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自初中時期接觸物理知識學習,初步奠定了物理學科基礎素養(yǎng)。在高中時期,物理學科的整體難度和知識點學習數(shù)量相對初中時期有了進一步提升,學生面臨的客觀學習狀況也相對復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對學科教學的一般狀況有一個清楚認識,在準確認識教學狀況的基礎上應用相關教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科綜合素養(yǎng)等有效進步與提升。因此,本文便以此為主題開展研究工作,提出相關教育教學舉措,希望有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進步。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物理教師;高中生
一、高中物理教學分析
一般而言,物理共分為光學、聲學、電學、力學等多個板塊,在這多個板塊中,電學和力學的知識點蘊含數(shù)量以及整體學習難度相對較高,在整個物理課程中所占據(jù)的教學地位以及在考試中的存在地位也是最高的。客觀的知識數(shù)量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要將這兩個板塊的學習作為重點,努力提升這兩個板塊的知識學習質(zhì)量。
知識點的數(shù)量和整體學習難度是客觀的,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系列行為、思維和表現(xiàn)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例如,學習方法便是影響學生整體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以較少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取得較為豐碩的學習成果。而學習方法不科學的學生雖然在學習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終的學習效果也與自身的預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余更要注重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高效學習,同時也有利于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另一方面,教師在課程教學中采用的學習方法也是影響整個課程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物理是一門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非常密切的學科,而且諸多物理現(xiàn)象和理論的提出均是相關研究人員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實驗所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尤為注重整體教學工作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也要努力實現(xiàn)實驗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只有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工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取得的成果才會更加豐碩,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才會更加輕松有趣。
二、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研究
結(jié)合高中物理一般教學狀況,本文為教師順利開展學科教學工作提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1.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問題教學法是一種優(yōu)質(zhì)的教育教學方法,該方法主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向?qū)W生提出相關問題并確保以問題為指導幫助學生開展系統(tǒng)性學習的工作。由于問題的設置能夠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的不竭動力,所以這種方式本身有著非常強的針對性,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設置了一個有趣的物理小實驗:準備若干大米并將其浸水,而后放在一個小塑料杯中并插入一根竹筷,用力將大米壓實,此時,手握筷子便可以將大米提起來…學生看到這一實驗紛紛露出難以置信的驚奇表情,教師此時告知全班學生導致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摩擦力,并向?qū)W生提出了以下幾點問題:第一,筷子與大米、大米和塑料杯的相互作用是一種什么力?第二,摩擦力的產(chǎn)生需要具備什么條件?這兩個問題都和課程教學的主題密切相關,第一個問題直接指出了摩擦力這一課程教學核心,第二個問題則指向了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是課程教學要涉及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始終對這兩個問題保持深刻印象,并有效指導了個人的學習探究工作。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高中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是有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指出,優(yōu)良的教育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效構(gòu)建以自主學習模式為代表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xiàn)學科綜合素養(yǎng)全面進步與提升的目的。
例如,在“加速度”這一部分的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先學后講的教育模式,首先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將書本上的知識自學一遍,并標注自己所認為的知識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將難以掌握的相關知識重點記錄下來。在學生自學完成后,教師根據(jù)加速度這一部分的知識難點以及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開展教育工作,特別是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知識進行針對性講解,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提高學科教學效率。
三、結(jié)語
物理是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遇到的一門重點學科,也是在高考這一對今后求學事業(yè)有著重要影響的考試中要面對的重要科目。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全面解讀高中物理教學實際狀況,能夠?qū)陀^教育狀況有一個準確的認識,采取科學的教育方法指導實踐,不斷提升高中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升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教學改革強調(diào),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重點,并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貫徹這種思想與理念。學生是高中物理課堂主體,也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要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融入多種新的教育元素,使學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有所收獲,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姚恒美.新課程高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實踐分析——基于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19):35-36.
[2]曾小江,崔紅彥.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教學設計——以“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17):40-42.
[3]王書香,武淑清.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物理課堂教學建構(gòu)——“牛頓第三定律”教學啟示[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20(Z1):88-93.DOI:10.14160/j.cnki.13-1259/g4-b.2020.z1.029.
[4]高振華,李富恩,何彥雨.基于SOLO分類評價理論的高中物理分層檢測設計——以“伏安法測電阻”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06):13-15.
作者簡介:姓名:劉海慶,出生年月:1992.9,性別:女,學歷:碩士研究生,民族:蒙古族,籍貫: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單位:鄂爾多斯市第二中學,現(xiàn)在職稱:11級,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