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慶 孫兆峰 王 凱 王兆華
1.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山東省醫(yī)學科學院)研究生部,山東 濟南 250117;2.泰安市中心醫(yī)院血液透析科,山東 泰安 271000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治療終末期腎臟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有效手段之一。美國腎臟病數(shù)據(jù)系統(tǒng)(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USRDS)2017年度報告指出,將近4/5 的報告國家或地區(qū)中,有80%以上的尿毒癥患者選擇HD治療,HD依然是絕大多數(shù)國家與地區(qū)最常見的腎臟替代治療方式。隨著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身心健康狀況日漸衰退,心肺功能嚴重受損,直接造成了其生存質量的下降,乃至影響家庭和社會各層面。因此,對MHD 患者來說,除常規(guī)醫(yī)學治療外,還需要綜合康復手段幫助患者從生理及心理上回歸正常生活。太極拳屬于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1-2],根據(jù)中醫(yī)學的人體結構兩系統(tǒng)理論,人體是由全身非特異性結締組織構成的筋膜支架網(wǎng)絡形成的支持與儲備系統(tǒng),該支架網(wǎng)絡主要由已分化的功能細胞構成的功能系統(tǒng)組成[3]。太極拳鍛煉的部位和組織都屬于筋膜的范圍[4],其鍛煉筋膜不是通過被動拉伸,而是主動運動,是最符合筋膜運動的完美鍛煉方式[5]。研究表明,太極拳(筋膜訓練)可有效改善人體的炎癥水平、心肺功能、心理健康、睡眠質量等[6-8]。本研究將泰安市中心醫(yī)院100 例MHD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試驗組患者進行6 個月的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旨在研究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對MHD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
本研究根據(jù)納入及排除標準選取泰安市中心醫(yī)院血液透析科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間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根據(jù)剔除標準,至試驗結束共5例退出,最終95例患者納入研究,其中試驗組46例,平均年齡為(54.8±10.3)歲,對照組49例,平均年齡為(52.0±11.2)歲。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2)行HD治療持續(xù)時間大于3個月,且每周進行透析治療3次;(3)病情穩(wěn)定,意識清楚,思維正常,能進行語言溝通,有一定學習能力的患者;(4)無活動障礙,能進行一般的體育鍛煉;(5)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心腦疾病者,如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Ⅳ級者)、急性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急性腦卒中等;(2)高血壓病患者,運動前血壓 超 過170/110 mmHg(1 mmHg = 0.133 kPa);(3)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多臟器功能衰竭、重度貧血(Hb<60 g/L)者;(4)患者、家屬拒絕參與本研究及不合作者。剔除標準:(1)進入試驗后未按要求進行訓練者;(2)因病情變化或其他個人原因無法繼續(xù)訓練者。本研究經(jīng)泰安市中心醫(y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本試驗采用的研究方法為隨機同期對照法,試驗期間,納入患者維持研究前原治療方案(HD及藥物治療方案),HD應用自體動靜脈內瘺或長期靜脈導管作為血管通路,采用血液透析機品牌為東麗TQS-88或費森4008S,兩組患者除日?;顒油?,對照組患者避免進行正規(guī)系統(tǒng)訓練,否則按剔除標準予以剔除,試驗組患者在日常活動基礎上聯(lián)合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每周3次非透析日居家進行,每次30 min,患者運動后如實記錄運動日記,研究人員每日進行監(jiān)督及督促,試驗共計24周。運動強度以靶心率及Borg 主觀疲勞感覺指導評估,推薦MHD患者靶心率以(220-年齡)×(50%~70%)為佳[9]。Borg主觀疲勞感覺評分控制在12 ~16分(中等強度)。
(1)試驗開始前最后一次透析的前1 天與6 個月試驗完成后首次透析的前1 天,測定超敏C 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行6分鐘步行試驗(6-minute walk test,6MWT)。①hs-CRP檢測方法:受試者空腹6 h以上,于次日清晨透析前使用生化管抽取肘靜脈血2 mL,2 h 內將血標本送至我院檢驗科檢測hs-CRP。②6MWT 試驗步驟:受試者試驗時間應選擇特定時間點,選擇安全空曠區(qū)域,劃定起始線,由研究人員指令開始行走,即刻進行6 min 倒計時,并開始記錄行走圈數(shù)。試驗結束前15 s告知受試者注意執(zhí)行停止指令,停止行走后做好停止位置的標記,提前停止者記錄當時停止的位置,用四舍五入法計算受試者總共運動的距離。
(2)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評定:采用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研制的調查問卷,其中涵蓋生理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職能(role-physical,RP)、軀體疼痛(bodily pain,BP)、一般健康狀況(general health,GH)、精力(vitality,VT)、社會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職能(role-emotional,RE)以及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等8 個方面。分別于試驗前1周、試驗后1周,向患者發(fā)放調查問卷,由受過培訓的醫(yī)護人員指導患者填寫,填寫時間控制在20 min以內,填寫結束后回收統(tǒng)計匯總。
(3)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測定:采用美國匹茨堡大學醫(yī)學中心精神科睡眠和生物節(jié)律研究中心睡眠專家1993年編制的PSQI 量表,分別于試驗前1 周、試驗后1 個月向患者發(fā)放調查表,患者自行填寫,時間5 ~10 min,填寫結束后回收統(tǒng)計匯總。
(4)SAS、SDS 評定:分別采用Zung 1971年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AS、1965年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于試驗前1周,試驗后第6周、第12周、第18 周、第24 周向患者發(fā)放量表,評估患者焦慮、抑郁水平。醫(yī)護人員可協(xié)助患者填寫,填寫結束后回收統(tǒng)計匯總。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對SAS、SDS 評分使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 精確概率法。檢驗水準α=0.05。
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本資料比較[±s,n(%)]
表1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本資料比較[±s,n(%)]
注:BMI為體質量指數(shù)
基本資料年齡(歲)BMI(kg/m2)家庭年收入(萬元)透析齡(月)性別男 女疾病類型原發(fā)性腎病繼發(fā)性腎病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通路類型自體動靜脈瘺長期靜脈導管試驗組(n=46)54.8±10.3 21.17±1.78 6.24±2.29 32.6±25.1 26(56.5)20(43.5)32(69.6)14(30.4)27(58.7)19(41.3)39(84.8)7(15.2)對照組(n=49)52.0±11.2 21.85±2.32 5.78±2.02 29.2±12.0 26(53.1)23(46.9)28(57.1)21(42.9)34(69.4)15(30.6)43(87.8)6(12.2)t/χ2 1.281-1.616 1.047 0.857 0.1150.735 1.5730.210 1.1180.294 0.1770.674 P 0.203 0.110 0.298 0.394
兩組患者試驗前hsCRP 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13);試驗組患者進行6個月的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后,hsCRP水平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68,P=0.006),對照組患者6 個月后的hsCRP水平雖有升高,但組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883);試驗后的兩組間比較,試驗組的hsCRP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08,P=0.030),見表2。
表2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sCRP水平比較(±s,mg/L)
表2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sCRP水平比較(±s,mg/L)
組別試驗組(n=46)對照組(n=49)t P試驗前6.12±5.39 6.00±5.30 0.109 0.913試驗后4.98±3.29 6.00±5.30-2.208 0.030差值-1.14±2.69 1.10±8.71 t-2.868 0.883 P 0.006 0.382
以6MWT 作為評估MHD 患者心肺耐力的指標,試驗前進行兩組患者的6MW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393);進行6 個月的試驗后,兩組患者的6MWT水平均有所提高,試驗組患者較試驗前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53.189,P<0.001),而對照組患者試驗前后6MWT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67);進一步對試驗后兩組的6MWT水平比較,顯示試驗組6MWT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58,P=0.016),見表3。
表3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MWT水平比較(±s,m)
表3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MWT水平比較(±s,m)
組別試驗組(n=46)對照組(n=49)t P試驗前351.91±81.44 337.39±83.47 0.858 0.393試驗后392.20±80.25 346.69±98.57 2.458 0.016差值40.28±5.14 9.31±58.00 t 53.189 1.124 P<0.001 0.267
PSQI評分是評價睡眠質量的常用方法,PSQI評分越高代表睡眠質量越差,試驗前兩組患者的PSQI分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50);試驗后試驗組的PSQI 評分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134,P<0.001),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P=0.150),組間比較顯示試驗組的PSQI分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 計學意義(t=-2.854,P=0.005),見表4。
表4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SQI評分比較(±s)
表4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SQI評分比較(±s)
組別試驗組(n=46)對照組(n=49)t P試驗前13.39±2.14 13.90±2.12-1.157 0.250試驗后12.28±2.05 13.47±2.00-2.854 0.005差值-1.11±0.92-0.43±2.05 t-8.134-1.462 P<0.001 0.150
兩組的SF-36 各維度評分試驗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后對照組SF-36各維度評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進行6 個月的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后,社會功能(SF)與情感職能(RE)評分與試驗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生理機能(PE)、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一般健康狀況(GH)、精力(VT)、精神健康(MH)在試驗后均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總體的健康變化情況較試驗前好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14.853,P<0.001),見表5。
表5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F-36各項目評分比較(±s,分)
表5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F-36各項目評分比較(±s,分)
注:PF為生理機能;RP為生理職能;BP為軀體疼痛;GH為一般健康狀況;VT為精力;SF為社會功能;RE為情感職能;MH為精神健康
項目PF RP BP GH VT SF RE MH總體健康變化時間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試驗前試驗后差值t P實驗組69.57±4.17 81.00±12.16 11.44±10.85 7.147<0.001 39.17±2.78 58.02±13.15 18.85±13.15 9.725<0.001 66.72±2.58 78.89±9.03 12.17±8.76 9.424<0.001 46.89±2.81 60.22±6.99 13.33±5.78 15.633<0.001 63.15±2.46 71.13±5.22 7.98±4.49 12.053<0.001 61.85±3.57 60.67±5.86-1.17±4.91-1.620 0.112 41.96±2.63 41.37±6.97-0.59±6.80-0.586 0.561 73.17±2.50 82.67±11.30 9.50±11.23 5.739<0.001 49.89±2.81 66.09±8.28 16.20±7.40 14.853<0.001對照組68.90±3.94 66.27±11.04-2.63±10.01-1.840 0.072 38.61±3.01 39.35±5.33 0.74±4.13 1.245 0.219 66.67±3.15 66.84±3.38 0.16±1.55 0.739 0.463 47.92±2.92 48.69±5.61 0.78±4.63 1.174 0.326 63.51±3.57 62.90±6.28-0.61±6.28-0.682 0.498 60.55±3.37 59.84±5.65-0.71±5.18-0.964 0.340 41.51±2.92 42.51±5.29 1.00±4.90 1.443 0.156 74.04±4.53 72.71±9.15-1.33±8.57-1.083 0.284 50.92±2.90 52.10±6.07 1.18±4.92 1.684 0.099 t 0.802 6.189 0.942 8.966 0.074 8.512-1.750 8.887-0.566 6.921 1.822 0.709 0.780-0.902-1.165 4.735-1.750 9.431 P 0.424<0.001 0.349<0.001 0.941<0.001 0.083<0.001 0.573<0.001 0.072 0.480 0.437 0.369 0.248<0.001 0.083<0.001
試驗前兩組間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對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每6 周進行1 次評估,共評估5 次(包括基線),因每次評估分值可能受上一次基礎值的影響,故使用重復測量資料方差分析的方法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主體內效應檢驗顯示SAS、SDS 值在各評估周期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SAS(F=4.622,P=0.002)、SDS(F= 13.203,P<0.001)],主體間效應檢驗顯示兩組間的SAS、SDS 值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SAS(F=13.568,P<0.001)、SDS(F=41.820,P<0.001)]。見表6-2。隨著試驗周期的延長,試驗組患者SAS評分呈逐步下降趨勢,運動后6 周、18 周、24 周SAS評分較上一時間窗雖有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僅在運動訓練后12 周SAS 評分較6 周時下降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7.300,P<0.001);運動后12 周、18 周、24 周的SAS 值較基線顯著降低(P<0.05)。相比之下,對照組的SAS 評分在整個試驗周期中整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第18周的SAS 評分較12 周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747,P=0.008),余各周期較上一時間窗變化均不明顯,與基線相比均無明顯升高或降低。進行兩變量協(xié)同作用分析,顯示組間與各評估周期之間存在交互作用(F=15.239,P<0.001),提示兩組患者SAS 評分的差異隨著運動訓練周期的增加而變大(表6、圖1)。試驗組患者SDS評分隨著試驗周期的增加也呈逐步下降趨勢,各周期SDS 值與基線相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6 周、12周、18周運動訓練后SDS評分較上一時間窗明顯下降(P<0.05),在24 周運動訓練后較18 周雖有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試驗組相比,對照組的SDS 評分在整個周期中表現(xiàn)較為平穩(wěn)。進行兩變量協(xié)同作用分析,顯示不同分組與各運動周期之間存在交互作用(F= 16.340,P<0.001),提示兩組患者SDS 評分的差異隨著運動訓練周期的增加而變大(表6、圖2)。
圖1 各組患者SAS的變化趨勢(分)
圖2 各組患者SDS的變化趨勢(分)
表6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6 兩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試驗前比較,aP<0.05;與試驗后6 w比較,bP<0.05;與試驗后12 w比較,cP<0.05,與試驗后18 w比較,dP<0.05
時間試驗前試驗后6 w試驗后12 w試驗后18 w試驗后24 w不同周期不同分組交互作用F PF PF P SAS試驗組54.85±3.57 53.74±2.76 51.59±2.45ab 51.17±2.82ab 50.96±2.63ab 4.622 0.002 13.568<0.001 15.239<0.001對照組53.61±3.01 53.14±2.74 53.51±3.57 54.71±4.72bc 54.90±3.94b t 1.827 1.056-3.040-4.473-5.766 P 0.071 0.293 0.003<0.001<0.001 SDS試驗組56.87±3.52 55.52±2.41a 53.09±2.48ab 52.15±2.46abc 52.02±2.62abc 13.203<0.001 41.820<0.001 16.340<0.001對照組56.45±3.84 57.16±4.67 56.90±3.19 56.55±3.37 57.29±3.78 t 0.555-2.170-6.528-7.233-7.839 P 0.580 0.033<0.001<0.001<0.001
醫(yī)療水平與透析技術的不斷提升,使得MHD患者生命得以不斷延長,在社會發(fā)展與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環(huán)境下,MHD 患者不僅僅滿足于延長壽命,更加追求生存質量的提升。腎臟康復是一項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綜合性多學科計劃,主要涉及醫(yī)療、教育、咨詢、飲食、運動訓練5 個方面,旨在幫助腎臟病患者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理功能狀態(tài)、職業(yè)能力、生活質量,其中運動訓練是綜合性腎臟康復計劃的核心。國際透析預后與實踐研究(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DOPPS)報告稱,無論HD患者身體狀況或社會因素如何,習慣性每周鍛煉1 次以上的患者在所有DOPPS 國家的HRQoL生活質量評分、身體機能和睡眠質量得分都有較好的結果[10]。我國傳統(tǒng)太極拳是一項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運動時不會加重因缺氧導致的臟器負擔。運動過程中,腰部、四肢的旋轉、屈伸通過人體的經(jīng)絡系統(tǒng)對全身上百處穴位進行牽拉、按摩,可以活躍疏通人體經(jīng)絡,調節(jié)人體陰陽平衡,促使體內精微物質運化,進而改善人體生理調節(jié)功能,修身養(yǎng)性,防治疾病,益壽延年。本研究采用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對納入的MHD 患者進行運動訓練,該動作簡便易學,可以讓太極拳零基礎的患者在短時間內掌握陳氏太極拳的基本動作要領。
微炎癥狀態(tài)是由于機體內含有致炎物質,從而引起無菌性炎癥的狀態(tài),患者往往沒有明顯的感染癥狀,但表現(xiàn)為各種炎癥因子的升高。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當組織受損或機體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時,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傳統(tǒng)的炎癥因子標志物。而檢測hsCRP作為一種改進的檢測方法,不僅可以評估機體是否存在急性炎癥反應,而且對低度炎癥狀態(tài)下蛋白水平的測定
具有一定價值。hsCRP已被公認為最可靠、最精確的炎癥標志物,是預測ESRD患者生存率的獨立危險因素[11]。本研究中試驗組進行6個月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后hsCRP 水平由(6.12±5.39)mg/L 下降至(4.98 ± 3.29)mg/L,差 異 具 有 統(tǒng)計學意義(t=-2.868,P=0.006),對照組患者未進行任何正規(guī)形式的運動訓練,hsCRP水平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試驗后組間比較中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的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t= -2.208,P= 0.030),提示MHD 患者進行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可改善機體微炎癥狀態(tài),這與以往的研究報告結果一致[12-13]。Afshar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有氧運動比抗阻訓練降低hs-CRP水平效果更為顯著。運動訓練改善機體微炎癥狀態(tài)可能是因為運動可以使全身血液流速加快,對身體組織進行一定程度的擠壓,使組織細胞內各種溶質進入血液循環(huán)中轉運速度增加,提高了透析效率,增加了機體內毒素及炎癥因子的清除。可見,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訓練能夠有效改善MHD 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
MHD患者呼吸肌肌力下降、容量超負荷可導致肺充血,進而引起肺泡及內皮細胞的損害,乃至肺功能受損,在一定程度上致使MHD 患者的死亡率升高和機體功能受限。由于心肺、神經(jīng)和肌肉系統(tǒng)共存障礙等相關因素的影響,MHD患者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體力活動和運動耐量降低。Torino 等[15]對參與EXCITE(exercise introduction to enhance performance in dialysis)試驗的296 名透析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二次分析,指出6MWT可以預測慢性腎臟病透析患者的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和住院風險。在終末期腎病患者中,6MWT具有較高的重測信度(組內相關系數(shù)=0.94,95%CI:0.89 ~0.97)[16]。研究表明,有氧運動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6MWT 有改善作用[17]。本研究對試驗組46 例透析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的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后,6MWT 結果由(351.91±81.44)m增加至(392.20±80.25)m,活動能力顯著提高(t=53.189,P<0.001),與對照組試驗后的6MWT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458,P=0.016)。該研究結果與以往文獻報道相符[17-18],據(jù)此本研究認為,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能夠有效改善MHD 患者的心肺功能,進而提升運動耐量,幫助患者增加體力活動,減少機體功能限制。
ESRD患者的睡眠障礙發(fā)生率與普通人群相比明顯升高,尤其在接受透析治療的人群中表現(xiàn)更為顯著[19-20]。慢性腎病患者的睡眠障礙主要來自生理、心理和環(huán)境因素等方面,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不寧腿綜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或周期性腿部運動、夜間透析護理、抑郁和焦慮情緒、神經(jīng)活性藥物、疼痛、瘙癢、睡眠衛(wèi)生改變以及白天小睡等。國際上通常采用PSQI 量表來評估患者在1 個月內的睡眠質量,包括睡眠質量主觀評價、習慣性睡眠效率、睡眠潛伏期、總睡眠時長、睡眠藥物使用、日間功能障礙、睡眠障礙7 個板塊,每個板塊評分為0 ~3 分,總分21 分,分數(shù)較低者,代表睡眠質量較佳。劉賢臣等[21]曾對PSQI量表作過研究,指出此表具有較好的信度、效度。放松技術、運動鍛煉、針壓法和藥物治療等常作為改善睡眠質量的方法用于臨床實踐中[22]。本研究顯示,試驗前兩組患者PSQI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試驗后試驗組的PSQI評分降低(t=-8.134,P<0.001),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t=-1.462,P=0.150),組間比較顯示,試驗組的PSQI 分值低于對照組(t=-2.854,P=0.005)。說明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可有效改善MHD 患者的睡眠障礙。
HD治療是一項重復、單調、令人疲憊且遙遙無期的治療過程,大多數(shù)透析患者每周需接受2 次或3 次透析治療,平均每次透析時間為4 h 左右,這令大多數(shù)患者失去了自由。另一方面,接受MHD 治療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往往不得不接受患有不治之癥的事實,同時患者易對家屬、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依賴心理,需要面對昂貴的醫(yī)療費用、社會生活的破壞、財務收入的減少或損失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問題,也直接導致了MHD 患者生活質量的下降。在本研究中,對試驗組46 例MHD 患者進行為期6 個月的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訓練后,患者SF-36 量表的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精神健康6 個維度顯著改善(P<0.05),總體的健康變化較試驗前明顯好轉(t=14.853,P<0.001),且這6個維度及總體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的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在試驗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由于HD治療占據(jù)患者大部分時間的現(xiàn)狀未被改變,患者仍不能將更多的時間用于工作、社交等,但在健康變化總體評分上試驗組患者試驗后評分高于對照組,總體來說,在經(jīng)過6 個月的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后,試驗組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且相比于對照組改善更為顯著。這一結果也與以往多項研究結果相一致[23-24]。
鄒楊等[25]研究表明,心理疾病是ESRD 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尤其是接受透析治療后,其發(fā)病率大大增加。最常見的心理疾病類型為焦慮和抑郁[26],不僅導致MHD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紊亂,免疫力降低,腎臟病病情迅速進展,更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導致死亡率增加。雖然目前精神障礙診斷的黃金標準仍是采用結構化臨床訪談的方式,但自我評測方法在篩選和測量進展方面仍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并經(jīng)常用于試驗研究中。Zung的SDS和SAS兩種自我測評方法在抑郁和焦慮領域被廣泛使用。Debra 等[27]將Zung 量 表 與 抑 郁 焦 慮 壓 力 量 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進行比較,重新檢驗了Zung 量表對于預測和診斷焦慮與抑郁的能力,結果顯示Zung 量表在敏感性方面更勝一籌。國內外多項研究指出,對MHD 患者進行規(guī)范的運動康復訓練可顯著改善其焦慮、抑郁狀態(tài)[28-30]。本研究旨在進一步觀察MHD患者SAS、SDS評分隨運動訓練時間的變化趨勢,為保證評分的穩(wěn)定性,對MHD患者每6周進行一次測評,整個試驗周期共測量5 次(包括基線值)。因每一測評時期中的SAS、SDS 分值可能會受上一測評時期基礎值的影響,故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對兩組患者各測評時期的SAS、SDS評分均值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通過比較可以看出,組間及不同測評時期中的SAS、SDS 評分均存在差異(P<0.01),通過協(xié)同作用分析可以得出,隨著測評時期數(shù)的增加,兩組間的差異也在不斷增大(SAS:F =15.239,P<0.001;SDS:F=16.340,P<0.001)。以測評周期數(shù)為橫坐標,SAS、SDS評分值為縱坐標,繪制曲線,觀察到實驗組SAS、SDS 評分隨運動訓練的進行均呈下降趨勢,相比之下,對照組SAS、SDS評分無明顯波動。因此,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這項有氧運動可以改善MHD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
運動康復療法對MHD 患者的預后及康復有著重要作用,已得到國內外醫(yī)學專業(yè)領域的廣泛認可,但目前仍未形成科學規(guī)范、易于施行的運動訓練方案。運動康復療法的實施首先需要提高患者及相關醫(yī)護人員對運動療法的認知與接受能力,因此需要多學科專業(yè)人員相互協(xié)作為HD患者制定最佳且有效的運動訓練方案。本研究表明,對MHD患者進行太極拳養(yǎng)生八式運動訓練,可顯著改善其微炎癥狀態(tài)、心肺耐力、睡眠質量、焦慮抑郁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太極拳近年來逐漸受到國際上諸多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甚至國外學者對其研究已超越國內。我國相關專家學者、醫(yī)護人員應多學科、多中心積極開展對太極拳功效的研究,使其真正成為規(guī)范、安全、經(jīng)濟、有效的運動訓練康復治療方案。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