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竹蓮 鄧 允 朱衛(wèi)紅 杜彩霞 覃錦平 段相玉
(河南省蘭考縣植保植檢站 河南蘭考 475300)
草地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是全球預警的一種重大農業(yè)害蟲, 其幼蟲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種農作物,已在多國造成巨大的農業(yè)損失。 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以后對玉米生產危害嚴重,具有雜食暴食性、遷飛速度快、繁衍能力強、對農藥抗性強等特點,2019 年入侵我國并傳入河南省后,主要為害玉米[1-3]。 根據監(jiān)測,河南省有大量的草地貪夜蛾成蟲活動, 給田間幼蟲防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4-5]。 藥劑防治仍是控制其幼蟲發(fā)生危害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草地貪夜蛾幼蟲已對部分化學農藥產生了一定的抗性[6],目前仍缺乏防治草地貪夜蛾的有效登記農藥, 根據國內外防控草地貪夜蛾的情況[7]及農業(yè)農村部推薦的防治農藥品種,為明確真菌殺蟲劑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懸浮劑單獨及其混用防治玉米草地貪夜蛾幼蟲的效果,參考其在國內的防治應用情況[8-9],筆者于2021 年進行了玉米田草地貪夜蛾幼蟲防治效果試驗研究,為推廣生物殺蟲劑防治草地貪夜蛾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
試驗設在蘭考縣谷營鎮(zhèn)朱場村, 試驗田總面積3 335 m2,種植作物是秋播玉米,前茬作物為小麥,四周田塊常年是小麥—玉米種植模式。 試驗田地勢平坦,排灌便利, 土質為沙壤土,地力中等偏上,水肥及栽培條件均一,試驗田塊由農業(yè)大戶種植,病蟲害管理模式統(tǒng)一、交通便利,利于試驗調查及示范觀摩。2021 年7 月29 日播種,種植玉米品種為金白甜(水果玉米),8 月5 日出齊苗, 種植密度4 000 株/畝,生長管理水平較好,草地貪夜蛾發(fā)生較重,適宜開展藥劑試驗。
供試藥劑: ①80 億活孢子/mL 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懸浮劑(以下簡稱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重慶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試驗專供;②35%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美國富美實公司生產,試驗專供。
本次試驗共設5 個處理, 按每畝用量設置。 處理1: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80 mL;處理2:綠僵菌421油懸浮劑30 mL+35%氯蟲苯甲酰胺4.0 g;處理3: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15 mL+35%氯蟲苯甲酰胺5.5 g;處理4:35%氯蟲苯甲酰胺6.0 g;處理5:清水對照(CK)。每個處理5 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每畝噴液量30 kg。
1.4.1 施藥時間2021 年8 月18 日清晨施藥,施藥時玉米處于3~4 葉幼苗期, 草地貪夜蛾處于1~3 齡幼蟲期, 是草地貪夜蛾卵孵化及低齡幼蟲的防控最佳時期。 施藥當天天氣晴轉多云,最高溫度31℃,最低溫度23℃,日平均溫度28℃,西南風1~2 級,相對濕度36%~52%。
1.4.2 施藥方法常規(guī)葉面噴霧,采用益農3wbs-d-16b 多功能電動背負式噴霧器, 工作壓力為0.15~0.40 MPa,噴孔口粗1 mm,流量60~80 L/h。 配藥采用二次稀釋法,配藥時先加35% 氯蟲苯甲酰胺,最后加入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每畝噴液量30 L,在葉片正反兩面和喇叭口等幼蟲主要為害部位均勻噴施,保證藥液量充足,讓藥液充分接觸蟲體。
分別于施藥前及藥后1 d、3 d、7 d、14 d 共5 次調查。 采用 “W” 型五點取樣法調查目標植株活蟲數,每點調查20 株,每處理調查100 株,以活蟲數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藥效計算公式:
蟲口減退率(%)=(處理前活蟲數-處理后活蟲數)/處理前活蟲數×100%;
防治效果(%)=(處理蟲口減退率-對照蟲口減退率)/(1-對照蟲口減退率)×100%。
統(tǒng)計分析采用Office 2007 和DPS 7.05 數據處理分析軟件,使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檢驗。
由表1 可知,用藥后7 d、15 d,各處理對草地貪夜蛾幼蟲均達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 經鄧肯氏新復極差法方差檢驗, 均與對照處理差異達到顯著水平(表2)。 處理1(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80 mL)藥后1 d、3 d 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防治效果較差,藥后7 d、14 d 防治效果分別達到85.39%和86.94%,表現出藥效較緩的特性;處理3(氯蟲苯甲酰胺常量)、處理4(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15 mL+氯蟲苯甲酰胺5.5 g)在藥后3 d 防治效果分別達到94.69%和95.46%,顯著高于處理1,并表現出顯著的速效性;處理2(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30 mL+氯蟲苯甲酰胺4 g)介于兩者之間。 本試驗表現出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對草地貪夜蛾幼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但速效性較差, 施藥7 d 前后才能發(fā)揮出較高的作用,而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氯蟲苯甲酰胺減量可增加速效性,達到減量高效、持續(xù)控害的效果。
表2 不同處理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
續(xù)表1
通過試驗表明, 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對草地貪夜蛾幼蟲表現出較好的防治效果, 而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30 mL+35%氯蟲苯甲酰胺5.5 g 則表現出較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單劑更好的防治效果, 且更加速效、持效期長,符合農藥減量控害的要求,在生產中可以推廣應用。
本試驗研究了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與化學農藥氯蟲苯甲酰胺濫用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防治效果,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為生物農藥,對人畜安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小,且持效長、無污染,但速效性差[8-9],在草地貪夜蛾幼蟲田間暴發(fā)時, 難以及時有效地控制其發(fā)生為害。 本試驗明確了綠僵菌421 油懸浮劑能與化學農藥混合使用的最適方法和劑量, 并能有效提高防治效果,兼具速效性與長效性,對草地貪夜蛾幼蟲防治藥劑篩選和大田藥劑防治、 促進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