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軍 孟令剛 吳明華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與訪談法等方法,對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資源配置現狀進行分析,調查結果指出:1)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的使用率高,但是大多數居民對公園體育設施的樣式和種類有更多的需求;2)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的配置方面存在體育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服務人群也不夠卻面,資金來源單一,公園的管理和維護不夠,同時公園配置體育人才資源匱乏。據此,提出通過重視公園體育健身、滿足游客健身需求;加強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增設志愿者指導服務;完善管理制度等策略優(yōu)化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配置。
1 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資源配置現狀
蘇州市公園較多,總共有63個公園,本研究主要根據面積的不同程度抽樣的調查蘇州公園、蘇州市運河公園、蘇州白塘公園、陽澄湖生態(tài)體育公園。
1.1 蘇州市公園的規(guī)模和類型分布
1.1.1 公園的規(guī)模
面積是衡量公園規(guī)模的重要依據,通過對抽樣的公園規(guī)模,蘇州市公園的的規(guī)模各有不同,蘇州公園和蘇州市運河公園是一些建立比較久的公園,面積規(guī)模相對較小,陽澄湖生態(tài)體育公園這類型公園的面積相對較大。
隨著城市的建設,人口的增長,公園的規(guī)模也在不在的擴大,公園功能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大多數公園都是集觀賞、娛樂和健身等功能。蘇州市公園的體育健身設施資源基本上都有羽毛球場地、籃球場地、乒乓球場地、棋牌場地、簡單的健身器材、綠地、廣場等健身體育設施,有些公園還有游泳池、高爾夫球場等,但是高爾夫球場和泳池都是有償使用。
1.1.2 體育設施類型的分布
根據不體育設施的功能,將公園室外體育健身器械分為:力量型器械、彈跳型器械、靈敏型器械、柔韌型器械、耐力型器械。
經過調查,可以將蘇州市公園中開展的體育活動氛圍群眾性集體活動、個人或集體進行的活動、公園提供的額體育設施進行的活動等三大類。由于公園多數為綜合公園,健身器械的占地場地面積比較少,公園體育設施的分布也有所不同,有的分布在公園的一角,有的建立在風景當中。在調查中發(fā)現,來公園進行體育鍛煉的人群多少是個人來進行鍛煉,有的進行器械訓練,有的進行球類運動,各類健身器械也經常有人在使用。
1.2 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的規(guī)劃與建設情況
經過訪談得知,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的在建設中,主要考慮的問題包括選址與規(guī)劃,具體涉及到交通條件、體育設施占地面積、人才密度及周邊體育設施分布等因素。
首先考慮交通條件,公園的規(guī)劃中,交通和位置是公園建立之后的服務與全面健身的重要活動場所,有對周邊居民開放,有利于促進全民健身的發(fā)展;其次,是占地面積,公園的相關體育設施配置需要的場地面積需要在規(guī)劃當中考慮地勢平坦問題,而且面積較大的區(qū)域;還有就是考慮人口密度和周邊的環(huán)境,建立公園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在選地址時要結合周邊的人口密度,考慮居民達到公園的路程及所用時間,同時考慮周邊的體育設施數量,避免區(qū)域重復性。
除了選址以外,建設工程的質量也至關重要,在翻新或者改進體育設施的過程中要更要注重體育設施的質量,公園的體育設施主要服務與周邊的居民和游客,體育設施的質量關系到居民健身的效果和安全保障,所以,只有在保障體育設施的質量,才能更好的提升體育設施的配置水平。
1.3 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的使用特征和服務情況
1.3.1 公園健身游客的結構
調查發(fā)現(見圖1),經常到公園進行體育鍛煉的游客年齡。10歲與喜愛年齡段的人占26.38%,10-25歲的人占4.68,25-44歲年齡的人占13.06%,45-59歲年齡段的人占16.77%,60-74歲年齡段的人數占比例有35.65%,75歲及以上的年齡段的占3.46%。由此可見,蘇州市公園中參與健身的游客以10歲以下和60-74歲年齡段的人數較多。這主要是由于越來越多多的人意識的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而老年人的時間比較充足,公園也比較適合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另外第,兒童也為了增強體質進行體育鍛煉,參與方式多數是在家長的帶領下,進行休閑游玩與鍛煉。
圖1游客年齡結構
1.3.2 公園體育設施的使用頻率
圖2可見,有高達48.93%的游客幾乎每天都來到公園中參與體育健身,參與健身非常具有規(guī)律性;有28.47%的游客每周都會找時間來公園參與體育健身;每月都來、節(jié)假日才來和不確定時間到公園參與體育健身的游客分別占6.76%、8.30%和15.18%??偠灾?,有將近一半的游客經常參與到公園健身,者說明了公園的體育設施資源配置對全民健身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說明很多游客意識到體育健身的重要性。
圖2游客來公園健身的頻率
1.3.3 公園體育設施的利用時間
游客對健身設施的使用時間段和使用時長分析發(fā)現,大多數游客會選擇在早上或者下午到公園進行體育鍛煉,對于健身設施的使用也集合在這兩個時間段當中,另外,大多數游客到公園健身的時間都在一個小時之內。
再結年齡結構特征分析,發(fā)現到公園參與體育健身的游客和時間長度有正相關關系。說明了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加,參與健身的時間長度也要適當增加。這主要是因為,人們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重視身體的健康,并提高了健身的意識。在年齡相對較大的游客當中,他們擁有的空閑時間比較多,幾乎都是選擇在周邊公園中參與體育鍛煉。由此可見,改善公園體育設施是相當重要。
1.3.4 公園健身游客的滿意度
通過對健身游客滿意度調(見圖3),有18.36%的健身游客對公園的體育設施資源表示非常滿意,有52.15%的健身游客對公園體育設施表示滿意,有19.23%的健身游客對公園體育健身設施表示不滿意,還有10.26%的游客對公園體育健身設施表示非常不滿意。在調查中發(fā)現,游客表示滿意主要是基于公園體育設施的種類與數量表示滿意,而表示不滿意度游客是因為自己喜歡的健身器材比較少,使用時要排隊,還有的是因為認為公園的體育設施比較單一,沒有適用于特殊人群的健身器械。
圖3游客對健身設施的滿意度
調查中還發(fā)現,在鍛煉效果方面,多數老年人認為每天在公園健身后,精神方面的效果明顯好轉,而且公園的體育鍛煉的項目也比較適中,多數是進行有氧運動,加上公園的環(huán)境與空氣等條件較好,沒有因為鍛煉而感到疲勞,還有的游客表示,習慣了來公園健身,隔一段時間不來公園健身就會變得不習慣,甚至出現疲憊現象,這說明很多人養(yǎng)成了到公園參與體育鍛煉習慣。
1.4 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情況
訪談發(fā)現,在蘇州市的公園體育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方面,很少有專人專門對公園的體育設施負責管理與維護。對于一些被損壞的體育設施,大多數公園都能夠積極的進行維修,維護資金方面主要依靠一些企業(yè)捐贈和中國體育彩票名義的捐贈。因此,一些損壞程度較小的體育設施都是由公園管理人員進行維修,而體育設施老化,需要更換或者損壞程度較大的情況就需要上報體育局,申請相關的維修和更換經費。
之所以形成這種現狀,主要是蘇州市公園在體育資源分配與管理上還不夠合理,公園缺乏專業(yè)的體育設施管理人員;其次公園領導層對于公寓發(fā)揮體育健身方面不夠重視;還有就是資金問題,沒有足夠的運營資金,公園體育也很難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1.5 健身游客對公園體育設施的期望
健身游客對公園體育設施的期望。在公園參與體育健身的游客當中,多數健身者喜歡使用柔韌型的體育設施;其次就是喜歡耐力型;喜歡力量型、彈跳型和靈敏型的健身者相對較少一些。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主要和參與人群的年齡有關,到公園參與體育健身的多數為老年人,他們的身體不適合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如果強行進行高強度體育鍛煉,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
另外,在走訪過程中發(fā)現,有很多都額老年人的要不不好,在鍛煉當中也很難對該部位起到鍛煉效果,希望能夠通過器械鍛煉,對全身都能受到充分鍛煉;也有些大人表示,希望能夠適當增加一些符合兒童鍛煉的體育設施或者體育兒童樂園,畢竟目前公園當中,比較缺乏趣味性的運動,不能滿足兒童的鍛煉樂趣;青年人表示,希望能夠適當增加一些更球類運動場地,比較現有的擦很難過對太少,而參與人數多,很難得到滿足。
2 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2.1 體育設施針對的人群比較單一
由于公園的健身設施比較單一,器材的使用也比較簡單,不需要過多的技術含量,導致參與公園健身的人群多數為老人與小孩。年輕人精力充沛,喜歡挑戰(zhàn),公園的體育設施無法滿足年輕人的鍛煉需求。另外,老年人和小孩進行體育鍛煉的范圍有限,對于體育設施的安全性能要求比較高,公園里面的體育設施配置主要是站在整體的角度上,因此,對于不同人的鍛煉需求,包括老人與小孩的健身設施都無法達到針對性。
2.2 公園缺乏專項管理資金
訪談中發(fā)現,公園的資金來源渠道比較單一,而且資金來源也比較少。多數資金的來源主要依靠企業(yè)捐贈以及中國體育彩票名義捐贈。資金的缺乏,導致體育設施無法得到合理的分配。公園的發(fā)展離不開資金,體育活動的長期開展,公園體育的發(fā)展也離不開資金,因此缺乏專項管理資金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全民健身的開展。
2.3 公園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不夠
調查中發(fā)現,公園的體育設施在損壞的情況下都會有人進行維護,但是維護人員多數為公園的管理者,有的體育設施在公園的角落,管理人員也沒有留意,管理的范圍你與事物較多,在對于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上都是能力有限,缺乏專業(yè)性與針對性。
3 優(yōu)化蘇州市公園體育設施資源配置的對策
3.1 重視公園體育健身、滿足游客健身需求
老人與兒童是對公園健身設施使用最多的人群,這主要由于目前多數公園體育的健身設施主要考慮老人與兒童群體,對與青年和一些特殊人群的體育設施較少。另外,兒童對于健身器械的使用,知識在健身器械上玩耍,算不上是體育運動。因此,需要為兒童設立一些專門的活動樂園,增加一些小器械,安裝塑膠場地,降低兒童運動風險;針對于青年,可以適當增加力量型器械,供年輕人運動;針對于特殊人群,要根據特殊群體的不同身體狀況,安排專人專區(qū)進行分類指導。與此同時,公園也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增設健身設施,讓各年齡段的人群在鍛煉當中沒有任何沖突。
3.2 加強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增設志愿者指導服務
人們對于健身設施的使用認識不夠充足,導致在體育家算你狠當中有很大的限制,這是公園在建設體育設施當中,注重硬件設施的時候忽略軟件方面的額設施,雖然多數體育設施上有使用提示,但是時間長了,字體也會模糊,加上一些非專業(yè)人員未必能夠懂得提示語上的專業(yè)術語。
另外,體育設施的維護與修理也相關重要,否則會造成人們的使用不便。只有對體育設施加以管理與維護,一方面能夠延長體育設施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可以為健身游客提供便捷。所以,加強體育設施的管理與維護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公園可以與高校合作,增設志愿者,為公園中的健身游客提供指導服務,提高健身質量。
3.3 完善管理制度
公園應該適當改革或制定管理體系,增強對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維護,使健身設施能夠在公園當中發(fā)揮景觀協調發(fā)展的作用,與額可以采用公園、社區(qū)和志愿者協調發(fā)展,發(fā)揮各職位職能的積極性,幫助公園管理員管理和解決相關的工作使用。同時,提倡和鼓勵健身游客的自我管理意識,主動加人管理行列,還有公園也應該適當加強建設,保障和規(guī)范管理。
本文系江蘇省高校項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江蘇社區(qū)公共體育資源配置研究”(2017SJB1773);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體育健康特色小鎮(zhèn)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編號:17TYB00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運動健康城市創(chuàng)建與推進研究”(18BTY088)。
(作者單位:常州大學體育學院)