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云
摘要:語文作為小學時期的關鍵學科,閱讀教學更是其主要內容之一,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從一開始便應該重視閱讀,開始有意識地從各方面加強閱讀教學。課外閱讀作為小學語文課程的延伸,主要是由學生在課后自由選擇與語文相關的讀物,自主地開展閱讀活動。同時,在最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也規(guī)定了不同年級的課外閱讀量,要求教師應遵循“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原則,重視課外閱讀,循序漸進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引言:
教師都很清楚小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他們很容易對新事物感到好奇。而在課外閱讀中,根據(jù)閱讀內容的不同,各種各樣的新事物都會呈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開闊他們的視野[1]。所以,課外閱讀不僅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所關心的,同時也是很多小學生會自主選擇的一項活動。只不過,在缺少教師指導的情況下,自發(fā)的課外閱讀比較無序,效果不是很好,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不太充分。教師之所以要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指導,就是要將課外閱讀的潛力更多地挖掘出來。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涉及到的內容范圍更大,相對來說更加自由,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性格特點。更重要的是,課外閱讀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能夠形成良性循環(huán),教師只需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做好啟發(fā)和引導就可以了,然后把精力放在其他更為重要和困難的教學問題上[2]。因為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會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課外閱讀對象中更多有趣的內容,會推動學生去閱讀探索其他更多關聯(lián)的內容,進而一直持續(xù)下去。而且,課外閱讀的收獲還能被他們應用到課堂上的閱讀理解中,這更會給學生帶來驚喜,將課外閱讀的興趣拓展到整個閱讀活動。
(二)豐富知識儲備
雖然教材上的課文都是精挑細選的,但從新課改要求學生要達到的閱讀量就可以看出,教材的內容是遠遠不能滿足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需求的,教材不僅知識量比較有限,對學生在世界和生活理解方面的啟發(fā)也存在不足。這不是教材本身的原因,而是課堂閱讀教學不僅是讀書而已,還要照顧到學生的文學審美水平和創(chuàng)作等各項能力的進步,內容太多反而會造成學生的時間不足,課堂閱讀囫圇吞棗。這樣一來,課外閱讀就能成為課堂閱讀的有力補充,在增加閱讀量和豐富知識儲備方面對師生給予有力的幫助。知識儲備增加的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語文學科上,還會幫助學生在其他學科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三)積累語言素材
課外閱讀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作為課堂閱讀的補充,豐富學生的閱讀量,那么自然也可以成為學生積累語言素材的途徑。而且,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學生需要積累的語言素材是非常豐富的,而課堂閱讀所積累的大部分都是書面的語言素材,課外閱讀可以有效地彌補這一點,因為有很多更加貼近生活的課外閱讀內容,是學生在口語和書面用語中都可以應用的。這些素材的出現(xiàn),也大大豐富了學生對語言本身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到語言世界的整體魅力。
二、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改進策略分析
(一)科學選擇課外閱讀書目
首先,教師要依據(jù)學生實際水平選擇課外閱讀書目。小學生由于其自身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心理發(fā)展水平存在顯著的差異性,教師應結合不同年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選擇閱讀書目,確保其與小學生的閱讀需求相契合。其次,結合語文課程標準選擇課外閱讀書目。針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內容,可選擇童話類、寓言類、故事類的課外閱讀書目。針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內容,可將閱讀內容推向更加深層次方面,向學生推薦一些深層次的閱讀文本,引領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概括其內容、體會人物情感、揣摩其語言等。針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在選擇課外閱讀書目時,應朝著“多維目標”的方向,向學生推薦一些有深度、有內涵的書目。最后,還可以結合專家、名師的推薦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擬定課外閱讀書目。
(二)指導閱讀方法
為了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更加有效,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不侵害到學生基本閱讀自由的情況下,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更好的閱讀方法,增強他們的閱讀效果和閱讀體驗,讓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多的閱讀快樂,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因為在課外閱讀時,閱讀對象的篇幅往往比較長,與課文的長短有較為顯著的區(qū)別,所以這些方法應該與課堂閱讀有所區(qū)分,不能生搬硬套。另外,還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能力特點,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途徑。比如,當教師向學生推薦或了解到學生群體最近流行的閱讀科幻讀物的時候,教師應該教給學生先進行通讀,然后再通過精讀去理解具體情節(jié)和故事細節(jié)的閱讀方法。因此,此類作品會涉及到一些比較深奧的科學理論,是小學生尚未掌握的,如果初次閱讀就揪住這些環(huán)節(jié)不放,會降低學生的閱讀效率,甚至導致學生中途放棄。但是,科幻小說的本意仍然是探討科學道理,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某種思考和投射,所以先繞過去這些部分并不會影響到學生基本的閱讀理解,因此剛才談到的方法是適用的,能夠有效幫助到學生。
(三)注重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的聯(lián)動
教師要努力構建課內外閱讀的聯(lián)動機制,一是以疑難問題為切入點。尤其對于節(jié)選類的文章,應該引導學生把文章放在整本書中來理解,以便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內涵。二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內的一篇文章帶出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或者同一主題的其他文章。例如:學習課文《猴王出世》時,帶出《西游記》整本書閱讀;學習課文《祖父的園子》時,帶出蕭紅的《呼蘭河傳》。通過這種方式架起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單篇閱讀與整本書閱讀的橋梁。三是引導學生把在課內閱讀中習得的方法用于課外閱讀,鞏固課內閱讀教學成果,真正實現(xiàn)課內外閱讀的相互促進,即“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結束語
總之,課外閱讀猶如一次精神的旅行,而教師的指導猶如導航,引領學生知道去哪里,怎么走。對于教師而言,課外閱讀指導不應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而應成為與課內閱讀指導同樣重要的教學任務。課外閱讀的內容包羅萬象,閱讀的主體是眾多的個性迥異的人。因此,教師對于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的探索將永遠在路上。
參考文獻:
[1]陳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究[J].新課程,2020(26):45.
[2]金盾.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