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高唐縣中醫(yī)院透析室,山東聊城 252800
尿毒癥在臨床中稱之為慢性腎衰竭,是腎病終末期的表現(xiàn),這個階段患者的腎功能已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求,導致機體內(nèi)部堆積大量的水分、毒素、代謝產(chǎn)物,對機體各個系統(tǒng)、組織功能造成重大的損傷,直至患者死亡?,F(xiàn)階段臨床中治療尿毒癥的主要手段是凈化血液,該方式能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1]。凈化血液的主要方式是維持性血液透析,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者會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導致機體內(nèi)環(huán)境受到殘留內(nèi)毒素、代謝廢物的影響。復方α-酮酸的主要作用是把非必需氨基酸轉(zhuǎn)換成必需氨基酸,降低機體合成BUN的數(shù)量,從而降低體內(nèi)毒性物質(zhì)的堆積,可以大幅度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2]。本研究選取高唐縣中醫(yī)院2020年3—11月收治的72例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復方α-酮酸聯(lián)合血液凈化治療尿毒癥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72例尿毒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2例;年齡38~76歲,平均(61.34±3.21)歲。觀察組中男23例,女13例;年齡37~75歲,平均(60.82±3.1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納入標準:①根據(jù)《美國腎臟病基金會(KDIGO)慢性腎臟病評估與管理臨床實踐指南》中診斷尿毒癥標準確診;②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15 mL/(min·1.73 m2)。排除標準:①治療依從性較差者;②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合并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⑤資料不全者;⑥不愿參與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
1.3.1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血液凈化治療。提前連接好灌流器,血液流量凈化時控制200~250 mL/min,血液凈化2 h后,把灌流器取下,實施單純透析方案,透析時間為4.5 h,緩沖溶液選擇碳酸氫鹽,流速控制為500 mL/min。建立深靜脈血液通道,導管和血泵機連接。肝素(國藥準字H51021394)劑量:初始0.5~1.0 mg/kg,為了達到抗凝的目的,需要每30分鐘追加2~8 mg。透析結(jié)束后,為患者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注射魚精蛋白(國藥準字H11020247),使用劑量同肝素。連續(xù)治療30 d。
1.3.2 觀察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入復方α-酮酸(國藥準字H20183328,規(guī)格:0.63 g/片),4~8片/次,3次/d。連續(xù)治療30 d。
①對比兩組腎功能指標。以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 清 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甲狀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評價。②對比兩組炎性因子水平。評價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擾素-γ(interferon gamma,INF-γ)、白細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③對比兩組治療有效率。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Scr下降30%以上,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增加30%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大幅度改善,Scr下降20%以上,CCr增加20%以上;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善,Scr下降20%以下,CCr增加20%以下[3]。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④對比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發(fā)生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⑤對比兩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使用生命質(zhì)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對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進行評分,主要從疼痛、疲乏、睡眠、食欲、精神5個方面進行評價,每方面20分,分數(shù)與生存質(zhì)量成正比。⑥對比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以SF-36健康量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中的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軀體疼痛、情感職能進行評分,每項總分100分,分數(shù)與生活質(zhì)量成正比[4]。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Scr、β2-MG、PTH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對比(±s)Table1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對比(±s)Table1 Comparison of renal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觀察組(n=36)對照組(n=36)t值P值BUN(mmol/L)治療前22.25±2.94 22.19±2.91 0.087 0.930治療后7.81±2.32 11.93±2.05 7.984<0.001 Scr(μmol/L)治療前1 288.94±126.53 1 289.66±127.32 0.024 0.980治療后401.06±72.61 552.46±85.34 8.107<0.001 β2-MG(mg/L)治療前74.25±12.74 74.21±12.93 0.013 0.989治療后13.24±5.32 69.26±11.63 26.281<0.001 PTH(pg/L)治療前2 512.45±76.82 2 513.04±78.13 0.032 0.974治療后344.46±52.34 837.54±59.48 37.340<0.001
治療前,兩組炎性因子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TNF-α、INF-γ、IL-4、IL-6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ng/L]Table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ng/L]
表2 兩組患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s),ng/L]Table2 Comparis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ng/L]
組別觀察組(n=36)對照組(n=36)t值P值TNF-α治療前86.45±15.33 86.29±16.03 0.043 0.965治療后50.31±9.23 63.76±10.52 5.766<0.001 INF-γ治療前35.76±10.92 35.86±11.16 0.038 0.969治療后17.31±4.42 25.48±6.35 6.335<0.001 IL-4治療前55.34±12.08 54.68±10.46 0.247 0.805治療后35.65±10.23 43.81±11.73 3.467<0.001 IL-6治療前46.87±10.35 46.33±8.34 0.243 0.808治療后26.15±8.26 37.31±9.53 5.309<0.001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Table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Table4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治療前,兩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存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Table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5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Table5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組別觀察組(n=36)對照組(n=36)t值P值治療前50.52±8.83 50.71±8.56 0.092 0.926治療3個月后59.38±10.43 52.12±9.31 3.115 0.002治療6個月后65.38±12.43 57.62±11.21 2.781 0.006
治療前,兩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精神狀態(tài)、社會功能、軀體疼痛、情感職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Table6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6 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對比[(±s),分]Table6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組別觀察組(n=36)對照組(n=36)t值P值精神狀態(tài)治療前62.14±3.62 62.31±3.45 0.203 0.839治療后79.91±5.12 72.53±5.08 6.139<0.001社會功能治療前63.24±4.21 63.38±4.23 0.140 0.888治療后78.15±5.26 71.23±5.11 5.661<0.001軀體疼痛治療前62.54±3.51 62.62±3.55 0.096 0.923治療后78.64±5.38 72.14±4.62 5.499<0.001情感職能治療前64.16±5.34 64.05±5.31 0.087 0.930治療后77.26±5.03 71.14±4.94 5.208<0.001
尿毒癥是腎病發(fā)展到末期的主要表現(xiàn),絕大部分腎臟組織都已經(jīng)纖維化,基本完全喪失了腎功能[5]?,F(xiàn)階段臨床中維持尿毒癥患者生命的主要方式是血液凈化,其能把體內(nèi)堆積的廢物、毒素、多余水分排出體外,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對內(nèi)環(huán)境維持穩(wěn)定的作用[6]。經(jīng)血管通道把血液引進透析機,血液透過透析膜在透析液中交換物質(zhì),完成血液凈化,然后把凈化后的血液輸回體內(nèi)[7]。尿毒癥患者使用常規(guī)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方式,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為這種方式不能清除血液中大分子毒素,只能清除BUN、Scr等小分子毒素,機體中殘留的大分子毒素越來越多,導致患者體內(nèi)潴留尿毒癥毒素,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質(zhì)量甚至生命安全[8]。尿毒癥毒素潴留會導致機體腎功能持續(xù)惡化,對細胞和基質(zhì)蛋白造成一定的損害,患者會出現(xiàn)皮膚瘙癢、貧血、骨病、頑固性高血壓、高血壓腦病等多種并發(fā)癥[9]。
復方α-酮酸的主要成分是酮基酸(4種)、羥基酸(1種)、必需氨基酸(5種),臨床中多是采用該藥物治療慢性腎衰,能在合成蛋白質(zhì)時把尿素利用起來,從而降低機體血液中的BUN[10]。另外,該藥物服用后能促使機體攝入更多的氨基酸,降低合成尿素的數(shù)量,能有效彌補腎小球過濾與尿白蛋白排泄不足[11]。復方α-酮酸中的酮基酸、羥基酸,能有效治療腎性高磷酸血癥等疾病,可有效預防尿毒癥所誘發(fā)的并發(fā)癥,從而提高預后效果[12]。
現(xiàn)階段臨床中普遍使用血液凈化聯(lián)合復方α-酮酸治療尿毒癥,療效相比單獨使用血液凈化治療更佳,可能是因為:①復方α-酮酸能有效提高機體的氨基酸水平,降低機體生成尿素的數(shù)量,從而減少殘留毒素的整體數(shù)量[13]。②復方α-酮酸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復機體殘存腎功能的過濾能力,從而降低血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高磷酸血癥等尿毒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4]。③復方α-酮酸能有效抑制機體攝入氮元素的數(shù)量,從而降低機體血尿素氮水平。正因為復方α-酮酸具有以上作用,在與血液凈化聯(lián)合治療尿毒癥患者時,能提高治療和預后效果[1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7.22%高于對照組的86.11%(P<0.05),和相關(guān)學者[16]研究中臨床總有效率92.5%結(jié)果相似,說明血液凈化雖在短期內(nèi)能取得一定的療效,可以平衡機體內(nèi)環(huán)境、快速把毒素排出體外,但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者會出現(xiàn)依賴性,導致機體聚集大量毒素,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還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16]。血液凈化和復方α-酮酸聯(lián)合治療對尿毒癥患者的療效較好,具有可行性、實用性、有效性。治療后,觀察組生存和生活質(zhì)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液凈化和復方α-酮酸聯(lián)合治療尿毒癥,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能大幅度提升其生存和生活質(zhì)量,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和較大的臨床應(yīng)用價值。治療后,觀察組BUN、Scr、β2-MG、PTH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血液凈化和復方α-酮酸聯(lián)合治療尿毒癥,能顯著改善患者的代謝紊亂癥狀,顯著降低毒素堆積,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同時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7]。治療后,觀察組TNF-α、INF-γ、IL-4、IL-6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明血液凈化和復方α-酮酸聯(lián)合治療尿毒癥,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炎癥反應(yīng),可有效彌補單獨使用血液凈化的缺陷,把更多的毒素排出體外,緩解炎癥癥狀,提高機體自身的抵抗能量和免疫能力,從而提高治療和預后效果、生活和生存質(zhì)量[18]。
綜上所述,治療尿毒癥患者選擇復方α-酮酸聯(lián)合血液凈化的治療方式,能幫助患者更好地改善腎功能和炎癥反應(yīng),能緩解代謝異常,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