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方方
廈門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婦科二區(qū),福建廈門 361000
基于現代社會變化,女性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壓力越來越大,使得婦科疾病患病率連年上升,其中婦科腫瘤如外陰腫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均為臨床常見且高發(fā)的一種疾病,對于女性身體健康、生理功能造成較大影響[1]。目前臨床針對本類疾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其治療效果較好且預后質量較高。糖尿病為一種代謝性疾病,當患者機體長時間處于高糖狀態(tài)下,不僅會損害臟器功能,還會因為缺乏胰島素,破壞蛋白質合成,對于傷口愈合造成較大影響[2]。而婦科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存在較大風險的原因為一方面糖尿病會影響術中安全性,另一方面血糖波動給患者健康安全帶來較大隱患[3]。相關研究表明,婦科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圍術期實施科學專業(yè)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降低不良結局的發(fā)生。既往情況下,主要選擇常規(guī)護理,其雖然能夠保障基本護理工作的正常實施,但是局限于單一的護理措施,無法給予患者更多精細化護理服務。而循證護理通過護理人員明確且謹慎地將近年來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相互結合,作為臨床護理決策的依據,可顯著提高護理質量[4]?,F選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廈門市婦女兒童醫(yī)院就診的80例婦科糖尿病患者進行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就診的婦科糖尿病患者80例,以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40例。本次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審核,且患者及家屬均同意本次研究。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納入標準:①經本院影像學等檢查確診為婦科腫瘤并行手術治療,且所有患者均合并糖尿??;②所有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為6.5%~9.5%,空腹血糖為7.0~13.9 mmol/L;③所有患者對術中使用麻醉藥物無不耐受或過敏。
排除標準:①合并慢性疼痛患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神經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③合并糖尿病嚴重性并發(fā)癥患者。
1.3.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必須保障病房空氣清新、整潔??刂七m宜的溫度與濕度,術前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溝通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當下情況、面臨的風險、手術治療的優(yōu)勢及各種注意事項等。同時密切關注患者術前病情變化和情緒變化,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與主治醫(yī)生聯(lián)系。術前3 d,定時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各項血糖水平,檢查患者有無電解質紊亂等情況,避免患者在術中出現酮癥酸中毒等并發(fā)癥問題影響手術過程和治療效果。術前1 d,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晚間10點鐘后開始禁食禁水。術后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和血糖水平,并給予飲食、作息等相關知識指導。
1.3.2 觀察組 實施循證護理,護理流程如下:(1)建立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任小組組長,召集所有小組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前完成相應培訓和指導,使得小組成員均良好掌握循證護理模式框架下的護理途徑、方法及知識,便于后續(xù)護理工作良好完成。(2)建立循證問題:護理人員對所要照護的患者進行詳細了解,包括患者個人信息、文化程度、疾病發(fā)生情況、糖尿病程度及經濟條件等,保障護理人員初步掌握患者具體情況并提出循證問題,如患者血糖控制方法、各種并發(fā)癥預防及處理等。(3)循證支持:以循證問題為前提收集數據資料和相關文獻,搜索渠道為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及各種書籍期刊等,評估各依據的專業(yè)性,進行小組討論和研討,并結合既往臨床護理經驗,綜合制訂患者護理計劃。(4)循證應用:①術前護理。護理人員結合醫(yī)囑在患者術前3~7 d內停止口服降糖藥物,改為胰島素干預,并每日定時測量血糖水平7次。同時需對患者日常飲食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叮囑患者家屬應盡可能減少高熱量食物的選擇,應該盡量食用蛋白和維生素等較高的食物,主食可以選擇粗糧類,配合蔬菜和水果,并且為了促進吸收,應保持少食多餐的原則。另外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出現眩暈、心悸、惡心等低血糖癥狀,當患者術前7 d內空腹血糖維持在7.25~8.34 mmol/L,且無任何不良癥狀的情況下可準備手術的相關事宜。②術中護理。護理人員需全程陪同在護理人員身邊,進行麻醉前,可以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并握緊患者雙手給予其信心。③術后并發(fā)癥護理。感染:叮囑患者跟隨天氣變化注意增減衣物,手術切口上藥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并減少導尿管留置時間,每日應用0.05%碘伏擦拭患者會陰部,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切口延遲愈合:護理人員結合患者貧血程度、血糖水平及營養(yǎng)缺失程度等調配飲食方案,術后禁食期間,應為患者補充足夠的葡萄糖,以此減少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術后恢復進食后,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情況指導其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補充,但嚴格限制鹽、膽固醇的攝入。低血糖:護理人員嚴格監(jiān)測患者血糖水平,并嚴格遵守醫(yī)囑注射胰島素,當患者出現低血糖狀態(tài)時,應立即上報醫(yī)生為患者補充葡萄糖同時進食適量含糖類食物。
1.4.1 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正常值范圍:3.5%~5.8%;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正常值范圍:<6.0 mmol/L;餐后1 h血糖(1 h blood glucose,1 hPG)正常范圍值:<10.0 mmol/L;餐后2 h血糖(2 h blood glucose,2 hPG)正常值范圍:<7.8 mmol/L。
1.4.2 并發(fā)癥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出現低血糖、傷口感染、傷口延遲愈合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3 臨床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FPG、1 hPG、2 hPG、HbA1c水平較于對照組更加趨近于正常值范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糖水平比較(±s)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FPG(mmol/L)7.51±1.628.63±1.483.2280.0021 hPG(mmol/L)12.54±2.3813.76±2.622.1800.0322 hPG(mmol/L)9.64±2.5210.98±2.752.2720.026 HbA1c(%)6.53±1.377.43±1.862.4640.016
觀察組患者低血糖、傷口感染、傷口延遲愈合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出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術中出血量(mL)146.98±45.69178.23±46.473.2520.002出院時間(d)8.35±2.3810.27±2.523.5030.001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糖尿病發(fā)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而伴隨我國經濟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疾病將成為制約人類社會的主要殺手[5]。糖尿病為終身慢性疾病,且容易并發(fā)其他疾病,最終影響腎臟、眼睛、血管等正常功能[6]。并且患者機體長期處于高糖狀態(tài)下,會引發(fā)諸多并發(fā)癥,對于行手術治療的婦科疾病患者來說,往往會導致微生物感染概率增高,免疫功能異常,再度降低患者胰島功能,從而患者術后切口感染、愈合時間延長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7-8]。而針對婦科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圍術期護理,對于穩(wěn)定血糖、降低并發(fā)癥等情況均有積極的改善作用。
經本文研究發(fā)現,觀察組患者FPG、1 hPG、2 hPG、HbA1c水平較于對照組更加趨近于正常值范圍(P<0.05);觀察組患者低血糖、傷口感染、傷口延遲愈合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出院時間等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常規(guī)護理更加傾向于術前和術中時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對于術后很多方面涉及不足,缺乏術后前瞻性和針對性的相關護理措施,而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較高,本身手術切口愈合速度就低于常人,如果血糖干預效果不佳,繼發(fā)感染等問題出現,便給患者帶來二次傷害,延長住院時間[9-10]。而在圍術期執(zhí)行的循證護理為護理人員通過尋找有價值、專業(yè)度高的科學研究為依據,提出問題,并尋找證據,從而形成的一種連續(xù)性、有效性的護理方式,以患者為中心,不斷滿足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需要,保障護理工作質量持續(xù)改進,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11-12]。圍術期循證護理應用的具體實施路徑為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中護理,術前護理主要包括血糖監(jiān)測和飲食指導,使得患者能夠符合手術指征,并提高術中安全性。術中護理主要針對患者心理彈性完成的護理措施,其目的為調節(jié)患者情緒,降低恐懼感、緊張、擔憂等不良情緒的發(fā)生,從而減少應激反應的出現,拉近護患距離,保障手術治療效果[13-14]。術后護理主要針對并發(fā)癥進行前瞻性護理,如感染、傷口延遲愈合、低血糖等問題,避免患者遭受二次傷害[15]。而通過術前、術中、術后護理細節(jié)的不斷完善,盡可能避免護理期間患者不良事件的發(fā)生,也可以最大化滿足患者及家屬的護理需求。
綜上所述,婦科糖尿病患者圍術期應用循證護理,可顯著調節(jié)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改善臨床指標,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對于改善行手術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關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