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蕾蕾
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科 226300
近年來,隨著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及環(huán)境的污染,導致肺癌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肺癌是一種發(fā)生于支氣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該疾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及預后差等特點,多由吸煙、大氣污染、遺傳、長期吸入有害氣體所導致〔2-3〕。肺癌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發(fā)熱、咳嗽、咳血及呼吸困難等癥狀,該疾病會導致患者其他臟器受損,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4〕。目前手術是治療肺癌的重要手段,手術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控制其病情發(fā)展,緩解其臨床癥狀〔5〕。但手術作為一種創(chuàng)傷性操作,會對肺癌患者造成肺功能損害,同時術后疼痛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6〕。由此可見,探尋一種有效的護理措施輔助肺癌患者手術治療,改善其肺功能及不良情緒,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水平具有重要意義〔7〕。有關研究表明〔8〕,5E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其疾病復發(fā)率,緩解其疾病癥狀,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诖耍狙芯恐荚谔接?E康復護理模式應用于肺癌患者中,分析該模式對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
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間南通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肺癌診斷標準;無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首次確診為肺癌;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精神病史者;合并其他嚴重軀體疾病者;臨床資料不全者;不配合研究者。根據(jù)檔案抽簽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56例。參照組患者男31例,女25例;年齡43~74歲,平均(57.68±6.02)歲;疾病分型:腺癌24例,鱗癌22例,腺鱗癌10例;研究組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齡44~74歲,平均(57.72±6.07)歲;疾病分型:腺癌25例,鱗癌22例,腺鱗癌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向患者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為其講解肺癌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合理用藥、科學鍛煉,并做好并發(fā)癥預防工作;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研究組患者給予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具體如下。
1.2.1組建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小組 由腫瘤科主治醫(yī)生1名、護士長1名、責任護士6名組成護理小組,主治醫(yī)生及護士長負責對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方案進行監(jiān)督及指導,并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主要培訓內(nèi)容包括肺癌的發(fā)病機制、危害、治療及護理、預防、心理調(diào)節(jié)及5E康復護理模式的運用等知識,責任護士負責患者的基本護理、方案實施及資料收集,各組員查閱相關資料數(shù)據(jù)庫,結合患者的臨床資料,共同制定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方案。
1.2.2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措施 (1)鼓勵:①責任護士以和藹的語氣及溫和的態(tài)度與患者交流,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收集患者一般資料,為患者詳細介紹醫(yī)護人員技術水平及先進醫(yī)療設備,耐心為其講解治療后的康復效果及治療成功的康復案例,并邀請康復良好的患者為其分享成功康復經(jīng)驗,為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②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況,出現(xiàn)不良情緒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告知患者負性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影響。③責任護士定期通過病友交流群組織病友交流會,鼓勵患者積極與其他患者交流,分享疾病護理技巧、護理心得及康復效果,引導患者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支持、相互幫助,時間40 min/次,1~2次/月。(2)教育:根據(jù)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知識接受能力給予其針對性的宣教措施。①手冊宣教,對于文化水平較高的患者,向其發(fā)放肺癌健康知識手冊,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其簡單講解手冊內(nèi)容,囑咐患者參照學習。②講座宣教,對于文化水平不高的患者,由主治醫(yī)師定期以圖片、文字及視頻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知識講座,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主要內(nèi)容為肺癌發(fā)病機制、癥狀、危害、治療及護理、預防、心理調(diào)節(jié)、化療、治療效果、成功康復案例、鍛煉、飲食、用藥及康復鍛煉的重要性等知識,40~50 min/次,2~3次/月。(3)運動:根據(jù)患者的機體恢復情況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①下肢運動,指導患者進行下肢關節(jié)伸屈,雙腳腳踝做逆時針、順時針旋轉運動,10 min/次,3次/d;足背伸運動,足部向小腿前方運動,保持足背與小腿夾角小于90度持續(xù)3 s,隨后回歸原位,重復該動作3~5 min為1次訓練,4~5次/d;下肢活動不便的患者由責任護士或家屬幫助其進行被動拉伸運動,或定時對患者下肢進行按摩。②胸肌訓練,將雙手交叉放于胸前并深吸一口氣,隨后緩慢呼氣,呼氣時頭后仰,隨后再次吸氣,呼氣時頭回歸原位,該組動作重復5次為一組完整訓練,2~3組/d。③縮唇呼吸,囑咐患者閉口通過鼻孔吸氣,嘴唇縮成魚口狀緩慢呼氣,收縮腹部,胸部略向前傾,緩慢吸氣保持3~5 s,吸氣與呼氣時間比為1:2為宜,10~15 min,2~3次/d〔9〕。(4)工作:患者疾病康復后,鼓勵身體狀況良好的患者重新參與到工作當中去,避免進入影響患者肺部健康的行業(yè);對于年紀較大或無能力工作的患者,可為其安排打掃衛(wèi)生、洗衣做飯等家庭勞動,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價值。(5)評估:①責任護士定期通過電話隨訪形式了解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用藥、心理狀況、飲食及鍛煉等情況,告知患者生活中注意事項,對其不良行為及習慣進行糾正1~2次/月。②定期對患者的康復指標進行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評估患者的康復情況,對于康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分析其原因,依據(jù)分析結果對護理措施進行改進,逐步完善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方案。
①心理狀態(tài):采用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0〕及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11〕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比較,HAMD量表評分標準,0~7分為正常,7~14分為輕度抑郁,14~24分為中度抑郁,≥24分為嚴重抑郁;HAMA量表評分標準,0~7分為正常,7~21為輕度焦慮,21~29分為中度焦慮,≥29分為重度焦慮,得分越高代表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差。②肺功能:通過Master Scope肺功能檢測系統(tǒng),檢測兩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通過ABL5型血氣分析儀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氧分壓PaO2(正常值為80~100 mmHg,低于80 mmHg為缺氧,低于60 mmHg為呼吸衰竭)、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正常值為30~50 mmHg,高于50 mmHg為肺泡通氣不足與呼吸性酸中毒,低于30 mmHg為肺泡通氣過度與呼吸性堿中毒)的濃度,比較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檢測值越接近標準值代表其肺功能越好〔1〕。③生活質(zhì)量:采用生活質(zhì)量量表(QLQ-30)〔12〕,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情況進行評分比較,該量表對軀體疼痛、生理功能、活力、總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功能6個指標進行綜合評分,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代表其生活質(zhì)量越好。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FEV1/FVC、PaO2、PaCO2檢測值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干前后的HAMA、HAMD評分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肺功能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質(zhì)量情況比較(分,
有關有據(jù)表明〔13〕,肺癌患者肺功能下降,易引發(fā)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死、腦血栓、心衰竭等多種并發(fā)癥,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造成巨大影響。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醫(yī)護人員可通過多種手段控制肺癌患者的病情發(fā)展,緩解其臨床癥狀,但若不能改善其術后負性情緒,提升其肺功能水平,將嚴重影響其生活質(zhì)量〔14〕。因此,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肺癌患者術后負性情緒及肺功能,是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的關鍵〔15〕。有關研究表明〔16〕,5E康復護理模式可有效改善骨折患者膝關節(jié)功能及不良情緒,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及護理滿意度。5E康復護理模式是指將鼓勵、教育、運動、工作及評估五項干預措施融入臨床護理中的康復護理模式,該模式主要是通過鼓勵、教育患者,提高其疾病認知水平,增強其治療及康復的信心,從而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及配合程度,其目的是改善患者康復效果及生活質(zhì)量〔17〕。
本研究將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措施應用于肺癌患者中,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的FEV1/FVC、PaO2、PaCO2檢測值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顯著高于參照組。此研究結果表明,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肺功能水平,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究其原因: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缺乏系統(tǒng)性、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只是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導致患者生活質(zhì)量不高;研究組患者給予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該模式是由干預組員根據(jù)者的臨床資料,為其制定的針對性康復護理干預方案,將一系列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貫穿于患者整個護理及康復過程中。通過實施鼓勵及教育措施,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并邀請康復良好的患者對其分享成功康復經(jīng)驗,可提升患者疾病認知程度,使患者能了解治療的效果,為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及生活,從而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通過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告知其康復訓練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復鍛煉意識及鍛煉積極性,促使其掌握正確的鍛煉技巧,并加強鍛煉;通過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鍛煉,可加快其血液循環(huán),增加其呼氣阻力,提高其肺活量、最大通氣量及免疫功能,減少其殘氣量,增強其呼吸肌力量,促進其肺部康復,從而有效提升其肺功能水平。通過實施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為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升其肺功能水平及機體免疫功能,促進其疾病康復。
綜上所述,5E康復護理模式干預措施可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肺功能,從而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