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情景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高效教學模式,已經(jīng)在許多學校的課程教學中應用,通過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和體會文章內(nèi)容,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促進課堂“教與學”的統(tǒng)一,促進高效課堂的建立,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情境教學是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沉浸在情境中進行學習,與以往枯燥單一的課堂教學相比,這種教學更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真切的情境,讓學生對于學習充滿興趣,因此,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促進學生對于語文文章的深刻理解和認識。
一、情境教學有價值的具體原因
(一)情境生動形象,真實易懂
教師在設(shè)立情境時,會盡量的接近課文或文章所展現(xiàn)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生動的情境,通過這種真實生動的情境,學生能夠最大程度的理解文章和課文主旨,對于文章有最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記憶也深刻[1]。
(二)激發(fā)想象,效果顯著
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沉浸在情境中進行學習,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使得學生的思維敏捷,讓學生對于課堂學習有更深的思考,對于所學知識有更深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對于所學的文章內(nèi)容印象深刻。
二、課堂情境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貼近生活實際設(shè)立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設(shè)立情境時要結(jié)合生活實際,盡量設(shè)立與生活實際相關(guān)的情境,讓學生不會有陌生感,如在學習《落花生》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近在花生園里面親身體驗落花生的各個步驟,通過這種真實的情境教學,讓學生對于課本中描述的落花生的各種細節(jié)掌握的更清楚,親身體會到收花生,種花生的細節(jié),通過與園內(nèi)工作人員交流了解到花生的多種用途,更好的體會到勞動人民的辛苦和“做一個有用的人”的課文主旨。
(二)教師巧妙運用語言引學生進入情境
激情的語言能夠最好的帶入學生進入情境,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運用語言,讓學生通過語言感受到真實的情境,如在學習《登鸛雀樓》這篇古詩時,教師運用聲情并茂的朗誦,通過激昂的朗誦讓學生感受到“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所表達的廣闊情境,更好的讓學生理解晦澀的古詩意境,促進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深層體驗課文情境
信息技術(shù)進校園的當下,信息化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了最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和興趣的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借助網(wǎng)絡(luò)上豐富的音視頻資源,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情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在學習《飛向藍天的恐龍》課文時,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讓學生在教室就能夠觀看到真正的恐龍化石以及各種恐龍復原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科技力量的強大以及對于課文所表達出的對于重現(xiàn)恐龍重新飛向藍天的這一美好愿望的深刻認識。
(四)學生角色扮演,親身體會情境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大都是教師教,學生學,學生的課堂體驗感很少,只有被動的接受教師教授的知識,通過學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如在學習《一顆豆莢里的五粒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別扮演小女孩,豆莢里的五粒豆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作或者語言表現(xiàn)五粒豆子的不同經(jīng)歷和遭遇,讓扮演小女孩的學生在扮演小女孩的同時也表達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讓扮演五粒豆子的學生也說出自己對于自己扮演的豆子的評價和感受,感受安徒生筆下對于各種遭遇描寫的細膩真實以及對于小女孩的善良和童真[2]。
三、總結(jié)
情境教學能夠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對于學習產(chǎn)生興趣,不同于以往的課堂“灌輸式”教學,學生能夠在親身體會,親身實踐之后對于課文知識有自己的理解,促進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記憶,讓學生熱愛學習語文,對學習語文知識和文章充滿激情。
參考文獻:
[1]張向紅.巧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試論小學語文情景教學法[J].2019(13):75-76.
[2]張小洋.巧借信息技術(shù)教育創(chuàng)設(shè)小學語文情境教學[J].學周刊A版,2020(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