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丹
(陳沛丹/廣東省粵東技師學院)
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禮儀教學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禮儀教學主要是通過對學生的個人形象、禮儀行為、禮儀用語等進行訓練來提升學生的禮儀水平。舞蹈形體訓練對塑造形體具有重要價值,其同樣講究禮儀運用,因此被廣泛應用于禮儀教學實踐中。但是從實踐層面來看,在禮儀教學中不重視舞蹈形體訓練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
本文基于舞蹈形體訓練在禮儀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進一步從教學實踐層面提出舞蹈形體訓練在禮儀教學中的應用措施,以期推動舞蹈形體訓練教學滲透,提升禮儀教學水平。
禮儀教學是當代大學教學體系內容之一。在很多專業(yè)中,禮儀教學都作為基礎性與重點課程,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還有助于傳承中華禮儀文化。舞蹈形體訓練是通過利用舞蹈訓練中的形體訓練課程來增強學生身體形態(tài)的美感,促使學生擁有更具美感的形體。
舞蹈形體訓練是舞蹈學科中的分支,主要是基于舞蹈肢體動作、步伐及軀干動作規(guī)范的訓練來增強舞者的動作美感。舞蹈形體訓練的過程也是提升身體控制力的過程。舞蹈形體訓練對柔韌性、控制力的要求都是比較嚴苛的,這種嚴苛的身體控制力訓練對禮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舞蹈形體訓練通過對學生身體控制力的提升,讓學生的禮儀動作更為標準、規(guī)范。具備良好的身體控制能力也說明了具有較好的身體表現(xiàn)力。這種身體表現(xiàn)力也是禮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達因素,有助于塑造更為良好的禮儀形象。另一方面,舞蹈形體訓練能夠有效提高舞者的形體美,這種形體美運用在禮儀中具有更好的效果。此外,舞蹈形體訓練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禮儀表達過程中對自己的體態(tài)及表達能力更有信心,增強禮儀學習效果??梢园l(fā)現(xiàn),舞蹈形體訓練能夠從身姿與心理兩個角度來提高學生的掌控能力,這也是禮儀教學效果的基本保障。
圖1 走姿形體訓練
禮儀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的禮儀行為及語言進行規(guī)范,還會通過較高的禮儀認知來提高學生素養(yǎng),為其未來的從業(yè)奠定基礎。舞蹈形體訓練強調的不僅僅是形體美,還包含很多禮儀知識。甚至有些教師會在教學中通過對舞蹈動作與禮儀動作的解析,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知禮儀的重要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禮儀知識的認知,進而為未來在學習、工作及生活中對禮儀知識的運用奠定認知基礎。
相較于其他舞蹈課程,舞蹈形體訓練的綜合性更強,其結合了形體塑形、舞蹈基本功訓練及音樂配合等知識與技巧。因此,在禮儀教學中滲透舞蹈形體訓練,既能夠從肢體與形體表達上提升學生的技能,又能夠通過綜合性的舞蹈課程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舞蹈形體訓練中,學生能夠通過對舞蹈美、音樂情緒的感知,保持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并且獲得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禮儀教學中的舞蹈形體訓練也能夠通過禮儀知識與舞蹈技能的融合,拓展學生的知識范疇,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圖2 舞蹈形體訓練
我們通過舞蹈形體訓練在禮儀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在禮儀教學中融入舞蹈形體訓練具有重要價值。下面,本文從禮儀教學實踐層面對舞蹈形體訓練的應用措施進行具體分析。
舞蹈形體訓練作為對禮儀教學具有重要價值的內容,需要學校和教師在教學規(guī)劃階段予以重視,并通過對教學規(guī)劃的優(yōu)化與調整來確保舞蹈形體訓練活動的有效開展。
首先,學校要在禮儀教學中對舞蹈形體訓練予以重視,保證舞蹈形體訓練課時比例。從教學實踐層面來看,很多學校的禮儀教學都是作為基礎學科及輔助性學科來開展的。因此,禮儀教學課時占比并不高,在教學實踐中開展專門的舞蹈形體教學課時比例更低,這就弱化了舞蹈形體教學功能。對此,學校要在課程規(guī)劃過程中,重視禮儀教學,如將禮儀教學納入學科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確保舞蹈形體訓練課時比例,保證每周舞蹈形體訓練課時不低于一節(jié),舞蹈形體訓練也要由專業(yè)的教師指導展開。此外,學校還要將舞蹈形體訓練課作為對禮儀教學教師的考核內容,包括對教師的教學開展過程、開展效果等進行考核,并與教師的教學績效掛鉤,進而確保舞蹈形體訓練課程有效開展。
其次,在禮儀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在教學大綱的設置中將舞蹈形體訓練作為禮儀教學實施的主要內容,并依據教學實際與學生需求對教學大綱進行靈活調整,如根據學科學生特點對舞蹈形體訓練過程與內容進行設計,對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開設差異化舞蹈形體訓練課。對于沒有舞蹈基礎功底的學生,教師可帶領他們進行基礎性形體訓練;對于有一定舞蹈與形體訓練功底的學生,教師可帶領他們進行進階形體訓練。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可以將禮儀教學中的舞蹈形體訓練作為選修課來開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選修課學習。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可以組織豐富的形體訓練活動(如禮儀競賽),通過靈活的形體訓練教學方式來增強禮儀教學效果。
最后,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對舞蹈形體訓練內容進行不斷優(yōu)化,在舞蹈形體訓練中突出學科特點,從而提高舞蹈形體訓練質量。不同學科學習的禮儀知識存在差異,因此,舞蹈形體訓練內容也要與禮儀課程相匹配。例如,針對服務型專業(yè)的舞蹈形體訓練,主要以提高形象美、肢體動作美等為主;針對藝術類專業(yè)的舞蹈形體訓練,則要從禮儀入手,重視舞蹈技能的形體提升訓練;針對其他學科,則主要以基礎禮儀知識普及及形體訓練入門為主。
禮儀教學需要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舞蹈形體訓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在禮儀教學的舞蹈形體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升級與優(yōu)化。
一是注重舞蹈形體訓練過程中的循序漸進。舞蹈形體訓練需要多年積累,在禮儀教學中雖然也會開展舞蹈形體訓練課程,但是有些專業(yè)的學生由于并非舞蹈專業(yè)出身,舞蹈基礎薄弱。因此,在舞蹈形體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先易后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比如,開始階段主要以參與為主,教師應鼓勵學生參與到舞蹈形體訓練過程中,隨著學生逐步進入狀態(tài),再利用專業(yè)知識對學生進行形體強化訓練,通過這樣的過程來發(fā)揮舞蹈形體訓練對學生禮儀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此外,教師也要注重在形體訓練過程中對學生訓練進度的把握,確保學生能夠在授課過程中緊跟進度實現(xiàn)形體訓練目標。
二是舞蹈形體訓練方法要強調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學生在舞蹈形體訓練過程中的表現(xiàn)力與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在禮儀教學中融入舞蹈形體訓練也要注重因材施教。首先,教師要在形體訓練之前對學生的舞蹈基礎進行摸底,如讓學生對一些舞蹈基本動作進行詮釋,并通過與學生溝通交流來了解其舞蹈功底。其次,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差異化形體訓練策略,即根據不同學生的擅長領域與不足之處來進行個性化教學。比如,針對零基礎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基礎動作開始進行教學;而針對有舞蹈功底的學生,教師則應該要求其對舞蹈形體進行更完美的詮釋。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差異化評價。如針對零基礎的學生,教師應更加注重其對舞蹈動作的記憶與掌握;而針對有舞蹈功底的學生,教師應對其形體、動作標準、肢體表現(xiàn)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從而激勵學生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三是舞蹈形體訓練過程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功能。禮儀教學中的舞蹈形體訓練并不是獨立學科,因此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投入的教學精力也有限。這就要求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來進行形體訓練。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舞蹈形體訓練,并給予學生指導與支持;也可以盡可能多地組織與舞蹈形體相關的文藝匯演、文化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舞蹈形體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更好地應用禮儀知識。
禮儀教學中的舞蹈形體訓練最終目的在于推動禮儀教學的開展。因此,除了專門的舞蹈形體訓練課程,教師在禮儀教學中也要注重對舞蹈形體訓練知識的滲透。
一是在禮儀課程中對相關聯(lián)的舞蹈知識進行延展教學。在禮儀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基本的體態(tài)與形體進行規(guī)范化是關鍵。良好的身形與儀態(tài)能夠提高學生的禮儀素質,有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對體態(tài)與形體的教學要注重舞蹈知識的滲透,如對走姿的訓練,可以滲透芭蕾舞蹈演員的踢腿、彈腿、劃拳、擦地等動作,并根據芭蕾舞動作規(guī)范需求來對動作標準進行講解,讓學生深刻記憶并理解體態(tài)動作知識要點。此外,在禮儀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對相關舞蹈知識的講授,如可以根據一些文化典故對理論知識進行說明,從舞蹈表演的角度對禮儀要點進行拓展,讓學生能夠通過延展教學來提高禮儀素養(yǎng)。
二是利用舞蹈動作專項訓練改善學生形體中的薄弱點。在禮儀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體態(tài)、動作、語言及表情等多方面展開教學。在這個過程中,體態(tài)動作的訓練是重難點。由于很多學生存在形體中的薄弱點,教師可以利用舞蹈動作訓練方式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比如,對于站姿、坐姿的訓練,教師可以利用舞蹈演員的站姿、坐姿訓練標準讓學生進行基本功練習;對于肢體動作不協(xié)調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芭蕾舞蹈訓練方法來提高其四肢力量與掌控力。教師在實踐中不僅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舞蹈形體訓練在禮儀教學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拓展,還可以將舞蹈訓練過程融入日常禮儀教學過程中,利用舞蹈形體訓練技巧來提高禮儀教學質量,實現(xiàn)禮儀教學目標。
總之,舞蹈形體訓練在禮儀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提升學生的禮儀認知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從教學實踐層面提出的幾點措施仍然需要學校與教師加強實踐,包括對教學規(guī)劃進行優(yōu)化與調整,依據教學需求升級形體訓練方法,以及注重禮儀教學中的舞蹈形體訓練滲透。除了這幾點措施,教師在應用舞蹈形體訓練的過程中,也要注重根據現(xiàn)代學生的審美需求及禮儀文化需求對形體訓練進行調整,促進學生社會崗位適應能力的提升。教師在禮儀教學中滲透舞蹈形體訓練,也需要學生充分認識到舞蹈形體訓練的價值,積極配合,主動參與舞蹈形體訓練,強化舞蹈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