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曼芬 關 麗 朱道謀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yī)學中心,海南 ???570311)
手足口病屬于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主要的致病病毒類型有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1],主要的發(fā)病人群為5歲以下的兒童[2]。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口腔潰瘍、手足皰疹及發(fā)熱等[3]。大多數(shù)患兒的預后比較良好,部分重癥患兒病情發(fā)展十分迅速,若不能及時采取措施,可能會造成患兒死亡[4]。目前治療手足口病比較常用的手段是藥物治療。西藥治療雖然能夠一定程度地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但是病情控制的效果依然不能令人滿意,且西藥比較容易產生耐藥性和各種不良反應[5]。中醫(yī)治療可以縮短病程、標本兼顧,故逐漸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李彥畢等[6]研究發(fā)現(xiàn),清解透表湯聯(lián)合針刺可以使手足口病患兒的住院時間、皰疹愈合時間及體溫恢復時間縮短,且療效良好。本研究在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觀察清解透表湯聯(lián)合甲潑尼龍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體溫復常時間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納入標準:病情符合2018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7]中相關診斷標準和風熱上攻證診斷標準[8];年齡≤7歲,臨床資料齊全;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有正常交流能力,無嚴重腫瘤疾?。话l(fā)病未超過5 d,首次發(fā)?。辉敢饨邮苤兴幹委?。排除標準:非首次發(fā)病,臨床資料缺失者;存在嚴重腫瘤疾病,語言溝通存在障礙者;肝腎肺功能嚴重異常者;存在嚴重血液系統(tǒng)疾病,不能進行血清檢測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8年至4月至2020年6月本院重癥手足口病患兒10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2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齡13~52個月,平均(27.08±2.57)個月;發(fā)病時間9~61 h,平均(14.29±1.32)h。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齡12~58個月,平均(27.12±2.61)個月;發(fā)病時間7~56 h,平均(14.35±1.36)h。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及發(fā)病時間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退熱、積極補液及補充維生素等常規(guī)處理[9]。對照組患兒給予甲潑尼龍(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098,0.5 g)治療,靜脈滴注,每天15 mg/kg,3 d后改為1 mg/kg,治療7 d。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清解透表湯:甘草4 g,牛蒡子6 g,甘菊3 g,桑葉3 g,紫草根3 g,金銀花3 g,連翹3 g,升麻4 g,葛根6 g,蟬蛻3 g,檉柳7 g。此處方適合1~7歲的患兒。每天1劑,兌水煎煮20 min,煎煮2次,分早中晚3次服用,共服用7 d。
1.4 觀察指標 1)兩組患兒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參考2002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0]中的相關標準對口腔潰瘍、惡心嘔吐、皮膚皰疹及發(fā)熱等癥狀進行評分。2)采集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清晨5 mL空腹靜脈血,高速離心(2 000 r/min)10 min后取得上清液,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11]檢測兩組患兒的NSE、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所用試劑盒購自泉州市睿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時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3)記錄兩組患兒的體溫復常時間及住院時間。
1.5 療效標準 參考文獻[10]擬定。顯效:治療后患兒可正常飲食,皰疹和發(fā)熱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治療后患兒可正常飲食,皰疹和發(fā)熱等癥狀減輕。無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和體征無變化甚至加重??傆行?有效率+顯效率。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24.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和組內比較選擇t檢驗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并選擇χ2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見表1。治療后兩組患兒的口腔潰瘍、惡心嘔吐、皮膚皰疹及發(fā)熱等中醫(yī)證候積分皆有所降低(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觀察組(n=52)對照組(n=52)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口腔潰瘍22.09±2.02 3.26±0.19*△22.15±2.04 5.38±0.54*惡心嘔吐19.19±1.68 2.83±0.25*△19.24±1.73 4.59±0.42*皮膚皰疹19.61±1.91 2.01±0.13*△19.56±1.85 2.82±0.18*發(fā)熱18.84±1.56 1.67±0.11*△18.89±1.59 2.47±0.2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患兒的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有所下降(P<0.05),觀察組患兒皆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比較(±s)
組 別 時 間NSE(ng/mL)TNF-α(pg/mL)IL-6(ng/L)觀察組(n=52)對照組(n=52)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42.51±4.15 13.74±1.28*△42.47±4.12 20.35±1.93*3.84±0.36 1.27±0.09*△3.82±0.34 2.29±0.18*147.19±13.73 36.22±3.31*△145.86±13.28 51.07±4.29*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3。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體溫復常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4。觀察組患兒的體溫復常時間和住院時間皆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體溫復常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d,±s)
組 別n 體溫復常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對照組52 52 3.12±0.56△4.08±0.61 9.27±0.88△11.34±1.03
近年來,手足口病的患病人數(shù)有所增加,病情發(fā)展下去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會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12]。該病的傳播途徑比較多,如密切接觸、呼吸道及消化道等,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可能會發(fā)生小范圍的傳染[13]。重癥手足口病的病情發(fā)展十分迅速,有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因此,盡早找到治療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合適手段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西藥治療重癥手足口病雖能緩解患兒的病情,但有治療效果欠佳,存在耐藥性的問題[14-15]。血清NSE屬于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所特有的一種酸性蛋白酶,當大腦受損、感染或中毒時,其在血液的表達會有所升高,臨床常將其作為神經系統(tǒng)損傷的標志物。TNF-α是一種促炎性因子,能夠促進T細胞產生各種炎癥因子,從而促進炎癥反應的發(fā)生;IL-6亦為促炎細胞因子,當機體發(fā)生感染時,其表達水平會有所上升。由于手足口病屬于病毒感染,因而會造成機體的細胞發(fā)生改變,使得機體內發(fā)生炎癥反應。本研究主要探討清解透表湯聯(lián)合甲潑尼龍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清NSE水平及體溫復常時間的影響。
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手足口病屬于“時疫”和“溫病”范疇,主要是由外感濕熱和疫毒入侵造成肺氣失宣,最終造成重癥手足口病的發(fā)生[16];故中醫(yī)在治療本病時應當以清熱宣肺、祛濕解毒為主。本項研究采用清解透表湯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口腔潰瘍、惡心嘔吐、皮膚皰疹及發(fā)熱等中醫(yī)證候積分降低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血清NSE、TNF-α及IL-6水平降低幅度皆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的體溫復常時間和住院時間皆低于對照組。這說明采用清解透表湯治療重癥手足口病,可以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縮短體溫復常時間和住院時間,抑制炎癥反應,有效率較高,與既往研究結果相似[17]。甲潑尼龍屬于一種中效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起效的時間比較快。清解透表湯中甘草可以益氣補脾、止痛止咳、清熱解毒和調和諸藥[18];牛蒡子可以解毒透疹、利咽宣肺、消腫療瘡和疏散風熱[19];甘菊可以祛濕清熱;桑葉可以涼血止血、清肺潤燥和疏散風熱;紫草根可以清熱解毒和涼血消腫[20];金銀花可以辛涼解表、去膿解毒;連翹可以清熱解毒和散結消腫;升麻可以清熱解毒、發(fā)表透疹;葛根可以生津止渴、透疹和解肌退熱[21];蟬蛻可以利咽開音、息風止痙和疏散風熱[22];檉柳可以發(fā)表透疹和解毒散風;諸藥合用,從而起到了清宣肺衛(wèi)、辛涼透表的作用。清解透表湯與甲潑尼龍協(xié)同作用,從而改善了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癥狀。
綜上所述,清解透表湯聯(lián)合甲潑尼龍能夠降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中醫(yī)證候積分、血清NSE水平及體溫復常時間,并抑制機體的炎癥反應,療效確切。另外,本研究所選樣本量較小,結果可能存在不足之處,需要將樣本量擴大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