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絢
(運城職業(yè)技術大學 山西 運城 044000)
一直以來,人們對美的探討有很多,美學界、文學界、藝術界等都曾對“美”下過定義,總而言之,美就是通過一種介質,傳遞給人愉悅的精神享受,以此來陶冶人的情操,呼喚人內心深處美和健康的一種存在形式。下文將從美的內部韻律、外在形式、意象創(chuàng)造和傳情達意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舞蹈的基本運動形式包括擺動性動作、波浪性動作、彈性動作等,同時以上述自然性動作為基礎進行節(jié)奏運動。在表演過程中,舞者會通過舞蹈動作的幅度、強弱、快慢等外在節(jié)奏及呼吸、音樂理解的內在節(jié)奏構成其節(jié)奏表現,依據不同的音樂內容與節(jié)奏變化展現出不同的力度,讓觀者享受到完美一致的節(jié)奏美。
音樂仿佛舞蹈的靈魂,舞者在動感音樂的伴奏下,既獲得情緒激發(fā)又提高了練習興趣,還能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發(fā)揮想象力與表現力,使整體舞蹈動作更有節(jié)奏感。同時,音樂還能促進舞者身心全面發(fā)展,協(xié)助舞者靈活運用力量,從而輕松自如且準確無誤完成相關動作。此外,舞者在表演時可以感受音樂感染力,為觀眾帶來更完美的藝術享受。當然,舞者所做的舞蹈動作節(jié)奏要與音樂節(jié)奏、音樂情感相一致,才能夠發(fā)揮其靈魂作用。
在舞蹈表演中,不僅有身體動作,也會帶舞具表演。手持輕舞具作表演動作也是舞蹈練習內容。舞者通過舞具練習,可使身體的肌肉敏感度與動作的協(xié)調性得到提升。同時,舞者還可借助舞具加大身體的動作幅度,促使動作更有節(jié)奏感,提升觀眾的視覺審美。因此,舞蹈者在表演舞蹈時,要通過身體動作展示舞具特性,采用恰當方法促使舞具與身體動作相結合,凸顯高度的協(xié)調一致性。
不管是原始舞蹈、東方舞蹈、西方舞蹈還是新舞種,其本質都是“動感”的體現,是舞蹈動作在情感支配下的舒張形式,帶有一定的節(jié)奏與韻律。“基本動作”是舞蹈的基礎,將基本動作以流暢舒緩張弛的節(jié)奏表現出來,從而體現舞蹈的流暢性與連貫性,就像人的呼吸一樣,是有節(jié)奏的、持續(xù)的,同時也體現張揚的生命力。下面將從各方面解讀舞蹈之美的表現。
舞蹈之美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形態(tài)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很多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形體美,往往會通過瑜伽、減肥等來實現,但過程不易,需要長期努力與堅持,是一個由簡入難,由淺入深的過程。如果僅僅依賴體育運動,加大運動量,也可以提升人們的身體素質,但這類運動較少關注身體是不是勻稱,體態(tài)是不是優(yōu)美。舞蹈則在增強活動量的同時,加大了美感,對練習者有一定的要求,如果體態(tài)姣好者,就會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體型的優(yōu)美會帶動形體的優(yōu)美,在形體美的感受中,人們會逐漸加深對舞蹈的認識和了解,舞蹈也會得到長足發(fā)展。反之,如果一個人的體態(tài)感稍差,也可以通過舞蹈來提升體態(tài)美,通過加大運動量,增肌減脂,來進行體態(tài)的優(yōu)化,久而久之,練習者不僅氣質得到提升,體態(tài)也會輕盈,勾勒出完美身材曲線。
舞蹈之美的另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動作美。傳統(tǒng)的運動類項目,動作單一,觀賞性不足,很難使觀眾產生較強的審美體驗。而舞蹈動作具有連貫、多樣、流暢等特征,能帶給人美的視覺享受,動作有的快、有的慢、有的舒緩、有的迅速、有的靜態(tài)、有的動態(tài)、有的迅速出擊、有的盡顯婀娜,配上音樂,很快就能讓人沉浸其中。部分舞蹈更加歡快活潑,能給人帶來生機與活力,生命力的張揚也更加凸顯。這樣,對于練習者來說,不僅要掌握舞蹈的力度與速度,還要具備舞蹈動作的優(yōu)美與多樣,要想做好這一系列連貫的動作就要不斷練習,提升鞏固,增強身體的柔韌性與平衡性,這樣才能給大家?guī)韮?yōu)美的舞蹈動作,讓更多的人了解舞蹈,促進其長足發(fā)展。
舞蹈美學價值的另一個方面就是音樂美。音樂帶給人的作用是無窮的,音樂的力量是振奮人心的,它不僅能夠讓人們在繁雜的瑣事面前卸下生活的重擔,釋放生存的壓力,身心放松,還能使靈魂受到洗禮。舞蹈和音樂的結合,不僅讓人視覺上有好的審美體驗,聽覺上也融入了愉悅的體驗感。音樂的加入讓舞姿舒展得更加淋漓盡致,情感表達得更加充沛,張力更加凸顯,同時舞姿的變化也讓音樂更加傳神動聽。音樂的展示多種多樣,每一種形式都宛如一個跳躍的符號,向人們表達不同的節(jié)奏與韻律,每一個跳動的因子展示一個奇妙的音符,音樂隨著不同的舞蹈動作而變化,這時悅耳動聽的音樂又仿佛在講述一個有著故事情節(jié)的小說,娓娓道來,體現著不同的情節(jié)、脈絡、狀態(tài)、時間與地點。舞蹈動作的扣人心弦在音樂高潮的那一瞬間,噴涌而出,極具張力,不僅帶給觀眾好的審美體驗,更是加劇了節(jié)奏的快感,頗耐人尋味與回味無窮。舞蹈美就美在舞蹈加上動人的音樂、優(yōu)美的旋律,創(chuàng)作者要表達的情感,以及他想讓觀眾領略到的藝術,便會悄無聲息、潛移默化地傳遞出來。
音樂在舞蹈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我們應該重視舞蹈中的音樂之美,將音樂作為舞蹈重要的表現元素,在音樂中通過舞蹈動作的展現表達出內心的情感,給舞蹈增添無盡的魅力。
服飾美也是舞蹈美學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舞蹈表演者往往是對穿著大有講究的,甚至說一件衣服也可能是表演成敗的關鍵,表演者通過華麗、大方得體的衣服,塑造個人形象,不同的衣服甚至顏色都會體現出不同的意境,傳達出表演者細膩的情感。紅色的服飾會展現出舞蹈者奔放的舞姿,酣暢淋漓的表演狀態(tài),藍色的衣服會傳達出舞者溫柔恬靜的狀態(tài),舞姿相對也會柔和很多。每一組服飾的狀態(tài),所要表達的感覺也會不同,傳遞給觀眾不同的審美體驗。觀眾看到整齊劃一、美麗大氣的陣隊,也會眼前一亮,表現出極高的審美趣味來。當然,除了服飾,表演者還會通過妝容與發(fā)型,展示自己美麗的一面,例如,纖長的睫毛、合適的唇色、帶有裝飾的精美發(fā)髻,都是飽滿精神狀態(tài)的一種體現,加上服飾的絢麗,烘托出舞臺效果極高的審美觀賞性。
可見,服飾美也是舞蹈的一個重要美學價值體現,通過服飾之美,讓舞蹈更具豐富性和觀賞性。表演者在進行舞蹈時,也會增強自身信心,從而更加專注、更加努力、更加熱情地進行舞蹈的演繹。
舞蹈不僅僅是單純的一組組動作機械的組合,而是依靠具有連貫性、流暢感、張力性的動作來傳情達意。表演者通過動作的意向傳遞自己的情感價值,為觀眾獻上獨特的審美體驗。
“情感”是舞蹈的靈魂與精髓。正所謂“舞以盡意”,用舞蹈來表達跳舞之人的心意與情感。而情感的表達與人的意識觀念、受教育程度、生活環(huán)境等直接相連。對舞蹈的傳承與發(fā)揚,其實質是對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文化不同,舞蹈風格、內涵及舞美不同。
情感美也是舞蹈的一種美學價值?!扒楦小笔俏璧傅谋举|與精髓,“舞以盡意”也就是說表演者通過舞蹈給人傳遞心意與情感價值。而不同情感的表現又和舞者的身份、地位、能力、成長環(huán)境、性格等掛鉤,表現美既具張力,又具傳承。當我們在臺下觀看舞蹈表演者在臺上演出時,總能因他們表演的感染力而激發(fā)起內心對舞蹈的向往,對表現美的領略與享受。舞蹈的獨特之處也在于融合了音樂與形體,呈現出的力道不一樣,場景也不固定,內容更不雷同,抑或是力量的傳遞、抑或是情感的訴說、還可能是精神的張揚,每一種表現形式,或多或少都會是一種內容的表達,美的傳遞。
伴隨著音樂,舞蹈動作顯得更加有力度,有張力,富有生命力,傳遞出情感,使觀眾在觀看表演時,既感嘆舞蹈舞姿的優(yōu)美,也能感受到音樂帶給人的藝術審美。通過舞蹈的傳情達意,觀眾的情緒也能得以釋放,心情更加舒暢,能放下暫時的疲憊,欣賞眼前的美麗畫面,在大自然中,在生活中尋求一種平衡感,從而使自己的內心得到升華。
1.以社會生活為基礎
舞蹈動作的創(chuàng)造,大多以社會生活中提煉出的技術動作為重要基礎,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①生活性。舞蹈動作的編排源于客觀現實,以生活素材為原型,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藝術想象進行創(chuàng)造;②創(chuàng)新性。在舞蹈比賽中,比較新穎的舞蹈之所以具備較高賽場價值,根本原因在于這些動作具有創(chuàng)新性,與大眾審美相符并集中體現出舞者的體型美。基于此,我們在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時要立足文化內涵促進其不斷相融。
2.與時代精神相吻合
文化內涵在舞蹈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古今舞蹈細致對比,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動作技術、藝術等比重有所差異,根本原因在于時代精神的需求與對文化內涵的理解不同。因此,我們在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時,要遵循以下原則:①突出時代精神。立足時代發(fā)展特征進行深入挖掘,在具體舞蹈動作中融入創(chuàng)新性、美觀性、穩(wěn)定性,并適當提升難度呈現藝術美,更好地突出時代精神;②突出文化內涵。舞蹈發(fā)展至現在日漸成熟,現代人的審美需求隨時在變化,因此,創(chuàng)編者不僅可將不同的舞蹈文化巧妙融入舞蹈動作中,還要致力于創(chuàng)造出比較完整的立體練習程式,全方位展現舞蹈的層次感、結構感等文化內涵美。
舞蹈是一門藝術,通過動態(tài)人體形象展現豐富的精神境界,因此可立足精神氣質促進藝術體操和舞蹈的相融。拋卻形式美特征,舞蹈可為我們帶來精神層面的意韻美,中國舞蹈藝術一直將神韻、氣韻以及意境等意韻美作為最高精神境界。在創(chuàng)編中,可采用適當方法傳遞獨特審美意境與和諧精神:①展現時代的精神意趣。創(chuàng)編者要重視舞蹈所展現的藝術意境,從服裝、動作、道具等方面入手,體現民族或時代精神意趣。動感的音樂與極具個性的舞蹈動作,可以令人大飽耳福眼福。創(chuàng)編者可將獨特的思想情感與現實畫面融為一體,讓舞者通過身法之妙傳遞精神美,讓人沉醉其中并遐想無限;②展示藝術修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舞者,既要保持優(yōu)美的舞蹈體態(tài)又要具備超群技藝,這樣才能傳遞出特定的精神風貌,詮釋出獨特的時代個性審美趣味?;诖?,創(chuàng)編者要在舞蹈中融入文化美、個性美、思想美、精神美,用綜合承貫之美展示美好意境。例如,創(chuàng)編者要引導舞者通過適當動作、眼神、表情等傳遞豐富情感,促使舞者將舞蹈與身體、思想融為一體,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人文精神風貌,從而帶給觀眾美的享受。
創(chuàng)編者可從以下方面做起:①革新基礎訓練。在進行創(chuàng)編時,創(chuàng)編者要準確無誤把握舞蹈每個動作之間的關系,基于練習者實際情況革新基礎訓練。例如,可以增加一定難度也可以對一些基礎動作不斷創(chuàng)新,讓練習者能夠掌握靈活彈跳、柔韌以及轉體等關鍵技術,準確控制肌肉張弛交替,不斷提升協(xié)調用力的能力。還可以立足現代藝術審美標準促使舞蹈動作更加多樣化,對拉丁舞、現代舞、爵士舞等舞種步伐進行借鑒,讓練習者能夠順利完成體操動作的銜接與空間移動;②改變訓練方法。在進行基礎訓練時,若想充分展示舞者的肢體動作美,就要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這個實施過程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可以嘗試改變訓練方法。例如,創(chuàng)編者可以利用多種訓練方法協(xié)助練習者控制軀干與肢體的各個關節(jié),支配肌肉群動作,并在重心移動上展現出多樣化;③培養(yǎng)優(yōu)美身體姿態(tài)。例如,芭蕾基訓通常采用開、繃、立、直等訓練手段,對練習者的動作要求較高,最能培養(yǎng)人的基本姿態(tài)。在舞者下肢訓練中,可將芭蕾基訓要素巧妙融入,協(xié)助舞者通過下蹲、小踢腿、屈伸等把桿練習提高軀干力度,不斷加強腿部的靈活性、穩(wěn)定性以及力量感。還可靈活借鑒中國古典舞的擰、曲、圓、傾等塑造練習者的完美線條,從而提升其身體表現力。
舞蹈不僅具有趣味性,還頗具創(chuàng)新,既融合了音樂,又將形體美、音樂美、表現美、創(chuàng)意美、動作美、服飾美、自信美很好地融合體現,在審美中升華了藝術性。創(chuàng)編者要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不斷豐富舞蹈教學內容達到提高訓練效果的目的。此外,在實際編排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舞蹈必備的音樂、服裝等要素,為了使作品立意更加深刻、角色形象更加飽滿,設計出多樣化肢體動作,使舞者完美展示精妙絕倫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