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語涵 代欣月
摘要:目的:了解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差異程度,為高校開展性健康相關教育提供參考。方法:面向全校新生進行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2110份,采用SPSS26.0 軟件對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一般線性模型單變量分析、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女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普遍高于男大學新生;醫(yī)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普遍高于非醫(yī)學新生;不同性別的雙性戀、異性戀、性取向不確定者在性道德認知水平上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性別的同性戀者在性道德認知水平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性別、不同專業(yè)、不同性取向的大學新生在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中存在差異,引導大學新生樹立高質量的性知識和性道德觀念,具有正確判斷能力對高校性健康教育具有促進作用。
關鍵詞:大學新生;性道德觀念;性知識;性取向
隨著人類性生理成熟年齡的前移,大學生性成熟期也有提前趨勢[1],而青年學生對性知識和性道德的理解還處于不成熟狀態(tài),可能會產(chǎn)生性心理和性生理的矛盾沖突,影響青年學生身心健康和正常學習生活。本研究旨在對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差異進行調查分析,為高校開展性健康相關教育提供參考依據(jù)。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3-4月在某高校面向全體新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110 份。其中,男性633例(30.0%)、女性1477例(70.0%),醫(yī)學生762例(36.1%)、非醫(yī)學生1348(63.9%),同性戀者44例(2.1%)、雙性戀者188例(8.9%)、異性戀者1669例(79.1%)、性取向不確定者209例(9.9%)。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通過文獻研究法和問卷調查法,針對全校3000名新生開展問卷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2110 份。
1.2.2調查工具 ?在鄭夕春[2]《當代大學生性觀念與性道德調查報告》、王進鑫[3]《性道德教育對青少年性道德價值觀影響研究》、李亞杰[4]《成都市低年級大學生性知識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查》等相關調查的基礎上修訂自擬問卷,內容包括:①性知識知曉情況:擬用不同性別不同專業(yè)不同性取向的大學生對性行為、性病、避孕措施等的判斷情況(是、否)來反映大學生性知識知曉情況;② 性道德認知水平:根據(jù)《四川省大學生婚戀價值觀對其性道德價值觀的影響》[5]提及的性道德價值觀擬定貞操觀、自愿原則、倫理原則、責任原則等8個指標,每個指標按照 Likert5 分制進行評級:“很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說不清3 分”、“同意4分“、”很同意5分“,得分越低表明性道德認知水平越高。
1.2.2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6.0建立數(shù)據(jù)庫,并使用一般線性模型單變量分析和獨立樣本t 檢驗。
2.結果
2.1不同專業(yè)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普遍較低;醫(yī)學新生性知識總知曉率和性道德總認知率均高于非醫(yī)學新生;女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率和性道德認知率均高于男大學新生;男醫(yī)學新生性知識知曉率高于男非醫(yī)學新生,而男醫(yī)學新生性道德認知率低于男非醫(yī)學新生;女醫(yī)學新生性知識知曉率與女非醫(yī)學新生相等;女醫(yī)學新生性道德認知率高于女非醫(yī)學新生。
2.2不同性別與不同性取向的大學新生性道德認知水平差異
調查結果顯示,男同性戀者、男雙性戀者、男異性戀者、男性取向不確定者得分平均值分別為19.00、19.11、18.65、20.07;女同性戀者、女雙性戀者、女異性戀者、女性取向不確定者得分平均值分別為16.74、16.02、15.10、15.64。表明不同性取向的女大學新生性道德認知水平均高于不同性取向的男大學新生,其中,女異性戀者得分平均值最低,說明女異性戀者性道德認知水平最高;男性取向不確定者得分平均值最高,說明男性取向不確定者性道德認知水平最低。
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在性道德認知水平上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男雙性戀者和女雙性戀者、男異性戀者和女異性戀者、男性取向不確定者和女性取向不確定者在性道德認知水平上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不同性別的不同性取向者在性道德認知指標上的差異比較
將上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項目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如下。
2.3.1不同性別的雙性戀者在性道德認知指標上的差異
女雙性戀者性道德認知水平普遍高于男雙性戀者,女雙性戀者和男雙性戀者在“‘貞操’對女性很重要,對男性無所謂”、“賣淫嫖娼是可以接受的”、“同性戀是可以接受的”、“性活動中,男女雙方均有避孕責任”性道德認知指標中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2不同性別的異性戀者在性道德認知指標上的差異
女異性戀者性道德認知水平普遍高于男異性戀者,女異性戀者和男異性戀者在“先后有幾個性伴侶是可以接受的”性道德認知指標中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性道德認知指標中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3不同性別的性取向不確定者在性道德認知指標上的差異
女性取向不確定者性道德認知水平普遍高于男性取向不確定者,女性取向不確定者和男性取向不確定者在“大學生只要雙方愿意,就可以發(fā)生性關系”、“性活動中,男女雙方均有避孕責任”性道德認知指標中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性道德認知指標中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結論
本研究根據(jù)調查所得數(shù)據(jù)資料對大學新生性知識、性道德現(xiàn)狀進行分析,論證不同性別、專業(yè)、性取向的大學新生在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中存在差異,揭示當代大學生的性觀念特點,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細致分析,為高校開展性健康教育,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性知識和性道德觀念提供參考。
根據(jù)結果顯示,大學新生性知識知曉情況和性道德認知水平均低于50%。究其原因,可能是步入大學前學生受到的教育更多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等專業(yè)課程,未接觸過正規(guī)的性教育課程,導致大學新生普遍缺乏對性知識的認知,性道德觀念尚不成熟,且易受網(wǎng)絡媒體和不良朋輩群體的影響,導致其獲取性知識來源不當,性道德觀念不強。
醫(yī)學專業(yè)新生性知識總知曉率和性道德總認知率較其他專業(yè)新生相比明顯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相對于非醫(yī)學新生而言,醫(yī)學新生會更加主動關注和學習醫(yī)學相關知識,對性有更為科學的認識。在對醫(yī)學與非醫(yī)學專業(yè)的新生進行比較的基礎上加入性別指標,得出如下結論:男醫(yī)學新生性知識知曉率高于男非醫(yī)學新生而性道德認知率低于男非醫(yī)學新生,女醫(yī)學新生性知識知曉率等于女非醫(yī)學新生而性道德認知率高于女非醫(yī)學新生??赡苁悄嗅t(yī)學新生對于性方面知識興趣度更高,會主動了解并學習性知識[6],對于性知識的相關信息知曉程度自然更高。
女大學新生性道德認知率高于男大學新生,在此調查基礎上加入性取向指標,發(fā)現(xiàn)不同性取向的女大學新生性道德認知水平均高于不同性取向的男大學新生。其中,異性戀性道德認知水平均高于其余性取向(同性戀、雙性戀、性取向不確定)。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異性戀作為社會主流群體,性道德觀念更容易受社會道德標準影響,其性道德觀念也更加符合社會標準;其二可能是,按照傳統(tǒng)戀愛觀念,異性戀是被社會接受和認可的性取向,且在性取向中占比最高,因此,其代表的性道德觀念也具有一定性道德水平的指向性。
“同性戀是可以接受的”指標在異性戀男大學新生中得分最高,說明異性戀男大學新生對同性戀接受度最低,此結果與張宇迪和張迪的異性戀大學生認為同性戀正常嗎?——多元文化接受度的分析[7]和盧玉的有配偶者與同性同居法律規(guī)制研究[8]中的結果均一致?!翱瓷橐曨l、書籍學習性知識是可以的”、“大學生只要雙方愿意,就可以發(fā)生性關系”指標在異性戀、雙性戀、性取向不確定的大學新生中得分均值均接近理論中值(3分),說明大學新生對于該指標的性道德認識不足,因此,建議高校在開展性健康教育活動過程中更加注重大學新生性知識獲取來源、性行為道德相關知識的普及。
參考文獻:
[1]雷啟蓉,鄧茂,杜文玉,顏丹.某高校不同性別醫(yī)學生性觀念、性道德和婚戀觀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0):4734-4736.
[2]鄭夕春.當代大學生性觀念與性道德調查報告[J].中國青年研究,2005(09):56-59.DOI:10.19633/ j.cnki.11-2579/d.2005.09.014.
[3]王進鑫.性道德教育對青少年性道德價值觀影響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1(02):60-65.DOI:10.19633/j.cnki.11-2579/d.2011.02.013.
[4]李亞杰,李咸志,余彬,代珍.成都市低年級大學生性知識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21,3(03):244-247.DOI: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21.03.011.
[5] 韓黎.四川省大學生婚戀價值觀對其性道德價值觀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
[6] Hester S,Buxner S,ElfringL,et al.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think- ing into an introductory biology course improves students mathemati- cal reasoning in biological contexts [J]. CBE Life Sci Educ,2014,13(1):54-64.
[7]張宇迪,張迪.異性戀大學生認為同性戀正常嗎?——多元文化接受度的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02):222-226.DOI:10.13342/j.cnki.cjhp.2020.02.016.
[8]盧玉.有配偶者與同性同居法律規(guī)制研究[J]
作者簡介:張語涵,女,2000.10,本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