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莉莉 張紅珍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種終身性、代謝性疾病,可導致多個靶器官受到損害,其中心血管系統(tǒng)并發(fā)癥最值得關注,大約2/3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T2DM心臟損害早期為亞臨床左心室功能障礙,最終演變成不可逆性心力衰竭[2]。臨床常用的評估左心室收縮功能方法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不夠敏感,二維斑點追蹤成像(two 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存在負荷依賴[3]。左心室壓力-應變環(huán)(pressure-strain loops,PSL)考慮了后負荷對心肌功能的影響,且與有創(chuàng)的壓力-容積環(huán)高度一致,可以無創(chuàng)檢測左心室心肌功能的變化[4,5]。本研究采用無創(chuàng)左心室PSL評價不同血糖控制水平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變化,及早察覺左心室功能受損。
1.研究對象:選取山西白求恩醫(yī)院2020年12月~2021年6月內(nèi)分泌科門診及住院T2DM患者71例,LVEF≥55%,男性38例,女性33例,患者年齡29~67歲,平均年齡為50.6±10.7歲,符合1999年WHO制訂的標準,排除各種高血壓、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高壓及非竇性心律等患者。根據(jù)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進一步將T2DM患者分為DM1組(HbA1c<7%,n=37)和DM2組(HbA1c≥7%,n=34)。另選取同期與T2DM組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2例作為對照組,均無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常規(guī)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均無異常,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28~63歲,平均年齡為46.9±8.5歲。對每位受試對象身高、體重、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進行測量并記錄,計算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對實驗室指標進行記錄包括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HbA1c。
2.儀器與方法:采用配有M5S探頭的GE vivid E9超聲診斷儀,頻率(2.0~4.5)MHz。待被檢查者平靜呼吸,接心電圖。二維成像模式下測量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I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IDs)、舒張末期室間隔厚度(inter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at end -diastole,IVSTd)、舒張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at end-diastole,LVPWTd)、左心房內(nèi)徑(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通過雙平面Simpson法測得。采集3個心動周期的心尖左心室兩腔觀、心尖左心室長軸觀、心尖四腔觀動態(tài)圖像并存儲,要求幀頻60~80幀/秒。用Echo PAC軟件進行“2D strain”分析,得到左心室整體及17個節(jié)段縱向應變牛眼圖,調(diào)整瓣膜啟閉時間,輸入收縮壓,得到整體縱向應變(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體做功指數(shù)(global myocardial work index,GWI)、整體有效功(global constructive work,GCW)、整體無效功(global wasted work,GWW)及整體做功效率(global myocardial work efficiency,GWE)。由兩名有5年工作經(jīng)驗的超聲醫(yī)生對圖像進行采集、測量和分析。
1.3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3組間年齡、BMI、SBP、DBP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與對照組比較,DM1、DM2組TG、TC、LDL-C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而DM1與DM2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DM2組空腹血糖、HbA1c高于對照組及DM1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而對照組與DM1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詳見表1。
表1 3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2.3組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比較:3組間LAD、LVIDD、LVIDs、IVSTd、LVPWTd、LVEF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詳見表2。
表2 3組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比較
3.3組左心室心肌做功參數(shù)比較:與對照組比較,DM1、DM2組GLS、GWI、GCW均減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DM2組GLS、GWI、GCW較DM1組減低更顯著,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3組間GWW、GWE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詳見表3,圖1~圖3。
表3 3組左心室心肌做功參數(shù)比較
圖1 對照組左心室壓力-應變環(huán)及心肌做功參數(shù)
圖2 DM1組左心室壓力-應變環(huán)及心肌做功參數(shù)
圖3 DM2組左心室壓力-應變環(huán)及心肌做功參數(shù)
4.左心室心肌做功參數(shù)與GLS的相關性:GLS 與 GWI、GCW呈負相關 (r=-0.833,P<0.001;r=-0.846,P<0.001),GLS 與 GWW、GWE 無相關性(P>0.05),詳見圖4。
圖4 心肌做功參數(shù)和GLS相關性A.GWI與GLS的相關性;B.GCW與GLS的相關性
5.左心室心肌做功參數(shù)與HbA1c的相關性:GWI、GCW與HbA1c呈負相關 (r=-0.532,P<0.05;r=-0.508,P<0.05),GWW、GWE與 HbA1c無相關性(P>0.05),詳見圖5。
圖5 心肌做功參數(shù)和HbAlc相關性A.GWI和HbAlc相關性;B.GCW和HbAlc相關性
T2DM發(fā)生呈逐年升高趨勢,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危害,為心腦血管事件常見危險因素[6]。T2DM患者心功能不全患病率高達35.0%,其中女性、男性患者發(fā)生心功能不全概率是健康人的5倍、2倍,年輕患者風險更高[7]。T2DM心臟損害早期為亞臨床左心室功能障礙,包括左心室順應性下降、舒張功能受損和心肌灌注減少,多屬于可逆性變化,及早發(fā)現(xiàn)T2DM亞臨床左心室功能障礙,指導臨床早期進行干預,能夠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2]。大量研究表明,二維應變可早期敏感地檢測T2DM亞臨床左心室功能障礙,但未考慮負荷對心肌的影響[8,9]。本研究采用無創(chuàng)左心室PSL評價不同血糖控制水平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變化,及早察覺左心室功能受損。
左心室PSL是在STI基礎上,考慮了后負荷對心肌的影響,已證實與熒光脫氧葡萄糖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xiàn)DG-PET)評估的氧耗以及局部心肌葡萄糖代謝具有較好的相關性,可以無創(chuàng)定量檢測左心室心肌功能的變化。目前已用于多種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壓、擴張性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淀粉樣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10,11]。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DM1、DM2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無明顯變化時,GLS、GWI、GCW已降低,與王一灑等[12]研究結(jié)果一致,表明T2DM患者左心室GLS、GWI、GCW改變早于LVEF,可更早期、敏感地發(fā)現(xiàn)左心室心肌收縮能力的降低。心臟存在代償能力,T2DM患者LVEF減低之前,患者已存在輕微的心肌功能異常。T2DM患者GLS減低原因可能為縱向收縮主要與心內(nèi)膜下心肌有關,T2DM心肌微血管病變、纖維化更容易影響到心內(nèi)膜,心內(nèi)膜下心肌纖維受損傷程度更加嚴重[13]。DM1、DM2組GWI、GCW較對照組減低,分析原因可能為T2DM患者氧化應激、心肌細胞糖脂代謝異常、鈣通道受損及線粒體、內(nèi)皮細胞、微血管功能障礙,這些病理變化持續(xù)損害心肌,導致心肌能量代謝下降、供給不足、心肌細胞肥大、壞死、纖維化,左心室收縮功能受到損害,導致GWI、GCW下降[14,15]。
臨床上常通過HbA1c監(jiān)測T2DM血糖控制情況,其中HbA1c<7%代表血糖控制良好。本研究采用PSL探討不同HbA1c水平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做功的變化,結(jié)果發(fā)現(xiàn)DM2組GLS、GWI、GCW低于DM1組,表明血糖控制不佳者較血糖控制良好者,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傷程度嚴重。相關性結(jié)果表明GWI、GCW與HbA1c呈負相關,表明HbA1c與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縮功能具有相關性。國內(nèi)外研究證實HbA1c與T2DM患者的心力衰竭風險相關,HbA1c水平越高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16,17]。這可能為血糖控制越差,長期高血糖環(huán)境,自由基毒性作用增加,心肌氧耗增加,導致心肌細胞肥大、壞死、纖維化,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傷程度越嚴重[18,19]。因此,改善T2DM患者血糖控制,有助于避免或延遲不可逆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
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GLS 與 GWI、GCW 呈負相關,表明GLS下降使左心室心肌收縮力減低,進而對心肌做功產(chǎn)生影響。GLS與GWW、GWE無相關性,表明GWI、GCW參數(shù)能更好評估左心室收縮功能。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左心室PSL可定量評價不同血糖控制水平T2DM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可早期、敏感地監(jiān)測T2DM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損害,且血糖控制水平越差,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越嚴重,為指導臨床醫(yī)師早期采取治療手段提供依據(jù)。但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①該研究收集的試驗者較少,今后可收集更多病例數(shù)來進一步驗證;②左心室PLS是基于STI得到的,需要更清晰、幀頻更高的二維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