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浚淋 張兆學 楊元芳 馮國元
(四川工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
自我國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已經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層面,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法治水平則直接體現這一現代化的的進程和質量。法治高校建設屬于法治社會構建的重要領域,除了含括法治社會建設的基本理念和特征外,更帶有自身特殊的建設要求。在我國大力構建現代大學制度的過程當中,從不同辦學層次和類型的高校當中做出比較客觀公正的法治水平評判成為學校評價標準的重要內容。
我們構建法治高校評估體系的初衷是為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服務的,最終目的是在教育領域為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作出貢獻。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就對完善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進行了政策層面的設計:目標是要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在這一目標當中,依法辦學被放在第一位,凸顯出法治高校評估工作的重要性。這不僅僅關乎高校本身的管理規(guī)范化、現代化問題,更重要的是,在不斷變化的高校發(fā)展趨勢當中,可以給予上級主管部門和高校自身更多的縱向和橫向的參照系,為自主管理、民主監(jiān)督、社會參與提供更客觀的標準。
法治高校建設屬于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法治高校評估體系的構建也必須在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整體框架下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則,在具體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對接和融合。事實上,我國的高等教育法治化道路本身就具有政府建構、憲法引領、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法律與非法律手段并重等鮮明的特色[1]。就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構建而言,我們可以充分借鑒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基本經驗。如有的學者在對法治政府的評價當中就認為可以有規(guī)范評價、社會評價、價值評價多個視角[2]。也有學者把法治評估指標大致分為五大類:權力制約類指標、根除腐敗類指標、政府效能類指標、基本權利保障類指標、司法公正類指標[3]。如果比照這樣的思路,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指標的構建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可以與法治社會建設形成很好的對應關系,有利于對全面依法治國水平在微觀上呈現更清晰的統(tǒng)一性,也有利于從宏觀層面檢驗指標體系的缺陷。
法治高校建設從屬于全面依法治國戰(zhàn)略,從這個宏觀意義上來考量,我國的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具有共通的基本意識形態(tài)、理念原則性內容。但我們也必然看到,由于辦學層次、辦學性質的不同,我國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構建必然具有多樣性。所以,我國法治高校評估體系要實現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就必須注意體系構建的類型化問題。所謂法治高校評估體系類型化就是指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基于高校辦學性質、辦學層次、辦學區(qū)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類別化,如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本科高校和??聘咝#瑑鹊馗咝:透郯牡貐^(qū)高校。針對這一特征,我們也必須給予高度重視,因為這直接決定了我們構建評估體系過程當中對具體指標的內容規(guī)定和各個指標權重的設計。
基于以上兩個原則,我們更應該清楚,我們必須避免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構建的絕對主義錯誤。所謂絕對主義,就是認為有一個絕對固定不變的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可以在時間和空間層面呈現各個高校的法治水平。首先,在空間上,我們必須要尊重各類型、各層次高校的特殊性,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才能更準確地反映真實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更容易忽略的一點,就是我們必須尊重一個事實,就是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必須考量高校發(fā)展和社會變化帶來的影響問題。更何況現代大學制度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fā)展進程中也處于不斷建構、改造、變革與完善的過程中[4]。也就是說,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必然是一個動態(tài)的體系,我們要深挖高校本身發(fā)展和社會變化對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在理念、原則、指標、細則各方面的動態(tài)影響因素。
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目標是形成中國特色的全過程民主的和諧社會,那么,法治高校的建設最終目的就必然帶有全過程民主的特征。為了凸顯評估的結果導向價值觀,公開透明使用權益保障實現更合適。因此,我們可以把法治高校評估體系的宏觀規(guī)范性指標內容規(guī)定成以下幾個方面:制度構建、程序過程、目標實現、權益保障、效果監(jiān)測五個方面。
在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構建當中,我們可以讓正面規(guī)范評估和負面清單評估相結合,使評估更加全面,也更復合高校運轉的特征。法治的對立面是人治,人治必然帶來腐敗問題。因此,可以直接以結果導向思維方法構建負面清單指標,從整體評價分數上設定一定分數,而不指向具體某一個指標。我們可以按照法治高校涉及的主要主體為緯度,從腐敗和違法行為的主動發(fā)覺處理和被動公開處理為界限,依據權力和影響力大小原則形成一定負面清單指標分數表,并且評估的主體選擇第三方。正面規(guī)范評估我們基于百分制設計,那么負面清單為了反映法治高校的真實性,我們暫定五十分制,具體指標設計分值大,更有利于橫向比較?;谝陨峡紤],我們把法治高校評估體系負面清單指標可以初步設計出來。如表1:
表1 法治高校評估體系負面清單指標表
之所以要區(qū)分主動發(fā)覺處理和被動公開處理這一正負評判價值取向,主要還是由于法治評估自身的矛盾決定的。一個負面的法治事件的出現,反映了主體法治建設運行的有效性還是無效性,這與事件本身關系不大,主要還是得看法治主體本身在負面法治事件當中的作為來判定。結合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構建動態(tài)性特征而言,法治高校評估體系具體指標內容肯定是要隨著時代發(fā)展而變化的,各個指標的權重比例也是如此。我們構建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時必須說明體系適用的時空范圍。
法治高校評估體系一級指標主要還是方向性的,要使得指標體系具備可操作性還遠遠不夠,必須設定更具體的指標。必須說明的是,法治高校評估體系的運用主體不是單一的,這直接導致體系緯度的多元化。法治高校評估體系的指標范圍必然包含高校內外兩個側面,評估主體必須多元。如關涉到政校關系,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也是評估主體,因為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門有義務依法管理各級各類學校并保護學校的合法權益,他們對法治高校的去行政化課題以及高校監(jiān)督有一定的優(yōu)勢,必然是重要方面。所以,政府、高校、同行專家、內部教職員工、學生甚至社會媒體第三方都可以成為評估主體。綜合考察各個主體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可以確定出以下重要評估主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專家、教職員工和學生。每個主體的評價內容是有側重的,也有交叉,保證了評估的全面性。
(1)法治高校制度構建指標分析
靜態(tài)的法治高校制度建設主要包含制度內容是否完備、內部章程制定是否合法和制度公開機制構建情況三個方面。其中,制度內容構建主要是看高?!耙徽掳酥啤保粗贫ù髮W章程和高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學術委員會制度、理事會制度、教師申訴制度、學生申訴制度、財經委員會制度、信息公開制度)的構建情況。對于這方面內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是最清晰的,操作起來也更方便。制度合法問題主要包括復合上位法規(guī)定、程序合法(第三方專家評議最適合),教職員工參與立法情況和主觀滿意程度。
(2)法治高校程序過程指標分析
高校法治建設的程序過程是指,高?;谥贫冉ㄔO構建的軟硬件法治保障體系,包括組織建設、監(jiān)督機制和法治素養(yǎng)三個層面。組織建設分組織和人員兩方面,組織當中為了凸顯法治特征,我們把高校法律顧問設立單獨列項,工作人員的法治水平也是重要方面。
(3)法治高校目標實現指標分析
“目標實現”指標應該是法治高校評估體系的重點,因為它直接體現出高校法治水平的最終結果,所以權重也是最高的。其細化內容可以依據主體進行,主要包含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高校黨委和校長、教職員工和學生。其中,教職員工當中,高校教授群體是特殊的部分,現代大學制度凸顯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授治校的原則,所以學術委員會的作用在高校法治建設過程當中也充分體現著法治民主的一面[5]。
(4)法治高校權益保障指標分析
“權益保障”指標是與高校法治效果直接相關的重要內容,對于高校內部的法治構建而言,其保障的對象主要為兩個群體:教職員工和學生。高校對他們權益進行保護的各個申訴委員會是法治建設的橋梁,高校法治水平的建設主要與主體權益維護和主觀的滿意程度相關。因此,權重的分配必須傾向于各個主體的主觀判斷。雖然這樣的設計可能并不是很客觀,但也從一定程度反映出高校法治建設的真正民心所向。
(5)法治高校效果監(jiān)測指標分析
“權益保障”指標主要關涉各個主體自身利益,而效果監(jiān)測主要從整體上對高校法治建設水平進行評估。這方面的情況應該說在高校內部的相關主體都有資格給予評判,而法治作用的神經末梢又是最重要的,所以權重肯定也要偏向于高校的管理下層。
在此,我們針對民辦高校四川工商學院基于以上原則和方法進行改進,在個案當中提供具體可操作的經驗。以“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作為辦學定位的四川工商學院,經歷二十年的發(fā)展,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近年來,該校正積極迎接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向著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努力邁進。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在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構建方法層面基本形成一定經驗。一是要注重法治高校評估體系本身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的平衡;二是要整合指標內容與評價主體兩個緯度,做到整體性要求;三是要把握正面規(guī)范性評估和負面清單評估的整合性。研究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在評估實踐層面由于數據的搜集的廣泛性和難度,很多體系指標在實際測驗當中是否能夠避免太大誤差還未可知,只能在方向上提供比較詳細的參照。這也是指標體系進一步細化,在實踐操作當中不斷改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