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生
老楊起得早,第一個趕到廠里是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
過罷中秋節(jié),時間還是那個點,天卻沒有從前那樣亮,空氣中帶著絲絲涼意,大道上車輛不多,道路邊慢跑著晨練的男女。老楊騎著電動車一連順利通過幾個綠燈,心里很愜意,這在平日是不多見的,他突然想起“一路順風”這個詞兒,感覺造詞的人絕對是個高人……到了又一個十字路口,看到地上放著一個鼓囊的大號塑料手提袋子,里邊的食品依稀可辨,四下望望沒人,順手提起來放進菜籃里,感覺挺有分量,真應了那句“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老楊邊想邊加足了電門。
老楊換上工裝,提著袋子直接下了車間,因為臨近大修,維修班夜里正在趕工制作一臺提升機,老楊把“王大個子”叫來交代一番。王班長招呼大家:“來來來,楊主任犒勞伙計們了!”七八個滿臉倦意的員工立馬來了精神。老楊用報紙鋪在案上,把大袋子里的東西盡數(shù)倒出。大家誰也不生分,有人去撿滾在地上帶著包裝的月餅,有人去拿案上的食品,開天車的青年女工王荔琴拿著一個燒餅砸在案上當當響,嗓門清亮:“這啥玩意,楊主任就拿這個犒勞我們呀?”戴著高度近視鏡的小李是技術骨干,他倒拿著一把卡尺近距離挑開那一堆東西,幾個邦邦硬的燒餅,幾根干油條,幾包小袋子里裝著吃過的堅果的殼子,搖起來嘩嘩響,還有一些用過的疊成方塊的紙巾什么的,最后向“王大個子”報告:“班長,這屬于城市垃圾!”
老楊回避著大家錐子一樣的目光,轉(zhuǎn)身向門外走去,聽到身后的一片唏噓聲,他只得回頭,丟下一句:“老鹵坊,今晚我請客!”
那頓飯花去了老楊兩百大洋。
近期,老楊的肩周有了毛病,看醫(yī)生,醫(yī)生說這是“五十肩”,屬于常見病。但嚴重時穿衣服也一臉痛苦,吃藥、扎針、貼膏藥均不見效。后來聽人說玩單杠特有效,他連續(xù)幾個晚上到附近的小公園體驗幾次,開始盡管很吃力,生疼難忍,但過后的感覺不錯,于是,每天晚飯后,他成了公園里的???。
是晚,老楊步行又去老地方,交叉口的紅綠燈變換,大道上的各種車輛川流不息,但并不影響公園里的另一種雅致,四周林木茂盛、花草蔥蘢,中心鵝卵石鋪就的步道連接著兩個小廣場,網(wǎng)孔連椅、石條凳、各種健身器材分布在小廣場的四周。有幾個人吹拉彈唱,另一伙男女在另一個廣場做拍手操,其余的人,愛靜的坐在那里嘮嗑,甚至呆呆地注視著大道上的車流;好動的在各種健身器材上活動筋骨,甚至用背部不停地一下一下撞那些合抱粗的大樹。老楊直接來到那像棚架一樣的把杠子的健身器材那里,今天湊巧,人少不用排隊,他緊了一下腰帶,運足氣,踮著腳尖,兩只手抓牢頭頂?shù)匿摴?,雙腳離了地,他既不能換手游動也無法引體向上,只能直直地打提溜,但從開始的雙腳不敢離地練到現(xiàn)在的懸空大約一分鐘,他感到很欣慰,做了兩次,老楊坐在石條凳上固定休息幾分鐘。一個十多歲的小胖妞,扎著兩個羊角辮,欲往那里把杠子,順立柱往上爬,站下方往上跳,均沒有成功。老楊見狀立馬上前:“我?guī)湍?!”隨即抱著女孩往上舉,不料竟沒舉到位,感覺孩子長得像石墩一樣比一袋子水泥還要重,他看了一下周圍感覺很沒有面子,拼盡全身所有的力氣又一下子把女孩舉起,小胖妞的雙手終于抓著了上方的鋼管,很快,小胖妞跳了下來,離去時挺有禮貌地向老楊道:“謝謝叔叔!”老楊回答:“不客氣!”老楊正要前去練最后一次,不知從哪個方向跑過來一個衣著新潮戴著淺藍色口罩的少婦,追上小胖妞,用穿著時尚的高幫平底皮鞋踢一下小胖妞的屁股:“你多大了?還讓人抱!”老楊杵在那里無所適從地看著娘兩,小少婦拉著小胖妞邊走邊說:“沒看那年齡都能當爺了,你還叫叔叔……”
老楊沒有心思再練那最后一次了,四肢無力,腰好像也岔了氣,感覺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