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_唐若甫
英國時間2022年9月8日下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逝世,享年九十六歲,她的長子、王儲查爾斯繼承了王位,全球媒體競相回顧女王在位的七十周年。1952年,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去世,其長女伊麗莎白公主加冕繼位。七十年來,“超長待機”的女王與英國乃至國際社會的方方面面影響作用,互為成就,其中就包括古典音樂。這位熱愛音樂的國家元首,亦與中國音樂家頗有淵源。
最為中國樂迷津津樂道的女王與古典音樂的佳話可謂是被英國冠以“皇家”頭銜的音樂機構(gòu)了,比如大名鼎鼎的倫敦科文特花園皇家歌劇院、兩所皇家音樂學(xué)院和皇家愛樂樂團、委約貝多芬創(chuàng)作《第九交響曲》的皇家愛樂協(xié)會、南岸中心的皇家節(jié)慶劇院等,倫敦以外的英國地區(qū)則是皇家北方交響樂團、皇家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皇家北方音樂學(xué)校等。此外,英聯(lián)邦國家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亦有“皇家”冠名的音樂機構(gòu)。
這些林林總總的皇家冠名其實更多的是榮譽稱號,往往并不伴有實質(zhì)性的來自皇室的贊助,有些機構(gòu)的榮譽主席也不是女王本人,比如皇家愛樂樂團的榮譽主席是女王的長子查爾斯王子。除了若干冠以皇家字眼的機構(gòu)以外,女王還是全球六百余家機構(gòu)和慈善組織的榮譽主席?;始业膾烀词箾]有實際功效,也能使這些機構(gòu)在謀求商業(yè)合作、爭取社會資源、拉動個人捐贈、吸引國際贊助等方面極具競爭力。畢竟,在很多國家,一個掛著“皇家”字號的音樂機構(gòu)是金字招牌,給人以質(zhì)量上乘、信譽極佳、固若金湯的印象,當(dāng)然真實情況也的確如此。
在英國,皇家的冠名可以被理解為君主尊重以其名義組建的政府的意見而頒發(fā)的“榮譽證書”,并非意味著君主的個人欣賞品位。雖然英國女王早在公主年代便從倫敦大學(xué)獲得音樂學(xué)士學(xué)位,從威爾士大學(xué)獲得音樂博士學(xué)位,但據(jù)親近女王的文藝界人士透露,女王個人最為鐘意的音樂類型,也就是她會主動在播放器里存儲的音樂大多是流行樂及搖滾樂。她很少會主動赴皇家歌劇院的皇室包廂觀摩歌劇,即便在那里欣賞芭蕾也會在演出結(jié)束時露出如釋重負的輕松感。
正因為她是君主,而君主是英國一切榮譽的源泉,女王每年有在新年和生日兩個紀(jì)念日頒發(fā)榮譽稱號乃至冊封騎士的傳統(tǒng)。女王會在那時向不同領(lǐng)域的突出貢獻者授勛,人們對其以“爵士”或“女爵”相稱,音樂家莫不以此為榮。
被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接見,與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握手及合影,參與國家級文藝演出被不少音樂家視為殊榮,更是國家間文化交流的有力例證。
在過去的近半個世紀(jì)中,史料記載與女王同框的便有若干位中國音樂家。廣為傳媒報道的一次見面發(fā)生于2015年3月。有媒體報道,因為參加倫敦交響樂團成立七十周年的慶典活動,作為嘉賓的鋼琴家劉詩昆與琵琶兼鋼琴演奏家孫穎在倫敦白金漢宮與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見面,女王握住劉詩昆的手久久不愿松開。而真實情況可能與媒體所話有所出入,據(jù)英文史料記載,發(fā)生在白金漢宮的音樂活動并非慶祝倫敦交響樂團成立七十周年。這支樂團成立于1904年,2015年該樂團早已歷經(jīng)百歲。3月的活動主要為兩大慶典事宜:其一是樂團首席客座指揮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的七十大壽,為了慶祝指揮家與樂團的深厚淵源而在其壽辰年舉辦慶典;其二是為了慶祝樂團發(fā)起的“移動的音樂”融資項目達標(biāo),該項目旨在籌措六百萬英鎊用于發(fā)行樂團自主唱片品牌的藍光碟。
基于這兩起緣由,倫敦交響樂團于3月11日受邀赴白金漢宮在托馬斯的指揮下為女王演出。在慶典上女王還舉行了頒獎典禮,將2014年女王音樂獎?wù)骂C發(fā)給了西蒙·哈爾西。
01 2015年,英國女王在白金漢宮接見王羽佳
02 2012年6月4日,郎朗在英國女王位于白金漢宮的鉆禧慶典上演出
除了樂團,音樂會中為女王演奏的還有鋼琴家王羽佳。指揮家托馬斯與王羽佳私交甚篤,兩人藝術(shù)理念高度契合,經(jīng)常同臺合作。若干新聞圖片社公布的慶典照片中,便有身著黃色禮服的王羽佳站在一列音樂家隊伍中接受女王接見,與女王握手的場景。
03 英國女王與莫華倫握手
另一位與英國女王頗有淵源的音樂家非鋼琴家郎朗莫屬。早在2006年,郎朗便與查爾斯王子結(jié)識,次年受邀首演查爾斯王子委約尼蓋爾·海斯創(chuàng)作的紀(jì)念伊麗莎白皇太后的三樂章《皇太后鋼琴協(xié)奏曲》。2007年7月26日,該曲由克里斯托弗·瓦倫-格林指揮倫敦室內(nèi)樂團在英國諾??丝さ氖フ材匪勾蠼烫脙?nèi)首演,郎朗擔(dān)任鋼琴獨奏。
或許是郎朗出色的琴技和個人魅力征服了眾多王室成員,同年12月3日,郎朗抵達利物浦帝國劇場,在號稱“英國春晚”、歷史悠久的皇家綜藝晚會上演出,成為當(dāng)晚唯一在這一平臺登臺亮相的中國音樂家。晚會結(jié)束后,郎朗接受了女王的接見,與她握手并有影像記載。
皇家綜藝晚會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在1921年把活動確定為年度項目,1927年起由英國廣播公司轉(zhuǎn)播。晚會旨在為皇家綜藝慈善基金會募捐,君主是慈善基金的終身榮譽主席。每年的綜藝晚會都在年末舉行,通常由女王或其他王室成員出席,演出的節(jié)目包括喜劇、音樂、舞蹈、魔術(shù)等大眾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參加表演的也都是家喻戶曉的業(yè)界翹楚。2007年的綜藝晚會便由女王和她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出席,除郎朗之外還有新西蘭女高音歌唱家卡納娃出演。
2012 年,既是倫敦奧運舉辦年,又是女王登基六十周年鉆禧慶典及皇家綜藝晚會百年大慶。12月19日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大廳舉行的百年慶典可謂是男高音之夜,除了多明戈、波切利的表演外,“中國三大男高音”——戴玉強、魏松、莫華倫作為固定組合登上舞臺,演唱了《我的太陽》和《鳳陽花鼓》。演出結(jié)束后,他們一同接受了女王接見,同她握手并有影像記載。
01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北京的國宴后親切接見文藝工作者
02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的鉆禧年自然也少不了郎朗的身影。雖然2022年的白金禧年沒有中國音樂家身影,但2012年6月4日的鉆禧慶典,郎朗在白金漢宮外的維多利亞女王紀(jì)念碑下耗資二十萬英鎊搭建的舞臺上演出,臺下就座的有女王和菲利普親王。郎朗和男中音布林恩·特菲爾以及BBC交響樂團一同凝聚為那臺音樂會中的古典音樂力量。
1986年10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華,履及北京、西安和上海三地。在上海的行程中,幾位藝術(shù)家被安排為女王展示江南絲竹及曲藝的獨特魅力,其中就有竹笛界的一代宗師陸春齡。
當(dāng)時的陸春齡早已與趙松庭并舉為南派竹笛兩大宗師,時年六十六歲,正逢藝術(shù)造詣與體力的黃金時期。2015年4月,我赴陸春齡大師家中查詢史料,他與我攀談時回憶起那次難得的經(jīng)歷。即使時隔近三十年,他回憶起當(dāng)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那次是在上海城隍廟的湖心亭,開始她先聽石文磊的評彈。我被安排在一間茶室等候,屋子很考究,有不少紅木家具。演出前,我把笛子放在一個架子上,一根一根給女王介紹。當(dāng)我介紹到英國笛子時,女王眼睛一亮。于是,我用英國笛子吹了一首英國民間小調(diào)《鄉(xiāng)村花園》,然后還演奏了《喜報》。女王聽了很高興,戴著手套和我握了三次手?!?/p>
正如走訪過大漠孤煙和冰天雪地的祖國邊陲的陸春齡所悟,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他的聽眾往往就是一個人。不管是邊防戰(zhàn)士、鐵道工人、勞作中的農(nóng)夫,還是女王或主席,他們都靜靜地享受著宗師帶來的清亮笛聲,平等地靜候音樂帶來的至高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