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靜
(德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德州,253500)
在臨床診斷腦血管病中,數(shù)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Digital Subtraction Total Cerebral Angiography,全腦DSA)為檢查腦血管的主要方法,是該類疾病的“金標準”,其采用的技術為電子計算機輔助成像技術。在實施全腦血管造影術時,術中需肝素化處理,對患者存在一定創(chuàng)傷,所以術后為防止形成局部血腫、穿刺處出血等,需對術肢制動12 h,局部壓迫6~8 h,靜臥24 h[1]。對于患者而言,患者術后臥床時間較長,會增加一些不適癥狀,如肢體麻木、腰酸背痛,且患者面臨較大痛苦,加之擔心夜間不自主活動,所以其睡眠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而通過對患者采取安全的制動方案,則可幫助患者改善睡眠,減少不適癥狀[2]。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全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約束帶輔助下肢制動對全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德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全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8.6±13.4)歲。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58.4±14.2)歲。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1.2 納入標準 1)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其他輔助診斷顯示滿足全腦血管造影術診斷標準;2)患者家屬知曉本研究且自愿加入后簽署知情同意書;3)患者為首次發(fā)病,無既往或先天性心腦血管發(fā)病史。
1.3 排除標準 1)排除精神類疾病以及認知障礙者;2)排除依從性較差且不能對其進行隨訪者。
1.4 干預方法
1.4.1 對照組給予下肢制動干預 對家屬和患者開展知識宣教,待其回到普通病房后,患者術后平臥24 h,術側肢體保持12 h伸直制動,其余肢體不受限。
1.4.2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下肢制動中用約束帶輔助 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下肢制動中用約束帶輔助,采用棉布約束帶在術側腳踝部系好,以2根手指能夠插入為松緊度,在床檔固定,床檔和肢體牽拉具有適宜松緊度,叮囑患者術側肢體需保持伸直位,以舒適為宜,且可水平移動,約束帶固定12 h,不能屈膝、屈髖,
1.5 觀察指標 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睡眠質量的改善情況,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的改善情況,比較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比較2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生命質量[3]。
2.1 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PSQI各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干預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分)
2.3 2組患者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2.4 2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
對于全腦血管造影術者而言,因術后需加壓包扎穿刺部位,并經彈力繃帶固定,盡管此種方式減少了出血,但需對術側肢體制動,因患者擔心傷口出血,所以其下肢制動時不敢移動,整個軀體僵持,加
之傷口疼痛,在強迫體位長時間制動影響下,患者產生肢體麻木、腰背酸痛等癥狀,導致睡眠質量嚴重下降[4]。而通過在下肢制動時對患者采用約束帶輔助,可轉移患者注意力,避免其過度關注制動,且不會在下肢擺放時刻意關注體位,同時可松弛背部肌肉,放松背部神經,有效減輕了緊張、恐懼等心理,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不適癥狀。另外此種約束帶輔助下患者可適當翻身,可合理固定制動術肢,并能避免過度屈膝、屈髖,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5]。通過應用約束帶輔助下肢制動還具有減少穿刺局部出血與血腫發(fā)生概率的作用。在使用踝部約束帶輔助下肢制動過程之中,作為患者可以不必考慮下肢擺放位置,所以會有效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并且能夠適當進行翻身。在應用約束帶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使用相關注意事項以及使用目的,并且在約束期間加強巡視,關注患者的足背動脈搏動,確?;颊呤褂冒踩?。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PSQI各項目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SF-36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說明全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下肢制動中約束帶輔助發(fā)揮著極大優(yōu)勢和價值。
綜上所述,全腦血管造影術后患者下肢制動中約束帶輔助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