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高安勤 王福鳳 陳 強
(1.六盤水市種植業(yè)發(fā)展中心,貴州 六盤水 553000;2.水城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土壤養(yǎng)分對獼猴桃植株的生長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獼猴桃物候期主要有傷流期、萌芽期、展葉期、開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果實成熟期、落葉期和休眠期,各個時期生長特點不同導(dǎo)致獼猴桃的需肥特點也有所差異,主要可以分為基肥和追肥,追肥又有催芽肥、催花肥、促果肥、壯果肥。據(jù)胡百豐報道,獼猴桃植株生長前期(3~5月)生長優(yōu)勢為營養(yǎng)生長,植株生長中期(6~8月)生長優(yōu)勢為生殖生長,而后期(9~10月)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相差不大,此外,據(jù)研究指出獼猴桃整個生育期所需養(yǎng)分,主要來自上一年樹體養(yǎng)分的貯存,因此施肥量和各個時期肥料的分配顯得至關(guān)重要。
試驗時間為:試驗在2019年11月~2020年9月開展。試驗地點:試驗地點位于水城縣順場鄉(xiāng)大發(fā)村,海拔1316 m,土壤類型為黃壤,果園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為37 g/kg,全氮含量為1.27 g/kg,堿解氮含量為124 mg/kg,速效磷含量為26.33 mg/kg,速效鉀含量為332 mg/kg,pH值為5.06,土壤容重 1.24 g/cm3。
供試品種:“紅陽”獼猴桃;
供試肥料:尿素(N含量46%)、普通過磷酸鈣(P2O5含量16%)、硫酸鉀(K2O含量50%)。
①試驗按“3414”試驗開展,具體試驗設(shè)計為:選取8年生及樹勢均勻一致的獼猴桃植株為試驗樹,共14個處理,每個處理6株樹,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每個處理重復(fù)3次。獼猴桃定植株行距3×4m,每個小區(qū)面積54m2,試驗地總面積約為3.5畝,每小區(qū)間設(shè)置保護行。在當?shù)赝扑]施肥量基礎(chǔ)上,采用“3414”完全試驗方案,即氮、磷、鉀3個因素、4個水平、14個處理。其中,0水平為不施肥,2水平為當?shù)爻S檬┓柿浚?水平(施肥不足)=2水平×0.5,3水平(施肥過量)=2水平×1.5。
表1 “3414”田間試驗各處理的氮磷鉀肥料用量(kg/畝)
②施肥比例:A氮肥:基肥60%,追肥一15%,追肥二15%,追肥三10%;B磷肥:基肥60%,追肥一20%,追肥二10%,追肥三10%;C鉀肥:基肥50%,追肥一10%,追肥二20%,追肥三20%。
③田間管理:試驗小區(qū)每次施肥后,澆水促進肥料分解,提高肥料利用率。針對獼猴桃易發(fā)生潰瘍病、花腐病、根線蟲、蚧殼蟲等病蟲害的特性,在清園后噴一次3~5度波美石硫合劑,預(yù)防蚧殼蟲的發(fā)生;采用農(nóng)用鏈霉素500倍和70%百菌通(DTM)600倍,防治細菌性病害;在3月上中旬畝用地蟲克500克與10千克細沙土充分拌和,均勻撒在園內(nèi)地面上,再進行淺耕,做到不傷根,殺死根線蟲蟲體及蟲卵。在3月下旬和四月上旬疏花疏果,疏花摘掉每株花序上兩朵耳花,留一朵即可;每枝留果量保持在4個以下;疏掉過量果、小果、畸形果;在幼果期(4月下旬)套袋,防止小石蠅在糖分積累期產(chǎn)卵,影響果實品質(zhì)。
④分別于開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對獼猴桃枝條進行頂梢長,中梢長,頂梢葉面積,中梢葉面積等生物學(xué)特性的有關(guān)指標進行測量。
在獼猴桃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進程中,直到果實膨大末期,植株基本停止了營養(yǎng)生長,如葉片、枝條等的生長,轉(zhuǎn)為生殖生長(果實)的生殖生長。根據(jù)生物學(xué)特性描述規(guī)范,將果實膨大末期生物學(xué)特性指標看作當年生育期營養(yǎng)生長的最終標志,從而可以計算出各個時期的營養(yǎng)生長率,即將果實膨大末期萌芽期梢長、葉長寬、葉面積等生物學(xué)指標數(shù)據(jù)視為0,其他時期與之的差值即為生物量生長率的差值。
由表2可以看出,施肥對獼猴桃開花期生物量影響較大,處理1~14表現(xiàn)出頂梢長、頂梢葉面積分別大于中梢,頂梢長度范圍為 59.03~89.17 cm,均值為 75.29 cm;中梢長度范圍為 26.24~50.73 cm,長度均值為 36.16 cm;頂梢葉面積范圍為 106.73~152.30 cm2,均值為 133.19 cm2;中梢葉面積范圍為 65.87~99.08 cm2,均值為 85.97 cm2;萌芽期~開花期其頂梢和中梢生長最為迅速,除中梢生長率均值為49.71%,其余頂梢長、頂梢葉面積、中梢長、中梢葉面積生長率占到生育期營養(yǎng)生長率的70%以上。頂梢生長率均值為71.86%,范圍為60.93%~84.92%;頂梢葉面積平均生長率為70.69%,范圍為53.94%~85.23%;中梢生長率均值為49.71%,范圍為33.42%~75.67%;中梢葉面積平均生長率為76.70%,范圍為69.49%~85.95%。
表2 不同施肥處理獼猴桃花期枝條的生長情況(長、寬單位cm,面積單位cm2)
由表3可以看出,獼猴桃幼果期枝條和葉片生長開始減緩,頂梢長度范圍為82.13~110.30 cm,均值為95.25 cm,較開花期增長26.51%;中梢長度范圍為 47.57~79.04 cm,長度均值為 64.54 cm,較開花期增長78.49%;頂梢葉面積范圍為119.12~175.63 cm2,均值為146.44 cm2,較開花期增長9.95%;中梢葉面積范圍為72.83~109.31 cm2,均值為 93.40 cm2,較開花期增長8.64%;在幼果期除中梢生長率均值為36.15%,其余頂梢長、頂梢葉面積、中梢葉面積生長率都為30%以下,甚至更低。頂梢生長率均值為19.05%,范圍為3.06%~29.86%;頂梢葉面積平均生長率為13.59%,范圍為4.04%~30.27%;中梢生長率均值為36.15%,范圍為5.59%~50.97%;中梢葉面積平均生長率為12.21%,范圍為7.87%~16.75%。
表3 不同施肥處理獼猴桃幼果期枝條的生長情況(長、寬單位cm,面積單位cm2)
由表4可以看出,獼猴桃果實膨大期枝條和葉片生長進一步減緩。頂梢長度范圍為91.58~119.48 cm,均值為104.73 cm,較開花期增長9.95%;中梢長度范圍為 58.54~87.15 cm,長度均值為 74.22 cm,較開花期增長14.99%;頂梢葉面積范圍為148.87~222.91 cm2,均值為187.28 cm2,較開花期增長27.89%;中梢葉面積范圍為 85.27~120.26 cm2,均值為 108.10 cm2,較開花期增長15.74%;頂梢生長率均值為9.09%,范圍為6.43%~12.02%;頂梢葉面積平均生長率為15.72%,范圍為4.87%~23.62%;中梢生長率均值為15.81%,范圍為3.70%~26.72%;中梢葉面積平均生長率為11.09%,范圍為4.64%~16.14%。
表4 不同施肥處理獼猴桃果實膨大期枝條的生長情況(長、寬單位cm,面積單位cm2)
萌芽期~開花期其頂梢和中梢生長最為迅速,除中梢生長率均值為49.71%,其余頂梢長、頂梢葉面積、中梢長、中梢葉面積生長率占到生育期營養(yǎng)生長率的70%以上,說明萌芽期-開花期新梢生長主要頂梢和頂梢葉片為主;開花期-幼果期,該生育期較短,在幼果期除中梢生長率均值為36.15%,其余頂梢長、頂梢葉面積、中梢葉面積生長率都為30%以下,甚至更低,說明開花期-幼果期新梢和葉生長減緩;幼果期-果實膨大期,該期生長速率進一步降低,生長率均值小于等于15.81%;該三段時期各部位的生長速率大致表現(xiàn)為7:2:1,可作為獼猴桃施肥時期施肥基追比的比例,同時,獼猴桃樹體生長主要在萌芽-開花期,在這一期表現(xiàn)較好地處理為處理14,可作為施肥量的參考,另需加強補充有機肥的投入。
獼猴桃不同施肥時期的需肥特性,對獼猴桃營養(yǎng)生長有很大的影響。萌芽期-開花期,獼猴桃生長主要依靠上年生育期內(nèi)根系的養(yǎng)分儲存,根系發(fā)育好,生物量大的植株,9-11月根系生長第二高峰可以為吸收存儲大量養(yǎng)分;進入幼果期后,隨著植株生物量的增大,幼果開始膨大,對鉀等元素的需求量增加,根系進入第一個吸收峰(5-7月)。隨著生育期延長,植株對生長速率減緩,植株將營養(yǎng)生長策略轉(zhuǎn)為生殖生長,同一生育期,結(jié)合摘心等管理措施,中梢營養(yǎng)生長明顯加快,為后期生長速率最大的部位。中梢的徒長應(yīng)合理管護,在水城縣河谷地區(qū),受峽谷風(fēng)影響,夜間風(fēng)較大,在果實膨大期以前,常出現(xiàn)中梢生長強壯的枝條(次年結(jié)果母枝預(yù)留枝)被吹斷現(xiàn)象,故該期應(yīng)該加強綁枝固定工作,同時結(jié)果母枝預(yù)留枝3-4枝,增加抵抗風(fēng)災(zāi)的能力,從而保證次年的不會出現(xiàn)大小年,造成技術(shù)性減產(chǎn)。枝條從果實膨大期-成熟期,隨著枝條木質(zhì)化程度提高,抗性增強,采果后,根系進入第二生長高峰,該期應(yīng)施用月子肥(即采果肥),防止植株秋梢迅速生長,造成植株養(yǎng)分的損耗。秋季養(yǎng)分的迅速積累,可使花芽充實飽滿,提高花芽質(zhì)量,花期整齊,同時可避免施肥時期過晚造成春梢過旺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