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靜,程遠大
1.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無錫 214000;2.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長沙 410008
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是臨床常見病,是由疾病、藥物或重金屬等原因引起的腎實質進行性損害,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會對腎功能造成不利影響,誘發(fā)水鈉潴留、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平衡失調等代謝障礙,嚴重者可出現(xiàn)繼發(fā)感染[1]。針對該病,臨床上一般通過降壓、糾正酸堿平衡、利尿,予以低鹽、低鈉、低蛋白飲食等方法治療,以此延緩患者的病情進程及減輕臨床癥狀[2]。中西藥聯(lián)合治療有良好的互補效果,本研究選取83例CRF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尿毒清顆粒對CRF患者免疫功能、腎功能、血清胱抑素C(Cyc)、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響。
選取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診治的83例CRF患者的臨床資料。診斷標準:符合《慢性腎衰竭中醫(yī)診療指南》臨床應用評價體會[3]中關于CRF的診斷標準,腎小球濾過率(GFR)為25%~83%,血肌酐(SCr)<450 μmol·L-1,伴有惡心、嘔吐、口腔氨臭味等臨床表現(xiàn)。
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臨床資料完整,能按時服用藥物,服從醫(yī)囑;③認知功能正常;④無腦梗、腦出血等疾病。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病患者;②妊娠、哺乳期婦女;③伴有嚴重的造血系統(tǒng)疾病。83例受檢人員中男性44例,女性39例;年齡為42~73歲;病程為6個月~7年;體質量指數(shù)(BMI)為18~27 kg·m-2。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治療。予以低鹽、低蛋白等飲食控制,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應控制在0.6~0.8 g·kg-1,食鹽攝入量≤6 g,且予以降壓、糾正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等基礎治療。觀察組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尿毒清顆粒[山康辰藥業(yè)(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每次5 g,每日3次,療程為8周。本研究經過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第二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評估2組治療2、4、8周后的有效率。根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療效標準分為顯效[GFR≥30%,SCr、尿素(Urea)下降≥30%]、有效(GFR增加≥20%,SCr、Urea下降≥20%)、無效(未達到以上改善標準)[4]。評估2組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SCr、Urea、GFR、Cyc、hs-CRP及Hcy等指標。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3 mL,以3 000 r·min-1離心15 min;IgA、IgG及IgM采用全自動特種蛋白分析儀檢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SCr、Urea;采用內生肌酐清除率(MDRD)公式計算GFR;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hs-CRP、Hcy;采用乳膠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Cyc。分析有關功能的相關性,包括免疫功能(IgA、IgG、IgM)與hs-CRP的相關性,腎功能指標(SCr、GFR)與Cyc、hs-CRP、Hcy的相關性。
廣義估計方程分析結果顯示:組間方面,重復測量結果顯示,Waldχ2=5.314,P=0.017,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e0.967=2.620,95%CI為(e0.141,e1.787)=(0.385,4.851),提示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時點方面,Waldχ2=41.605,P<0.001,提示不同時間點有效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和表3。
表2 2組治療效果比較
表3 2組有效率廣義方程參數(shù)估計值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顯示,2組IgA、IgG和IgM的不同時間點、組間、交互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簡單效應LSD-t成對比較顯示,治療前,2組IgA、IgG和IgM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后,觀察組的IgA、IgG和IgM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IgA、IgG和IgM比較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顯示,2組SCr、Urea和GFR的時間點、組間、交互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簡單效應LSD-t成對比較顯示,治療前,2組SCr、Urea和GFR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后,觀察組的SCr及Urea低于對照組,而GFR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SCr、Urea和GFR比較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顯示,2組Cyc、hs-CRP及Hcy的時間點、組間、交互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簡單效應LSD-t成對比較顯示,治療前,2組Cyc、hs-CRP及Hcy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8周后,觀察組的Cyc、hs-CRP及Hcy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2組Cyc、hs-CRP和Hcy比較
①免疫功能與hs-CRP相關性分析顯示,IgA、IgG、IgM與hs-CRP呈正相關(r=0.605、0.596、0.680,P<0.05)。
②腎功能與Cyc、hs-CRP、Hcy相關性分析顯示,SCr與Cyc、hs-CRP、Hcy呈正相關(r=0.619、0.573、0.525,P<0.05);GFR與Cyc、hs-CRP、Hcy呈正相關(r=0.566、0.560、0.479,P<0.05)。
目前臨床上對于CRF病因尚未明確,認為與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遺傳性腎臟病等密切相關[5-6]。但因其病因不同,故病理機制多變。也有研究指出,CRF的發(fā)生與機體免疫機制密切相關[7]。免疫球蛋白具備多種生物學活性,如激活補體、與抗體結合等。其中補體免疫系統(tǒng)的激活,能促使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吞噬殺滅病原體。但當補體含量下降,則會影響機體防御能力,導致免疫紊亂,故感染的概率也會增加;另外,還會因促炎作用大于抗炎作用,使機體的炎癥活動明顯,而炎癥的發(fā)生又與CRF相互影響,從而加重病情變化[8-9]。hs-CRP是一種因組織損傷后產生的反應蛋白,參與了多種病理反應。如在CRF患者中,因微生物和內毒素刺激,能激活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和釋放大量的炎癥細胞因子,促使hs-CRP水平上調,且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形成持續(xù)性微炎癥反應的惡性循環(huán)[10-11]。在Pearson相關性分析中可見,IgA、IgG、IgM與hs-CRP呈正相關,說明兩者相互作用。Hcy是一種反應性氨基酸。經調查[12]發(fā)現(xiàn),CRF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癥,因腎功能下降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Hcy代謝的必需產物,如絲氨酸合成,繼而導致Hcy代謝受阻,引起Hcy堆積,誘發(fā)高Hcy血癥。
中醫(yī)學[13]認為,CRF的發(fā)生與濕、熱、淤血相關。按照其臨床癥狀可分為正虛與邪實兩大類,其中正虛以無力疲倦、腰酸背痛、胸悶氣短、夜尿增多等脾腎氣虛證、肝腎陰虛證多見;后者以濕熱證、水氣證、瘀血證多見[14]。因此,本研究認為治療CRF以健脾利濕、活血解毒為主。尿毒清顆粒由大黃(清熱瀉火、通經、解毒)、黃芪(利水、補氣、消腫)、桑白皮(平喘、瀉肺)、苦參(清熱、除濕燥)、白術(止痛、養(yǎng)血、健脾)、茯苓(健脾止瀉、補益心脾)、白芍(養(yǎng)血調經、斂陰止汗)等多味中藥制成,具有通腑降濁、清熱解毒的功效[15-16]。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尿毒清顆粒治療療效顯著,有利于保護腎功能。治療后,觀察組的SCr、Urea低于對照組,而GFR高于對照組,證實以上說法的可靠性,且與祝亮等[17]的研究結果一致。Cyc是由有核細胞產生的一種非糖基化堿性蛋白,其合成不受性別、年齡、炎癥等因素的影響,故臨床將其作為測定CFR的標志物。在Pearson相關性分析中顯示,腎功能與Cyc呈正相關,說明Cyc水平會隨著腎功能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研究結果也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的Cyc表達低于對照組,可能與上述藥物改善微循環(huán)和組織灌注有關,通過避免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改善腎功能?,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18],尿毒清顆粒能有效抑制轉化生長因子的表達,通過增加祖細胞數(shù)量、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轉分化及減輕腎小管炎癥,改善腎纖維化和增強腎功能。大黃具有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作用,通過排出或減少機體內毒物,降解血中分子含氟化合物;還能改善脂質代謝,通過減少蛋白尿,促進蛋白合成。黃芪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及降低蛋白尿的作用,通過減少神經肽Y含量,改善腎功能;還能通過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和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分泌,延緩腎間質纖維化進展及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桑白皮與白術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電解質排出[19-21]。而茯苓中的有效成分茯苓多糖可增強免疫力,可增強巨噬細胞的細胞毒性,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臟及淋巴結數(shù)量。白芍中的有效成分“白芍總苷”能減少炎癥因子釋放及延緩腎功能衰竭進展,通過抑制腎組織內巨噬細胞浸潤和調節(jié)巨噬細胞增殖,發(fā)揮抗炎及保護腎臟的作用。在諸多作用的共同作用下能更好地控制炎癥反應和改善腎功能。
綜上所述,尿毒清顆粒治療CRF療效顯著,能控制炎癥反應,改善免疫功能及腎功能。但因本研究樣本量小,可能存在偏差,尚需大樣本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