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升
摘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是新課標中提出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進行有效教學,是當今教育討論最多的話題。學習需要工具,而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樣需要一種工具,而這種工具就是數學語言。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滲透數學語言,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課堂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數學語言;小學數學;有效教學
數學語言是有效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基礎,因此,在課堂上,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學語言的滲透,從而保證將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有效的融合,進而引導小學生更好的吸收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條理性、邏輯性以及準確性,從而奠定好學好數學的基礎。
一、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1.數學語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只有掌握了數學語言,在以后的數學學習道路上就會感到輕松。對于數學中出現(xiàn)的公式、定理以及專業(yè)術語,學生可以很快理解,并且迅速找到解題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階段,教師要注重學生對數學語言的掌握,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只有掌握了數學語言,才能真正了解數學,喜歡上數學。
2.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
小學生正處在入學的初期階段,教師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數學語言傳授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要讓學生對數學語言產生興趣,最好是讓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數學思維,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引導。
二、注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滲透數學語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的言行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所以,數學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活動中逐步滲透數學語言,讓學生在氛圍中有效的學習。比如,教師在講解乘法簡便運算時,教師列出題目:44×20=?在題目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讓學生結合以往學習的知識點,將一個數分解成兩個數相乘,然后采用乘法結合律進行計算。在講解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運用專業(yè)的數學語言來傳授知識,比如分解、乘法結合律等,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數學語言的熏陶,從而逐漸接受和理解數學知識。通過教學中的數學語言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中難懂的語言和知識點,讓學生更快接受數學知識點。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數學語言來完成問題的回答。課堂上是學生學習數學語言最多的地方,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多使用數學語言,讓學生在氛圍中感受數學語言的魅力,從而快速掌握數學語言。
在教學中滲透數學語言,是對教師自身素質提出的更高要求,只有自身素質過硬,才能更好的引導小學生,幫助學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三、注重在數學題目閱讀中感受數學語言
數學學習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而數學語言最大的特點就是抽象性。在數學題目的閱讀過程中,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數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數學語言的掌握,確保了小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生能夠從數學語言的角度去思考,對數學的概念、計算符號以及專業(yè)術語精準的認知,從而提升閱讀效果。例如,小學生在乘法題目的閱讀上,其題目要求是:“請你把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寫出來”。學生在進行該題目的閱讀時,小學生要理解其中數學語言的意義,這樣,才能按照要求寫出正確答案。所以,解答該題目的核心問題是,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乘法算式。在數學閱讀教學中引入數學語言,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題目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充分理解數學語言的核心意義,從而快速完成閱讀,明白數學題目中核心問題是什么。
數學閱讀教學中數學語言的滲透,可以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數學語言,進而改善小學生理解難的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提高其閱讀能力。
四、通過不同教學活動激發(fā)數學語言的能力
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的數學語言,對其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活動中,數學教師要合理滲透數學語言,引導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為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學習活動,通過小組內互助學習,讓學生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小組其他成員共同探討,通過互相分析、討論,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數學思想的表達。小組互助學習討論中,學生為了能夠更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會調動自己的數學知識,積極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從而提高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學生還能了解其他同學對數學問題的思考和想法,并且將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相互融合,進而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同時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不斷激發(fā)出新的思想和觀點。數學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小結,讓學生自行對知識進行總結,培養(yǎng)數學概括能力,在自我總結過程中,學生能夠清楚的梳理出課堂上的數學知識要點,從而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這對于小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yǎng),提高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小學生在初期的總結過程中,一定會有不足之處,但是通過教師的引導,長期的練習,學生一定會出色的完成自我總結,進而更好的培養(yǎng)自己的數學語言運用能力。當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數學語言,就會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
數學語言是學習工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數學教師通過各種方式來滲透數學語言,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當學生掌握了數學語言,就會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的熱愛,從而積極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進而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徐雪梅.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與思考[C]//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大會論文集.2020.
[2]柳軍寧.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語言運用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00(007):107-107.
[3]薛婷婷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實驗學校.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語言的滲透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20(12).
[4]馬亮.數學語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南北橋,2019,000(004):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