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紅
在線課堂教學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存在很大的不同。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以人際直接互動為主要形式的面授教學方式。教師在授課時能夠根據學生的反應、精神面貌隨時調節(jié)自己的教學行為,教育過程渾然一體。在線課堂教學是一種教的行為與學的行為在時空上的分離,導致教師無法直接、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在線課堂學習是通過聽講、閱讀、看教師展示等方式完成,屬于被動學習,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容易流于形式(謝幼如、邱藝,等2020)。
混合式教學將“網上教學”與“線下課堂面對面教學”相結合,利用線上、線下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施劍松2020)。例如,通過在線學習,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可以提前掌握基礎知識,然后通過面對面課堂教學和教師指導突破學習重難點,加強知識吸收和能力培養(yǎng)。只有將傳統(tǒng)學習與網絡化學習結合起來,優(yōu)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下面重點探討初中英語教師如何將前期積累的網絡教學經驗應用到教學和指導中,構建一條更加優(yōu)化的教學路徑,讓學生更有趣、全面、高效地學習。
選取牛津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 6 賓語從句的復習課,結合設計理念、過程說明論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賓語從句是名詞性從句的一種,是初中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語法內容,也是英語學習中的難點。要學好賓語從句,就必須正確、靈活運用其三要素,即引導詞、語序和時態(tài)(見圖1)。學好賓語從句不僅為學生高中階段名詞性從句的學習打下基礎,而且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更能提高其解題與應試能力。
圖1
雖然學生在八年級已經對賓語從句有初步的認識,但是畢竟已間隔將近一年時間,而且班上學生基礎不一,又處于在線學習的狀態(tài),學習效果仍需檢驗,因此教師須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根據教學重難點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有的放矢地精講多練。教師要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適度循環(huán),由淺入深,螺旋式上升,讓學生通過反復加深的練習重組信息并內化為個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1.掌握賓語從句的引導詞;
2.掌握賓語從句的語序:主句+引導詞+主語+謂語;
3.掌握賓語從句主句與從句在時態(tài)上的呼應。
中西方文化差異會干擾學生理解賓語從句的語序與時態(tài),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要點回顧”中重點講述賓語從句的語序和時態(tài)呼應的知識點;賓語從句的引導詞(that、if、whether 與特殊疑問詞)的選擇將會在教學過程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講練結合、歸納鞏固”中體現(xiàn)。
整個教學過程簡化為六個環(huán)節(jié):課前熱身(線上)—要點引入(線上)—前測反饋(線下)—講練結合(線上+線下)—課堂檢測(線上+線下)—作業(yè)提升(線下)。
第一,課前熱身,播放視頻You are not alone for China。
【設計理念】課前開展熱身活動,有助于開啟學生的英語思維,調動他們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促使其盡快投入學習,幫助其消除緊張心理。同時,在開展在線學習前,教師需要緩沖時間,以便清點人數,催促學生盡快進入課堂,作好上課準備。
【過程說明】從預備鈴響開始播放改編自經典歐美歌曲You are not alone 的You are not alone for China 及其視頻,讓學生共同欣賞、感受“愛沒有國界”的精髓,獲得美育熏陶。
第二,要點回顧,復習賓語從句的語序、時態(tài)變化。
【設計理念】在線教學的學習資源要與學習目標匹配,學習內容的結構要簡明,組織要合理,不會導致學生思維“混亂”。因此,要在線上海量的學習資源中選取適合學生的資源,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確保教學思路清晰、內容難度適中。在線學習的效果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控能力密不可分。與線下教學環(huán)境不同,線上教學很難實現(xiàn)即時、高效的互動。因此,教師可以借鑒線下教學形式,采取在線直播的方式,通過對話框回答、連麥等方式與教師進行互動。
【過程說明】教師從最簡單的兩個問句的翻譯引出賓語從句的語序問題。先讓學生續(xù)寫賓語從句,再適時將主句變?yōu)檫^去時,引出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一致問題。
PPT 展示如下(見圖2):
圖2
通過截取部分學生釘釘對話框回答的情況可知:大部分學生能回答簡單的問句翻譯和賓語從句的變語序問題;在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呼應上,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回答正確。因此,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呼應是學生共同的弱項,應在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加強訓練。
第三,前測反饋,全體學生一起批改,關注錯題反饋。
【設計理念】學生的基礎不同,在線學習的自主性不同,以及中西方文化表達存在差異,對其學習賓語從句,尤其是語序與時態(tài)造成很大的干擾。為了解學情,教師提前布置了20 道前測題,推送給學生。
【過程說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情況不容樂觀,正確率低于30%,還有一部分學生未完成檢測。在教學中,提取錯誤最多的4 道題目與學生一起分析:
題目一:
The writer told us that he__________a great number of short stories in the last few years.
A.has written
B.wrote
C.had written
D.was written
(本題考查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變化。其中,5 人選A,5 人選B,7 人選正確選項C,13 人選D,另有8名學生未作答,正確率18%)
題目二:
Christina said that she__________another trip to Sweden the next day.
A.will take
B.would take
C.had taken
D.is taking
(本題考查賓語從句的時態(tài)變化。其中,9 人選A,8 人選正確選項B,7 人選C,5 人選D,另有9名學生未作答,正確率21%)
題目三:
Do you know__________for Shanghai last night at 9 o’clock.
A.what time did he live
B.what time does he live
C.what time he left
D.what time he leaves
(本題考查賓語從句的語序。其中,9 人選A,8人選B,7 人選正確選項C,6 人選D,另有8 名學生未作答,正確率18%)
題目四: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__________?
—Of course.I suggest Water City Restaurant.
A.when can we get some food quickly
B.when we can get some food quickly
C.where can we get some food quickly
D.where we can get some food quickly
(本題考查賓語從句的語序。其中,7 人選A,8人選B,9 人選C,8 人選正確選項D,另有6 名學生未作答,正確率21%)
第四,講練結合,歸納、鞏固賓語從句的三個重點。
【設計理念】只有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選擇與學生身心特征相匹配、與教學目標和內容密切關聯(lián)的授課方式及學習資源,才能保證教的行為對學的行為起促進作用。經過權衡,以屏幕分享和PPT 展示的方式對賓語從句的三個變化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大腦中有清晰的指引,對賓語從句知識點有深刻的理解。教師用歸納法呈現(xiàn)賓語從句的三個要點,并一一設計典型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反復操練,加深理解。
教師采用“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采用線下監(jiān)督策略,通過對話框的實時互動,以及對個別學生的提問,掌握其學習進程,了解其遇到的困難。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動向,保證教的行為對學的行為真正起到督促與監(jiān)督的作用,避免因學生不重視導致在線課堂教學流于形式。
【過程說明】教師歸納賓語從句三要素,給學生直觀、清晰的指引,通過對話框的實時互動,對個別學生進行提問,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收獲高效課堂(見圖3)。
圖3
學生釘釘對話框回答的情況反映:80%的學生踴躍發(fā)言,能緊跟教師的引領完成三個要點的練習;發(fā)言中生生間的互動和競爭推動了課堂的進程。
第五,課堂檢測,實時反映學生掌握程度。
【設計理念】課堂檢測可以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指引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同時激勵學生學習。
兩輪層層遞進的復習環(huán)節(jié)后,需要再次驗證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設定10 分鐘時間,讓學生在線下完成課堂檢測練習,將答案拍照上傳到釘釘談論區(qū)。
教師通過批閱學生的課堂練習,可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并在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的問題后及時調整教學方向。教師在線上實時完成網上批改任務,能直接、有效地了解學生的上課情況,在線上營造學生之間競爭的氛圍,鼓勵他們展示個人的作業(yè)情況,交流問題,達成理解,進行交流。
【過程說明】學生完成《陽光學評》P61—62,十分鐘后拍照上傳。
通過批改學生上傳的課堂檢測題發(fā)現(xiàn):經過兩輪循環(huán)上升的講練結合復習,學生對賓語從句三要素的掌握比較扎實,在改錯題“Do you know where does Mr.Li live.”訂正時,記得去掉does,卻往往忘記在從句動詞后加-s。因此,賓語從句含有第三人稱動詞和過去時、過去完成時依然是高頻錯誤點。
在課堂上,教師督促學生實時完成檢測題并上傳展示,是檢測他們上課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其心不在焉的上課狀態(tài)。
第六,作業(yè)布置,課后跟蹤學習效果。
【設計理念】經過在課堂上反復操練,學生掌握的程度如何,需要進一步驗證,因此設置問卷星鏈接讓學生完成練習冊上有關賓語從句的15 道選擇題。在學生完成之后,與前測的20 道選擇題作前、后測對比,找出不足,為下一堂英語課查漏補缺、夯實基礎作鋪墊。
【過程說明】因為學生手頭已經有測試的題目,所以只需在問卷星上設計出含有A、B、C、D 字母的4 個選項,輸入標準答案和解題分析,讓學生在問卷星上輸入答案。答題之后馬上呈現(xiàn)標準答案,錯題解析,題目的班級答對率。使用問卷星完成測試題目,既有利于學生歸納錯題,又方便教師進行前、后測的對比,為下一階段的授課提供數據支持,還可以避免學生課后過多使用電腦的情況。
根據課后檢測數據得到:參與測試38 人,總分15 分,滿分4 人,80 分以上19 人;及格為9分,28 人及格。錯誤集中較多的是主句為過去時,從句要改為過去完成時,以及含有是動詞的語序題。
課前檢測數據(課前推送給學生要求其完成的測試)情況如下:滿分2 人,80 分以上4 人,及格11人,不及格23 人。
對比后測與前測數據可得:經過兩堂課的學習,滿分與及格人數均大幅度增加,從而得出在線課堂學習關注學生的反饋是有效的學習。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環(huán)境的優(yōu)勢和價值,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和自主解決問題的基本素質(趙賽楠2020)。同時,教師可以結合線下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自身的教學點撥及督導作用,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線上學習疑問,并創(chuàng)設機會推動他們的學習,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雖然在線教學顛覆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造成了教的行為與學的行為在時空上的分離,教師無法直接、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線上互動、線下自學并舉,與學生、家長完美配合并非不可實現(xiàn)。在今后的教學中,在線教育勢必會在學校教育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線上線下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