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明,趙云龍,許新舉
(1.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河南 焦作 454150;2.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病理科,河南 焦作 45415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屬于肺癌中的一種,其癌細胞生長分裂較慢,擴散轉(zhuǎn)移較晚,非小細胞癌約占肺癌中樞的80 %~85 %[1]。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進行治療,培美曲塞會導致患者體內(nèi)葉酸缺乏出現(xiàn)不良反應,順鉑對胃腸功能也有限制,故治療效果欠佳。本文研究選擇奧希替尼進行治療,能有效阻斷同緣二聚體的形成,抑制ATP酶激活,治療效果確切。本文旨在研究奧希替尼治療晚期NSCLC的療效及其對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焦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間收治的103例晚期NSCLC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齡(63.49±4.76)歲;吸煙患者27例,非吸煙患者24例。觀察組52例:男26例,女26例;年齡(64.25±4.33)歲;吸煙患者28例,非吸煙患者24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吸煙狀況(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確診為晚期NSCLC患者[2];2)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3)預期生存期超過3個月者。排除標準:1)非原發(fā)性肺部腫瘤;2)心、肝等重要臟器損傷或功能障礙;3)脊髓功能障礙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培美曲塞(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72,規(guī)格200 mg/支)+順鉑(云南植物藥物有效公司,國藥準字H53021741,規(guī)格6 mL:30 mg)常規(guī)化療。培美曲塞第1天給予500 mg/m2靜脈滴注10 min以上,7 d為1個周期,在每個周期的第1~5 d進行順鉑給藥,劑量為75 mg/m2,靜脈滴注時間>2 h。共治療5個周期,并定期隨訪復查。
1.2.2 觀察組給予奧希替尼(英國AstraZeneca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7,規(guī)格為40 mg),每天1次,80 mg/次,直至疾病發(fā)展或出現(xiàn)無法耐受的毒性。若漏服藥物,應及時補服,除非下次服藥時間在12 h之內(nèi)。每天相同時間服用,進餐或空腹服用均可。若需減量,應將劑量減至40 mg,每天1次。
1.3 觀察指標
1.3.1 臨床療效 通過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 1.1版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complete response,CR)為腫瘤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artial response,PR)為腫瘤病灶半徑減小≥30%;疾病穩(wěn)定(stable disease,SD)為腫瘤病灶無進展;疾病進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為腫瘤病灶半徑增加≥20%。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CR+PR+SD)/總例數(shù)×100 %。DCR越高說明針對患者的治療方案越完善,DCR越低說明針對患者的治療方案越差。
1.3.2 血清腫瘤標志物 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 21-1)水平變化情況。其中CEA正常值為<5.0 ng/mL、Cyfra 21-1正常值為0.1~3.3 ng/mL,數(shù)值異??奢o助診斷惡性腫瘤[3]。
1.3.3 生活質(zhì)量評分 2組患者治療前后使用EORTC QLQ-C30 version 3進行評分,共30項條目,其中條目29、30分為7個等級,分值為1~7分,其他條目均為4個等級,分值為1~4,滿分為126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嚴重程度越高。
1.3.4 安全性評價 觀察2組患者治療后出現(xiàn)的甲溝炎、消化道反應、貧血,Q-T間期延長及間質(zhì)性肺炎,總發(fā)生率越高說明患者的治療方案越差,總發(fā)生率越低說明患者治療方案越佳。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后疾病控制率為86.53%,優(yōu)于對照組的68.62%(χ2=4.763,P=0.029)。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2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同組治療前(觀察組:t=8.938,P<0.001;t=9.523,P<0.001;對照組:t=5.616,P<0.001;t=4.851,P<0.001);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EA和Cyfra21-1水平均低于對照組(t=3.406,P=0.001;t=6.450,P<0.001)。見表2。
表2 2組血清腫瘤標志物比較
2.3 2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QLQ-C30評分均低于同組治療前(觀察組:t=306.367,P<0.001;對照組:t=230.778,P<0.001);治療后,觀察組患者QLQ-C30評分低于對照組(t=32.576,P<0.001)。見表3。
表3 2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分
2.4 2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甲溝炎、消化道反應、貧血、Q-T間期延長和間質(zhì)性肺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412,P=0.120;χ2=3.541,P=0.060;χ2=3.104,P=0.078;χ2=2.655,P=0.103;χ2=2.066,P=0.151)。見表4。
表4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n(%)
肺癌是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中NSCLC約占肺癌總發(fā)病率的80%,肺癌患者男女之比越(3~5):1,但近年來女性肺癌的發(fā)病率也在明顯增加,并發(fā)年齡多在40歲以上。與不吸煙者比較,吸煙者發(fā)生肺癌的危險性平均高9~10倍,重度吸煙者至少可達10~25倍[4-5]。長期精神抑郁、情緒低落也有可能誘發(fā)基因突變導致NSCLC發(fā)生。培美曲塞與順鉑常規(guī)化療,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病情發(fā)展,但治療周期較長。本文研究選擇奧西替尼進行治療,能有效阻斷ATP酶活性,殺滅腫瘤細胞,改善效果顯著。奧西替尼治療晚期NSCLC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血清CEA、Cyfra21-1水平。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DCR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原因如下: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通過破壞細胞內(nèi)葉酸依賴性的正常代謝過程以及抑制細胞復制來限制腫瘤的生長,但長期化療藥物會使得患者體內(nèi)葉酸減少,治療效果不佳。選擇奧西替尼進行治療,能有效抑制患者體內(nèi)細胞本身基因變異導致的生長失控,阻斷患者ATP酶活性,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衍,治療效果顯著[6-7]。
本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治療后2組患者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得到改善,其中觀察組改善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進行化療治療,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癥狀,但易產(chǎn)生藥物耐藥性,影響治療進程。本文研究選擇奧西替尼進行治療,針對藥物耐藥性的產(chǎn)生比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治療過程緩慢,能更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增長。有效阻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同源二聚體的形成,進而阻斷ATP酶活性的激活,誘導皮生長因子降解,有效改善腫瘤細胞的生長活性,使得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降低[8-10]。
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改善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進行化療治療,長期用藥,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失眠等不良反應使得患者生活質(zhì)量出現(xiàn)異常。本文研究選擇奧西替尼進行治療,能有效延長患者藥物的耐藥性產(chǎn)生,使得藥物針對癌細胞進行抑制,改善患者病情惡化程度,使得患者睡眠等狀況改善,進而促進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提高[11-13]。
本研究對不良反應分析后發(fā)現(xiàn),2組患者治療后甲溝炎、消化道反應、貧血、Q-T間期延長以及間質(zhì)性肺炎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進行化療治療,能有效預防甲溝炎的產(chǎn)生,但針對消化道、貧血等癥狀均改善程度不大。本文研究選擇奧西替尼進行治療,該藥物對患者的消化道等刺激較弱,能有效增強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改善患者惡性腫瘤程度。并且奧西替尼長期服用對患者耐藥性比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產(chǎn)生耐藥性的時間長,能更好抑制患者ATP酶活性,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擴散程度,改善治療后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14-16]。
綜上所述,奧西替尼就治療晚期NSCLC效果確切,能通過抑制ATP酶活性和腫瘤細胞生長改善患者的癥狀,提高療效,改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