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葵
山東電力中心醫(yī)院內科,山東濟南 250001
糖尿病作為臨床發(fā)生概率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分為1 型糖尿病與2 型糖尿病兩種。 2 型糖尿病占比更高,約為90%[1]。 其中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異常等均會誘發(fā)2 型糖尿病。受其影響,脂肪因子難以正常分泌,進而導致肝細胞攝入、合成糖原出現(xiàn)異常。血糖升高作為糖尿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可對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造成不良影響, 情況嚴重還會改變血液流變學[2]。 為減少糖尿病所致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臨床治療既需要控制血糖,還應調節(jié)患者血脂水平,進而促進其生活質量提升。 常見治療藥物為二甲雙胍等,具有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的重要作用。但經(jīng)研究證實,單獨用藥難以滿足患者長期的降糖要求[3-4]。該研究選入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收治的8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將其作為研究對象,對二甲雙胍基礎上加用達格列凈在其中的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入8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方案采取抽簽法。 其中44 例歸至參照組,男23 例,女21 例;年齡48~72 歲,平均(56.52±2.63)歲。 其余44例歸至治療組,男24 例,女20 例;年齡49~73 歲,平均(56.49±2.58)歲。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jīng)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通過
納入標準: 入組前3 個月未接受相關控糖治療患者;對該研究知情同意患者。 排除標準:合并貧血患者;藥物過敏患者;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參照組予以患者二甲雙胍(國藥準字c192109161;規(guī)格:0.5 g)口服,0.5 g/次,2 次/d;治療3 個月。
治療組聯(lián)合使用二甲雙胍、達格列凈(國藥準字HJ20170117;規(guī)格:5 mg)口服,初始劑量0.1 g/次;1次/d;治療3 個月。 若患者耐受程度較高,則可增加達格列凈用量,以0.3 g/ d 為準。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均進行適當運動,并合理飲食。
①評析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指標?;颊咧委熐啊⒅委熀? 個月,分別抽取其空腹靜脈血、餐后2 h 靜脈血,各5 mL。 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后,利用快速血糖儀對空腹血糖值、餐后2 h 血糖值進行測定、記錄。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進行檢測。
②分析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指標。 測定方法同血糖測定方法相一致,包括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③評估、統(tǒng)計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將生活質量量表(SF-36)作為評分根據(jù)。評估項目即心理相關評分、生理相關評分。 總計36 個條目。 患者得分高,則其生理、心理方面生活質量越高。
應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或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血糖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FPG、2 hPG、HbA1c 均降低,治療組血糖水平較參照組更低,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治療前,兩組血脂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治療組TC、TG、LDL-C 水平較參照組更低,HDL-C 水平較參照組更高,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指標比較(±s)
?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比較[(±s),mmol/L]
?
治療前, 治療組、 參照組心理相關評分依次為(323.63±27.71)分、(325.16±27.66)分,兩組心理相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59,P=0.796);治療組、參照組生理相關評分依次為(320.74±23.63)分、(319.95±23.83)分,兩組生理相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156,P=0.876)。 治療后,治療組、參照組心理相關評分依次為(387.21±26.91)分、(370.42±25.71)分,治療組心理相關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992,P=0.004);治療組、參照組生理相關評分依次為(365.48±25.67)分、(354.16±25.49)分,治療組生理相關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76,P=0.041)。
2 型糖尿病作為代謝性疾病的一種, 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在代謝異常作用下,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將會提升,既包括心血管疾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又涵蓋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及糖尿病足等。近些年,2 型糖尿病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升高趨勢[5]。 隨著病程延長,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所致的病死率顯著增加。 受其影響,社會經(jīng)濟負擔增加、患者生活質量下降。相關研究顯示,促進2 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提升,不僅需要加強并發(fā)癥的預防與控制工作,還需要借助于藥物方式對患者血糖、 血脂等代謝危險因素進行調節(jié)[6]。 通過該種方式,可達到延緩糖尿病進程的目的。 臨床治療2 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則即促進胰島素敏感性提升,常見治療手段為口服降糖藥。
二甲雙胍作為胰島素增效劑的一種, 在2 型糖尿病中的臨床效果得到大量研究證實。 藥物作用于機體后,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有利于減少肝糖原分解、葡萄糖釋放等[7]。 二甲雙胍在降低肌糖原產(chǎn)生方面也具有重要價值。受其影響,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將會提升,有利于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例如高胰島素血癥等。 二甲雙胍還不會誘發(fā)糖尿病低血糖發(fā)生[8]。究其原因,患者用藥且血糖恢復正常后,二甲雙胍的降糖作用會持續(xù)發(fā)揮。 但是就長期效果來看,二甲雙胍可導致一系列不良反應,不利于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9]。為此,臨床在二甲雙胍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達格列凈。
達格列凈屬于新型口服降糖藥物。 該藥物可歸至鈉-葡萄糖協(xié)同轉運蛋白抑制劑范疇。作用機理在于選擇性地抑制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10]。在此情況下,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將會減少。當葡萄糖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后,患者血糖水平也會降低。臨床常見降糖方案多借助于胰島素依賴機制。 而達格列凈的降糖機制則與之存在一定出入[11]。 患者用藥后,胰島素可維持正常分泌。相關研究顯示,達格列凈在預防胰島β 細胞功能減退方面也具有理想效果[12]。 基于此,胰島功能被侵害的可能性將會降低,進而達到理想的降糖效果。
聯(lián)合使用二甲雙胍、 達格列凈, 無論是血糖控制、血脂改善,還是胰島素抵抗與胰島素敏感性改善方面均具有理想效果。就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均以升高為表現(xiàn)。根據(jù)此信息可判斷患者糖代謝紊亂。 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可反映患者近3 個月平均血糖水平[13]。 相關文獻報告稱,聯(lián)合二甲雙胍、達格列凈,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下降[14]。 這與該研究結果相一致。2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也存在異常,以TG 水平升高、HDL-C 水平降低為主要變現(xiàn)。 在血脂異常影響下,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將會提升。 相關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患者HDL-C 水平下降5 mg/dl,則發(fā)生心肌梗死的風險將會升高1/4[15]。 而在二甲雙胍、達格列凈共同作用下,患者脂代謝情況得到改善,有利于預防心肌梗死等疾病發(fā)生。 2 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礎即胰島素抵抗。受其影響,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將會下降, 進而影響對葡萄糖的攝取。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前期、血脂紊亂、體質量增加等與胰島素功能衰退存在相關性[16]。 同時,胰島素抵抗、胰腺β細胞功能發(fā)展情況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 在2 型糖尿病治療過程中, 可采用降低胰島素抵抗的方式達到血糖控制目的。 多項研究證實,二甲雙胍、達格列凈聯(lián)合使用能夠降低胰島素抵抗[17-18]?;颊哐堑玫椒€(wěn)定控制后, 生活質量也會有所改善。 該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血糖指標、血脂指標、生活質量等各項數(shù)據(jù)相近 (P>0.05)。 治療后, 兩組FPG、2 hPG、HbA1c 等均表現(xiàn)為下降趨勢, 治療組數(shù)值小于參照組,TC、TG、LDL-C 水平為治療組更低,HDL-C 水平為治療組更高,兩組心理相關評分、生理相關評分均有所升高,且治療組數(shù)值更大(P<0.05)。
綜上所述,達格列凈的臨床效果值得肯定,應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 既能夠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還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有利于促進其生活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