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羽佳
與傳統(tǒng)的教育手段相比,信息技術有著獨特的優(yōu)點,可以拓展幼兒的思維。教師將信息技術運用于閱讀活動中,可以豐富閱讀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將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活動的質量,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加深幼兒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同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還可以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讓幼兒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的年齡較小,其思維方式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難以理解抽象的事物。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
(一)形式新穎
幼兒的注意以無意識注意為主,容易被活動的、鮮艷的、新穎的事物所吸引,聲音、顏色、材質等的變化會讓幼兒產生強烈的好奇感。教師借助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可以呈現有趣的動態(tài)畫面、顏色鮮艷的圖片,還可以與幼兒進行精彩地互動,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受繪本內容,有助于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
(二)內容多樣
開展幼兒閱讀活動的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但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光靠想象是沒有用的。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可以為幼兒呈現內容豐富的繪本故事,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素材有趣
在閱讀活動中,豐富、有趣的素材可以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表達的欲望。與紙質書籍相比,教師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可以為幼兒展示豐富、有趣的素材,有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例如,在某次閱讀活動中,筆者先帶領幼兒閱讀了繪本《德沃夫爺爺的森林小屋》,然后讓幼兒回憶并講述自己和同伴合作的過程,幼兒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么,于是,筆者為幼兒展示了他們在晨間活動時合作開展體育鍛煉的照片。幼兒馬上聚精會神地看起來,看完后紛紛舉起了小手,并開心地講述了自己和同伴合作的過程。
(四)聲音動聽
認真傾聽可以使幼兒獲取更多的信息,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在閱讀繪本《小黑魚》時,筆者將全班幼兒分成兩組,為第一組的幼兒播放多媒體課件,為第二組的幼兒播放錄音并展示相關圖片。在閱讀過程中,筆者發(fā)現兩組幼兒的注意力有著明顯的不同,第二組幼兒需要在錄音和圖片中不停地轉換,注意力相對分散,而第一組幼兒全程都在觀看課件,注意力相對集中。在閱讀結束后,筆者讓幼兒講一講故事情節(jié),發(fā)現第一組的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比較了解,大部分幼兒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情節(jié),而第二組的幼兒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比較簡單,連貫性也不強。由此可見,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有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內容,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
筆者發(fā)現,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時,幼兒的閱讀興趣十足,注意力非常集中,求知欲也較強。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通過多種方式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
(一)介紹背景
在幼兒剛接觸繪本閱讀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向幼兒簡單介紹書本的歷史,動態(tài)再現書本的演變過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為幼兒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做好鋪墊。
(二)導入形象
觀察是幼兒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活動中也是如此。繪本中的角色形象大多非常有趣,但用圖片或玩偶導入顯得比較單調,形象不夠鮮活。教師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呈現繪本中的主人公形象,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認真觀察,幫助幼兒獲得更多有關繪本故事的信息。例如,在組織幼兒閱讀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時,筆者先出示小鼴鼠頭上頂著“嗯嗯”形象的動畫,引導幼兒觀察并猜測是誰“嗯嗯”在了小鼴鼠的頭上。幼兒看到動畫后都哈哈大笑,迫不及待地想要猜一猜、說一說,這激發(fā)了幼兒的閱讀興趣,為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三)創(chuàng)設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可以很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增強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新穎、感染力強的情境,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促使幼兒認真閱讀繪本故事,從而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時,筆者先在教室里有計劃地放置了一些圖片,創(chuàng)設了相關的情境,引導幼兒將自己想象成毛毛蟲,并組織幼兒開展了“毛毛蟲找食物”的游戲。在游戲結束后,筆者播放了提前制作好的視頻,為幼兒展示了毛毛蟲每天吃的食物,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在本次閱讀活動中,筆者創(chuàng)設了一個游戲化的教學情境,充分激發(fā)了幼兒參與的興趣,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了解了毛毛蟲的成長以及變成蝴蝶的過程,還讓幼兒明白了進餐要合理適量,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了閱讀活動的效果。
(四)插入聲音
有趣的畫面和生動的聲音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根據繪本內容搭配適宜的聲音,使整個閱讀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例如,在閱讀繪本《貓頭鷹就不開門》時,筆者在貓頭鷹媽媽敲門時配上了“咚咚咚”的敲門聲,并展示了屋內小貓頭鷹嚇得跳了起來的畫面,這讓幼兒變得緊張起來,紛紛說:“好害怕呀!”“敲門聲音很大,我覺得很嚇人。”同時,這種方式也讓幼兒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充滿了好奇,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加深了幼兒對繪本故事的理解。
(一)實現知識和思維之間的聯系
閱讀是一個幼兒從模仿到發(fā)現的過程,在閱讀活動中,幼兒需要進行體驗、感受、模仿和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活動。在幼兒園的閱讀活動中,閱讀的過程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師應采取一定的措施,讓隱形的思維過程變得更加清晰,以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通過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內在的思維過程,實現知識和思維之間的聯系,給予幼兒良好的閱讀體驗,讓幼兒逐漸掌握閱讀的方法。
(二)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將繪本故事相關的圖像、動畫等巧妙地結合起來,完整地呈現在幼兒的眼前,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從而突破整個閱讀活動的重難點,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故事內容。
(三)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
幼兒是幼兒教育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人。在閱讀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并將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以拓展幼兒的思維,充分發(fā)揮閱讀活動的教育作用,促進幼兒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
(四)融入多種元素,幫助幼兒建構知識體系
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融合繪本中的各種元素,使閱讀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更加符合幼兒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從而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幫助幼兒深入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黃雨傘》時,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有關“雨”的音頻或視頻,讓幼兒感受下雨的氛圍,幫助幼兒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
情感的發(fā)展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幼兒階段是塑造幼兒情感的重要時期。對于幼兒來說,越是真實的情景,他們的觸動就越大,越能夠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
(一)插入樂曲,調動情感
音樂是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深受幼兒的喜愛。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經常會作用音樂。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背景音樂,為整個活動奠
定感情基調。例如,在大班閱讀活動“快樂的婚禮”中,筆者播放了一段喜慶的音樂,并問幼兒:“聽到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有的幼兒說:“我感覺很快樂?!庇械挠變赫f:“我叔叔結婚的時候放過,聽了覺得很開心?!庇變哼€講述了親人結婚時的場景,這使整個活動的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快,并且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幼兒都能夠保持較強的學習興趣。
(二)播放動畫,以境激情
在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喜歡看動畫片這一特點,為幼兒播放適宜的動畫片,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從而增強閱讀活動的效果。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時,筆者制作了多媒體課件,使圖書中的小怪獸、罐子等“動”了起來,這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小怪獸不同的心情。筆者還引導幼兒在觀看過程中聯想自己平時的情緒表現,引發(fā)了幼兒的情感共鳴,豐富了幼兒的閱讀體驗,使幼兒對繪本內容的印象更加深刻,有效增強了閱讀活動的效果。由此可見,教師將動畫應用于教學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增強教學活動的效果。
(三)結合繪本主題,增加互動
教師可以結合繪本的主題,適當增加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促使幼兒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從而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長大以后做什么》時,教師可以問幼兒:“你們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并鼓勵幼兒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在幼兒回答結束后,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猜一猜繪本中的主人公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再借助信息技術,帶領幼兒閱讀“動起來”的繪本故事,引導幼兒展開互動,讓幼兒了解到繪本主人公長大了想成為獅子、想做一朵蒲公英等。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根據幼兒的需要,結合繪本開展游戲活動,如閱讀接龍游戲、繪本表演等,讓幼兒與同伴積極互動,分享自己的感受,從而使閱讀活動更有價值。
此外,教師可以適當拓展閱讀活動的內容,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知識。例如,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大衛(wèi)不可以》后,教師可以在網上找到大衛(wèi)系列繪本,如《大衛(wèi)上學去》《大衛(wèi)惹麻煩》等,讓幼兒通過閱讀了解自己和大衛(wèi)的共同之處。在幼兒閱讀大衛(wèi)系列繪本時,教師可以呈現相關的圖片,引導幼兒學會正確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綜上所述,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閱讀活動,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有助于增強閱讀活動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化,使閱讀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幫助幼兒獲得豐富的知識,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淞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