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珂 楊敏
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科 252000
腦梗死為臨床常見腦血管疾病類型,近年來隨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劇,其發(fā)生率持續(xù)增高,且極易遺留偏癱、失語等后遺癥,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威脅極大〔1-2〕。護理管理在腦梗死恢復治療期間具有重要作用,其中6S管理模式主要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以期通過此類措施優(yōu)化護理管理,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從而促使患者及早康復出院〔3〕。同時,多數(shù)腦梗死患者經(jīng)住院治療待病情穩(wěn)定后通常會選擇出院進行院外康復,但患者從醫(yī)院回到家庭后極易因生活方式改變及自理能力下降等出現(xiàn)負性情緒,功能康復依從性較差,對疾病轉歸造成不利影響〔4〕。而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則是以患者家屬作為主要護理者,結合患者心境狀態(tài)等給予對應干預,以此緩解抑郁、焦慮情緒,促使其積極配合護理及康復訓練等〔5〕。但當前臨床尚未見關于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及6S管理模式在腦梗死中聯(lián)合應用價值的系統(tǒng)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配合6S管理模式應用價值。
選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162例,依據(jù)簡單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81例。研究組男46例,女35例;年齡59~77歲,平均(68.06±5.10)歲;婚姻狀況:已婚73例,未婚/喪偶/離異8例;受教育程度:初中與小學35例,高中與大專29例,本科與以上17例;合并疾?。焊哐獕?1例,糖尿病6例,其他2例。對照組男49例,女32例;年齡56~79歲,平均(67.70±5.04)歲;婚姻狀況:已婚75例,未婚/喪偶/離異6例;受教育程度:初中與小學31例,高中與大專31例,本科與以上19例;合并疾病:高血壓14例,糖尿病5例,其他1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6〕中腦梗死診斷標準;②年齡<80歲;③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④家屬具有良好溝通能力、理解能力;⑤患者家屬受教育程度均在小學及以上。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心腦血管疾??;②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者;③合并良惡性腫瘤等可影響心境狀態(tài)的疾病者;④存在言語溝通障礙、聽力障礙者;⑤家中發(fā)生重大事件或變故者。
1.2.1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①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休息環(huán)境,保證病房干凈、整潔,定時通風換氣(2次/d,20~30 min/次),確保室內空氣清新、溫濕度適宜;②采取口頭宣教、分發(fā)健康知識手冊等形式講解腦梗死病因病機、相關注意事項、預后等基本知識,加深患者對自身疾病正確認知;③鼓勵患者家屬及朋友等多進行探望,并陪患者進行下棋、聽音樂、打牌等娛樂活動,以此放松身心,緩解抑郁、焦慮等心情;④待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可結合患者具體狀況指導其下地活動,主要包括坐位平衡訓練、步行訓練、肢體關節(jié)被動與主動活動、體位轉移訓練等,出院時常規(guī)進行出院指導,并通過電話形式了解患者院外狀況。
1.2.2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6S管理模式及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6S管理模式:(1)挑選經(jīng)驗豐富護理人員成立干預小組,以病區(qū)護士長任職管理小組組長,專科主管護師3名任職副組長,其余護理人員認真學習6S管理理念;(2)由管理小組組長與副組長采取口頭教育、書面材料、多媒體、個人教育與集體講座聯(lián)合形式對組員開展培訓,并結合腦橫死特征制定對應護理措施:①整理:對病房內物品進行對應整理、分類,對必要物品予以保留,其余物品均清理掉;②整頓:規(guī)范擺放留下來的必要物品,并進行對應標識,通過定位及定量化處理做到目視管理;③清掃:對病房內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進行清潔打掃,減少傷害,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④清潔:將清掃、整頓、整理進行到底,進行規(guī)范處理,做到制度化,保證能經(jīng)常維持環(huán)境處于美觀狀態(tài);⑤素養(yǎng):叮囑每位患者養(yǎng)成良好習慣,遵守病房相關規(guī)則,并培養(yǎng)積極主動精神;⑥安全:加強病房醫(yī)護人員安全教育,使其時刻保持安全第一觀念,防患于未然,防止不良事件發(fā)生。(3)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①首先挑選患者信任及具備照顧他人能力的家屬,對其進行腦梗死基本知識宣教,主要包括腦梗死現(xiàn)狀、預防措施、相關治療方法、相關用藥知識、患者生理及心理特征、飲食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確保家屬能充分認識腦梗死,建立積極的態(tài)度,并告知家屬參與腦梗死患者護理工作的重要性;②指導患者家屬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引導其訴說主觀感受,據(jù)此進行對應疏導和調節(jié),還可通過陪患者下棋、談心、暢想未來等形式轉移其注意力,并可通過“現(xiàn)在醫(yī)療技術這么發(fā)達,只要你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就一定能恢復正常的”“等你好了我們一起出去玩”等言語給予患者希望、動力,以此緩解對疾病的恐懼、抑郁、焦慮等心理,從而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等工作;③由家屬學習簡單的心理知識及干預技能,密切關注患者面部表情等,及時發(fā)現(xiàn)其情緒波動,給予患者鼓勵和支持,協(xié)助其樹立疾病康復和治療信心;④飲食情況也可對患者心情及機體狀態(tài)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可指導家屬與患者一同制定科學、健康食譜,結合患者個人喜好選取食物種類,但禁止攝取難消化、高油脂、高鹽食物,以此保證飲食安全性及合理性。
①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心境狀態(tài)(抑郁、焦慮)評分,分別依據(jù)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估,輕度抑郁:SDS分值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73分;輕度焦慮:SAS分值50~59分,中度焦慮:60~68分,重度焦慮:≥69分〔7〕。②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依據(jù)自我護理能力測定表(ESCA)評估,包括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分值范圍為0~172分,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強〔8〕。③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社會適應情況,依據(jù)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評估,包括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兩個維度,采取4級計分制,分為“經(jīng)常采用”“有時采用”“偶爾采用”“不采用”〔9〕。④統(tǒng)計兩組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患者未造成任何傷害為無傷害;雖對患者造成一定傷害,但無需觀察或處理或僅需采取皮膚小撕裂傷、擦傷處理等為輕度傷害;患者需額外觀察或評估、探視,需進行止血或包扎、夾板固定、冰敷、縫合等簡單處理為中度傷害;需額外觀察或評估、探視,需會診或延長住院時間等為重度傷害;患者發(fā)生永久性障礙為極重度傷害〔10〕。⑤統(tǒng)計兩組護理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統(tǒng)計問卷,評估護理質量、態(tài)度,共10分,9~10分為非常滿意,7~8分為滿意,不足7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干預前兩組SAS及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研究組SAS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分,
干預前兩組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評分無顯著差異,干預后研究組健康知識、自我概念、自我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ESCA評分(分,
干預前兩組積極應對及消積應對評分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后研究組積極應對評分高于對照組,消積應對分值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SCSQ評分(分,
研究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n(%)〕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n(%)〕
腦梗死具有高致殘率及病死率,早期采取有效措施對患者實施干預,對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保證患者機體功能康復及疾病良好轉歸具有重要意義〔11-12〕。6S管理為臨床重要管理模式,其可使質量管理貫穿于護理工作整個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任意環(huán)節(jié)均做好,不會因某部分服務質量受影響而導致護理干預無法滿足質量要求〔13〕。同時,6S管理模式利于對護理質量做到前饋控制,以此促使護理服務質量不斷得到改進,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此外,腦梗死患者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可降低康復訓練依從性,進而對功能康復等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家屬參與式護理是主要是由家屬參與患者相關康復訓練等服務,其不僅能確?;颊叩玫接行д兆o,且能增進患者和家屬間親情溝通,利于緩解不良情緒〔14〕。同時,家屬參與護理干預過程中,其處于持續(xù)學習及指導患者訓練的狀態(tài),可不斷提升自身對疾病認知水平,從而更有效的照護患者,協(xié)助其改善身心狀態(tài),縮短康復進程〔15〕。
本研究聯(lián)合采取6S管理模式及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實施干預后發(fā)現(xiàn),研究組SAS及SDS評分低于對照組,積極應對及消積應對評分改善幅度較對照組更加顯著,且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6S管理模式及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聯(lián)合干預方案可更有效調節(jié)腦梗死患者負性情緒,改善其對疾病應對方式、社會適應情況,并提升自我護理能力。分析其原因:①6S管理中,通過口頭教育、書面材料、多媒體、個人教育與集體講座聯(lián)合形式對組員開展培訓,加深護理人員對腦梗死正確認知,可為提供有效護理服務做好鋪墊,并從整頓、規(guī)范、整理、素養(yǎng)、清潔及安全六個方面規(guī)范相關護理行為,進而保證護理操作的規(guī)范性、有效性,并減少跌倒、墜床等腦梗死常見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②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主要以護理人員為主導、家屬參與護理工作,可充分發(fā)揮家屬在腦梗死患者康復過程中作用,通過基本技能培訓、基礎知識教育普及等,使家屬為患者提供有效干預和心理疏導等,利于患者負性情緒得到有效緩解,促使其積極配合康復訓練等。同時,在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中,通過對家屬開展健康教育,可協(xié)助家屬明確患者規(guī)范用藥、健康作息等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配合護理人員相關工作。
此外,自我護理能力也是影響腦梗死康復情況的重要因素,其是患者為維護心理和生理健康形成的一種活動能力,若自我護理能力較強,則利于社會支持水平提升,且通過增強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可增加腦梗死患者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促使其采取積極應對方式,并獲取相關支持和幫助〔16〕。本研究中,研究組健康知識、自我概念等自我護理能力相關維度分值高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提示6S管理模式聯(lián)合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還可增強腦梗死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且利于加深患者對護理工作認可程度。
綜上所述,采取6S管理模式及家屬參與式心理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實施干預,可有效緩解其抑郁及焦慮情緒,調節(jié)社會適應,提升自我護理能力,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且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較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