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蚌埠,233000)
尿毒癥是一種終末期腎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該病的死亡率較高,常見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等,典型的臨床癥狀為疲乏、水腫、食欲不振等,患病后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血液透析作為目前臨床上最為常用的尿毒癥治療方式之一,其能夠大幅度地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降低死亡率,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但是長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也會產(chǎn)生較多的不良反應,容易造成患者睡眠障礙,從而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以及康復速度。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減少血液透析治療對尿毒癥患者產(chǎn)生的不良反應[2]。臨床研究表明,尿毒癥患者在透析治療中承受著心理壓力和生理壓力,失眠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無法改善此類問題,隨著醫(yī)學水平的不斷發(fā)展,5E康復模式應運而生。5E康復模式由教育、激勵、工作、鍛煉、評估5項內(nèi)容組成。目前國外已經(jīng)有研究報道,通過在HD治療患者中實施5E康復模式,可改善患者治療后的生命質量[3],但在國內(nèi)相關報道還比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5E康復模式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治療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蚌埠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45.63±5.73)歲,透析時間4~26個月,平均透析時間(13.23±1.63)個月。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36~76歲,平均年齡(46.32±4.76)歲,透析時間4~27個月,平均透析時間(13.44±1.65)個月。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許可,且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標準 1)均符合《腎臟病診療指南》第3版[4]中的疾病診斷標準者;2)血液透析治療在3個月以上者;3)無認知障礙者。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合并心絞痛、冠心病者;2)合并肝功能嚴重不全者;3)合并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
1.4 干預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康復措施,包括:1)健康教育:向患者闡明尿毒癥疾病發(fā)生原因以及治療方式,詳述血液透析的原理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2)藥物指導: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機制、使用方法,并叮囑患者按照療程按時服用藥物。3)心理疏導:給予患者心理上的鼓勵,指導患者正確面對自身疾病。4)運動干預:叮囑患者進行適當?shù)挠醒踹\動。觀察組采取5E康復模式,具體措施如下。1)鼓勵:需要長期進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癥患者,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護理人員盡可能與患者保持溝通交流,盡量讓患者能夠緩解治療過程中緊張的心理,保持輕松愉快的身心狀態(tài),鼓勵患者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增加患者戰(zhàn)勝病情的信心,同時也提高患者對相關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2)教育: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時充分告知患者相關治療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并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育措施,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實際情況。3)鍛煉:在進行血液透析的同時,要對患者的活動能力進行科學正確的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的結果來進行康復鍛煉計劃的制定,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患者家屬參與,有助于讓患者配合治療。4)工作:HD患者由于病情,一般都沒有辦法同時進行工作,因此也容易對家人和朋友產(chǎn)生愧疚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療效果。護理人員需要盡可能引導患者參與,提高治療的積極性。5)評估:根據(jù)患者的生活情況進行評估,及時優(yōu)化康復方案。
1.5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治療前后的睡眠質量、護理滿意度、遵醫(yī)行為、生命質量、焦慮抑郁評分。
1.6 療效判定標準 1)睡眠質量:以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問卷(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進行評定,得分范圍為0~21分,得分越高,睡眠質量越差[5]。2)遵醫(yī)行為:包括4個項目,分別為正確服藥、合理飲食、運動鍛煉、定時復診,每項總分10分,得分越高,遵醫(yī)行為越好[6]。3)生命質量:采用健康相關生命質量量表簡明健康狀況調(diào)查問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MOS SF-36)評估生命質量,包括8個項目,每項總分100分,得分越高,生命質量越高[7]。4)焦慮抑郁情緒:采用Zung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SAS評分包括14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SDS評分包括15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法;得分越高,抑郁焦慮越嚴重[8]。5)護理滿意度:采用問詢的方式了解很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的人數(shù),總滿意度為很滿意率與滿意率的加和。
2.1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前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PSQI低于護理前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3 2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 護理前,2組的遵醫(yī)行為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的遵醫(yī)行為評分均高于護理前,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正確服藥、合理飲食、運動鍛煉、定時復診評分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遵醫(yī)行為比較分)
2.4 2組患者生命質量比較 護理前,2組的生命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護理前,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生命質量評分更高,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護理前后生命質量比較分)
2.5 2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2組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SAS評分、SDS評分更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2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分)
目前,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由于尿毒癥患者需長期進行血液透析,大多數(shù)患者極易出現(xiàn)負面心理情緒,這會導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嚴重延緩患者的康復速度,導致患者出現(xiàn)失眠[9]。臨床研究表明,睡眠障礙會影響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因此改善尿毒癥患者的睡眠障礙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療效果[10]。臨床研究結果證實,對透析的尿毒癥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康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11]。傳統(tǒng)護理由于不具有針對性,無法滿足尿毒癥患者的護理需求,從而使患者的整體滿意度較低[12]。故如何采取更為系統(tǒng)化的干預措施以幫助患者提高睡眠質量和提高護理滿意度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5E康復護理是一種全面的康復護理模式,包括教育、鼓勵、鍛煉、工作、評估五方面,能夠幫助血液透析患者盡快回歸社會,提升患者的生命質量,改善患者預后[13]。
董彥[14]的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睡眠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生命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PSQI評分及SAS評分、SDS評分低于護理前和對照組,遵醫(yī)行為評分、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護理前和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與本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且在其基礎上改善了患者的遵醫(yī)行為和心理狀態(tài)。結果顯示5E康復模式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分析原因可能為5E康復護理通過在教育、鼓勵、工作、鍛煉、評估環(huán)節(jié)對患者實施護理,幫助患者了解尿毒癥血液透析治療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對治療的心理負擔;通過與患者密切溝通,開導患者,幫助患者釋放心理壓力,有助于改善負面情緒,并提高睡眠質量;通過讓患者進行鍛煉,幫助患者建立康復自信心,提高遵醫(yī)行為;通過運動和鍛煉,幫助患者強身健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15-16]。
綜上所述,5E康復模式應用于提高尿毒癥血液透析(HD)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遵醫(yī)行為和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