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摘要:愛國主義教育是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當前,在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過程中,中學生對愛國主義的認知與踐行的失衡以及外部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依然有著不同范圍和不同程度的客觀存在。對此,在當前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實踐中,應主要致力于加強中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守好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督導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愛國教育,引導大眾媒體發(fā)揮正向宣傳作用,唯有多方發(fā)力,同頻共振,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基于初中歷史教學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探討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方式和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愛國主義;教育
引言
初中歷史是中學生學習中國“四史”的窗口,透過這扇窗,學生可以學習到中國共產(chǎn)黨從出生、幼年、青年到成熟的成長史,可以看到從落后腐朽的舊中國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如何以嶄新的面貌重新走在世界前列,可以學習到中國從落后被動挨打到逐步發(fā)展壯大的歷史。但在實際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對愛國主義的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亟須解決。
1初中歷史教學中強化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初中生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信息的行為極為普遍,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他們會接觸到各種信息,這些信息良莠不齊,如果不加以引導甄別,難免會對他們的三觀產(chǎn)生不利影響。而初中歷史教材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故事,也有充滿反抗精神的仁人志士的事跡,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受到愛國主義熏陶的過程。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引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品質,如此便不會被各種網(wǎng)絡上的紛繁信息所左右?;诖?,初中歷史應當在日常教學中充分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對歷史教學內容和意義進行深入挖掘。
2初中歷史愛國主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中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不足
因為歷史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不高,學校不重視,課時少,這使學生沒有足夠的課時去學習歷史,形成了“歷史是副課”的想法,在課外也不會主動去學習歷史知識,這些原因導致初中學生缺乏對歷史知識的積累。
2.2教師對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挖掘不到位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歷史上的愛國事跡、愛國人士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不懼侵略、勇于搏斗、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永垂不朽,但是在實際中,教師卻對這些愛國素材挖掘不到位,教學中過分注重對考試大綱的要求,而忽略了對愛國主義情感的構建,歷史教學的“三維目標”就很難實現(xiàn)。這使很多初中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沒有正確的學習觀和目的觀,他們覺得學習歷史就是為了單純地應付考試。
2.3愛國主義教學方法比較枯燥
新課改要求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但是實際的初中歷史課堂卻并非如此,大多數(shù)歷史教師還是采用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些教學方式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將歷史課堂視作“睡覺課堂”“休閑課堂”。
3初中歷史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策略
3.1教師應該樹立科學的愛國主義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應該保持正確的立場,不應該帶有嚴重的個人情感和個人傾向,運用科學、正確的方法去做歷史評價。歷史教師應該正確帶領學生去評價歷史中的人物和歷史事件,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正確的愛國行為和愛國運動,從而銘記歷史,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情感。其次,歷史教師應該科學地看待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在實際中避免狹隘觀點,讓學生在學習屈辱史的過程中激發(fā)滿懷的愛國主義熱情。
3.2充分發(fā)掘歷史素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進入歷史教材歷史事件,無論是真實性還是客觀性,都能經(jīng)得起推敲,具備思想性與知識性的同時,還有豐富的情感因素。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的人物,身上都閃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光輝。在歷史課堂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再結合學生平常聽課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生只有充分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才能通過事件洞悉本質,了解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艱辛和不易。因此,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在歷史教育教學過程中懂得合理地拓展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懂得以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去面對各種歷史素材,并能巧妙地將其融入歷史課堂中去。諸多素材信息不是教材中有的,但是這些素材的引入,的確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知歷史,感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繼而產(chǎn)生熱愛祖國、尊重歷史的情感。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師應當對歷史素材進行深度挖掘,并創(chuàng)設特定教學情境,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體會歷史人物的心情與愛國情懷。此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形式,對歷史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和具有歷史背景的節(jié)日相結合,舉辦相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育愛國主義情懷。
參考文獻:
[1]董德隆.深化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31):51-53.
[2]韓耀星.自媒體時代中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問題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2021(3):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