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彬 劉紀寧 劉 丹 付娟娟
(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yī)院急診醫(yī)學科,四川 綿陽 6210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與環(huán)境、遺傳等多因素有關的氣道炎性反應性疾病,氣道反應性增加是其重要的病理機制,可引起可逆性氣流受限,出現(xiàn)喘息、咳嗽、胸悶、氣短等癥狀,常在清晨或夜間發(fā)作。已有的研究發(fā)現(xiàn),支氣管哮喘患者機體存在輔助性T淋巴細胞1(Th1)/Th2失衡現(xiàn)象,因此建議在治療時重視調節(jié)免疫[1]。但目前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以抗炎、擴張支氣管、抗感染等為主,免疫調節(jié)并不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法[2]。中醫(yī)學理論認為,哮喘屬于“哮病”范疇,為外邪引動伏痰所致,治以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為法[3]。參麥注射液是由中藥人參、麥冬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藥注射劑,具有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之效,可提高機體抗應激能力,調節(jié)免疫功能,但其組方固定,不能隨癥加減,作用比較局限[4]。本研究以宣肺平喘法為指導,自擬止咳平喘方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57例,并與參麥注射液治療57例對照,觀察對患者肺功能和炎癥相關因子水平的影響,結果如下。
1.1 病例選擇
1.1.1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符合《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層版)》[5]中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標準。中醫(yī)診斷符合《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診療專家共識(2012)》[6]中寒證或熱證的辨證標準。
1.1.2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醫(yī)辨證標準;年齡≥18歲;近期無糖皮質激素、支氣管擴張藥物等使用史;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1.3 排除標準 伴有肺結核、支氣管炎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過敏體質;重度和極重度[5]支氣管哮喘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
1.2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四川省綿陽市中心醫(yī)院呼吸內科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門診患者11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治療組57例,男28例,女29例;年齡27~75歲,平均(59.14±11.07)歲;急性病程1~5 d,平均(3.42±0.68)d;輕度18例,中度39例。對照組57例,男30例,女27例;年齡25~74歲,平均(58.17±11.77)歲;急性病程1~5 d,平均(3.34±0.69)d;輕度20例,中度37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2組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吸氧,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抗炎、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舒張支氣管,伴細菌感染者加用廣譜抗生素治療。
1.3.1 對照組 予參麥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3020021)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共治療7 d。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止咳平喘方。藥物組成:射干10 g,炙麻黃10 g,白果10 g,紫蘇子6 g,法半夏10 g,苦杏仁10 g,陳皮6 g,枳殼6 g,大棗7枚,甘草6 g。寒證者加細辛、桂枝各6 g;熱證者加黃芩、桑白皮各6 g。每日1劑,水煎2次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溫服,共服用4周。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①于治療前、治療7 d抽取2組患者空腹肘靜脈血5 mL,4 ℃、3500 r/min,離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Eotaxin)、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4(IL-4)、白細胞介素33(IL-33)。試劑盒為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儀器為RT-96A型酶標儀,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②分別于治療前、治療7 d檢測患者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 s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通氣量(MVV)占預計值的百分比(MVV%)、呼氣流速峰值(PEFR),檢測儀器為AS-507肺功能儀(日本美能)。③哮喘控制問卷(ACQ)評分[7]。于治療前、治療4周時評價,包括6項問題,單項分記為0~6分,6項總分除以6得出的評分可評價患者哮喘控制情況。評分<0.75分表示控制良好;0.75~1.5分表示控制一般;>1.5分表示控制不良。④電話或門診隨訪6個月。記錄患者哮喘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和平均住院時間。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8]擬定。臨床痊愈:經4周的治療,癥狀消失,且證候積分改善≥95%;顯效:經4周的治療,癥狀顯著緩解,70%≤證候積分改善<95%;有效:經4周的治療,癥狀緩解,30%≤證候積分改善<7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4.74%(54/57),對照組總有效率80.70%(46/57)。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治療前及治療7 d炎癥相關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7 d,2組血清Eotaxin、TGF-β1、TNF-α、IL-4、IL-33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及治療7 d炎癥相關因子水平比較
2.3 2組治療前及治療7 d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治療7 d,2組FEV1、FEV1/FVC、MVV%、PEFR均較本組治療前升高,且治療組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及治療7 d肺功能指標變化比較
2.4 2組治療前及治療4周ACQ評分比較 治療4周,2組ACQ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及治療4周ACQ評分比較 分,
2.5 2組隨訪情況比較 隨訪6個月,治療組急性發(fā)作次數(shù)少于對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隨訪情況比較
目前,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機制仍缺乏全面的認識,其主要病理改變?yōu)闅獾姥装Y、氣道重塑及平滑肌功能紊亂,易反復發(fā)作且病程較長,若在急性發(fā)作期未及時給予干預措施,則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F(xiàn)階段針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國內外指南均推薦優(yōu)先給予糖皮質激素和β2受體激動劑治療,能夠快速控制病情,但并不能有效控制疾病進展,在減少臨床發(fā)作次數(shù)方面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且長期應用存在較多不良反應。
中醫(yī)學文獻對于支氣管哮喘的相關記載可追溯至《內經》“陰爭于內……使人喘鳴”?!督饏T要略》對哮病的癥狀描述比較形象,如“上氣”“喉中水雞聲”。《針灸資生經》中將“哮”與“喘”區(qū)分開,哮以哮鳴聲響為特點,喘以氣息為標志,但因哮必兼喘,故稱之為哮喘[9]。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基本病機是外邪引動伏痰。肺、脾、腎三臟虛損,水液運化、輸布、蒸騰失司,日久聚液成痰,藏于肺即為伏痰。而氣候交替、外邪襲體、飲食不當、情志不舒、勞累疲倦等皆可引動伏痰,使氣機逆亂,痰氣搏結于氣道而喘息哮鳴[10]。遵循“急則治標”的原則,以宣肺化痰平喘為先。止咳平喘方方中以射干、炙麻黃為君藥,射干鎮(zhèn)咳祛痰,炙麻黃宣肺平喘,二藥相伍,一升一降,可增強鎮(zhèn)咳平喘之功,使哮喘發(fā)作得到有效控制。白果斂肺定喘,紫蘇子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苦杏仁降氣化痰,止咳平喘,四藥共為臣藥,助君藥增強祛痰平喘之功。佐以陳皮、枳殼理氣燥濕,行氣消脹;大棗安中養(yǎng)脾,養(yǎng)血安神。甘草為使藥,緩急和中,止咳化痰。寒證者加細辛、桂枝以溫肺化飲,熱證者加黃芩、桑白皮以清熱化痰。諸藥共奏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11]。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存在正虛邪實的特點,因此治療時也要兼顧扶正固本。參麥注射液是由人參、麥冬組成的中藥注射劑,人參是補氣的要藥,功擅補五臟,安精神。麥冬可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12]?,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止咳平喘方中射干所含的鳶尾黃酮及鳶尾黃酮苷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可有效抑制哮喘急性期呼吸道感染和炎性反應[13]。麻黃所含的揮發(fā)油、生物堿可促進汗出,生物堿可通過興奮氣道平滑肌β受體而發(fā)揮平喘作用[14]。白果所含的白果二酚可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并具有微弱的平滑肌舒張作用[15]。法半夏具有中樞鎮(zhèn)咳作用,并能抑制氣道腺體分泌[16]??嘈尤仕目嘈尤受湛擅附鉃闅淝杷?,具有中樞鎮(zhèn)咳作用[17]。參麥注射液可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升高腎上腺皮質激素水平,抑制炎癥,增強機體抗應激能力,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18]。胡紀旋[19]研究發(fā)現(xiàn),參麥注射液對激素抵抗型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效果較好,能控制哮喘發(fā)作,調節(jié)免疫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止咳平喘方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ACQ評分,減少6個月內發(fā)作次數(shù),縮短住院時間,與單用參麥注射液治療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與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等導致的氣道炎性反應密切相關。Eotaxin可趨化嗜酸性粒細胞至炎癥部位,介導炎性反應[20]。TGF-β1可促進成纖維細胞釋放IL-6等促炎因子,參與炎性反應[21]。TNF-α可參與調節(jié)細胞免疫,促進其他促炎因子釋放而擴大炎性反應[22]。IL-4可促進淋巴細胞活化和抗體生成,通過促進氣道重塑和氣道炎癥浸潤等促進哮喘的發(fā)生[23]。IL-33是IL-1細胞因子超家族的成員,可促進機體的炎性反應,加重肺部損傷[24]。本研究通過檢測上述炎癥指標發(fā)現(xiàn),止咳平喘方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可降低Eotaxin、TGF-β1、TNF-α、IL-4、IL-33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具有較為明顯的氣道通氣功能障礙。肺功能測定能夠客觀評價氣道通氣障礙的嚴重程度,監(jiān)測病情變化。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肺功能指標FEV1、FEV1/FVC、MVV%、PEFR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P<0.05)。
綜上所述,止咳平喘方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可改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癥相關因子表達,從而有效控制哮喘發(fā)作,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