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霞
看圖寫話是指學生對指定圖片進行觀察,然后對圖畫內(nèi)容進行想象,最終將圖片內(nèi)容用文字寫出來的過程。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的基礎,學生良好的看圖寫話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教學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社會經(jīng)驗,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最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高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意義
首先,教師在對低年級的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時,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語言的控制能力,對語言文字進行積累。學生在看圖寫話練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不知道該怎樣寫作和表達不清楚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平時注意完成對好詞好句的積累,多多閱讀課外讀物等,豐富自身的語言詞匯量,為之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提高看圖寫話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學生對寫作有抵觸心理,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寫作學習的興趣。很多低年級的學生由于缺乏寫作能力,文字積累比較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想寫的情況,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寫作產(chǎn)生厭煩。低年級的學生對畫面的感知度比文字強,看圖寫話教學是完全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的,教師通過圖片對寫作進行輔助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寫作內(nèi)容,增強寫作教學的趣味性。
最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先對圖片進行觀察,再對圖片內(nèi)容進行想象,再到最終寫出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等,不僅為之后的語文寫作奠定基礎,還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可以對圖片內(nèi)容進行針對性的挑選,挑選對學生具有教育意義的素材,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逐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讓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提高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的有效策略
(一)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看圖寫話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主要動力,教師在低年級學生的看圖寫話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對看圖寫話學習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是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適應階段,學生對學校各方面都存在好奇心,經(jīng)常邊玩邊學,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結(jié)合小學語文教材上的圖片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加深學生對圖畫的理解,有效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吸引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體驗到看圖寫話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比尾巴”一文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問題,文章中一共提到了幾種動物?結(jié)合教材中的圖畫描述這幾種動物尾巴的形狀和特點?學生在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時,不僅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nèi)容的了解,還能讓學生對圖畫進行思考。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中提到的動物尾巴特征進行故事編寫,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生對看圖寫話的興趣。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為看圖寫話進行信息積累
學會觀察在教師看圖寫話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級的小學生各項能力較弱,在對圖畫進行觀察時,往往找不到畫面的重點,不知道按照怎樣的順序進行觀察,容易出現(xiàn)寫出的作文畫面信息表述不完整,表達內(nèi)容與畫面內(nèi)容出現(xiàn)偏差等問題。學生在進行看圖寫話寫作時,最重要的是要將圖畫中的內(nèi)容利用寫作手法準確地表達出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講解圖畫觀察的技巧,讓學生在觀察圖畫的同時,將主要信息篩選出來,為之后的寫作提供信息積累。
例如,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中常見的是人物圖畫,人物圖畫的觀察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根據(jù)畫面比例進行觀察,由大到小對畫面進行觀察;還可以根據(jù)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觀察等等。無論哪種觀察順序,學生在對人物圖畫進行觀察時,首先要確定畫面的核心人物,再對核心人物旁邊的畫面進行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分析和研究。又如學生在進行事物圖畫觀察時,要注意觀察事物的基本特征,圍繞圖畫中的事物進行觀察,提煉出圖畫中關(guān)于事物的有效信息。
(三)引導學生學會想象,為看圖寫話提供寫作素材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看圖寫話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將圖片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文字。圖片中的表達內(nèi)容比較有限,需要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同時加上自己的想象力然后進行創(chuàng)作,將圖畫內(nèi)容完全展示出來,這樣才能逐漸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基于這種情況,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看圖寫作能力,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想象力培養(yǎng)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圖畫主體確定,教師根據(jù)圖畫中的主圖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找到圖畫主體和圖畫中其他元素的關(guān)系,引導學生對圖畫故事進行想象,將學生想象的過程用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看圖寫話的思路。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詞句,提高看圖寫話內(nèi)容的寫作魅力。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學生的寫作思路拓展開,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
(四)鼓勵學生進行表達,為學生提高看圖寫話能力奠定基礎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谡Z表達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途徑,也為學生提高看圖寫話能力提供了有利條件。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思考方式和成年人不同,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和想法不同,講述出來的內(nèi)容比較雜亂缺乏條理性。還有的學生剛剛進入到小學生活中,對小學生活還不太適應,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不太愛說話。以上情況在小學生低年級學生學習中經(jīng)常發(fā)生,這些都不利于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以上情況引起重視,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學生表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糾正,如表達邏輯混亂、不敢進行表達等等,這樣能為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表達。如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準備小故事,課上抽出十分鐘的時間舉辦“我是故事王”比賽,利用抽簽的方式抽取講故事的小朋友,請同學上臺來為學生講解自己準備的故事,然后可以鼓勵讀過這個故事的學生進行補充講解。最終由教師對學生此次講解的事情進行總結(jié),并對學生勇于邁出第一步的情況進行表揚,在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此外,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讀過的故事講解給同學聽,不要只是對課外讀物閱讀,還要多聽多講多思考,這樣才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現(xiàn)階段教育部門對小學生的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小學生學習能力強,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能力的黃金階段??磮D寫話教學屬于小學階段的一種基礎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等,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更新看圖寫話教學方法,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看圖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