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道文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大地選煤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3)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形式,隨著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要求,對煤炭分選的質量要求不斷提高。我國的煤炭質量整體灰分偏高,開采的原煤多以難選及極難選煤為主,對煤炭分選設備的要求較高。液固流化床分選機是主要的粗泥煤的分選設備,其能夠減少入料引起的振動及沖擊作用,延長旋流器的使用壽命[1],降低選煤設備的使用成本。在分選機使用的過程中,通過上升的水流作用引起向上的擾動作用,使得流化床中的泥煤顆粒具有不同的速度,從而在分選機的筒體內(nèi)產(chǎn)生分離作用,上下沉浮運動[2],向上運動成為溢流精煤,向下運動成為尾礦矸石,完成煤炭的分選。在水流沖擊的過程中,分選機筒體的結構對泥煤的流場具有直接的影響作用,從而影響分選的效果[3]。針對筒體的結構從泥煤分選的流場及顆粒運動進行分析,對筒體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從而提高分選機進行泥煤分選的效果[4],提高煤炭的質量。
采用流體動力學仿真的形式對現(xiàn)有某型號的分選機進行流場分析,選用Fluent 流體仿真軟件進行建模分析。Fluent 軟件能夠對流體的流動、熱傳遞、化學反應等進行仿真分析,且能方便地進行前后處理[5],適用于對分選機內(nèi)的流場進行分析。泥煤分選機的筒體結構為圓柱形,其整個流場關于軸心對稱,選擇分選機的縱剖面為計算域進行分析。采用ANSYS Workbench 建立分選機的二維模型[6],分選機筒體的高度為1.5 m、直徑為1 m,入料管的深度為0.5 m、直徑為0.1 m,壓力出口的高度為0.15 m,并對筒體進行網(wǎng)格劃分處理,得到筒體的結構模型如圖1 所示。
圖1 分選機筒體的結構模型
在分析過程中,底部的排料量對流場的擾動作用有限,僅考慮入料泥煤及上升水流的速度作用,底部邊界為流場提供穩(wěn)定的上升水源,頂部邊界為溢流口與大氣相同,入料口管道位于頂部的中間位置[7]。采用瞬態(tài)算法及壓力耦合方程對壓力及速度進行耦合求解,設定時間步長為0.05 s,時間步長為1000個,設定入料口的速度為40 mm/s,上升水流的速度為35 mm/s,對筒體內(nèi)的流場進行分析[8]。對筒體中間時段第15 s 時的流場進行提取,如下頁圖2 所示,分選過程中,泥煤顆粒與上升的水流接觸后[9],泥煤顆粒向上擴散,低密度的泥煤顆粒隨著水流上升,經(jīng)過溢流口而析出形成精煤,高密度的泥煤顆粒(尾礦、矸石顆粒等)所受到的重力作用較大,克服水流的作用而向下運動[10],下沉到分選機的筒體底部而形成尾礦析出。
從下頁圖2 可以看出,在進行分選的中間時段,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筒體內(nèi)的泥煤發(fā)生一定的返混現(xiàn)象,低密度的顆粒穿過流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會下降到流場的底部,這是由于在上升水流及進料流場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湍流區(qū)域,水流速度復雜,紊流較多,相對于靠近筒壁的上升水流速度小,浮力作用較小,減小了泥煤顆粒向頂部溢流口的運動,造成泥煤的分選不充分,降低煤炭分選的質量,導致分選精煤的灰分偏高。
圖2 筒體內(nèi)15 s 時的流場分布
采用二次回歸正交設計的方法對分選機的筒體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將分選機在常規(guī)工況下的分選精度作為目標變量y,依據(jù)筒體的結構,變徑段距頂部距離L 為200 mm,將筒體入料管的深度設定為z1,其值范圍為422~578 mm,筒體變徑段的角度設定為z2,其值范圍為17°~23°,分選機筒體圓柱段的長度定義為z3,其值范圍為620~780 mm,如圖3所示。依據(jù)變化因素對目標變量的影響[11],建立最小二乘法回歸方程為:
圖3 分選機筒體結構的正交優(yōu)化取值
式中:b 為不同的回歸系數(shù);x 表示變量值z。
采用二次回歸正交實驗的方式進行求解,對所設定的三個變量值采用Fluent 軟件記性模擬計算,得到分選機內(nèi)部流場的不同結構對分選精度的影響。在三個變量中,筒體入料管的深度對分選精度的影響呈先增加后穩(wěn)定的變化,筒體變徑段的角度對分選精度的影響呈先減小后增加的變化[12],分選機筒體圓柱段的長度對分選精度的影響呈先減小后增加的變化。經(jīng)過對三個變量值進行模擬計算,得到分選精度的二次回歸方程為:
將回歸方程轉化為非線性條件下的約束計算,得到在限定的范圍內(nèi)筒體結構優(yōu)化的設計參數(shù)滿足下式:
其中,f1(z)為凸函數(shù),對其在限定的范圍內(nèi)進行求解,得到筒體結構的最優(yōu)參數(shù)為z1=489 mm、z2=21°、z3=722 mm,由此完成對分選機筒體結構的優(yōu)化計算。依據(jù)分選機筒體的優(yōu)化結構,對其內(nèi)部流場進行模擬分析。
針對優(yōu)化后筒體的結構,采用Fluent 軟件進行內(nèi)部流場的分析,具體的邊界條件設定與前述的分析一直,經(jīng)過模擬計算,其內(nèi)部的顆粒分布如圖4 所示。
圖4 優(yōu)化后的筒體內(nèi)部流場分布
從圖4 可以看出,采用優(yōu)化后的筒體結構形式,增加了流體的過流面積,上升水流由底部上升到第一段變徑時,其軸向的速度逐漸降低,繼續(xù)上升的過程中,過流面積的減小使得上升的水流速度增加。分選過程中的泥煤顆粒在向上、向外運動擴散的過程中,受到的向上的流體作用力是變化的,其可以提高泥煤分選機的分選精度。在變徑段的區(qū)域,存在著部分顆粒的循環(huán)流動,從傾斜的變徑段向下滑移的過程中,在變徑段的底端受到較大的上升水流作用,重新進入變徑段的區(qū)域。次位置位于入流口的高度以下,過流面積逐漸增加,高密度的顆粒不會進入溢流口中,從而可以提高分選的精度。
泥煤分選機是進行煤炭分選的重要設備,隨著對煤炭質量的要求提高,對泥煤的分選質量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泥煤分選的過程中,由于上升水流與入口泥煤流的相互作用,造成一定的紊流,低密度顆粒不能進行充分的分選,從而使得分選的精煤灰分偏高,降低煤炭的質量。采用二次回歸正交優(yōu)化的方式對分選機的筒體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設計了筒體結構的變徑段,并得出分選質量與筒體結構參數(shù)之間的回歸方程,從而得到最優(yōu)化的筒體結構。對優(yōu)化后的筒體結構內(nèi)部流場進行分析可知,結果優(yōu)化后的在上升水流與入口泥煤流的相互作用的區(qū)域,過流面積是逐漸增加的,從而有利于低密度顆粒的充分析出,且高密度顆粒不會進入溢流口中,提高了泥煤的分選精度,有利于煤炭的清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