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琳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一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在獨木橋上相遇了,橋下是萬丈深淵。如果它們都想過去,就必須有一只羊退后讓路,讓另一只羊先過去。否則,在橋上一直僵持,最后就會精疲力竭掉下去摔死。這就是公羊博弈。
那么是白羊讓路還是黑羊讓路呢?單看這些條件是難以得到結(jié)論的。再加上這樣一個信息:白羊中了5000萬大獎,明天娶妻;黑羊得了絕癥,只能活一個月。那么應(yīng)該誰來讓路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dāng)然是白色的羊讓路,因為它更幸福。這就是很有意思的“幸福讓”理論,即誰幸福誰讓路。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表達(dá)你的思考和感悟。
寫作指導(dǎo)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從公羊博弈得出“幸福讓”的理論,這個理論對青少年的人際交往和為人處世都有一定的啟發(fā)作用。
當(dāng)兩只羊在獨木橋上相遇,是讓還是不讓?
各不相讓——結(jié)果:耗死,墜入深淵,同歸于盡;
一方退讓——結(jié)果:存活,互相通過,各自幸福。
推論:想要獲得幸福就要減少爭斗,遠(yuǎn)離偏激之人,避免過激行為導(dǎo)致同歸于盡;低調(diào)退讓,失去的雖然是一時所得,得到的卻是長久的幸福。
“幸福讓”,誰幸福誰讓。意思是說,在我們因為一些小事爭執(zhí)的時候,“更幸?!钡哪莻€應(yīng)該先讓。
題目提示的寫作方向是“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樣的思考”,題目的范圍比較寬,可以從“幸福讓”的理論原因、現(xiàn)實價值、運用范圍、適用對象、指導(dǎo)意義、人生啟示等各個角度展開,立意的角度很廣,選擇很多。
分析材料時要注意三點:一是注意“幸福”的內(nèi)涵,文中的幸福指的是“中了5000萬大獎,明天娶妻”,其實是世俗的幸福,但我們的理解應(yīng)不局限于世俗幸福,可以思考幸福背后的心態(tài);二是注意“讓”的內(nèi)涵,不要簡單把“讓”解讀為禮讓、謙讓,而應(yīng)該定位于在面對沖突和爭執(zhí)時的“退讓”;三是注意“幸福”和“讓”之間的關(guān)系分析,不能浮于表面,只談事件本身,或者把二者割裂來看。
推薦素材
強者的溫柔
武漢軍運會中一段中國隊和斯里蘭卡隊乒乓球比賽視頻刷屏了。中國隊實力強大,對手實力弱小,雙方完全不在一個段位。視頻里中國隊員全程謹(jǐn)慎發(fā)力,盡顯溫柔,每局都讓了兩個球,表現(xiàn)出骨子里的尊重和善良;斯里蘭卡隊明知道中國隊的實力,還是義無反顧參加比賽,依然盡全力迎戰(zhàn)。
以尊重?fù)Q尊重
南北朝時期的齊國,陸曉慧才華橫溢,博聞強識,為人恭謹(jǐn)親切。他官居高位,但對前來拜見的官員,都以禮相待,甚至站起身親自將對方送到門外。幕僚看到這種情景,難以理解,對他說:“陸長史官居高位,不管對誰都彬彬有禮,這樣實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何必這樣呢?”陸曉慧聽后不以為然地笑了,說道:“欲先取之,必先與之。我想讓別人尊重我,那就必須尊重別人?!?/p>
天下第一棋手
左宗棠出征前往邊境,途中看見一個茅舍,橫梁上掛著匾額“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內(nèi)與茅舍主人連下三盤。主人三盤皆輸,左宗棠笑道:“哈哈,你還是將此橫匾卸下吧!”隨后,他自信滿滿,興高采烈地走了。
沒過多久,左宗棠班師回朝,又走過此處,見“天下第一棋手”的牌匾仍沒有拆下,他又入內(nèi),和主人對壘。這次,左宗棠三盤皆輸,大感訝異,問:“為什么這次你贏了我呢?”主人答:“上回您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銳氣?,F(xiàn)今您已得勝歸來,我當(dāng)然要全力以赴啦!”
例文
幸福讓路,讓出幸福
湖南省南雅中學(xué)? 蘇婉妮
中5000萬大獎的白羊與身患絕癥的黑羊在獨木橋上相遇,他們會選擇來一場公羊博弈,落個雙雙墜入深淵的下場嗎?當(dāng)然不會。在此種情況下,更加幸福的白羊會決定做出讓步。這種現(xiàn)象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中,被稱作“幸福讓”,即誰幸福誰讓路。
“幸福讓”是大方為人,豁達(dá)處世的胸襟。更幸福的人,為相較之下的“不幸者”做出讓步,這其實體現(xiàn)出來的是謙讓的美德。清朝大學(xué)士張英的家人因宅基地問題與鄰居發(fā)生爭執(zhí),身為禮部尚書的他位高權(quán)重,卻沒有為三尺地而糾結(jié),而是選擇讓步,在家書中豪邁揮筆“讓他三尺又何妨”,結(jié)束了爭端。武漢軍運會上,中國乒乓球隊對戰(zhàn)斯里蘭卡,雖然實力碾壓,但每局都會讓出兩個球,用最友愛的方式打完全程比賽,“溫和戰(zhàn)”彰顯大國風(fēng)范。幸福給予人向前的底氣,同時也讓我們擁有更寬廣的胸懷做出“幸福讓步”。
“幸福讓”,雖然我們不爭一時之長短,卻得到了更為長久的幸福。面對腳下的萬丈深淵和明日的璀璨人生,白羊必須做出抉擇。幸運的是,它并未囿于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用短時之小失換來長時之大得。生活中,我們不介意他人先行,可以避免無謂的爭吵;我們不埋怨旁人的錯誤,能夠更迅速完成目標(biāo)……由此可見,“幸福讓”,使讓步者提高做事效率,減少時間和幸福成本的損失。自身更加順暢地起步,投入幸福的懷抱。
“幸福讓”使幸福的天平更平衡,促進(jìn)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幸福者退回岸邊給“不幸者讓路,給予了“不幸者”同情、關(guān)愛,更給予了他們幸福感。在本就凄涼的生活中來一場毫無意義的爭斗無疑是雪上加霜。此時若有人主動讓步,就能減少一場鬧劇,同時有效、積極地化解了負(fù)面情緒。如技藝高超的棋手遇上帶兵打仗的棋藝愛好者左宗棠,先輸幾局,增長左將的作戰(zhàn)信心,待他凱旋而歸時才露出真功夫。這一讓步不僅提升了左將的“作戰(zhàn)幸福感”,還造就了二人之間的友誼佳話。幸福者的讓步,平衡了人與人之間幸福值的落差,也營造了融洽的氛圍。
誰幸福誰讓路,讓出一時之便,讓出幸福感。“幸福讓”拋去狹隘心胸,涵養(yǎng)君子心性;免去針鋒相對,換取雙方的內(nèi)心舒適,是處事之法則,也是人生大智慧,更是社會潤滑劑。
評點:文章從公羊博弈的故事出發(fā),論述“幸福讓”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用公羊博弈的故事簡要說明“幸福讓理論”的概念,再用三個分論點闡釋了“幸福讓”體現(xiàn)個人修養(yǎng)、“幸福讓”換來更長久的幸福和“幸福讓”促進(jìn)人類社會和諧發(fā)展的道理。結(jié)構(gòu)清晰,舉例貼切,論證充分,文筆細(xì)膩,體現(xiàn)了作者對“幸福讓”這一人生哲理的思考與感悟,也展現(xiàn)出作者自己的才識和智慧。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