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宏 朱敏南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學生的閱讀與鑒賞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包括欣賞文學作品的要求、閱讀敘事性作品的要求、閱讀簡單的議論文的要求、閱讀說明性文章的要求等。這些要求是7~9年級學生必須要達到的閱讀水平。課標是中考命題的依據,因此中考現代文閱讀是圍繞課標中的要求來設置題目的。下面我們通過分析中考試題,一起梳理現代文閱讀的高頻考點。
一、記敘文試題分析
中考記敘文閱讀考查的內容主要有文本情節(jié)、人物形象、文章中心、行文結構、寫作手法和語言表達等。例如:2021年沈陽市中考記敘文閱讀共6道題,依次考查了情節(jié)概括、句子賞析、內容篩選、詞語效果、人物描寫、句子作用等內容;2021年阜新市中考記敘文閱讀除了考查情節(jié)概括、語句賞析等內容外,還考查了聯系生活實際談感悟的內容,開放考查文本解讀。
考點分析:
記敘文閱讀的高頻考點主要有情節(jié)梳理與概括、句子含義與作用、人物描寫方法與作用、內容理解與分析、詞語含義與表達效果、標題含義與作用、人物形象、文章線索、敘述順序中的插敘和倒敘等。
中考考查的題型和考點在課文后的“思考探究”和“積累拓展”中幾乎都能找到同類型的問題。以2021年沈陽市中考試題為例,第13題以表格形式來考查“情節(jié)梳理與概括”這一考點,與統(tǒng)編教科書七年級上冊《植樹的牧羊人》《貓》課后“思考探究”第一題形式一樣;第14題考查的是“句子賞析”這一考點,與統(tǒng)編教科書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課后“積累拓展”第一題、七年級下冊《紫藤蘿瀑布》課后“思考探究”第二題一致;第15題考查的是“理解內容并篩選信息”的能力,與統(tǒng)編教科書八年級上冊《藤野先生》課后“思考探究”題“說說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一致;第16題考查“詞語表達效果”,這一考點與統(tǒng)編教科書七年級上冊《春》課后“積累拓展”第一題相同;第17題考查的是“人物描寫方法與作用”,這一考點在統(tǒng)編教科書八年級上冊《背影》課后“思考探究”中有體現;第18題考查的是“句段作用”,這一考點在統(tǒng)編教科書七年級上冊《貓》課后“思考探究”第二題中有體現。
綜上所述,同學們復習時要認真對待課文后的問題,掌握閱讀分析方法,培養(yǎng)舉一反三的能力。
二、議論文試題分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簡單的議論文,能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fā)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斷?!边@些要求在中考試題中均有體現,例如:2021年阜新市中考議論文閱讀,考查了中心論點概括、論證思路、論證方法和作用、論據的運用等考點;2021年沈陽市中考試題第20題考查了“段落位置及作用”這一考點。
考點分析:
中考議論文選材偏重于人格修養(yǎng),文章多出自《人民日報》《思維與智慧》《演講與口才》等報刊。設問通常以簡答題為主,有的地區(qū)還會配一道選擇題。以2021年沈陽市中考議論文閱讀為例,第19題考查的是“概括論點”;第20題考查的是“段落位置”;第21題考查的是“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第22題綜合考查了“文意辨析”“論據運用”“信息篩選”“段落作用”等考點。同樣,這些題型和考點與記敘文一樣,可以在課本中議論文篇目后的“思考探究”和“積累拓展”部分找到訓練樣本,同學們可以回歸課本來梳理總結。
三、說明文試題分析
對于閱讀說明性文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觀點,獲取主要信息。閱讀科技作品,還應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同樣,這些要求在中考試題中均有體現。
考點分析:
中考說明文閱讀的高頻考點主要有概括說明對象、分析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特點、體會句子作用等。例如:2021年阜新市中考試題中《洞悉風云變幻的“千里眼”》設置了3道考題,依次考查標題作用、說明文語言特點、說明內容理解等內容;2021年本溪、鐵嶺、遼陽市中考試題中《海洋二號三星組網,意味著什么》考查了說明內容概括、說明文語言特點、說明方法和內容理解等內容。同樣,這些題型和考點可以在課本中說明文篇目后的“思考探究”和“積累拓展”部分找到訓練樣本,同學們要多加訓練,提升閱讀理解能力。
遼寧省各市的語文中考試題中,記敘文是必考文體,說明文和議論文呈現出的規(guī)律大多是交替考查,個別城市是三種文體同時考查。建議同學們三種文體全面復習,扎實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作者單位:遼寧省沈陽市第一三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