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召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持續(xù)深入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人們的高度關注,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成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本文通過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措施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希望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引言
小學語文是一門比較涵蓋內容廣泛的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比較大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具有單一的教學特征,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策略,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針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采取要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一、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這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需要,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只有有效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水平,才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進行終身學習,自我發(fā)展,提高教育教學技能和水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需要一桶水。因此只有教師具有深厚的文化科學知識,過硬的教學技能,才能更好的開展教學任務,從而確保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不僅需要相對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具備基本的相關學科的知識,對時政和社會新發(fā)展有一定的了解,使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科學和完善,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1]。
二、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情景模擬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情景模擬中可以組織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對課文內容進行解讀,不僅可以產生同理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充分理解課文中角色的心理活動,不斷發(fā)揮個人特長,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實現全面發(fā)展。例如在《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獨立排練,以場景的形式表現課文的內容,可以通過肢體動作、語言、表情和其他形式仔細確定和解釋人物的特征和心理。然后教師邀請每組上臺表演,其他組打分。這種方法在課堂活動中增加了一定程度的競賽,可以更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三、加強與現實生活的有效聯(lián)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語文是一門具有強烈社會實踐意義的學科,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過程中,語文老師應注意有效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狀況和經驗,然后通過在課堂上提供生活和實踐的機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確保他們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研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小學語文《靜夜思》課程講解時可以舉生活中的例子,感受生活中的月光灑在床前的意境,讓學生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這樣學習起來才能夠水到渠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同時教師也要將課文知識與現實生活中場景進行有效對比,發(fā)現作者的修辭手法和藝術性的寫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實現課堂上語文教學的有效發(fā)展[2]。
四、進行分層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展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思維能力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針對課后練習的設計,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層次的練習方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課堂問題的設計是有限的,只有真正讓學生參與進來,才能加深學習體驗,提高課后實踐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差異,讓學生選擇不同難度層次的問題,或者教師總結不同難度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掌握相應的語文知識。教師在選擇課堂活動時,既要考慮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能力,又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材進行層次化、創(chuàng)新性設計,提高整體教學針對性,提高課堂教學覆蓋率。
五、從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找出有效的改革方案
教育改革要立足實際,從分析以往工作的優(yōu)缺點入手,只有及時發(fā)現和消除不足,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思考和研究。一方面要考察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另一方面要通過考試了解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小學語文教師要深諳這兩個方面,才能更清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課堂教學的發(fā)展。因此,在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應對策略的同時,還應有積極采用一些方案和具體策略,才能更容易達到預期的結果。教學改革是一項科學、系統(tǒng)的工作,要按照一定的科學思路逐步推進,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找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3]。
六、開展課外閱讀,豐富語文知識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在課堂上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還需要在課堂外積極探索文化知識,以滿足現階段的學習需求。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小學生在小學假期期間在圖書館閱讀可選的語文書籍,以提高他們的文化知識。例如,小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通過閱讀《詩經》、《四書》等書籍,了解古詩,提高對古詩的理解,在學習中加深認知;通過閱讀《西游記》、《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開闊學習視野,體驗文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增強語文課程的活力,為語文學習效果的提升做出積極貢獻。
結論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并運用情景模擬教學,加強與現實生活的有效聯(lián)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此外還要積極進行分層教學,從分析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找出有效的改革方案,并開展課外閱讀,豐富語文知識。以此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達到新課改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畢文艷.淺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J].科學中國人,2017,(7).
[2]范斌.對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探尋和思考[J].教育學周刊,2017,(12).
[3]劉國.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教學管理研究,2017,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