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浩 任鵬
摘 ?要:隨著體育運動的全面普及,羽毛球作為一項深受大眾青睞的體育運動項目,采取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對于優(yōu)化訓練效果,提高運動員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該文論述了功能性訓練對羽毛球技術訓練的優(yōu)化效果,通過功能性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身體機能與穩(wěn)定性,確保訓練方式的科學性,有效預防運動損傷,幫助運動員全面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技術水平。
關鍵詞:羽毛球 ?技術訓練 ?功能性力量 ?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5(b)-0000-00
作者簡介:張世浩(1991—),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
An Analysis of the Optimal Effect of Func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on Badminton Technical Training
ZHANG Shihao REN Peng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Henan Province, 461000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overall popularization of sports, badminton is a popular sports item, and adopting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raining metho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raining effects and improving athletes' technical level.?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effect of functional training on badminton technical training. Functional training can help improve athletes' physical function and stability, ensu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raining methods, effectively prevent sports injuries, and help athletes fully master basic skills and improve techniques.?level.
Key Words:?Badminton; Technical training; Functional strength; Optimization
功能性力量訓練是一種新型體育項目蓄念方式,在應用于競技體育項目前,該訓練方式在康復領域應用廣泛。與傳統(tǒng)模式下的力量訓練方法相比,功能性訓練更注重工作模式的訓練,并非單塊肌肉的訓練。其核心理念體現(xiàn)在上肢、下肢“推拉”的力量平衡,保證核心力量的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技術水平,避免運動水平。該文從羽毛球技術訓練角度出發(fā),探討功能性力量訓練對羽毛球技術訓練的優(yōu)化效果。
1?功能性力量訓練概述
功能性力量訓練的基礎與核心為功能性訓練,龔恩凝固型訓練起源于康復訓練,最初由物理治療師為受傷運動員采取的一種治療措施,物理治療師對運動員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導致機體損傷的主要因素在于身體肌肉穩(wěn)定性不足,運動階段作用力轉移功能較弱,作用力轉移至另一肌肉導致,進而引發(fā)身體肌肉組織損傷。因此,康復醫(yī)學領域的功能性訓練的目的在于采取合理的訓練措施恢復人體基本的日?;顒幽芰ΑkS著該訓練模式的不斷發(fā)展,近些年來已在競技體育中得到廣泛應用。競技體育的功能性訓練實現(xiàn)力量、速度、耐力的有效結合,通過動作模式的練習實現(xiàn)力量、速度、耐力在結構層面聯(lián)合技術項目、特點與表達方式,進而提高運動員的綜合運動能力?!肮δ苄粤α坑柧殹弊钤缬?0世紀90年代由康復運動學者Gary提出,而功能性訓練專家Michael Boyle也在《體育運動中的功能性訓練》一書提到:如果一名運動員進行非功能性訓練的過程中,例如伸膝等運動,運動員使用的肌肉活動以及神經系統(tǒng)模式是在走路或者跑步過程中從未使用的。結合定義,運動員主要進行開鏈肌肉活動,開鏈主要指腳與地面沒有直接接觸。從上述觀點可知,功能性力量訓練模式能夠彌補傳統(tǒng)訓練模式存在的不足,不再注重單一關節(jié)的訓練,更為注重各關節(jié)之間或者人體“動力鏈”之間的協(xié)調運行,進而達到強化力量的訓練效果。常規(guī)訓練與功能性訓練的差異如表1所示。
通過表1可知,與常規(guī)訓練相比,功能性訓練更為注重完整、全面的工作練習,注重與體育競技中的實際情況相符,能夠直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同時更為注重本體感覺以及穩(wěn)定能力的訓練。
2?羽毛球技術訓練中的功能性力量訓練
2.1訓練理念
功能性力量訓練與實戰(zhàn)要求相符,其重點在于力量訓練和爆發(fā)力輸出,諸多動作均需要運動員能夠快速完成。具體訓練過程中,專項運動技巧與體適能訓練均為功能性力量訓練的輔助訓練方案,功能性力量訓練需要在確保與實際競賽要求相符的基礎上,在保持身體穩(wěn)定情況下進行快速運動的一種形式。體能訓練是系統(tǒng)、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能夠結合運動表現(xiàn)合理調整訓練,高質量完成相應動作,提高完成效率,使運動員了解各關節(jié)和身體部位的運動方式,為訓練提供動力,進而有效提高運動能力。
2.2羽毛球功能性力量訓練的三個層次
對羽毛球這一體育運動項目來說,功能性力量訓練有助于提高運動員的羽毛球擊球技術水平,同時有助于強化其肌肉神經控制能力、關節(jié)穩(wěn)定性、肌肉耐力以及身體架構的協(xié)調性,具有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柔韌等特點。羽毛球功能性力量訓練主要具備3個層次,3個層次密切相關,表現(xiàn)為遞進的關系,形成類似“金字塔”的模型。首先,第一個層次要求運動員能夠掌握身體基本功能的動作模式,也就是掌握基本的功能性動作,主要為多單關節(jié)動作,例如推拉、弓步以及軀干旋轉等,保證身體的穩(wěn)定性與靈活性,為高質量動作模式訓練的開展夯實基礎,同時也是全部體育運動項目的重要基礎。其次,第二個層次需要運動員具備羽毛球運動要求的爆發(fā)力、靈敏度、協(xié)調性以及速度反應能力,如急停變向、跳起殺球等技術技巧。最后,第三個層次需要結合羽毛球專項技術特點、比賽要求、運動員身體素質情況以及訓練側重點,開展專項功能指導訓練,進而有效提高綜合技術水平。
3功能性力量訓練對羽毛球技術訓練的優(yōu)化效果
3.1提高身體機能,保持身體穩(wěn)定性
杠桿原理是物理學的一項基礎理論,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的骨骼便具有杠桿原理的特征。人在運動階段能夠形成大量的動力,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阻力,動力和阻力之間的差值需要平衡點進行支撐,身體也會主動尋找這一平衡點,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性。骨骼具備這一平衡原理,對羽毛球運動員來說,每次揮拍和起跳落地的動作過程中,骨骼對于維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在這一動作過程中,不同身體關節(jié)在運動過程中保持的穩(wěn)定性程度存在明顯差異,穩(wěn)定程度便是身體的穩(wěn)定性,與其他身體要素相同,維持身體運動過程中行動量與力的有效傳遞。為了保證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穩(wěn)定性,開展功能性訓練的過程中,注重站姿到站立過程的姿態(tài)轉換,練習軀干運動的力量,如扭轉、彎曲等,同時輔以單腿站立、跳躍等強化運動,有效訓練身體的平衡性。
傳統(tǒng)訓練模式下,對羽毛球運動員平衡性訓練主要采用上下肢分開訓練方法,難以全面兼顧,無法達到機體的協(xié)調統(tǒng)一,欠缺對整個軀干部位作為核心力量輸出時肌肉群耐受率的考慮,缺乏對神經肌肉訓練與控制的重視。而功能性力量訓練側重于身體平衡性的訓練,充分考慮軀干部位的核心輸出,實現(xiàn)對運動員發(fā)球、揮拍、起跳、回拉等動作的全面協(xié)調,規(guī)范性更強,同時有助于強化小肌肉群的感知訓練效果。同時,羽毛球運動員多需要處于高速奔跑、急停、驟跳、扣殺等極端身體狀態(tài)下,如果不具備穩(wěn)定的反應力和適應能力,難以流暢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甚至導致運動損傷。功能性力量訓練通過重復運動姿勢和體態(tài)的訓練,強化運動員對正確擊打姿勢的肌肉記憶,逐漸形成固定的軌跡,在高強度、高壓力以及高速度的基礎上完成全部技術動作,提高技術水平。因此,羽毛球技術訓練過程中,功能性力量訓練全面融合身體動態(tài)與靜態(tài)的訓練方法,以動作組合與肌肉協(xié)調強化身體運動過程的平衡性,協(xié)調機體的平衡性,最終確保運動員通過肌肉群帶動身體的平衡性,有效避免高速運動時的穩(wěn)定性失衡,同時有助于避免體能的大量消耗。
3.2有助于保證羽毛球技術訓練的科學性
對功能性力量訓練來說,首先該訓練模式注重穩(wěn)定平衡,其次,側重于力量訓練。同傳統(tǒng)訓練模式相比,羽毛球技術訓練缺乏對力量訓練的重視,訓練內容主要為靈活性訓練,但是該運動項目更需要力量的支撐,這樣才能保證技術動作的連貫性、有力性。部分運動員雖然動作與姿勢標準華麗,但是實戰(zhàn)中難以取勝,主要原因便是日常訓練時缺乏對力量訓練的重視,或者雖然進行力量蓄念,沒有從整體層面考慮訓練的全面性與均衡性,多針對某一肌肉群進行訓練,只能夠強化某一肌肉的力度,缺乏整體的適配性。通過開展功能性力量訓練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在專項訓練階段能夠從運動員的需求出發(fā),與運動發(fā)展規(guī)律相符,進而強化整體配置的機體訓練,滿足不同環(huán)境、心態(tài)下運動員的實戰(zhàn)要求,無論處于何種戰(zhàn)局,均能夠充分調動身體力量,支撐整場比賽的運動負荷。
3.3有助于預防羽毛球運動損傷
功能性力量訓練注重核心部位的訓練,首先,能夠加強對人體薄弱環(huán)節(jié)的保護,特別是脊柱的保護;其次,可以利用核心部位的樞紐與協(xié)調作用,為上肢與下肢發(fā)力建立穩(wěn)定的支點,進而有效緩解末端肢體關節(jié)的負荷,達到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比如說,在羽毛球運動階段,運動員快速跑動以及支撐易導致其膝關節(jié)受傷,功能性力量訓練能夠強化運動員關節(jié)周圍的肌肉力量,強化肌肉本體感覺以及神經控制能力,通過提高韌帶的強度以提高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對于預防膝關節(jié)損傷具有重要作用。
4羽毛球功能性力量訓練的注意事項
4.1需要明確羽毛球與其他運動項目的不同
羽毛球是具有對抗性特點的運動項目,與跳高、跳遠等運動項目不同,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同時需要具備一定的身體靈活性、快速反應能力以及精神抗壓力。另外,羽毛球也與足球、籃球等團體性項目存在不同,最多局限于雙人配合,隊員配合較為單一,對隊友的依賴性較強。并且作為一種“小球”運動項目,羽毛球對運動員體力、耐力等的要求更高。因此,采用功能性力量訓練首先要了解羽毛球的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
4.2需要保證功能性力量訓練方案的合理性與針對性
對于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能力發(fā)展需求的人群,制訂訓練方案前需要充分了解其實際情況,如年齡、體重、身高、肌肉發(fā)育情況等。例如:未成年群體與成人群體的訓練側重點雞兒不同,未成年人群,特別是兒童,因為正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軟組織與骨骼極易受到損傷,過度訓練將會對骨骼與血液的營養(yǎng)供給造成影響;另外,該階段也是骨折疾病的高發(fā)階段,不合理的訓練方案必然會對其健康成長造成影響。因此對于未成年人來說,需要結合其身體發(fā)育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嚴格控制訓練量與訓練時間。對成人群體來說,其身體發(fā)育成熟,具備一定的身體承受能力,因此可以適當提高訓練強度,但是需要保證訓練損耗與訓練恢復之間的平衡性。訓練階段對每日訓練量、強度等情況進行認真記錄。
綜上所述,功能性力量訓練在羽毛球技術訓練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注重平衡、穩(wěn)定、動態(tài)以及本體感覺方面的訓練,有助于強化運動員身體機能與穩(wěn)定性,保證訓練方式的科學性,有效預防運動損傷,同時訓練階段需要結合運動員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保證訓練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張俊杰.羽毛球運動員功能性力量訓練的理論基礎[J].體育師友,2020,43(4):38-40.
[2] 張夢杰,李翰君.力量訓練對中長跑運動員跑步經濟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醫(yī)用生物力學,2021,36(s1):420.
[3] 梁永杰,李志遠,蘇利強,等.高水平青少年男子羽毛球運動員雙側膝關節(jié)等速肌力特征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33(6):?623-629,648.
[4] 鄭俊.功能性力量訓練對9-12歲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體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安:西安體育學院,2018.
[5] 于昇.核心力量訓練在大專院校體育系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研究[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7.
[6] 余曦,許葳.“體教融合”背景下廣州市羽毛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優(yōu)化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