這個在科研試驗上,講究的是加快研究進程。在農(nóng)戶的田間,則是一年可以種收兩次。
從播種到收獲,我們稱之為生育期,也就是生命的一個輪回。水稻的生育期包括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如同人要先長到青春期,發(fā)育才會開始。水稻也是,生育期有長有短,短則百來天,長則要半年。用于翻秋的,是其中一類早熟的水稻品種。稻子插秧下去,六十天左右就可以收獲了。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光溫稍是充足,很多地方都可以一年種植兩次。在低緯度熱帶地區(qū),光溫更足,一年到頭水稻都能生長,甚至可以種植三次。
我國古代就有“百日秈”“六十黃”“蟬鳴稻”,這類稻種生育期短,表現(xiàn)早熟。陸游《喜雨》云:“六十日白最先熟,食新且領(lǐng)晨炊香。”蟬蟲鳴叫的時候,稻子就可以收了。種植生育期短的品種,一個可以搶頭口水“嘗新”,另一個可以提高土地利用。還有一點,早熟的水稻,在遇到水災旱災的時候,可以盡快重新種植收獲,以救公饑。
但也不是越早越好,一般早熟的產(chǎn)量都不怎么高。這很容易理解,生育期短,畢竟稻子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好好生長。也不是種的次數(shù)越多,就越好收成。是一五得五,還是二三得六,還要加上投入的勞動力等成本因素,這里頭有一筆經(jīng)濟賬。我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區(qū)域不同的光溫,不同的海拔不同的環(huán)境,要的是適者生長。
不同水稻品種對光照和溫度的反應不一樣,這也造就了生育期的千差萬別。所以我們會看到,每個稻田收獲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水稻是短日作物,需要經(jīng)過短光照才會抽穗開花,典型的如江浙地區(qū)的粳稻。傳統(tǒng)的江浙粳稻,不管播種的早與遲,一般都要挨到8月底短日照了才會抽穗揚花。淮南為橘,淮北為枳,說的也是光溫反應不同。江浙的粳稻引種到東北,不能正常抽穗;引種到華南海南,則變得很早熟。
然而什么都在發(fā)生變化。很多現(xiàn)代培育的新品種,已經(jīng)對光照不那么敏感。這個過程叫去感光化,這樣的品種或許能夠走得更遠。按照這種策略,江浙地區(qū)的新品種粳稻,引種到南南北北,將漸漸變得更加適應。
水稻的生育期,它對光溫的反應,歸根結(jié)底,還是跟遺傳基因有關(guān)??茖W家也克隆了許多關(guān)于生育期的基因,早早遲遲地幫助我們更好地培育熟期合適的新品種,更好地科學應用。我們重點實驗室4樓有個團隊,專門研究克隆微效的基因座位。這個微效,不是說它作用微小,而是可以精確提早或推遲生育期兩到三天,又保持其他的整體不變。這很有意思。
嗯,你且再等兩天啊,我先收了。
樓下看見幾個孩子,圍在一起在玩星星棒。我還不知道那個是不是叫星星棒,反正外形像一炷香。小孩子拿在手上,打火機一點,小小的星火四濺,很歡樂。孩子們也很蹦跳。仿佛是看到年要來了。
看到朋友圈,有個同事歐陽博士,發(fā)了一堆稻種稻苗的照片。才是陽歷二月,他已經(jīng)讓稻種在室內(nèi)催芽長苗,一點點的鵝黃芽頭,一點點的綠油秧苗,那么熟悉的身影。歐陽博士已經(jīng)在準備來年的水稻試驗了,過完年,它們將早早地移栽到仍然寒冷的水田里,進行“冬泳”訓練。他還樂呵呵地對水稻說:“老爹過幾天再來看你們,新年快樂。”
我想起來,去年歐陽博士就在做這個試驗了。我還去了他試驗田,驚訝地發(fā)現(xiàn),還是五月底,稻子就抽穗開花了。比正常的早稻要早一個月。這可是在浙江,我可是第一次看到稻子這么早就開花。歐陽博士說,他是在探索這么早種水稻行不行,這么早種出來的水稻品質(zhì)如何。這里面涉及諸多科學問題,包括檢驗水稻在低溫下生長,包括怎么充分利用早春的光溫,包括可以避開高溫灌漿,包括耕作制度等等。我希望他新年的試驗有新的結(jié)果。
全國各地,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水稻人,水稻癡。年關(guān)已至,有的還埋頭奮戰(zhàn)在實驗室,有的在撰寫科研論文,有的在檢測種子,有的已下海南進行南繁育種。有的,也還在對付各種各樣的表格。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稻不同,水稻每年都在前進。
前幾天我還去了海南,看看我的一萬多個水稻育種材料。它們在南國溫暖的懷抱里,長得密密麻麻,精力旺盛。經(jīng)歷了又一年的洗禮,我的水稻們,淘汰了很多,新增了很多。淘汰了弱小的、不抗病的、品質(zhì)差的,或者有其他毛病的。新增的是強壯哥、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的、抗病的、優(yōu)質(zhì)的,還有各種觀賞用的水稻。我們做育種的,每種植一輪,都是一次新的期望。一萬份水稻,就是一萬份大小不等的希望。我們在過年,稻子還在長身體,希望在長大。我仿佛任何時候,都能聽到稻子們光合與呼吸的滋滋聲音。大年三十,我想它們也安然。
來自黑龍江的張奎兄弟,是我南繁的多年鄰居。繁忙之余,我們會立在田間地頭,討論各自的水稻。談論我國著名的五常稻米,我們也都有勇氣去超越。我們也一起飲酒,一起三句不離本行地說水稻道水稻,千言萬語稻不盡。他研發(fā)的水稻很早熟,品質(zhì)也上好。我的水稻香軟的多,外形俊朗。所以不自覺地,我們在取長補短,期待以穿越的方式,做出更美水稻、更好收獲。
過年前的一天,張奎兄弟從海南發(fā)來一個視頻。他說他的稻子開花了,要馬上找人到田里架網(wǎng),防止鳥雀來吃。他的稻子抽穗早,鳥雀們是先聞到味道了。
想想又是,一年春風。大過年的,且敬稻人一杯,敬稻子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