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富,丁祥黎,雷 媛,吳偌佳,禹 路,楊德林
(1.鎮(zhèn)雄縣中醫(yī)醫(yī)院 外二科,云南 昭通 657200;2.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泌尿外科,云南 昆明 650101)
單極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monopola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M-TURP),曾是保守治療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失敗后標準手術治療方案[1]。因經尿道電切綜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2],易發(fā)生出血等并發(fā)癥,現(xiàn)逐步被經尿道雙極等離子前列腺切除術(Transurethral plasma 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KRP)所替代,然該手術方式受限于前列腺體積[3],即該術式處理80mL以上前列腺時,存在肥大腺體切除不完整等問題,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經改進的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腔內剜除術(Plasma 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治療大體積良性BPH解決了上述問題,故PKEP被認為是TURP術的有效替代方案[4,5]。本文回顧性比較PKEP與TKRP 2種術式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80mL)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1 入選標準
選取本院2017年5月-2020年5月因進行性排尿困難、尿頻、尿急、尿路變細、伴或不伴急性尿潴留被確診為BPH,且前列腺體積>80 mL,于本院住院分別接受TKRP和PKEP治療的患者,告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1.2 排除標準
前列腺癌、嚴重的內科疾病、神經源性膀胱、尿道狹窄;臨床資料或隨訪資料不全者。
1.1.3 統(tǒng)計學方法
1.1.4 研究分組
根據(jù)入選和排除標準,告知患者2種術式的特點,由患者自主選擇術式,符合條件的患者TKRP 組有53例,PKEP 組有54例,共107例,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前情況
1.2.1 PKEP手術
所有手術均由一位醫(yī)生主刀或指導完成。采用Gyrus 等離子電切系統(tǒng),27F鏡鞘,電切功率160 W,電凝功率80 W。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截石位,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直視下經尿道置入等離子電切鏡,確定輸尿管開口,膀胱頸口、精阜和尿道外括約肌位置。以精阜為標志,從精阜近端向下點觸切開粘膜,至外科包膜。電切鏡鞘配合電切環(huán)將中葉沿外科包膜逆行、鈍性剝離至膀胱頸,點切纖維黏連帶。同樣的方法于前列腺尖部用電切鏡鞘沿外科包膜使前列腺12點位上半部剝離貫通至膀胱,下半部腺體與膀胱頸部分相連,僅中葉腺體和兩側葉腺體下半部與膀胱頸相連。最后用電切環(huán)將剝離的腺體完全的切除,止血,留置22F Fole 三腔尿管,持續(xù)生理鹽水膀胱沖洗。標本送病理檢查。
1.2.2 TKRP手術
采用與PKEP相同的等離子電切系統(tǒng),設置相同的參數(shù),沖洗液為生理鹽水。直視下進入電切鏡,觀察左右輸尿管開口、膀胱三角區(qū),膀胱頸及精阜,了解膀胱有無腫瘤、結石等病變。首先在精阜近端電凝尿道粘膜作標記,作為電切遠端止點,若中葉增生明顯,先將中葉切至與膀胱三角區(qū)齊平,遠側至精阜,深達前列腺外科包膜,避免切穿膀胱三角區(qū)和損傷膀胱頸環(huán)狀纖維組織。若左右兩葉增生,以膀胱頸的5、7點位為起點,靠近精阜為終點,電切兩條標記溝,再以此為標志逐層向前列腺兩側葉擴展切除,切除范圍以精阜和膀胱頸口為標志。最后修整前列腺尖部和膀胱頸后唇,修整至與膀胱三角區(qū)相平,形成寬敞的通道。嚴密止血,艾力克(Ellic)沖洗回收切碎的組織,留作術后切除腺體稱重并送病理檢查,檢查前列腺窩并徹底止血。留置22F Fole 三腔尿管,持續(xù)生理鹽水膀胱沖洗,適當牽拉尿管固定于大腿內側,壓迫止血,持續(xù)8~12 h。
(1)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留置尿管時間、膀胱沖洗時間、術中沖洗液的血紅蛋白(間接計算術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質量。(2)拔除尿管后再次留置尿管事件、術后尿路刺激癥、術后短暫尿失禁。(3)術后1個月、6個月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質量評分(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殘余尿和并發(fā)癥。
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病理結果均為良性前列腺增生。
53例患者接受TKRP,54例接受PKEP,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年齡、IPSS、QOL、最大尿流率、殘余尿、前列腺體積和PSA 水平等方面,2組患者無明顯差異,見表1。
PKEP組切除了更多的前列腺組織,手術時間、術后沖洗時間、留置尿管時間、術后血紅蛋白下降的范圍以及術后住院時間,PKEP明顯優(yōu)于TKRP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提示PKEP手術效率更高,術后恢復更快,見表2。
表2 2組患者圍手術期比較
2組患者術后IPSS、QoL、Qmax、PVR均較術前明顯改善,術后1個月、6個月隨訪,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術前、術后各項指標的隨訪
2組患者無一例發(fā)生電切綜合征(transurc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2組均無輸血,術后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再次尿潴留、暫時性尿失禁、泌尿系感染,TKRP組術后1例發(fā)生尿道狹窄,PKEP組2例發(fā)生尿道狹窄,均行尿道擴張術后治愈。無患者發(fā)生膀胱攣縮,見表4。
表4 術后并發(fā)癥對比[n(%)]
在臨床上,會發(fā)現(xiàn)TKRP術式受限于前列腺體積(<80 mL)、手術時間(<90 min)、出血量多、TUR-S的發(fā)生或因手術不一將腺體完全切除,上述缺陷限制了TKRP 在大體積前列腺增生手術的應用(>80 mL)[6]。TKRP采用生理鹽水為灌洗液,利用雙極能量產生等離子體的“切割-密封”效應,避免因腺體和包膜的阻抗不同造成囊腔穿孔,由于電凝區(qū)的壞死減少,術后的尿路刺激癥減少,縮短了手術恢復時間,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PKEP利用環(huán)狀電極和電切鏡鞘從腺體和包膜平面逆行鈍性剝離,能完整的將腺體游離并切除[7]。PKEP沿外科包膜切除增生的腺體,術后壞死組織的脫落更少,創(chuàng)口愈合時間更短,術后出血更少,因此留置尿管和住院時間也更短。本研究PKEP與TKRP相比,手術時間更短(70.1±18.47 vs 104.7±23.25 分),術中出血更少(0.92±0.83 vs 1.46±0.63 g/L),更完整的切除了增生前列腺組織(90.1±18.02 vs 65.2±20.1 g)。2組均未出現(xiàn)TURS、輸血病例。PKEP組術后有9例患者出現(xiàn)以尿急為表現(xiàn)的一過性尿失禁,目前關于PKEP 術后尿失禁的原因仍存爭議。有研究認為隨著泌尿外科醫(yī)師對尿控結構的保護和前列腺尖部的妥善處理,PKEP 術后尿失禁的概率將明顯降低[8]。
綜上所述,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腔內剜除術在治療大體積前列腺增生時更安全、有效、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