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正在推行的教育改革對教學方面提出了全新要求,其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革新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英語作為國際交流語言之一,在英語學習中,表達及語法運用都很重要。因此,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當注重與學生交流互動。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并就教育方法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互動
作者簡介:胡文雅,湖北省黃岡市實驗小學。
課堂上師生間互動對教學效果有著較大影響,良性互動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效率。但是根據(jù)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還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教學手段枯燥乏味,學生沒有討論問題、提出問題的機會,只是被動接收知識,這嚴重阻礙了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實踐表明,互動形式融入英語教學后,課堂上的氛圍變得更加輕松、和諧,這樣的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沒有把互動作為前提,任教師講述的內容如何新穎有趣,學生也難以融入其中。因此,教師應改變原有的教育方式,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互動性。
一、互動教學的重要性及其教學思想
教師應當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的。其次,小學生處于剛剛接觸英語的階段,對英語不了解,找不到學習方法,教師應針對這個問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采用互動教學,引導學生對所學英語內容的中心思想進行討論,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教學時,老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思想,明晰學習進度,這樣才能保證英語課堂順利開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有時會拘泥于之前較為單一教條的教育模式,無法革故鼎新、推陳出新。而小學英語教學就是要讓剛剛接觸英語的學生了解這門學科,并且讓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濃厚興趣。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教師首先應提升對自身的要求,將現(xiàn)代化理念加入教學中,把原本枯燥單一的課堂變得趣味盎然,以此來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找到最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照明燈。
二、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有效互動的具體策略
(一)分組合作學習,促進課堂有效互動
為了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需求,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水平和良好的協(xié)作溝通能力。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有必要在英語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分組合作學習是課堂中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分組教學,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口語練習,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在保證課堂秩序的同時做到有效的互動,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但是教師要特別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體差異,在進行互動教學時應當兼顧不同學習水平層次的學生,根據(jù)其水平劃分小組,讓每位學生在小組中都能有參與感,這樣才能有效推動互動教學的順利展開。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特點,積極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鍛煉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引導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How many”一課時,老師就可以要求學生每4人一個小組,讓學生對今日所學課程展開小組探討,一人問問題,其他三人進行解答,以此類推。每個問題需要都圍繞著“how many”這一知識點展開,如:“How many girls?”“How many apple?”“ How many trees?”。學生在互動過程中,不僅能夠通過問答對之前學過的英語單詞及語法進行復習,還能透過這些對身邊的情境進行具體描述,這有利于改善部分學生口語較弱的問題,達到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目的,也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應該經(jīng)常開展group work、pair work、group discussion等一系列教學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還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建開放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在日常英語課堂上,教師有必要關注分組合作法的運用,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改善師生關系,促進課堂有效互動
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互動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愿意說英語,愿意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前提是有足夠的安全感。若是缺乏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對于老師缺乏信任,就算是英語教學內容再有趣,學生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未定型,仍處于發(fā)展階段,老師在學生的發(fā)展期間更應做好引導。老師也應改變之前原有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式教學,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老師應當給予高強度的互動,對于吸收較慢的學生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其對問題本身進行思考,養(yǎng)成自主思考的良好習慣?;咏Y束后,老師應當對學生進行表揚與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敢于去突破自己。
以學習“I like football”一課為例,老師可帶領學生開展課外活動,以“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s?”作為課堂主題進行教學,讓學生自主選擇體育器材,并且根據(jù)以上語句描述出“I like...”??谡Z訓練結束后,老師可以選擇一個體育項目與學生進行比賽,這樣有趣的互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也調動了課堂氣氛,拉進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從當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分析來看,促進課堂互動需要由師生共同參與,所以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思想,參與到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在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表達自我,這樣既可以輔助學生有效掌握英語知識,還能融洽師生關系,為今后的英語互動教學做鋪墊。
(三)豐富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互動欲望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期間,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與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著很大聯(lián)系。所以,教師必須關注學生興趣激發(fā)與互動學習之間的關系,通過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催生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方式激活學生的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在主動表達的過程中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到講臺上與同學面對面進行對話訓練,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簡單地介紹本篇課文的內容以及教學流程,然后為學生布置任務,由學生自主講課,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A boy and a wolf”的教學為案例,教師先為學生播放錄音,讓學生對小孩與狼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隨后,分小組練習,并讓學生上臺分角色演繹課文。最后,進行小組評比活動,選出表演最好的一組。由此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討論中,為小組榮譽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在新時期英語教學方面,該種教學方法既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活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與團隊合作能力。
(四)鼓勵學生提問,增強互動效果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對于課堂互動不能單純停留在淺層次互動上,還需要從提問的角度著手,輔助學生思維的深度發(fā)展。新課標的實施對小學英語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開放互動式的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質疑提問、互相交流、合作討論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提問是課堂互動形式中最有效且常用的一種方式,現(xiàn)階段英語教師鼓勵學生提問,既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還能能夠引導學生在深層次的互動中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英語有效互動課堂的構建,教師必須提供學生提問的機會,引導學生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實現(xiàn)思維的深度發(fā)展。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Zara was happy”這節(jié)課內容時,先引入人物Zara和feeling這個主題,隨后提出一個具有引導性的問題:“How was Zara yesterday?”,通過這個問題引發(fā)學生猜測,讓學生帶著疑問來聽文章錄音,自己從中尋找答案。為了輔助學生對文章細節(jié)有進一步的了解,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如:“Why was Zara happy sad/happy/thirsty?”等一系列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隨之教師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來尋求答案,并組建互幫互助小組,共同探討答案。在課堂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讓小組的學生閱讀不同的“feeling”故事,閱讀完后以互相提問的方式來分享故事。學生在質疑、解疑的過程中,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tài),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也隨之提升。
(五)營造和諧氛圍,增強互動效果
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是構建互動課堂的基礎和前提。在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會產(chǎn)生互動的欲望,若是沒有良好的氛圍作為支撐,自然難以保證課堂獲得良好的互動效果。一直以來,英語教師都習慣以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身份來執(zhí)行教學任務,學生則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由于學生的主動性被長期忽視,其積極性自然沒有被激發(fā)出來,課堂互動也流于形式,自然難以保證課堂互動效果。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思想和角色,創(chuàng)建和諧的互動氛圍,豐富互動內容,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中實現(xiàn)師生互動效果的增強。
以“Sit down”這一課的內容為例,本課的主要內容為“Sit down! Stand up! Open the window! Open the door!”。一般情況下,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自己發(fā)指令,由學生根據(jù)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自然難以獲得理想的互動效果。而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后,教師先是進行了簡單的示范,然后將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學生,由學生來做指揮官發(fā)號施令,教師則需要按照學生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這樣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展示自己所學的新知識,課堂上也洋溢著歡快的學習氛圍,在這種師生互動的氛圍下,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有效鍛煉。另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考慮到教學內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等來設計受小學生歡迎的互動活動,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六)設計任務情境,促進課堂互動
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使學生在模擬的語言氛圍中盡可能地接觸和加工真實的語言信息,以此來發(fā)揮學生的語言技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中。機械枯燥的任務必然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設計任務時,教師就要盡可能地保證情境貼近真實,且具備一定的趣味性,這樣可以使得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和語境之間的關系。比如,教師指導學生學習“Why do you like pandas?”這一課的時候,其中最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元素就是動物。所以,在課堂上為了更好地使學生熟悉動物的英文名稱,教師就可以設計趣味性較強的活動任務,增強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具體課堂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嘗試播放本單元所提及的動物的鳴叫聲音,由學生根據(jù)聲音來猜測動物的名稱及種類,或者通過多媒體播放動物圖片,使得學生憑借瞬間記憶來識別動物,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情境中,輕松完成目標語言的學習任務。同時,教師還可以設計對話練習,通過兩人參與、多人參與、角色扮演等方式展開,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表達,在互動中體驗人際交往、情感交流,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將互動式教學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是一大突破,這不僅對教師在教學方案改革上提供了幫助,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益處。通過互動性課堂的構建,加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針對英語這門語言學科的特點和在生活中的使用特點,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師更應該注重小學生的口語訓練,老師應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口語練習的機會,不僅要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要考慮學生以今后的全面發(fā)展,通過多樣化的互動學習活動來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增強英語課堂互動效果。
參考文獻:
[1]汪禹姍.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試題與研究,2021(24):103-104.
[2]張巾杰.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新智慧,2021(19):91-92.
[3]李鵬榮.如何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校園英語,2020(47):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